華文網

“白楊”

“白楊”-M導彈俄羅斯試射成功的新一代“白楊”-M多彈頭導彈彈長為22.7米(彈體長17米),彈徑為1.95米,射程達1.05萬公里,每顆子彈頭當量為數十萬噸,具有抗核爆炸攔截能力。從發射試驗看,由於導彈採用了大量最新技術成果。

其總體性能大大超過“白楊家族”的其他導彈,其戰鬥性能比俄現有洲際導彈高出50%至1倍,命中精度高1~1.5倍,在世界同類導彈中也名列前茅。俄軍方人士認為,這種導彈可以突破任何導彈防禦系統。速燃技術——插翅騰空飛行疾

“白楊”-M導彈是一種3級固體導彈。其第一級、第二級取自SS-20,但採用了大推力速燃發動機技術,第一級還安裝了大直徑新型速燃固體發動機,

推進劑的裝填量相當大。第三級是新研製的,採用了最先進的推進劑——複合推進劑丁 羥加奧克托金。

變軌技術——飄忽不定常改道

導彈的機動變軌就是改變導彈基本上沿著不變彈道飛行的軌道,以有效突破敵防禦系統的攔截。“白楊”-M導彈由於採用了新的空氣動力學設計,其飛行彈道已不是普通的慣性彈道,在飛行過程中可機動滑翔,從而多次改變彈道高度。

其彈頭也具有特殊的彈道,反導系統難以發現和跟蹤。在導彈的末助推推進與控制系統中

分導技術——鋪天彈雨威力大

分導式多彈頭就是一枚導彈發射多個分別沿不同軌道飛行、瞄準不同目標的子彈頭。每個子彈頭就是一枚可以產生巨大殺傷效果的炸彈, 即使這些彈頭被擊毀,也可以大大消耗攔截導彈的數量,從而使後續導彈得以突防。有關研究證明,當子彈頭數為5~15時,

導彈的突防概率趨近於1

加固技術——堅不可摧抗核擊

抗核加固技術就是在彈頭表面包覆特殊材料,以防止攔截導彈的核輻射、電磁輻射;也可在導彈上採用硬度大的合成材料提高導彈抗擊攔截導彈碰撞的能力。

為防止敵在NMD中使用核彈頭進行攔截,“白楊”-M導彈彈頭採用了多層殼體結構,不僅提高了彈頭的結構強度,有效防止在非直接撞擊條件下核爆炸效 應對其產生的殼體熔化、燒毀、斷裂等

另外,“白楊”-M導彈的控制系統還採用了人工智慧技術,可使電磁脈衝干擾失效,使導彈具有良好的抗干擾性及飛行的安全與穩定性,有效規避敵方的導彈防禦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