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二戰時期,日本建造水下航母轟炸美國本土,最後只投下兩枚燃燒彈

二戰時期, 德國依靠閃電戰縱橫歐洲大陸, 而世界的另一邊, 日本將偷襲戰術運用的有模有樣, 雖然比起中國的遊擊戰術還差點意思。

1941年12月7日淩晨, 日本海軍利用艦載機和微型潛艇對美國太平洋艦隊所在的珍珠港悄無聲息的發動進攻, 毫無戒備的美國人被打的措手不及, 損失四艘戰列艦和兩艘驅逐艦, 被炸毀188架飛機, 2400名美國人喪生, 1250人受傷。 珍珠港事件中日本可謂是將偷襲戰術發揮的淋漓盡致。

作為偷襲珍珠港的主謀, 山本五十六一直有著先發制人的作戰思想。 山本五十六偷襲珍珠港的同時, 還盯上了巴拿馬運河, 美國太平洋艦隊和大西洋艦隊互通的必經之地, 也是美國海軍的“命門”。 偷襲巴拿馬運河與偷襲珍珠港相比, 比後者難上一倍, 且不說美軍重兵把守, 日本與巴拿馬如此遠的距離就是個問題。

無法把偷襲珍珠港的戰術複製的巴拿馬運河上去,

苦思冥想的山本五十六萌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建造潛水航母。 二戰時將飛機安裝在潛艇上面的國家不止日本一個, 但真正實行過作戰任務只有日本。 日本先後在多艘潛艇上做過實驗並對美國本土實施轟炸。

1942年11月, 日本試驗型航母“伊25”潛至美國近海,

艇上搭載的E14Y1型偵察機飛臨美國俄勒岡州森林上空, 投下兩枚燃燒彈。 此處轟炸雖然沒有人員傷亡, 但是在美國國內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美國人民人心惶惶, 而美國軍方對莫名出現的日本轟炸機也是一頭霧水。

行動的成功振奮了日本海軍, 隨後又制定了新“改五計畫”, 計畫建造18艘潛水航母, 每艘能搭載2到3架艇載機, 續航能力要保證能轟炸巴拿馬運河外, 還可以轟炸紐約。 這種潛水航母之後被命名為“伊400”。 伊400作為航母與潛艇的結合體, 體積自然是巨大無比, 全長122米,全寬12米, 水下排水量6 560噸, 搭載艇員213人, 除了搭載3架“晴嵐”艦載機外,還裝有140毫米艦炮1門、25毫米機炮10門、533毫米魚雷發射管8具(魚雷24枚),具有較強的攻擊能力。

“晴嵐”搭載機翼展12.2米,全長10.6米,全高4.6米, 折起時寬度只有2.3米,高度只有2.9米, 武器為魚雷1枚或1顆800千克炸彈,可急降攻擊,後艙上有旋轉機槍1挺。

伊400雖然計畫建造18艘, 但實際只建成了伊400、伊401、伊402三艘, 伊403與伊404只完工一半, 伊403後來被取消建造, 伊404在之後的美軍轟炸中被擊沉。

此外, 在伊400的基礎上, 日本由建造了伊13、伊14兩艘排水量3 600噸特種潛艇。 日本建造伊400潛艇的初衷是偷襲巴拿馬運河和美國本土, 但隨著盟軍逼近日本本土, 偷襲巴拿馬已成泡影, 於是日本海軍將攻擊目標改為位於烏利西環礁的美國海軍航母基地。

1945年7月, 伊400型潛艇全員出動攻擊烏利西環礁的美國海軍航母基地。 剛行駛到集合地點時就受到了日本投降的消息, 潛艇群隨即釋放所有魚雷、銷毀所有資料, 將所有艇載機沉入大海後向美軍投降, 美軍拉回去研究一番後, 炸沉了海底。 伊400作為二戰時具有跨時代意義的武器, 最終沒有發揮自己的性能。 從此之後, 世界上再無潛水航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