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這項國際大賽中國首次折桂,新時期“藍領”將成為市場香餑餑?

近日, 被譽為“世界技能奧林匹克”的世界技能大賽落幕, 來自68個國家和地區的1260余名選手展開競技, 本屆大賽中, 中國代表團斬獲15枚金牌、7枚銀牌、8枚銅牌和12個優勝獎, 取得了中國參加世界技能大賽以來的最好成績。 當中國製造站在由大轉強的十字路口, 哪些用工缺口正在向年輕的農民敞開大門?成為一名新時期藍領意味著哪些發展機會?

中國在世界技能大賽首次斬獲佳績

世界技能大賽由世界技能組織舉辦, 被譽為“技能奧林匹克”, 是世界技能組織成員展示和交流職業技能的重要平臺。

截至目前, 世界技能大賽比賽專案共分為6個大類, 分別為結構與建築技術、創意藝術和時尚、資訊與通信技術、製造與工程技術、社會與個人服務、運輸與物流, 共計46個競賽項目。 大部分競賽項目對參賽選手的年齡限制為22歲, 製造團隊挑戰賽、機電一體化、資訊網路佈線和飛機維修四個有工作經驗要求的綜合性專案,

選手年齡限制為25歲。

今年10月舉行的第44屆世界技能大賽中, 中國代表團以15枚金牌位列金牌榜首位, 取得了中國參加世界技能大賽以來的最好成績。

中國選手梁智濱在前段時間紅遍了網路,

作為砌築專案的參賽選手, 為中國斬獲了在這個項目上的第一枚金牌!在這場比賽中, 梁智濱需要在4天、共計22小時的世界內砌出一面有雄鷹圖案的牆, 不僅要結實, 更要美觀實用, 在比賽中, 梁智濱砌出了3面“高顏值”的牆, 最終獲得金牌。

這個來自農村的小夥子梁智濱從2015年到比賽前長達兩年的時間, 幾乎全部的時間都用來搬磚、砌牆, 經過反復訓練, 才能保證砌築工藝的高度精確, 甚至連1毫米的偏差都沒有。

中國製造由大轉強, 人才培養遇新機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 要加快建設製造強國, 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 要瞄準國際標準提高水準, 促進我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 培育若干世界級先進製造業集群。

在過去, 中國的製造業規模雖大, 但效率低、核心技術掌握少, 利潤空間也很小, 而改變這一切的關鍵就是要加強人才培養, 特別是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 技術工人就是關乎到中國製造能否由大轉強的核心力量。

在十九大報告中已經明確,

專業技術人才和經營管理人才是代表未來的發展方向, 這就意味著, 技工型人才在未來或許比擁有本科以上學歷的白領一族或許更加具有稀缺性。 在實現“中國製造”由大轉強的過程中, 成為一名掌握一技之長的產業工人是大家值得把握的重要機遇。

《中國製造2025》對職業人才的要求

對於今天的中國來說,“中國製造”正在實現由大轉強,優秀的新型職業農民和技術工人正在成為這個時代的“香餑餑”。2015年,中國發佈了第一個製造業發展十年戰略——《中國製造2025》。資料顯示,截至目前,中國技能勞動者總量達1.65億人。在中國,以追求卓越、不斷學習為核心的“工匠精神”正成為熱門詞彙。

《中國製造2025》發展報告中提出,自從新中國成立後,經過幾十年的快速發展,我國製造業規模躍居世界第一位,建立起門類齊全、獨立完整的製造體系。但我國仍處於工業化進程中,與先進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製造業大而不強,自主創新能力弱,關鍵核心技術與高端裝備對外依存度高,產品檔次不高,缺乏世界知名品牌;資源能源利用效率低,環境污染問題較為突出;產業結構不合理,高端裝備製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滯後。

為了提升“中國製造”的國際競爭力,報告中明確提及人才為本。堅持把人才作為建設製造強國的根本,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選人、用人、育人機制,加快培養製造業發展急需的專業技術人才、經營管理人才、技能人才。建設一支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的製造業人才隊伍,走人才引領的發展道路。

我國職業教育發展現狀

隨著我國消費水準的提升,消費者對工藝的細節和產品品質要求越來越高,正如十九大報告中所說:當前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這就意味著,對高等職業院校的培養水準也要提出更高的要求。

什麼是職業教育:

農業部實用人才專案導師張暉:“職業教育在我們國家有幾十年的歷史,但是高等職業教育卻是最近這十幾年的事兒。職業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區別就在於目的,職業教育是以未來的就業為目的而進行的一種有針對性的教育。在課程設置上,理論知識相對夠用就可以,而職業技能一定要訓練到位。教學安排中通常要安排一定的實習時間,幫助一畢業就能實現就業,我們也把它叫做臨崗實習。”

職業教育發展存在的問題:

張暉老師提出:“職業教育現在非常受重視,我們正在朝製造業大國向製造業強國邁進,如果要成為製造業強國,技術工人一定要多,我們國家現在每年畢業的幾百萬大學生中間,真正具有精良手藝的技術工人非常少。”

“我國的職業教育成為高等教育歷史較短,目前發展還很不成熟,對於如何辦好高等職業院校還缺乏辦學經驗。在社會認可方面,只要學生學習成績說得過去,家長就不願意讓孩子選擇職業學校,學習能力相對薄弱的學生才考入專科院校,因為社會上的普遍觀念是,職高、技校不夠體面。”

“我所在的學校有一個焊接專業,這個專業非常有特色,因為在北京這樣的大城市,真正有焊接專業的高等職業技術學校非常少,可是我們遇到一個問題就是沒有學生願意報考。因為焊接專業比較苦和熱,而且對眼睛可能有傷害,但是從這個專業出來的學生,非常受歡迎,原因就是社會上處處離不開焊接,比如造船、精密的儀器等等,都需要人來焊接。這就形成了一個問題,市場很需要,但是大家從觀念上覺得讓我的孩子去從事這種比較累的工種,將來沒什麼出息,即便工資很高,將來社會地位也不是那麼高。這個問題恐怕要慢慢地隨著人們對職業教育和高級技工的重視開始提升才能解決。”

很多城裡的孩子覺得不夠體面,不願意選擇報考職業學校。但對於很多農村學子來說,可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首先,學生在學習期間有大量實習的機會,其次從收入上講,也高過大部分大學本科畢業的年輕白領。

在北京電子職業技術學院,焊工專業的學費一年大約五六千元,和一本二本的學費幾乎持平。但是在獎助學金方面,大專高職院校能提供的數額還比較少,一學年只有幾百元到一兩千元不等,而本科大學的獎助學金通常最高會達到八千到一萬元。

國外職業教育

職業技術工人培養最成熟的國家,在全世界範圍內首推德國,德國工業文明的奇跡已經歷時百年,而奇跡的締造者就是德國一代代的技術工人,工人是一個製造業國家的初始產品,也是終極產品。

在德國,培養一名技工花費是巨大的。德國的教育實行雙軌制,一般到十五歲左右就決定是繼續上大學深造,還是選擇一門職業進入職業學校培訓。

如果選擇職業學校,這種培訓是和企業簽約的,同時在學習期滿後進入企業當學徒。進入學徒階段,要經過入崗培訓,培訓完以後要有老工人來帶領,手把手來教。據瞭解,培養一名職業學校學生每年平均花費1.5萬歐元,而普通學校的學生只是這一費用的1/3。另外企業還提供實習場所,支付輔導實習教師的工資,並發給學生每月500到800元不等的生活費。

德國的教育尊重學生個性發展,在白領和藍領之間,在知識份子和技術工人之間,在大學和技術院校之間不存在厚此薄彼。

關於德國技術工人的成長路徑,農業部農村專案實用人才導師張暉的觀點是:“世界上職業教育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往往也是製造業比較發達的,德國就是很好的例子。德國的製造業全球聞名,它的精密程度、耐用程度都是有口皆碑的。德國的職業教育的特點就是學校和企業有機結合,有些學生進入大學,有些學生進入職業技術學校。而技校就是專門給工廠培養技術人才的,比如說鋼鐵公司下屬的技校,玻璃廠的技校,食品廠的技校等等,這些技校的學生基本上一畢業就實現就業了。”

我國針對職業技能教育提供的政策優惠

為了解決過去大家認為職高、技校不夠體面的問題,國家從政策層面上也在鼓勵和扶持職業教育的發展,讓職業教育和大學教育能夠得到大家一視同仁的尊重。

早在2014年5月,國務院發佈了《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明確提出要“研究建立符合職業教育特點的學位制度”,並要求教育部、發改委、財政部、人社部和各省級人民政府出臺具體措施。教育部等六部門印發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中也提出,要“研究探索符合職業教育特點的學位制度”, 而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也明確提及,要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

本科畢業的大學生獲得的學位是“文學學士”、“工學學士”、“理學學士”。而在今後,畢業於大專和職高的學生也能被授予學士學位,不過只有“工士”學位,從2015年開始,湖北職業技術學院作為試點為1103名畢業生授予了“工士”學位,這就是一個良好的開端。

類似的做法,在發達國家早就有嘗試,只是叫法不同,比如日本,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對於職業院校畢業的學生,會授予“准學士”學位或者“專門士”學位。而在英國,對於高職大專畢業生會授予“基礎學士”學位。

名稱的變化,一方面體現了國家的一視同仁,而另一方面,也意味著一些其他的福利,比如要和相關企業簽訂實習協議,讓學生擁有更多上手實操的機會,以及獲得工士學位的畢業生以後是不是也可以報考研究生等等,這些也都是今後政策調整的方向。

從性價比來考量,中專、高職、大專這類職業技術院校的學費與一本二本大學學費相差無幾,遠遠低於三本院校的學費,而且學習週期較短,通常大專三年即可畢業走上工作崗位。更加重要的是,只要專業本身具有稀缺性,加之自己手藝精良,在用工市場中是大受歡迎的,工資收益也會高過大部分的白領一族。

所以,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好與不好,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實習編輯:夏曉草

編輯:張程

責任編輯:張磊

《致富青年幫》廣播節目收聽: 中波收聽:AM720(華北、華東部分地區)

網上收聽:央廣網(www.cnr.cn或country.cnr.cn)

致富幫,助您

打開財富之門,點亮人生夢想!

《中國製造2025》對職業人才的要求

對於今天的中國來說,“中國製造”正在實現由大轉強,優秀的新型職業農民和技術工人正在成為這個時代的“香餑餑”。2015年,中國發佈了第一個製造業發展十年戰略——《中國製造2025》。資料顯示,截至目前,中國技能勞動者總量達1.65億人。在中國,以追求卓越、不斷學習為核心的“工匠精神”正成為熱門詞彙。

《中國製造2025》發展報告中提出,自從新中國成立後,經過幾十年的快速發展,我國製造業規模躍居世界第一位,建立起門類齊全、獨立完整的製造體系。但我國仍處於工業化進程中,與先進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製造業大而不強,自主創新能力弱,關鍵核心技術與高端裝備對外依存度高,產品檔次不高,缺乏世界知名品牌;資源能源利用效率低,環境污染問題較為突出;產業結構不合理,高端裝備製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滯後。

為了提升“中國製造”的國際競爭力,報告中明確提及人才為本。堅持把人才作為建設製造強國的根本,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選人、用人、育人機制,加快培養製造業發展急需的專業技術人才、經營管理人才、技能人才。建設一支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的製造業人才隊伍,走人才引領的發展道路。

我國職業教育發展現狀

隨著我國消費水準的提升,消費者對工藝的細節和產品品質要求越來越高,正如十九大報告中所說:當前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這就意味著,對高等職業院校的培養水準也要提出更高的要求。

什麼是職業教育:

農業部實用人才專案導師張暉:“職業教育在我們國家有幾十年的歷史,但是高等職業教育卻是最近這十幾年的事兒。職業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區別就在於目的,職業教育是以未來的就業為目的而進行的一種有針對性的教育。在課程設置上,理論知識相對夠用就可以,而職業技能一定要訓練到位。教學安排中通常要安排一定的實習時間,幫助一畢業就能實現就業,我們也把它叫做臨崗實習。”

職業教育發展存在的問題:

張暉老師提出:“職業教育現在非常受重視,我們正在朝製造業大國向製造業強國邁進,如果要成為製造業強國,技術工人一定要多,我們國家現在每年畢業的幾百萬大學生中間,真正具有精良手藝的技術工人非常少。”

“我國的職業教育成為高等教育歷史較短,目前發展還很不成熟,對於如何辦好高等職業院校還缺乏辦學經驗。在社會認可方面,只要學生學習成績說得過去,家長就不願意讓孩子選擇職業學校,學習能力相對薄弱的學生才考入專科院校,因為社會上的普遍觀念是,職高、技校不夠體面。”

“我所在的學校有一個焊接專業,這個專業非常有特色,因為在北京這樣的大城市,真正有焊接專業的高等職業技術學校非常少,可是我們遇到一個問題就是沒有學生願意報考。因為焊接專業比較苦和熱,而且對眼睛可能有傷害,但是從這個專業出來的學生,非常受歡迎,原因就是社會上處處離不開焊接,比如造船、精密的儀器等等,都需要人來焊接。這就形成了一個問題,市場很需要,但是大家從觀念上覺得讓我的孩子去從事這種比較累的工種,將來沒什麼出息,即便工資很高,將來社會地位也不是那麼高。這個問題恐怕要慢慢地隨著人們對職業教育和高級技工的重視開始提升才能解決。”

很多城裡的孩子覺得不夠體面,不願意選擇報考職業學校。但對於很多農村學子來說,可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首先,學生在學習期間有大量實習的機會,其次從收入上講,也高過大部分大學本科畢業的年輕白領。

在北京電子職業技術學院,焊工專業的學費一年大約五六千元,和一本二本的學費幾乎持平。但是在獎助學金方面,大專高職院校能提供的數額還比較少,一學年只有幾百元到一兩千元不等,而本科大學的獎助學金通常最高會達到八千到一萬元。

國外職業教育

職業技術工人培養最成熟的國家,在全世界範圍內首推德國,德國工業文明的奇跡已經歷時百年,而奇跡的締造者就是德國一代代的技術工人,工人是一個製造業國家的初始產品,也是終極產品。

在德國,培養一名技工花費是巨大的。德國的教育實行雙軌制,一般到十五歲左右就決定是繼續上大學深造,還是選擇一門職業進入職業學校培訓。

如果選擇職業學校,這種培訓是和企業簽約的,同時在學習期滿後進入企業當學徒。進入學徒階段,要經過入崗培訓,培訓完以後要有老工人來帶領,手把手來教。據瞭解,培養一名職業學校學生每年平均花費1.5萬歐元,而普通學校的學生只是這一費用的1/3。另外企業還提供實習場所,支付輔導實習教師的工資,並發給學生每月500到800元不等的生活費。

德國的教育尊重學生個性發展,在白領和藍領之間,在知識份子和技術工人之間,在大學和技術院校之間不存在厚此薄彼。

關於德國技術工人的成長路徑,農業部農村專案實用人才導師張暉的觀點是:“世界上職業教育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往往也是製造業比較發達的,德國就是很好的例子。德國的製造業全球聞名,它的精密程度、耐用程度都是有口皆碑的。德國的職業教育的特點就是學校和企業有機結合,有些學生進入大學,有些學生進入職業技術學校。而技校就是專門給工廠培養技術人才的,比如說鋼鐵公司下屬的技校,玻璃廠的技校,食品廠的技校等等,這些技校的學生基本上一畢業就實現就業了。”

我國針對職業技能教育提供的政策優惠

為了解決過去大家認為職高、技校不夠體面的問題,國家從政策層面上也在鼓勵和扶持職業教育的發展,讓職業教育和大學教育能夠得到大家一視同仁的尊重。

早在2014年5月,國務院發佈了《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明確提出要“研究建立符合職業教育特點的學位制度”,並要求教育部、發改委、財政部、人社部和各省級人民政府出臺具體措施。教育部等六部門印發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中也提出,要“研究探索符合職業教育特點的學位制度”, 而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也明確提及,要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

本科畢業的大學生獲得的學位是“文學學士”、“工學學士”、“理學學士”。而在今後,畢業於大專和職高的學生也能被授予學士學位,不過只有“工士”學位,從2015年開始,湖北職業技術學院作為試點為1103名畢業生授予了“工士”學位,這就是一個良好的開端。

類似的做法,在發達國家早就有嘗試,只是叫法不同,比如日本,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對於職業院校畢業的學生,會授予“准學士”學位或者“專門士”學位。而在英國,對於高職大專畢業生會授予“基礎學士”學位。

名稱的變化,一方面體現了國家的一視同仁,而另一方面,也意味著一些其他的福利,比如要和相關企業簽訂實習協議,讓學生擁有更多上手實操的機會,以及獲得工士學位的畢業生以後是不是也可以報考研究生等等,這些也都是今後政策調整的方向。

從性價比來考量,中專、高職、大專這類職業技術院校的學費與一本二本大學學費相差無幾,遠遠低於三本院校的學費,而且學習週期較短,通常大專三年即可畢業走上工作崗位。更加重要的是,只要專業本身具有稀缺性,加之自己手藝精良,在用工市場中是大受歡迎的,工資收益也會高過大部分的白領一族。

所以,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好與不好,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實習編輯:夏曉草

編輯:張程

責任編輯:張磊

《致富青年幫》廣播節目收聽: 中波收聽:AM720(華北、華東部分地區)

網上收聽:央廣網(www.cnr.cn或country.cnr.cn)

致富幫,助您

打開財富之門,點亮人生夢想!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