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民國鎳幣二十分歷史及其價值

民國鎳幣

新版鎳幣的醞釀1935年11月, 國民黨政府宣佈實行法幣政策, 禁止銀元在市面流通。 隨後發行可在市場上流通的21種版別的鎳幣;但其實早在1935年初,

民國政府已經委派美國費城造幣廠鑄造伍分, 拾分, 廿分的鎳幣每種11枚, 送交國民政府呈遞樣品。 國民政府時期制幣事宜多與美國方面往來, 如中央造幣廠之籌建, 開工後之管理等皆得力于美方。 「船洋」模具自始至終, 全數由費城造幣廠供應。 民國二十四年鎳幣試製亦由該廠為之, 民國二十五年起由上海中央造幣廠生產。 1935年末, 上海中央造幣廠正式鑄造鎳幣。

新版鎳幣分類

1.民國伍分鎳幣

民國二十五年開鑄於上海中央造幣廠, 共有三個版本, 分別為民國二十五年、二十六年、二十七年, 其中民國二十六年版傳世極罕。 此後重慶及桂林各廠續鑄, 分別為民國二十八年、三十年。 據悉, 民國二十四年美國費城造幣廠曾有試樣幣十一枚, 相當珍貴。

2.民國拾分鎳幣

民國二十四年, 美國費城造幣廠試鑄十一枚, 民國二十五年上海中央造幣廠大量生產, 民國二十六年僅見樣幣, 不見流通幣, 民國二十七年又恢復批量生產。 民國二十八年轉重慶造幣廠續鑄,

僅一年。

3.民國十分鎳幣

民國二十九年, 由重慶造幣廠鑄造, 含鎳量較低, 且又輕薄, 但鑄量較大。 民國三十年, 繼續批量生產, 民國三十一年生產量逐步減少, 直至停產。

4.民國廿分鎳幣

民國二十四年, 美國費城造幣廠鑄樣幣十一枚, 民國二十五、二十七年上海中央造幣廠生產, 量較大。 民國二十六年僅有試樣品, 不生產流通幣。 民國二十八年轉重慶造幣廠續鑄, 二十九年停鑄, 三十年又重鑄, 三十一年少量生產後即全部停鑄鎳幣。 跟住上述資料可知, 在抗日戰爭上海被佔領後, 中央造幣廠遷往陪都重慶以及桂林。 改鑄造五分, 十分, 廿分鎳幣。 其中三十年廿分是試鑄錢幣。

鎳幣發行

1914年2月8日, 國民政府公佈發行1種5分鎳幣。 民國24年時又發行了5分、10分、20分3種。 當時, 省內市場流通使用鎳幣較少, 直到1936年時, 中央銀行才運來了第一批鎳幣1萬元。 因數量不多, 不夠分配。 後運到的第二批鎳幣有5萬元, 幣值有5分、10分、20分3種。 其中, 5分幣有2萬元, 10分幣和20分幣各1.5萬元。 中央銀行通知各銀行、錢莊掛牌代換鎳幣。

就在這年7月, 中央銀行轉達了財政部的決定:在新輔幣(鎳幣)未普及流通前, 舊銀角仍可按市價流通使用, 如要求收兌銀角的, 應估定成色、規定兌換標準, 委託中央、中國、交通三個銀行及分支機搆代兌。 新輔幣的使用規定, 按十進位單位計算:法幣1元可以兌5分鎳幣20枚、10分鎳幣10枚、20分鎳幣5枚。 這些鎳幣的成色是鎳18%, 銅55%, 鋅27%。 民國鎳幣的收藏價值在流通的21種鎳幣中, 有三大天王, 依次分別是三十年半圓, 三十一年十分, 二十八年五分。 這三種鑄造量以及存世量都遠遠小於其他品種。 而且未流通原光的更是稀罕。

三枚背布圖下均無“A”, 光邊, 此版試鑄樣幣未發行, 存世極稀, E.Kann(耿愛德)舊藏, Kann著《中國幣圖說匯考》一書編號837a、838c、839a, 1972年3月E.kann錢幣收藏專題拍賣(Lot No.2098、2120、987)時易主美籍猶太人收藏家IRVING GoodmAn, 1991年6月IRVING GoodmAn錢幣收藏專題拍賣(Lot No.1242、1244、1246)再度易主,現為日本錢幣收藏家秋友晃先生藏品,保存極佳,完全未使用(P)民國二十四年民國政府調整貨幣政策,分別向美國費城造幣廠、奧地利維也納造幣廠定制二十五年版伍分、拾分、廿分鎳幣三種,費城造幣廠模具運抵中國之後,交由上海中央造幣廠鑄造了近兩億枚,而維也納造幣廠則在布圖之下加鑄英文“A”(Austria之第一個字母),以示區別,該版也鑄造發行了約一億二千萬枚。據耿愛德記述,維也納造幣廠雕刻師Richard Placht 在雕版之初,曾試鑄沒有英文字母“A”的樣幣十枚,這十枚樣幣分別是:廿分幣二枚、拾分幣和伍分幣各四枚,後來雕刻師Richard讓售一套給耿愛德,另一套被紐約的收藏家H先生收藏。如今世間僅存二套共十枚的樣幣,除此一套三枚外,都已散失,杳無下落。耿氏相當珍惜這一套沒有加鑄英文字母“A”的試鑄樣幣,在他的著作

1991年6月IRVING GoodmAn錢幣收藏專題拍賣(Lot No.1242、1244、1246)再度易主,現為日本錢幣收藏家秋友晃先生藏品,保存極佳,完全未使用(P)民國二十四年民國政府調整貨幣政策,分別向美國費城造幣廠、奧地利維也納造幣廠定制二十五年版伍分、拾分、廿分鎳幣三種,費城造幣廠模具運抵中國之後,交由上海中央造幣廠鑄造了近兩億枚,而維也納造幣廠則在布圖之下加鑄英文“A”(Austria之第一個字母),以示區別,該版也鑄造發行了約一億二千萬枚。據耿愛德記述,維也納造幣廠雕刻師Richard Placht 在雕版之初,曾試鑄沒有英文字母“A”的樣幣十枚,這十枚樣幣分別是:廿分幣二枚、拾分幣和伍分幣各四枚,後來雕刻師Richard讓售一套給耿愛德,另一套被紐約的收藏家H先生收藏。如今世間僅存二套共十枚的樣幣,除此一套三枚外,都已散失,杳無下落。耿氏相當珍惜這一套沒有加鑄英文字母“A”的試鑄樣幣,在他的著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