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晉代名相謝安之墓就藏在這個村子裡,還有棵1300多年的古黃連木

與晉代名相有緣的“太傅村”

長興縣林城鎮太傅村位於林城鎮西北部, 距長興縣城16公里, 距林城中心鎮區3.5公里。 與本鎮的陽光村、塘南村、上獅村、大雲寺村交界。 老318國道長泗線路段、申蘇浙皖高速公路、宣杭鐵路均從該村穿越而過。 全村面積7.5平方公里, 有9個自然村, 900餘戶, 2900餘人, 有耕地面積4600餘畝。 太傅村以丘陵坡地為主, 陽光充足, 土地肥沃, 物產豐富。 而“太傅村”村名的由來, 卻與晉代名相謝安有著歷史淵源。

太傅村村標

謝安(320年-385年), 字安石。 河南太康人。 東晉著名的政治家和軍事家, 曾任吳興太守。 孝武帝時, 位至宰相。 晉太元八年(西元383年)前秦苻堅(338年-385年), 字永固, 小名堅頭, 氐族, 今甘肅秦安人, 十六國時期前秦的君主, 率軍號稱百萬, 南下圖一舉滅晉。 面臨前秦大軍當敵, 孝武帝派謝安統率晉軍, 經謝安精心策劃, 以八萬晉軍迎戰, 在淮南大破秦軍。 晉軍趁勝進至淝水,

背水一擊, 使秦軍全軍覆沒, 苻堅逃至關中後, 即被殺國亡。 這就是中國戰爭史上以少勝多而著稱的“淝水之戰”。

遠眺太傅村

謝安此次勝利返朝後, 因功名太盛遭到排擠, 被迫出鎮廣陵(今揚州)避禍, 不久回京病故, 享年六十六歲。 後追贈太傅、諡號文靖。

據長興縣舊志記載, 謝安死後初葬建康(南京)梅山(即梅嶺)。 南朝陳太建十一年(西元579年), 始興王陳叔陵(即陳霸先之孫)發掘謝安墓, 棄其柩, 而葬其生母彭氏。 後謝安裔孫謝夷吾(任長興縣令)將謝安墓遷葬於長興境內的三鴉崗。 清《長興縣誌》載:“謝太傅廟在三鴉崗, 即其墓。 《輿地紀勝》:在縣西南六十裡三鴉崗, 祀晉謝安太傅墓側。 宋康定元年(1040年)立, 治平四年(1067年)邑令吳濤重修, 有碑記。 ”嘉靖十二年(1533)、崇禎十五年(1642)、長興知縣黃光升、李向中分別重修墓道。 因晉代名相謝安墓落葬於三鴉崗, 並有當朝縣衙官府在墓側建造了謝太傅廟及祭祀之碑, 坐落於三鴉崗邊的自然村落的村民, 也奉謝太傅廟之光, 把村題名為“太傅廟村”。

謝安墓

據《同治·長興縣誌》所載:太傅廟村應隸屬謝公區西南第一圖第二莊。

新中國成立初, 太傅廟村屬大雲鄉五村, 1957年太傅廟村隸屬大雲鄉新民高級社, 1958年10月太傅廟村隸屬林城公社大雲寺管理區新民大隊;1961年10月調整規模時, 分出平陽大隊, 保留新民大隊, 隸屬大雲公社;1982年1月, 大雲公社更名為太傅公社, 同年, 新民大隊更名為太傅大隊, 太傅廟村隸屬太傅大隊;1983年行政體制改革, 太傅公社改為太傅鄉, 太傅大隊改為太傅村, 而太傅廟自然村隸屬太傅村;2000年12月, 鄉鎮行政區劃調整, 太傅鄉撤併入林城鎮;2002年4月, 村規模調整時, 太傅、平陽、民利三村撤並為現在的太傅村。

太傅村社區服務中心

太傅村文化禮堂一角

村公園內長廊

太傅村,文化歷史悠久,其村民十分敬仰晉代名相謝安,每到農曆的初一、月半,許多村民都要到太傅廟燒香敬拜,紀念謝安功德,以求名相保佑平安。1997 年,謝安墓及太傅廟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太傅廟東側700多年的古樸樹、1300多年的古黃連木被列為縣一級古樹保護,尤其是那棵古黃連木樹,被評為浙江省最美古樹,太傅村境內270多年的古香樟,因同根而又分南北兩枝相互交叉擁抱,被譽為“連理香樟”,而太傅村又將這棵古香樟作為建設“和美之村”的象徵。

太傅廟邊1310年古黃連木

太傅村連理香樟

太傅村文化禮堂一角

村公園內長廊

太傅村,文化歷史悠久,其村民十分敬仰晉代名相謝安,每到農曆的初一、月半,許多村民都要到太傅廟燒香敬拜,紀念謝安功德,以求名相保佑平安。1997 年,謝安墓及太傅廟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太傅廟東側700多年的古樸樹、1300多年的古黃連木被列為縣一級古樹保護,尤其是那棵古黃連木樹,被評為浙江省最美古樹,太傅村境內270多年的古香樟,因同根而又分南北兩枝相互交叉擁抱,被譽為“連理香樟”,而太傅村又將這棵古香樟作為建設“和美之村”的象徵。

太傅廟邊1310年古黃連木

太傅村連理香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