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速遞」辦好特殊教育,濟寧市打造特殊教育領軍團隊:首屆濟寧市特殊教育管理提升研修班在南京開班!(三)

1.點擊上方藍字“掌握現代特教”訂閱;

2.訂閱成功後點擊“查看歷史消息”查看往期內容;

蘇州是歷史文化名城也是教育強市, 基礎教育領跑全省乃至全國。

近年來, 蘇州市特殊教育獲得優質、全方位發展, 是個出典型、出經驗、出智慧的地方。 12月6日, 濟寧市特殊教育管理提升研修班學員一行到訪蘇州。

第一站

蘇州工業園區仁愛學校

校長開講

蘇州工業園區仁愛學校范裡校長作“追求無限可能, 遇見美好未來——現代特殊教育學校的品質打造”主題報告

范裡校長介紹, 蘇州工業園區仁愛學校成立於2012年, 主要招收中重度智力障礙、自閉症、腦癱及多重殘疾兒童少年, 是蘇州唯一擁有學前、小學、初中、中等職業教育資質的特殊教育學校;2014年, 區教育局依託仁愛學校成立了蘇州市區範圍內第一家特殊教育指導中心, 協調、指導整個園區範圍內特殊教育工作的開展。

范裡校長介紹, 學校堅持兒童立場、國際視野、本土情懷, 通過學校文化守正出新、管理服務以人為本、教師培養專業支援、課程設置彰顯個性、環境資源適性生態等,

努力走出一條“仁愛·共生”的現代而經典的發展之路。

學校把有著相同的夢想走到一起、值得信賴、共同成長、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朋友稱作學校成長的夥伴, 通過“夥伴理念”引領師生成長及學校自身的發展。

學校教師全部本科以上學歷,4%為博士研究生、33%為碩士研究生、13%研究生在讀,並通過“工”字形教師培養方案和教師個人發展規劃,以及“三人行夥伴助力”教師研訓促進教師成長,著力打造專業、敬業、創效、創新的教師團隊。

學校立足夥伴理念,實施夥伴教育,研發適性發展的生態夥伴課程。仁愛學校的課程體系有兩條通道:一條是以新課標為依據而設置的分科課程,遵循智慧發展、社會適應和生活實踐三個領域的目標要求;另一條是以提升學生生活品質為前提開設的生活化主題式的學科課程、社會化的融合課程和個性化的康復課程。

范裡校長認為,要做心中有夢的教育,努力實現師生成長的可能性;做心中有數的教育,不斷追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做心中有愛的教育,重視提高工作生活的趣味性。從而將學校打造成滋養每一個人的福地——教師迷戀學生成長的幸福樂園,家長愛戀孩子成長的溫馨家園,學生留戀自身成長的快樂花園,社會人士感悟人生的心靈田園。

感受,體驗

第二站

蘇州市盲聾學校

校長開講

蘇州市盲聾學校毛偉青校長作“特色辦學,讓特殊學生幸福成長”主題報告

毛偉青校長介紹,蘇州市盲聾學校籌建於1929年,成立於1931年,是一所古典與現代交融、特殊與通用相結合、兼顧盲聾感知特點的“園林式學校”,為盲聾學生提供學前教育、九年義務教育、職業高中教育。2014年,市教育局依託學校成立了省轄市首家特殊教育指導中心,發揮研究市特殊教育工作、管理市隨班就讀業務工作、開展特殊教育和殘疾人服務知識技能培訓、打造全社會共同關心特殊人群成長發展的資源平臺等功能。

毛偉青校長介紹,學校自開辦至今先後遷址數十次,2012年7月正式搬遷入新校園——“柴之園”。“柴之園”是柴園的升級版,是柴園的傳承與發展。這不僅表現在建築設計風格上,還體現在傳承柴園守護者的精神上:深信盲聾學生的能力,認為此木亦才。

毛偉青校長介紹,學校在融合教育、雙語教育、畫信教育、智慧教育、藝術教育、勞技教育等方面打造辦學特色。

在“適合的就是最好的”這一理念的指引下,學校為殘障孩子們搭建了個性發展的大舞臺,“早期融合教育”就是其中之一。2003年9月,學校開始和蘇州高等幼兒師範學校附屬花朵幼稚園合作開辦學前康復班,將聾兒分散到每個班級中進行融合教育的實驗,並有兩位專業教師跟進,研究成果“對學前有殘餘聽力聽障兒童實施融合教育之研究”獲2013年江蘇省基礎教育成果獎特等獎、2014年全國基礎教育成果獎二等獎。

為了讓學校每一個聾教育工作者實現與聾生的有效溝通,並不斷為聾人創設理想的手語環境,學校創設了手語校園電視臺、手語研究會、家長手語學校,開展了手語親子活動、手語沙龍、家長手語比賽、手語走進中小學等系列活動,組織全體教職工參與了中挪SigAm雙語聾教育專案培訓,先後有5位教師赴挪威參加專案學習和交流,並參與南京大學和日本兵庫教育大學《西方特殊教育理念在東方的應用、消亡與融合》研究。

學校還積極開展畫信教育,十年來先後參與了20多個主題活動、組織了“世界殘疾兒童萬封畫信展”、聯合全國25所特殊教育學校參與了北京奧運畫信展,活動的普遍開展培養了學生的自信心、觀察力、認真的習慣、交往的能力,擴展了其與健聽人交往的空間。

學校一向重視將現代科技成果服務於特殊教育,重視將資訊技術充分應用到特殊學校的管理、教學和學生學習、生活中:“數位化校園促進聾生發展研究”被中央電教館立項為重點課題,並取得豐碩成果;建設辦公自動化管理平臺,實現學校教學、學生、財務、人事、後勤等方面管理全面標準化、規範化;進行聾生語文學習資源庫建設工作,讓數位技術與學生課堂學習深度融合,為每個孩子接受現代終身特殊教育奠定基礎。

本著“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理念,學校高度重視盲聾學生的藝術教育,建有專業的音樂教室、錄影棚、美術教室,開設了陶藝、刺繡、核雕等藝術課程,成立了鄭志煥書法室、天華國畫室。

為使學生掌握一技之長,能順利適應社會和融入社會,學校根據蘇州地方特色並結合“柔性引進人才項目”聘請刺繡、核雕等工藝大師,採用“請大師進校園”和“送學生現場學”的模式,開展地方特色職業教育。同時,為滿足不同學生的職業學習需求,學校開設中西點職業高中教育課程,與蘇州王森合作,高中第一年在校內學習中式點心和西式糕點,第二年前往王森國際咖啡西點西餐學院進行技藝的提升,學到第三年時,參加勞動技能考試。

毛偉青校長介紹,學校將繼續秉承“圖強、自立”的校訓精神,傳承柴園精髓,發展豐富“柴之園”文化,重點做好以下工作:關注特殊學生個性發展、發展好每個孩子;注重教師專業發展、大力推進盲聾學校課程教學改革;發揮特教指導中心作用、推動全市特殊教育事業發展。

感受,體驗

專家主持

《現代特殊教育》編審、聾教育專家沈玉林

認真的你

大家說

點這訂閱《現代特殊教育》

編輯|華麗

向上滑動

微信公眾號

zwzgtj xdtsjy

現代特殊教育

今日頭條

掌握中國特教

一點資訊

掌握中國特教

長按右方二維碼

關注我們►

以使命擁抱生命,

服務特教中國!

學校教師全部本科以上學歷,4%為博士研究生、33%為碩士研究生、13%研究生在讀,並通過“工”字形教師培養方案和教師個人發展規劃,以及“三人行夥伴助力”教師研訓促進教師成長,著力打造專業、敬業、創效、創新的教師團隊。

學校立足夥伴理念,實施夥伴教育,研發適性發展的生態夥伴課程。仁愛學校的課程體系有兩條通道:一條是以新課標為依據而設置的分科課程,遵循智慧發展、社會適應和生活實踐三個領域的目標要求;另一條是以提升學生生活品質為前提開設的生活化主題式的學科課程、社會化的融合課程和個性化的康復課程。

范裡校長認為,要做心中有夢的教育,努力實現師生成長的可能性;做心中有數的教育,不斷追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做心中有愛的教育,重視提高工作生活的趣味性。從而將學校打造成滋養每一個人的福地——教師迷戀學生成長的幸福樂園,家長愛戀孩子成長的溫馨家園,學生留戀自身成長的快樂花園,社會人士感悟人生的心靈田園。

感受,體驗

第二站

蘇州市盲聾學校

校長開講

蘇州市盲聾學校毛偉青校長作“特色辦學,讓特殊學生幸福成長”主題報告

毛偉青校長介紹,蘇州市盲聾學校籌建於1929年,成立於1931年,是一所古典與現代交融、特殊與通用相結合、兼顧盲聾感知特點的“園林式學校”,為盲聾學生提供學前教育、九年義務教育、職業高中教育。2014年,市教育局依託學校成立了省轄市首家特殊教育指導中心,發揮研究市特殊教育工作、管理市隨班就讀業務工作、開展特殊教育和殘疾人服務知識技能培訓、打造全社會共同關心特殊人群成長發展的資源平臺等功能。

毛偉青校長介紹,學校自開辦至今先後遷址數十次,2012年7月正式搬遷入新校園——“柴之園”。“柴之園”是柴園的升級版,是柴園的傳承與發展。這不僅表現在建築設計風格上,還體現在傳承柴園守護者的精神上:深信盲聾學生的能力,認為此木亦才。

毛偉青校長介紹,學校在融合教育、雙語教育、畫信教育、智慧教育、藝術教育、勞技教育等方面打造辦學特色。

在“適合的就是最好的”這一理念的指引下,學校為殘障孩子們搭建了個性發展的大舞臺,“早期融合教育”就是其中之一。2003年9月,學校開始和蘇州高等幼兒師範學校附屬花朵幼稚園合作開辦學前康復班,將聾兒分散到每個班級中進行融合教育的實驗,並有兩位專業教師跟進,研究成果“對學前有殘餘聽力聽障兒童實施融合教育之研究”獲2013年江蘇省基礎教育成果獎特等獎、2014年全國基礎教育成果獎二等獎。

為了讓學校每一個聾教育工作者實現與聾生的有效溝通,並不斷為聾人創設理想的手語環境,學校創設了手語校園電視臺、手語研究會、家長手語學校,開展了手語親子活動、手語沙龍、家長手語比賽、手語走進中小學等系列活動,組織全體教職工參與了中挪SigAm雙語聾教育專案培訓,先後有5位教師赴挪威參加專案學習和交流,並參與南京大學和日本兵庫教育大學《西方特殊教育理念在東方的應用、消亡與融合》研究。

學校還積極開展畫信教育,十年來先後參與了20多個主題活動、組織了“世界殘疾兒童萬封畫信展”、聯合全國25所特殊教育學校參與了北京奧運畫信展,活動的普遍開展培養了學生的自信心、觀察力、認真的習慣、交往的能力,擴展了其與健聽人交往的空間。

學校一向重視將現代科技成果服務於特殊教育,重視將資訊技術充分應用到特殊學校的管理、教學和學生學習、生活中:“數位化校園促進聾生發展研究”被中央電教館立項為重點課題,並取得豐碩成果;建設辦公自動化管理平臺,實現學校教學、學生、財務、人事、後勤等方面管理全面標準化、規範化;進行聾生語文學習資源庫建設工作,讓數位技術與學生課堂學習深度融合,為每個孩子接受現代終身特殊教育奠定基礎。

本著“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理念,學校高度重視盲聾學生的藝術教育,建有專業的音樂教室、錄影棚、美術教室,開設了陶藝、刺繡、核雕等藝術課程,成立了鄭志煥書法室、天華國畫室。

為使學生掌握一技之長,能順利適應社會和融入社會,學校根據蘇州地方特色並結合“柔性引進人才項目”聘請刺繡、核雕等工藝大師,採用“請大師進校園”和“送學生現場學”的模式,開展地方特色職業教育。同時,為滿足不同學生的職業學習需求,學校開設中西點職業高中教育課程,與蘇州王森合作,高中第一年在校內學習中式點心和西式糕點,第二年前往王森國際咖啡西點西餐學院進行技藝的提升,學到第三年時,參加勞動技能考試。

毛偉青校長介紹,學校將繼續秉承“圖強、自立”的校訓精神,傳承柴園精髓,發展豐富“柴之園”文化,重點做好以下工作:關注特殊學生個性發展、發展好每個孩子;注重教師專業發展、大力推進盲聾學校課程教學改革;發揮特教指導中心作用、推動全市特殊教育事業發展。

感受,體驗

專家主持

《現代特殊教育》編審、聾教育專家沈玉林

認真的你

大家說

點這訂閱《現代特殊教育》

編輯|華麗

向上滑動

微信公眾號

zwzgtj xdtsjy

現代特殊教育

今日頭條

掌握中國特教

一點資訊

掌握中國特教

長按右方二維碼

關注我們►

以使命擁抱生命,

服務特教中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