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患難時的真心朋友,發達時關係還同當初一樣親密嗎?

不管是看電視, 還是讀歷史書, 都有很多人在危難時義結金蘭, 發誓今後將同甘共苦。 但是史實告訴我們, 共苦的人多, 同甘的卻少之又少。

陳餘, 大樑人, 性格高傲, 愛好儒家學說, 是秦末漢初的王。 張耳, 也是大樑人, 曾被西楚霸王項羽封為常山王, 後來被漢太祖封為趙王。

秦朝末年, 陳勝吳廣率領被徵發的九百余人在冀州大澤鄉起義, 進入陳地時, 人數已經達到數萬。 張耳和陳餘一同投軍, 被任命為左右校尉。 並發誓今後親如兄弟, 共同戰鬥, 史稱“刎頸之交”。

秦二世元年八月, 張耳和陳餘隨起義軍大將軍武臣趕到邯鄲,

陳勝在陳縣稱王, 武臣自立為趙王, 以張耳為右將軍, 邵騷為左丞相, 陳餘為大將軍。

秦二世二年, 武臣和邵騷被李良殺死, 張耳因為身邊耳目眾多, 即使逃跑, 免於一死。 逃跑的過程中, 和周圍的幕僚商議, 將趙國原來的後裔趙歇立為趙王, 遷居信都(今河北邢臺)。

秦二世三年, 秦朝大將章邯率軍攻打河北, 張耳知道自己的兵力不足, 信都不保, 於是帶著趙王趙歇向東逃跑, 不料被秦軍困在巨鹿城。

這時, 張耳想起曾經的好兄弟陳餘, 正駐紮在巨鹿城北, 於是派人冒死向陳餘求救。 可是陳餘知道自己的兵力不足, 打不過秦軍, 此時出兵只會全軍覆滅, 可是張耳正在守城, 生命危在旦夕, 不會瞭解這麼多, 只知道對陳餘不肯營救。

本年十月, 項羽率領將士於十二月解救巨鹿城。

張耳約見陳餘, 不斷責問他為什麼不肯營救。 陳餘忍無可忍, 喊道:“想不到你怨恨我這麼深, 難道認為我忍氣吞聲, 是為了這一顆帥印嗎?”於是將帥印交給張耳, 張二吃了一驚, 沒有接受。

正好陳餘起身去廁所, 一位門客對張耳說:“我聽說, 上天給你的東西, 你如果拒絕, 就會反過來受到懲罰。 ”張耳遂接受印信, 接受所有武裝部隊。

陳餘從廁所出來, 發現印信已經不見, 張耳對自己也不曾挽留, 十分痛心。 於是, 一直走出大廳, 率領他的親信將士百余人, 沿著滏陽河捕魚打獵。

就這樣, 這兩個患難時共進退的刎頸之交, 成了相互憎惡的敵人。

人際關係中, 親密易, 信任難, 諒解更難。

張耳陳餘的友情並不虛假, 但是還沒有發展到絕對相信和絕對原諒的地步。 司馬遷更是將他們這種關係稱為“勢力”朋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