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018年棉鈴蟲上升為害態勢明顯,其防控技術應該掌握!

近期從全國農技推廣中心網站獲悉, 2018年我國農作物重大病蟲害發生形勢依然嚴峻, 小麥條銹病、赤黴病、蚜蟲, 稻飛蝨、二化螟, 玉米螟、玉米大斑病等重大病蟲害將偏重發生, 棉鈴蟲上升為害態勢明顯, 粘蟲會在北方局部地區出現高密度集中為害田塊, 東亞飛蝗、亞洲飛蝗和北方農牧區土蝗等在局部地區發生高密度點片的可能性大。

2017年棉鈴蟲來勢猛, 歷年極值情況仍記憶猶新, 由於高溫天氣, 不利於棉鈴蟲產卵, 以及防控技術到位, 2017年棉鈴蟲偏輕發生!但從越冬情況來看, 2018年棉鈴蟲仍有上升為害態勢,

防控技術不可小勢。 這裡與大家分享一下棉鈴蟲發生與防控技術, 一家之言, 望大家踴躍文後留言交流!

棉鈴蟲

一、為害特點

棉鈴蟲是一種典型的雜食性害蟲。 以棉花和少數作物為取食對象, 除了可以直接取食植物的營養器官外, 主要以幼蟲為害棉花的蕾、花鈴,

一條幼蟲一生可為害蕾鈴20個左右。 並且具有轉移為害的習性, 被蛀棉鈴易爛、脫落或成為僵瓣, 因此對棉花產量威脅很大。

二、棉鈴蟲的發生規律

棉鈴蟲在我區一年發生3-4代, 世代重疊較嚴重, 以蛹在3—10釐米的土中越冬, 4月中旬到5月上旬, 氣溫在15℃以上時開始羽化。 成蟲白天躲藏在隱蔽處不活動, 日落後飛出, 四處尋找開花植物, 取食花蜜, 補充營養。 交配後即可產卵, 一頭雌蛾可產卵1000粒左右。 成蟲有趨光性, 對半枯萎的楊樹枝把也有很強的趨性。

三、棉鈴蟲的綜合防治

防治策略:從農田生態出發, 以農業防治為基礎, 保護利用天敵的自然生態調控為中心, 採取誘殺防治, 化學防治和輔以人工捉蟲, 挖蛹的措施, 狠治一代保頂尖, 壓基數, 減輕對二、三代的壓力;壓低二代保蕾花, 降基數, 減輕對三代的防治壓力;控制三代保棉桃, 減少產量損失。

1、農業防治:(1)搞好秋耕冬灌, 可以破壞棉鈴蟲的蛹室, 提高越冬死亡率, 降低來年棉鈴蟲的基數;(2)早春進行人工挖蛹, 降低越冬蟲口基數; (3)加強田間管理,

塑造生長穩健、豐產的株型, 防止旺長和貪青晚熟, 惡化棉鈴蟲的生存環境。 在一代、二代成蟲羽化高峰期, 噴施磷酸二氫甲100-150g/畝。 (趨避、減少落卵量)

2、誘殺防治:(1)棉田四周種植玉米誘集帶, 可以減少棉鈴蟲在棉田的產卵及幼蟲的發生量;(2)田邊擺放楊樹枝把誘殺成蟲;(3)性誘劑誘殺。 (4)頻振式殺蟲燈誘殺。 (5)食誘劑誘殺。

3、化學防治:要把握好時機, 一、二代防治中我們要根據田間益害比合理用藥, 確保防治品質, 一般採用對天敵殺傷力小的生物製劑;三代防治我們必須要下功夫, 因為此時棉鈴蟲危害是對產量影響最大的, 而且在施藥過程也很困難, 一要做到統一用藥, 二要選好噴藥器械, 確保防治品質。

圖文編輯:天山植保, 轉載請注明出處!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