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化肥漲價這麼猛,合理嗎?

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2017年底的化肥市場, 毫無疑問便是“猛漲”。 從10月中上旬至今, 各個化肥品種基本都在漲價, 唯一不同的只有幅度而已。 如此迅猛的漲勢也引發了多部門的關注, 11月底, 發改委就漲價問題下發《化肥行業價格法律政策提醒告誡》, 旨在維護市場價格秩序平穩發展。 這輪“瘋漲”的背後到底是成本驅動還是跟風漲價?值得思考。

化肥

甲方:成本上漲 被逼提價

我們先來看一組數字:截至2017年12月25日, 川渝、貴州市場液氨高位運行, 價格達到3800~4000元(噸價, 下同);山東一企業液體硫黃報價從10月底的1209元漲至1580元;無煙塊煤在強勁的市場需求帶動下, 價格居高不下。 上游原材料價格的強勢上漲帶動了尿素、磷銨以及複合肥的上揚。 有業內人士進行過估算, 截至12月22日, 氮、磷、鉀原料以穩中上行為主, 尤其是尿素的漲幅已大大超過市場預期, 對複合肥成本支撐強勁。

以山東到站尿素小顆粒2030元, 一銨55%粉2450元, 鉀肥2050元計算, 生產1噸45%含量複合肥(氮磷鉀比例分別為15%-15%-15%)理論原材料成本在1830元左右, 外加300元的生產成本, 45%氯基(氮磷鉀比例分別為15%-15%-15%)運營成本在2130元左右。 但受下游需求低迷影響, 目前企業價格還多在此價格之下, 這意味著企業利潤還屬於負增長的狀態。 面對持續增加的原料成本, 企業價格調漲成必然。

成本的驅動是很重要的因素, 政策的影響也不得不提。 自2018年1月1日始, 環境稅則正式施行, 加重了企業在環保方面的投入;與環境稅同期的調整還有肥料的鐵路運價可上浮15%, 肥料運輸價格持續上漲, 各類原材料成本居高不下, 肥料生產和銷售成本的雙增、下游需求低迷無法提振價格可能是肥料企業需面臨的長期難題。

化肥

乙方:保持理性 切勿炒漲

此番肥料價格的上漲, 尤其以尿素為劇, 也引發了一些猜測:不可否認, 上游煤炭、天然氣等原材料的上漲驅使了下游尿素生產成本一路走高, 有些地區尿素廠價已然突破2000元大關, 這300~400元的漲幅全部是由原材料價格帶動的嗎?難道企業沒有一點跟風漲價之嫌嗎?

肥料

我們必須清楚地認識到, 糧食安全是關係到國計民生的大事。 化肥是糧食的糧食, 也是保障糧食生產有序進行的有力保障。 作為肥料生產企業, 應該對保障國內化肥供應、維護市場價格穩定有一種使命感,

也是必須履行的社會責任。

筆者認為, 面對漲價所帶來的高額利潤, 我們的化肥企業還是要保持理性。 漲價過高, 勢必推高風險, 不管是下游複合肥生產企業還是經銷商, 那條敏感的價格神經無時無刻緊繃著, 一旦價格超出了他們能夠接受的範圍, 則是竹籃打水一場空而已。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