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017醫改年終考|深圳醫改究竟改了什麼

提到我國醫改具有代表性的特色城市, 最繞不過去的一定是深圳。 深圳向來是個開放的城市, 其所出臺的創新性政策, 為中國醫改添上了濃重的一筆。

從首創家庭醫生深圳標準, 到上調醫療服務價格, 再到打破只能由醫生本人申辦診所的“緊箍咒”, 深圳醫改一直是全國的焦點之一。

2017年, 深圳推行各種政策深化醫改, 並憑藉扎實的改革成效, 獲得來自各方讚譽。 那麼這一年, 深圳的醫療服務都發生了哪些變化?

分級診療之“深圳壯舉”

分級診療本身應該是一個層次豐富而清晰的體系, 需要各種力量參與,

社會資本也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深圳以羅湖模式聞名全國, 在打造分級診療的塔基之時, 鼓勵社會力量參與醫療服務, 2017年更是推出多項舉措推動分級診療。

家庭醫生 首創深圳標準

家庭醫生服務是分級診療的基石之一。 按照我國分級診療體系建設的設想, 未來居民首診優先到社區尋求全科醫生的説明, 如果需要轉診, 再由全科醫生為患者選擇適合的專科醫生進行轉診。

截至2017年10月底, 深圳已有401萬人免費簽約, 獲得2134個團隊提供的家庭醫生服務, 老年人等重點人群, 簽約率達到66.46%。

深圳市衛計委出臺國內首個家庭醫生服務管理的規範性檔——《深圳市家庭醫生服務管理辦法(試行)》, 給家庭醫生服務定標準。 在深圳,

家庭醫生服務不是一個醫生的事, 而是由“2+X”團隊提供:“2”是全科醫生+社區護理人員;“X”則是“選配”, 可以吸收公共衛生醫師、專科醫師、心理諮詢師等加入。

除了給家庭醫生服務定標準, 深圳還在全國率先定了一把“尺”。 《深圳市高級家庭醫生勝任力評估指南(試行)》出臺, 成為衡量家庭醫生的“尺規”。 深圳對298名家庭醫生展開考核, 24人成功闖關, 成為深圳首批“高級家庭醫生”, 每人被授予一次性6萬元的獎勵。

雖然這只是深圳一地的政策, 全國大部分家庭醫生離這個目標還有很遠的距離, 但有了這把“尺規”, 就代表家庭醫生有了專業性、系統化的職業道路。

化繁為簡 鼓勵社會辦醫

作為胸襟開放的一線城市, 深圳市借助市場的力量補齊醫療短板, 自然而然成為一種選擇。

從首張“醫生集團”字樣的營業執照在深圳落地, 到200多家醫生集團紮堆註冊, 深圳在支持醫生自由流動、舉辦醫生集團、鼓勵社會資本辦醫發展方面一直走在全國前列。

深圳已於2017年1月出臺社會辦醫療機構與政府辦醫療機構“用電同價”的政策,

在這方面, 政府對公立和社會資本舉辦醫院實現一視同仁。

隨後深圳發佈醫療機構登記辦法新規, 簡化醫療機構審批流程, 取消設置審批, 實行直接執業登記。 與此同時, 深圳執行新的診所設置標準, 其中規定, 不是醫生也可以開診所。 這是在全國範圍內, 首次放寬對診所舉辦人的要求, 打破診所只能由醫生本人申辦的“緊箍咒”。

“過去的規定要求只有醫生個人才能申辦診所, 這顯然並不適應社會辦醫尤其是連鎖醫療機構的發展, 深圳的新標準規定法人、自然人、社會組織都可以申辦診所, 對於醫療行業的醫生還是創業投資者來說, 都是一個巨大的利好, 對於連鎖模式的社會辦醫來說尤其具有重大意義。

”作為一家社會醫療機構, 卓正醫療相關負責人曾提到, 社會辦醫要取得成功, 政策鬆綁是非常重要的前提條件。

除了政策上的開放和便利, 還有真金白銀的財政扶持。 11月30日, 深圳發文梳理13項財政扶持政策。

12月6日, 深圳龍城醫院獲批准為廣東省首家三甲康復醫院。 根據對高水準社會辦醫的獎勵政策,深圳市政府已對該院重獎2000萬元。

在政策大放開的背景下,全國多地醫生湧向深圳開診所、辦醫院。截至2017年4月底,全國共有6.6萬名醫師多機構執業,其中到社會辦醫的占69.6%。可以預見的是,像深圳這樣的扶持政策,診所、門診部等醫療機構將遍地開花,社會醫療機構的力量正在逐步崛起。

打包收費 推動資源下沉

將醫療服務秩序理順,離不開醫保的支援。健康界總結深圳基層醫療集團的運營邏輯時不難發現,深圳醫改之所以能夠實現“小步快跑”,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功不可沒。

深圳特有的“羅湖模式”主要特點是打包收費,引導醫院主動下沉醫療衛生資源。具體來說,就是“總額管理、結餘留用”。年度清算時,若簽約參保人本年度實際發生的醫保基金記帳總額小於上一年度基數,結餘部分由基層醫療集團留用。這種醫保支付由“保疾病”轉變為“保健康”,讓政府、醫院、社康、醫生和患者形成“利益共同體”:醫院和社康只有努力做好居民健康服務,讓居民少得病、少生大病,才能控制好醫療衛生服務成本。這種做法,也調動了大醫院醫生規範診療和參與醫改的積極性。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顧昕曾公開表示,羅湖醫改的寶貴經驗就在於公立醫保機構與公立醫療機構通過談判協商建立了全新的公共契約關係。這種關係的要害在於醫保機構採用了總額預算制或按人頭服務付費的新的支付體系。

在深圳市羅湖醫院院長孫喜琢看來,羅湖醫改就是調整醫療服務供給方向,即以基層為基礎,以預防為重點。

攬才新招 大手筆補助基層

深圳2017年為強基層,改革政策層出不窮,同時也捨得“砸錢”。

為了推動優質醫療衛生資源下沉,穩定社康醫務人員,政府在待遇、職稱晉升上給予傾斜。從2017年起,對社康中心新招聘的取得規培合格證的醫學畢業生,給予一次性生活補助,本科25萬元、碩士30萬元、博士35萬元;社康全科醫師可“超崗”聘副高以上職稱。

在條件成熟的社康中心推行社區醫生年薪制,在社康中心工作的全科醫生或者其他類別執業醫師,年薪原則上按不低於基層醫療集團公立醫院同級專科醫生的薪酬核定。

國家衛計委副主任曾益新指出,強基層關鍵在於強全科,強全科關鍵在於強待遇。這一點上,深圳的做法值得推廣。

公立醫院綜合改革之“深圳手筆”

長久以來,我國醫務人員勞動價值被低估是不爭的事實, “以藥養醫”局面亟待扭轉。為了調整公立醫院收入結構,深圳根據國家醫改的大方向,從2017年開始,深入對公立醫院價格體系進行結構性調整,該降的降,該升的升,實行“總量控制”,讓百姓就醫負擔總體不增加。

除了在公立醫院醫療服務價格上作調整,深圳也調整了公立醫院的人事薪酬制度。

有升有降 降檢查費升會診價

根據對高水準社會辦醫的獎勵政策,深圳市政府已對該院重獎2000萬元。

在政策大放開的背景下,全國多地醫生湧向深圳開診所、辦醫院。截至2017年4月底,全國共有6.6萬名醫師多機構執業,其中到社會辦醫的占69.6%。可以預見的是,像深圳這樣的扶持政策,診所、門診部等醫療機構將遍地開花,社會醫療機構的力量正在逐步崛起。

打包收費 推動資源下沉

將醫療服務秩序理順,離不開醫保的支援。健康界總結深圳基層醫療集團的運營邏輯時不難發現,深圳醫改之所以能夠實現“小步快跑”,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功不可沒。

深圳特有的“羅湖模式”主要特點是打包收費,引導醫院主動下沉醫療衛生資源。具體來說,就是“總額管理、結餘留用”。年度清算時,若簽約參保人本年度實際發生的醫保基金記帳總額小於上一年度基數,結餘部分由基層醫療集團留用。這種醫保支付由“保疾病”轉變為“保健康”,讓政府、醫院、社康、醫生和患者形成“利益共同體”:醫院和社康只有努力做好居民健康服務,讓居民少得病、少生大病,才能控制好醫療衛生服務成本。這種做法,也調動了大醫院醫生規範診療和參與醫改的積極性。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顧昕曾公開表示,羅湖醫改的寶貴經驗就在於公立醫保機構與公立醫療機構通過談判協商建立了全新的公共契約關係。這種關係的要害在於醫保機構採用了總額預算制或按人頭服務付費的新的支付體系。

在深圳市羅湖醫院院長孫喜琢看來,羅湖醫改就是調整醫療服務供給方向,即以基層為基礎,以預防為重點。

攬才新招 大手筆補助基層

深圳2017年為強基層,改革政策層出不窮,同時也捨得“砸錢”。

為了推動優質醫療衛生資源下沉,穩定社康醫務人員,政府在待遇、職稱晉升上給予傾斜。從2017年起,對社康中心新招聘的取得規培合格證的醫學畢業生,給予一次性生活補助,本科25萬元、碩士30萬元、博士35萬元;社康全科醫師可“超崗”聘副高以上職稱。

在條件成熟的社康中心推行社區醫生年薪制,在社康中心工作的全科醫生或者其他類別執業醫師,年薪原則上按不低於基層醫療集團公立醫院同級專科醫生的薪酬核定。

國家衛計委副主任曾益新指出,強基層關鍵在於強全科,強全科關鍵在於強待遇。這一點上,深圳的做法值得推廣。

公立醫院綜合改革之“深圳手筆”

長久以來,我國醫務人員勞動價值被低估是不爭的事實, “以藥養醫”局面亟待扭轉。為了調整公立醫院收入結構,深圳根據國家醫改的大方向,從2017年開始,深入對公立醫院價格體系進行結構性調整,該降的降,該升的升,實行“總量控制”,讓百姓就醫負擔總體不增加。

除了在公立醫院醫療服務價格上作調整,深圳也調整了公立醫院的人事薪酬制度。

有升有降 降檢查費升會診價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