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方新兵:芳華終將逝,雋美必永存

《芳華》上映短短十餘天, 其票房節節攀升破十億, 成為國內電影史上最具影響力的文藝片, 廣泛引發共鳴勿需置疑。 主題評論也持續霸屏, 點贊打call者眾, 非議斥責有之, 一切源於站位角度和理解深淺不同所致, 笑談怒嗔皆在情理中, 有理由相信《芳華》熱必將持續一段時日。

主要理由有以下幾點:一是青春美麗, 芳華易逝, 每個人都想看看自已年輕時的影子;二是真情實感, 淚點頻出, 引發的催淚瓦斯無疑是一股涓涓清泉;三是時代烙印, 懷舊情結, 讓人們置身特定環境產生共鳴效應;四是經典旁白, 直指人心,

句句直搗靈魂深處令人回味;五是融入戰爭, 極具震撼, 完美重溫和再現戰爭的殘酷景象。 六是片尾絨花, 聲線空靈, 有助於觀眾心中波濤洶湧的情懷淋漓釋放。

影視畫面追溯到上世紀七十年代, 主要講述一群部隊文工團戰士的青春芳華, 影片圍繞“活雷鋒”劉峰開始, 展現其主要的人生成長軌跡。 故事通篇充斥人性真摯情感的流露, 以及成長中愛情的萌發和命運的變數, 真情寫實特定年代社會變革和人心浮躁, 表達對善良的期盼、對美好的渴求。 誠如電影獨白所述:“一個始終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識別善良, 也最能珍視善良”。 可見善良、正直永遠不會過時、永遠值得推崇!正所謂芳華終將逝, 雋美必永存。 觀影《芳華》後,

引人熱議的幾個話題:

一是英雄形象不容玷污抹黑。 男主人公劉峰是那個時代具有代表性的英雄模範人物。 他幫大傢伙的忙, 理所應當。 有戰友想去大學進修, 他把唯一的名額讓給對方;有戰友要結婚, 他主動幫忙打沙發;有戰友嫌棄何小萍汗多, 他主動做她的舞伴;甚至有豬丟了, 也讓他去找……。 就這樣一個英雄, 聽“靡靡之音”, 向林丁丁告白, 大膽地擁抱了她。 劉峰因此挨處分, 下放邊境伐木連, 後半生的軌跡隨之改變。 這足以說明, 英雄也有七情六欲, 是人必定有優點、有缺點, 基於此就要善待英雄, 不得苛求英雄。 事實上, 在那個“非黑即白”的年代, 犯男女作風和思想意識問題, 極易從雲端到穀底, 豈容他人來毀滅英雄形象。

二是銘記歷史並非歌頌戰爭。 眾所皆知, 戰爭體裁在國內一直是禁區, 影片中的戰鬥場景其實並不多, 但是拍攝難度很高, 超級震撼, 但遠沒有真實的戰爭更殘酷、更血腥!片中劉峰也經歷了命運的波折, 在戰爭中失去了一條胳膊。 何小萍裝病拆穿後, 發配戰地醫院也成為英雄, 這個長期受排擠的人最後卻因為突如其來的榮譽瘋了。 誠如馮導所說:“我要傳達給觀眾的絕對不是宣揚戰爭的力量。 我不是在歌頌戰爭, 我是想讓觀眾看到戰爭的殘酷”。 電影採用蒙太奇的表現形式絕非憑空臆想表達情感, 六分鐘的視角要讓觀眾知道戰爭殘酷、和平珍貴。 那一代人愛國是用犧牲作為注解的, 對他們的芳華油然而生敬意。

三是曲直是非自在你我心中。

片中有很多熟悉的場景, 融入了濃郁的時代痕跡和社會氣息:綠軍裝是男女青年夢寐以求的願望, 影片就出現新兵何小萍照像引發的風波;學雷鋒做好事是那個年代部隊的光榮傳統, 影片則以學雷鋒標兵劉峰修表、做沙發為主線描述其跌宕起伏;部隊文工團邊防巡迴慰問演出, 林丁丁唱《英雄讚歌》;文工團出黑板報, 陳燦給蕭穗子送番茄;高幹子弟陳燦弄來答錄機, 一起聽“靡靡之音”;還有諸如紅色標語、恢復高考、時尚女裝、下海經商等。 其中領袖毛主席巨幅畫像突然被黑色幕紗罩住等。 一個難忘的時代從記憶深處撲面而來, 熾熱、頑強的生命還依然堅韌地綻放著。

四是國家更加重視退役安置。

劉峰轉業後生活艱辛, 並被聯防隊強制罰款而遭訛詐, 依然還保持了善良。 瘋後的何小萍, 卻在看到熟悉的文工團舞蹈表演時, 在月光下翩翩獨舞。 用市場經濟的眼光看, 他們都不算當下的“成功者”。 兩個人“小人物”的貧困潦倒, 無疑從側面反映了一部分參戰英模和退役老兵的生活境況。 就此, 國防部也作出回應, 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對廣大退役人員一直是非常關心的, 對解決他們面臨的暫時生活困難高度重視, 也出臺了一系列措施。 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各種保障制度的不斷健全, 相關政策逐步完善和落實, 困難會逐步解決。 軍人必定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

稿源:荊楚網

作者:方新兵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