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鮮水河畔的隱秘村落:紮壩

□ 焦虎三 文/圖

發源于巴顏喀喇山南麓的雅礱江支流鮮水河, 從遙遠的康北草原奔騰而下, 逶迤騰浪, 在寬緩的河床上迂回前行,

至甘孜道孚縣以下進入“鮮水河大峽谷”後, 兩岸峰巒層疊, 河水變得洶湧澎湃起來, 無數的大拐彎中, 夾雜著震耳欲聾的濤聲, 穿空的浪花拍打在林立的崖壁上。 這片現在被認定為國家森林公園的區域, 因地偏人稀, 植被特別茂盛, 原始森林如綠毯鋪展在大地上, 許多珍奇的動植物生棲其地。 人數稀少的紮壩藏族就世居於斯, 他們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 在一定程度上沿襲著傳統的母系文化的遺風。

紮壩是一個多元的詞彙。 就族群而言可稱為“紮巴”, “巴”在藏語中是人的意思, 指紮壩藏族為藏族支系之一, 當地人也稱自己為“紮壩娃”;從地理上看, 紮壩藏族居住在鮮水河下游兩岸狹長的河谷地帶, 這一片他們生長繁衍的地方被稱為“紮壩 ”。 “紮壩”本地方言意為“上面的村子”, 並有學者解釋“紮壩”為“制陶人”。 今紮壩藏族主要聚集居住於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與雅江兩縣。 具體分佈在道孚縣紮壩區的亞卓、紮拖、紅頂、仲尼與下拖五個鄉, 雅江縣江北區的瓦多與木絨兩個鄉, 人口共約一萬餘人。

民居:東方金字塔

從紮壩區工委所在地的街道上, 遠遠便可以看到鮮水河對岸的峽谷半山腰上, 10多座古老的石碉樓散亂地聳立著。 就是這種如今遍佈四川阿壩和甘孜兩州的石碉文化, 在世界建築史上曾引起了不小的震動。 法國建築學家更譽之為“東方金字塔”。 此刻, 在我的眼中, 青山和藍天之間, 建在山腰臺地的紮壩石碉樓顯得滄桑和突兀, 雄偉壯觀。

為完成《紮壩藏族文史調查與研究》一書, 我在本地文史工作人員的陪同下, 多次到達道孚紮壩。 這一天, 我們走進巴泥村, 村子建在半山腰。 說是一個村莊, 其實就是由七八座石碉樓組成的一個碉樓群, 那些完全用青灰色片石堆起的雕樓, 錯落有致高聳在大山上, 一眼望去, 頓生蒼涼與古樸之感。 同行的原村小學茨珠校長介紹:當地的所有碉樓沒有一個榫頭, 砌牆也不用吊線, 但砌出的牆面平整如砥, 讓人匪夷所思。 1973年農曆春節初三, 當地縣東南發生4.7級地震, 巴泥村離地震中較近, 當地住戶明顯感受到大地的晃動,

但村中那看似原始與簡樸的碉房, 卻全部完好如初, 毫髮未損。

隨意走進了一戶村民的家, 院外是一層用卵石壘成的石牆, 院內看家的黑色藏獒對著我們狂吠不止。 幾隻小羊羔和小牛犢溫順地在院子裡自由散步。 走進碉樓, 從一樓牛圈到五樓依次設有藏式獨木梯, 梯距約7寸,一般為17級或19級,絕對是單數。

二樓是一個空間

很大的廚房,廚房中間柱子上掛有柏枝、麥穗、哈達等捆在一起的圖騰物,象徵五穀豐登、家道興旺。廚房也是客廳,大家圍著火塘席地而坐。火塘設在靠近窗戶的地方,裡面立有三塊石頭,用來支鍋,石頭上刻有吉祥圖案。廚房旁邊有一間房間是家裡女孩子的臥室(閨房),閨房設在二樓,據說是為了方便小夥子們晚上爬牆,不得而知。其他家庭成員的臥室在三樓。這層樓有吊腳樓式的廁所,一側還有一個天臺,可以曬穀子等東西。四樓設的是經堂,是家庭成員日常煨桑敬神的神聖之地。

“建個碉樓很不容易呀。”走訪中,茨珠不停感歎。據介紹,紮壩建碉樓要費時數年,耗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一旦開工除正常休息外,中途不能停工。一般情況下,當地建新房要先請喇嘛占卜吉日,同時聘請“牆官”丈量宅基地。開工的那天,在選定的土地上,人們點燃柏枝、糌粑熏煙,撒五色糧祭神,由“牆官”安放第一塊基石,建房方正式開工。完工那天則要舉行“孔奪”,即慶祝新房落成,親友村鄰男女老少都要來參加。

這一天,房主人端出糌粑、麵粉、經幡送上樓頂,“牆官”將經幡插於房頂四周,集中部分青年人於樓頂,然後抽去樓梯。“牆官”將端過泥的小木板摔向四周,口中高喝“阿咳咳”,青年人齊應“擁可口約”,意為建房成功。接著大家搶抓糌粑、麵粉互相對撒,相互追逐並逐層往下跳。下面,房主人早備好了酒肉、饃饃,大家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唱歌跳鍋莊,至翌日天明方才散去。

紮壩的民居在藏區是獨樹一幟的。藏族民居一般分為四類:一是石砌碉房;二是用土築而成的碉房,土碉房與石碉房的建築風格基本相同,一般2-3層,底層關畜,樓上住人;三是木結構的“崩空”;四是帳篷,主要流行於牧區。就目前人類學者們調查所掌握的情況來看,紮壩民居與這四種類型都不相同,紮壩民居是一種碉與房的組合,與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內羌族傳統村寨的建築更加類似。

紮壩民居一般在4-5層,有的甚至更高。牆體完全用片石砌成,房高約20米。這種房在當地也稱之為“碉樓”。但這種碉樓與其他藏族的碉房有很大區別:其他地區的碉房實際上是一種類似碉的房,但紮壩人是將碉和房組合在一起,幾乎每一戶人的房屋都是既有碉也有房,即一半為碉一半為房,房與碉連為一體。它比目前所知的其他地區的碉房更具備“戰碉”的特徵。

紮壩人家的碉樓一般每戶占地約120平方米左右,每戶高度和形狀上都相差不大,體現房屋差異的只是建築面積。建築面積的大小由碉樓內的柱子數量決定。一般以4根柱子的居多,最小的只有1根柱子,最多的可達9根。一般一根柱子的面積約64平方米。柱子呈一字形排列,柱頂放一圓木做橫擔,橫擔上架木梁,木梁兩端嵌入牆體,再在木梁上鋪橫杆,置片石或鋪柴塊,最後蓋土、鋪木板。以後諸層也是如此。下面三層每層高約2.5米,上面兩層高約2.3米。各層用鋸齒形獨木梯相連。

風俗:獨特的走婚

紮壩藏族因其地理(質)、語言、歷史與民俗的古老與獨特,長期以來,民俗民風、語言文化獨特,一直是藏彝走廊民族學與人類學等學科考察與研究的重點區域。紮壩人有自己獨特的語言。這種語言與康巴語、安多語,以及爾龔語(俗稱道孚話)都不能相通,是藏區紛繁複雜的地方話(地角話)中的一種,學術界稱其為“紮巴語”。

1882年,英國學者巴卡爾所著《中國西部旅遊及考察》提出了紮壩話屬西夏語系的假說。二十世紀30年代,英國人沃爾蘇頓在《西夏文西藏譯音說》中記載:“紮壩人就是早已消失的西夏王朝後裔。獨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他們特有的生活習俗。”國內學術界對紮巴語的研究始於20世紀80年代,但對其語屬至今尚無定論。據一些專家認為,紮巴語是一種比較古老的語言,這種語言在語法結構上同藏漢語族的藏語支存在明顯的差異,但同羌語支較為接近,可能屬於古羌語的一支。

在紮壩走訪中,我們和當地老鄉的談話,都是由一名紮壩幹部和另一名通曉漢語的年輕人翻譯的,紮壩幹部負責把當地老鄉的談話譯成藏語,而那名年輕人則再轉譯為普通話。紮壩當地人的語言連陪同我們而來的當地縣上的工作人員都聽不懂。

在民俗民風上,紮壩因其獨特的婚俗而聞名於世。紮壩人的婚姻有兩種形式,一種是被稱為“爬房子”的走婚,一種則是較固定的對偶婚姻。因走婚習俗,這裡被稱為“中國第二個母系社會走婚習俗的地區”“人類社會進化的活化石”。長期與世隔絕,獨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環境,使這裡孕育出和瀘沽湖相近的走婚習俗。絕大多數紮壩人的家庭都是以母系血緣為主線而構成,家庭中基本上沒有夫妻,三世或四世同堂的情況居多。在這些家庭中,母親是家庭的核心人物,是絕對的權威,是子女的養育者,也是家庭勞動的主要承擔者。

“爬房子”紮壩語稱之為“杜苟”,它是過去紮壩人兩性交流的主要形式。在紮壩人中,當一個男子長大成年後便開始談戀愛找“呷依”。在紮壩語中,“呷依”指“有性往來的人”。找到“呷依”後,一個男子便開始了自己暮聚朝離的走婚歷史。即晚上到女方家與““呷依”同居,清晨自由離去。

這種婚姻制度與瀘沽湖地區走婚的不同在於,男子首次到女方家走婚時,必須通過“爬房子”這個重要環節。紮壩人的住房皆是用片石砌成的碉樓,牆體筆直平整。爬牆者往往在夜晚時手持兩把藏刀插入石牆縫中,雙手左右交替攀牆而上,翻窗而入。也有一些爬牆高手不用藏刀而徒手攀牆入房。第一次爬房子成功後,該男子便取得了女方及其家庭認可,從此可從大門隨便進入,女方家不閂門、不干涉,其方便猶如自家。如果一個男子第一次到女方家就從大門進入,則會被女方及其家人瞧不起而趕走。因而,紮壩人稱走婚為“爬房子”或“爬牆”。只有勇敢而身強力壯者方能以此法獲得姑娘的芳心。

在巴泥村,我們採訪了“走婚人家”肖彭措,他今年37歲多,旁邊的女人是他妻子,叫卓格拉姆,36歲,身後兩個小孩是他們的兒女,小男孩仁青羅布,12歲,小女孩澤拉姆,8歲。據肖彭措講,紮壩走婚並非像我們想像的那樣無規無矩。肖彭措說,走婚事先必須要征得父母的同意,而且,也有一定的時間與年齡限制。肖彭措年輕時,一般只在週末的晚上才爬樓走婚。25歲時,他便與現在的妻子結了婚。肖彭措手指著大門右邊的石牆,用手做了幾個攀登的動作,他告訴我們,當年他就是從這裡徒手爬上了卓格拉姆的家,獲得了姑娘的愛。談話中,小仁青羅布調皮地在他父親當年攀登的地方向上爬了幾米,在大家的驚異聲中,他飛快地又從牆上退了下來。在以後的調查中,據茨珠介紹,由於現代文明的普及,加上傳統的“走婚習俗”在入戶、求學等方面帶來的實際困境,這個獨特的婚俗現在已十分少見,相應的文化也岌岌可危。

歷史:眾說紛紜

外界對紮壩人的歷史文化知之甚少。目前對於紮壩文化的源流主要有“西夏遺民”和“笮人說”兩種觀點。其中,“西夏遺民說”認為,西夏滅亡後,有一支西夏王朝的遺民由今寧夏南遷,經四川丹巴、道孚八美,最後抵達紮壩大峽谷定居。這些西夏人就是紮壩人的祖先。

近年來,有長期研究少數民族文化的學者認為紮壩人既非西夏遺民,也非笮人之後,而極有可能就是《唐書》中所記載的東女國之後裔。他們認為,從社會形態上講,紮壩人與東女國具有明顯的淵源關係:紮壩也是一個以女性為中心的社會,至今仍保留著母系制家庭,這與東女國有驚人的巧合。從文化學角度上講,即使東女國後來併入吐蕃並為吐蕃所同化,但東女國的文化要消失得無影無蹤、不留任何痕跡是不可能的。今天,在川西藏區的族群中,除紮壩人具有東女國的特徵外(阿壩金川則屬另一種類型),尚未發現其他以女性為中心的社會。

從地理位置上看,紮壩亦在東女國的地域範圍之中。《新唐書·東女國傳》記載,東女國“東與茂州黨項接,東南與雅州接”,“其境東西九日行,南北二十日”,“其王所居康延川,中有弱水,牛皮船以渡”。茂州即今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茂縣一帶,雅州即今雅安,弱水即雅礱江。今天的紮壩人生活的地區恰好是在古東女國的地域之中——鮮水河與雅礱江的交匯處。

鮮水河日夜不停地流向遠方,河水帶走了一切。帶著諸多未解之謎的紮壩,面對逝者如斯的流水,紮壩人的祖先到底是誰,他們從何而來並隱秘紮根于這群山峻嶺之中?現在已無人知曉,也無法探究。這個鮮水河旁的古村落,仍等候著人們前去揭開那些未知的謎底。

梯距約7寸,一般為17級或19級,絕對是單數。

二樓是一個空間

很大的廚房,廚房中間柱子上掛有柏枝、麥穗、哈達等捆在一起的圖騰物,象徵五穀豐登、家道興旺。廚房也是客廳,大家圍著火塘席地而坐。火塘設在靠近窗戶的地方,裡面立有三塊石頭,用來支鍋,石頭上刻有吉祥圖案。廚房旁邊有一間房間是家裡女孩子的臥室(閨房),閨房設在二樓,據說是為了方便小夥子們晚上爬牆,不得而知。其他家庭成員的臥室在三樓。這層樓有吊腳樓式的廁所,一側還有一個天臺,可以曬穀子等東西。四樓設的是經堂,是家庭成員日常煨桑敬神的神聖之地。

“建個碉樓很不容易呀。”走訪中,茨珠不停感歎。據介紹,紮壩建碉樓要費時數年,耗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一旦開工除正常休息外,中途不能停工。一般情況下,當地建新房要先請喇嘛占卜吉日,同時聘請“牆官”丈量宅基地。開工的那天,在選定的土地上,人們點燃柏枝、糌粑熏煙,撒五色糧祭神,由“牆官”安放第一塊基石,建房方正式開工。完工那天則要舉行“孔奪”,即慶祝新房落成,親友村鄰男女老少都要來參加。

這一天,房主人端出糌粑、麵粉、經幡送上樓頂,“牆官”將經幡插於房頂四周,集中部分青年人於樓頂,然後抽去樓梯。“牆官”將端過泥的小木板摔向四周,口中高喝“阿咳咳”,青年人齊應“擁可口約”,意為建房成功。接著大家搶抓糌粑、麵粉互相對撒,相互追逐並逐層往下跳。下面,房主人早備好了酒肉、饃饃,大家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唱歌跳鍋莊,至翌日天明方才散去。

紮壩的民居在藏區是獨樹一幟的。藏族民居一般分為四類:一是石砌碉房;二是用土築而成的碉房,土碉房與石碉房的建築風格基本相同,一般2-3層,底層關畜,樓上住人;三是木結構的“崩空”;四是帳篷,主要流行於牧區。就目前人類學者們調查所掌握的情況來看,紮壩民居與這四種類型都不相同,紮壩民居是一種碉與房的組合,與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內羌族傳統村寨的建築更加類似。

紮壩民居一般在4-5層,有的甚至更高。牆體完全用片石砌成,房高約20米。這種房在當地也稱之為“碉樓”。但這種碉樓與其他藏族的碉房有很大區別:其他地區的碉房實際上是一種類似碉的房,但紮壩人是將碉和房組合在一起,幾乎每一戶人的房屋都是既有碉也有房,即一半為碉一半為房,房與碉連為一體。它比目前所知的其他地區的碉房更具備“戰碉”的特徵。

紮壩人家的碉樓一般每戶占地約120平方米左右,每戶高度和形狀上都相差不大,體現房屋差異的只是建築面積。建築面積的大小由碉樓內的柱子數量決定。一般以4根柱子的居多,最小的只有1根柱子,最多的可達9根。一般一根柱子的面積約64平方米。柱子呈一字形排列,柱頂放一圓木做橫擔,橫擔上架木梁,木梁兩端嵌入牆體,再在木梁上鋪橫杆,置片石或鋪柴塊,最後蓋土、鋪木板。以後諸層也是如此。下面三層每層高約2.5米,上面兩層高約2.3米。各層用鋸齒形獨木梯相連。

風俗:獨特的走婚

紮壩藏族因其地理(質)、語言、歷史與民俗的古老與獨特,長期以來,民俗民風、語言文化獨特,一直是藏彝走廊民族學與人類學等學科考察與研究的重點區域。紮壩人有自己獨特的語言。這種語言與康巴語、安多語,以及爾龔語(俗稱道孚話)都不能相通,是藏區紛繁複雜的地方話(地角話)中的一種,學術界稱其為“紮巴語”。

1882年,英國學者巴卡爾所著《中國西部旅遊及考察》提出了紮壩話屬西夏語系的假說。二十世紀30年代,英國人沃爾蘇頓在《西夏文西藏譯音說》中記載:“紮壩人就是早已消失的西夏王朝後裔。獨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他們特有的生活習俗。”國內學術界對紮巴語的研究始於20世紀80年代,但對其語屬至今尚無定論。據一些專家認為,紮巴語是一種比較古老的語言,這種語言在語法結構上同藏漢語族的藏語支存在明顯的差異,但同羌語支較為接近,可能屬於古羌語的一支。

在紮壩走訪中,我們和當地老鄉的談話,都是由一名紮壩幹部和另一名通曉漢語的年輕人翻譯的,紮壩幹部負責把當地老鄉的談話譯成藏語,而那名年輕人則再轉譯為普通話。紮壩當地人的語言連陪同我們而來的當地縣上的工作人員都聽不懂。

在民俗民風上,紮壩因其獨特的婚俗而聞名於世。紮壩人的婚姻有兩種形式,一種是被稱為“爬房子”的走婚,一種則是較固定的對偶婚姻。因走婚習俗,這裡被稱為“中國第二個母系社會走婚習俗的地區”“人類社會進化的活化石”。長期與世隔絕,獨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環境,使這裡孕育出和瀘沽湖相近的走婚習俗。絕大多數紮壩人的家庭都是以母系血緣為主線而構成,家庭中基本上沒有夫妻,三世或四世同堂的情況居多。在這些家庭中,母親是家庭的核心人物,是絕對的權威,是子女的養育者,也是家庭勞動的主要承擔者。

“爬房子”紮壩語稱之為“杜苟”,它是過去紮壩人兩性交流的主要形式。在紮壩人中,當一個男子長大成年後便開始談戀愛找“呷依”。在紮壩語中,“呷依”指“有性往來的人”。找到“呷依”後,一個男子便開始了自己暮聚朝離的走婚歷史。即晚上到女方家與““呷依”同居,清晨自由離去。

這種婚姻制度與瀘沽湖地區走婚的不同在於,男子首次到女方家走婚時,必須通過“爬房子”這個重要環節。紮壩人的住房皆是用片石砌成的碉樓,牆體筆直平整。爬牆者往往在夜晚時手持兩把藏刀插入石牆縫中,雙手左右交替攀牆而上,翻窗而入。也有一些爬牆高手不用藏刀而徒手攀牆入房。第一次爬房子成功後,該男子便取得了女方及其家庭認可,從此可從大門隨便進入,女方家不閂門、不干涉,其方便猶如自家。如果一個男子第一次到女方家就從大門進入,則會被女方及其家人瞧不起而趕走。因而,紮壩人稱走婚為“爬房子”或“爬牆”。只有勇敢而身強力壯者方能以此法獲得姑娘的芳心。

在巴泥村,我們採訪了“走婚人家”肖彭措,他今年37歲多,旁邊的女人是他妻子,叫卓格拉姆,36歲,身後兩個小孩是他們的兒女,小男孩仁青羅布,12歲,小女孩澤拉姆,8歲。據肖彭措講,紮壩走婚並非像我們想像的那樣無規無矩。肖彭措說,走婚事先必須要征得父母的同意,而且,也有一定的時間與年齡限制。肖彭措年輕時,一般只在週末的晚上才爬樓走婚。25歲時,他便與現在的妻子結了婚。肖彭措手指著大門右邊的石牆,用手做了幾個攀登的動作,他告訴我們,當年他就是從這裡徒手爬上了卓格拉姆的家,獲得了姑娘的愛。談話中,小仁青羅布調皮地在他父親當年攀登的地方向上爬了幾米,在大家的驚異聲中,他飛快地又從牆上退了下來。在以後的調查中,據茨珠介紹,由於現代文明的普及,加上傳統的“走婚習俗”在入戶、求學等方面帶來的實際困境,這個獨特的婚俗現在已十分少見,相應的文化也岌岌可危。

歷史:眾說紛紜

外界對紮壩人的歷史文化知之甚少。目前對於紮壩文化的源流主要有“西夏遺民”和“笮人說”兩種觀點。其中,“西夏遺民說”認為,西夏滅亡後,有一支西夏王朝的遺民由今寧夏南遷,經四川丹巴、道孚八美,最後抵達紮壩大峽谷定居。這些西夏人就是紮壩人的祖先。

近年來,有長期研究少數民族文化的學者認為紮壩人既非西夏遺民,也非笮人之後,而極有可能就是《唐書》中所記載的東女國之後裔。他們認為,從社會形態上講,紮壩人與東女國具有明顯的淵源關係:紮壩也是一個以女性為中心的社會,至今仍保留著母系制家庭,這與東女國有驚人的巧合。從文化學角度上講,即使東女國後來併入吐蕃並為吐蕃所同化,但東女國的文化要消失得無影無蹤、不留任何痕跡是不可能的。今天,在川西藏區的族群中,除紮壩人具有東女國的特徵外(阿壩金川則屬另一種類型),尚未發現其他以女性為中心的社會。

從地理位置上看,紮壩亦在東女國的地域範圍之中。《新唐書·東女國傳》記載,東女國“東與茂州黨項接,東南與雅州接”,“其境東西九日行,南北二十日”,“其王所居康延川,中有弱水,牛皮船以渡”。茂州即今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茂縣一帶,雅州即今雅安,弱水即雅礱江。今天的紮壩人生活的地區恰好是在古東女國的地域之中——鮮水河與雅礱江的交匯處。

鮮水河日夜不停地流向遠方,河水帶走了一切。帶著諸多未解之謎的紮壩,面對逝者如斯的流水,紮壩人的祖先到底是誰,他們從何而來並隱秘紮根于這群山峻嶺之中?現在已無人知曉,也無法探究。這個鮮水河旁的古村落,仍等候著人們前去揭開那些未知的謎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