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河津村名文化」—三晉歷史文化名村樊村

樊村古稱樊村鎮,位於河津市北坡腹地,歷史悠久,人文積厚,土地肥沃,交通便利,從隋代起,就是周邊兩省八縣貨物集散市場,明清以來,逐步發展為河津北坡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被譽為河津的“旱碼頭”“鐵碼頭”,與永濟卿頭鎮、稷山翟店鎮並稱“晉南三大商業重鎮”。 2014年總人口6000人,總面積5.74平方公里,耕地2810畝。

村名由來

遠在禹鑿龍門之前,當河槽一帶還是一片方澤湖泊時,樊村一帶因地勢平坦,環境相對優越,即有先民集聚。

追根溯源,樊村是以“樊”姓命名村名。

2800年前,輔佐周宣王的名臣仲山甫因功被周天子封于樊(今河南省濟源市),建立樊國,他的子孫即以“樊”為姓。 仲山甫的後裔樊仲皮,繼承祖業,擔任過周天子的卿士,因他在樊家排行老二,不能成為樊國的繼承人,就被封在今河津市一帶,號“皮氏邑”,是為樊氏族人小宗支的采邑地。 據專家推測,西元前635年(春秋時期),周襄王將樊國更封于晉文公後,一部分大宗支樊氏族人北上遷入晉國,來到樊氏族人小宗支的采邑地皮氏邑。

為了區別于遷徙來的大宗支樊氏族人,樊仲皮小宗支的直系後人,即以王父樊仲皮之字“皮”為姓,是為“皮氏”。 而遷徙到樊村等地的大宗支樊氏族人,仍以“樊”為姓,且以姓氏命名村落,距今2600餘年。

春秋至東漢中期,“村”的概念還未形成,在野外聚落的居民點有“廬、丘、聚、裡、族、党、連、邑、率、酂、鄙”等多種名稱,樊氏族人當時所在的村落叫什麼名字,無案可稽。 到東漢中期,“村”的概念正式出現, 居住在樊村的樊氏族人即以姓氏命村名,因有“樊村”之名,距今1800餘年。

據現有文字記載,樊村自隋唐以來曾經有9個村名:樊村、樊村鎮、東樊村、東樊村鎮、東長、東長鎮、東長裡、西風凰、風凰村。

樊村、樊村鎮——1986年出版的《河津工業志》記載:“據樊村鎮街中,原火神廟’碑記載,在唐高宗儀鳳四年(西元679年)樊村鎮就有了犁鏵鑄造。 ”又據1985年出版的《河津二輕志》記載:“在唐弘道元年(西元683年),河津的手工業又有一項新興行業興起,這就是初期的鑄造工業—樊村鑄鏵行業”。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樊村《關聖帝君廟正殿北創建寢宮樓閣並兩廊記》稱:“本鎮之中關聖帝君廟建於明洪武二十四年”,《創建寢殿並麟經閣記》稱:“樊村鎮有明創建關帝廟”。 這些史料證明,唐代樊村已發展為小集鎮,稱樊村、樊村鎮,至今已有1300餘年歷史。

東樊村、東樊村鎮—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河津縣城東裡古覺城寺內重修寶塔記”載:“本縣東長裡東樊村鎮金火匠藺景仁……(銅寶瓶鑄造者);又載:“東長裡東樊村男善人:任記福…每人鐵一百。 ”明萬曆三十九年(1611年)樊村吳氏《墓誌銘》載:“今山西平陽府蒲州河津縣東長裡東樊村居住”。 當時稱東樊村、東樊村鎮,似為區別于西樊村,此後即省稱樊村、樊村鎮。

東長、東長鎮、東長裡—明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創建玄帝廟碑文》載:“東長,鎮曰樊村,戶分東西,而姓惟任,其族屬以千余計。 ”明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創建觀音堂記》稱:“余邑東曰樊村,樊村大都任氏箸姓”。 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樊材戶族譜》稱“大明洪武年間遷平陽府河津縣北二十裡樊村鎮”“與西戶始祖同遷龍門之東長裡即樊村”“三世同塋葬康家莊之東東去東長四裡”。 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河津縣誌》載:“東長裡,村三:樊村、寺莊、長壕。 ”本志地圖示:“東長”,即東樊村與長壕、寺莊組成的東長裡。 這些史料證明,明代樊村為東長裡治,稱東長,也稱東長鎮、東長裡。

西鳳凰、風凰村—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河津縣東長裡西長村西長堡東巷《孫氏始祖廷尚家譜·西長鎮孫氏始遷之故》稱:“孫氏祖居西長鎮,自宋初至今已八百多年…據舊家譜記載,西長鎮原名東長裡之東長鎮。 由於市肆繁華,生意興盛,加之鎮東有西長澗不時縱流,田良土沃,亞賽陝西長安,遂改名為西長鎮。可惜一場洪水(指明洪武年間,瓜峪口發了一場洪水,全鎮房屋倒塌近3/4)將鎮毀於一旦,大部分人家遷往榮河孫莊、孫家莊,還有鄉甯賈坪村、市口,也有遷于蘆莊村南、北興平村北。時間不長又遷往東南六裡之樓裡村中。不幸于萬曆年間又一次大水將市鎮沖毀殆盡,滿街石頭,滿街泥沙,人民無奈,將市肆又移於六裡之西鳳凰,今之樊村。”此一說證實:東樊村、長壕(含西長村西長堡)、寺莊原屬東長裡,統稱東長鎮。長壕後改為西長鎮,但兩遭水患,遂將裡治和商店等遷入西風凰,即樊村,可見,樊村從萬曆年間即為東長裡治,樊村稱東長鎮和鳳凰村由來已久。

明洪武初年,任氏先祖自介休遷居樊村時,全村有樊、焦、師、藺、李五大姓,至明正統間,任氏一族發展為龍門望族,萬歷時即達千餘人,此後幾百年,一直引領樊村經濟、文化潮流。據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河津縣誌》記載:明萬曆間,樊村為東長裡治,轄樊村、長壕、寺莊三個村;光得裡轄光得、西樊村、興毫三個村。明崇禎元年(1628年),官方號召各村創建堡寨,當時河津先後建堡寨78個,樊村當年即以任氏西戶富戶為主,創建金湯堡。金湯堡四面環溝,地勢險要,固若金湯,故取名“金湯堡”,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闖王東渡反明,就在金湯堡安營紮寨。那時,村堡為一村。清初,將東長裡與光得裡合併為東光裡,金湯堡遂從樊村分出,成為獨立村,屬東光裡,民國時改稱“樊村堡”。

綜上所述,樊村曾經有9個村名:樊村、樊村鎮、東樊村、東樊村鎮、東長、東長鎮、東長裡、西風凰、鳳凰村。春秋時期遷徙到樊村的大宗支樊氏族人,以姓氏命名村落,距今已有2600餘年的歷史。

建置沿革

明代稱東長裡樊村。

清代稱東光裡樊村。

1947年河津解放初,樊村為行政村,也稱樊村鎮,為第三區治。

1953年至1958年,設立樊村鄉,樊村為樊村鄉治。期間,樊村于1953年成立初級社,1956年農業合作化時,與樊村堡、曹家窯、東崖底聯合成立星星農業社,後改稱樊村管理區。

1958年10月實行公社化,全縣成立四個人民公社,樊村為龍門人民公社治。同年11月河津併入稷山縣,龍門人民公社改稱樊村人民公社,樊村為樊村人民公社治。其後,樊村先與曹家窯、東崖底分開,後又與蘆莊、寺莊、常好合併,仍稱樊村管理區。1959年3月,蘆莊管理區分出。1961年3月,樊村與樊村堡分社,樊村管理區改稱樊村生產大隊。

1958年底至1984年4月,樊村一直為樊村人民公社治。

1984年4月至今,樊村人民公社改稱樊村鎮,樊村大隊改稱樊村村民委員會,樊村為樊村十鎮治。

由於市肆繁華,生意興盛,加之鎮東有西長澗不時縱流,田良土沃,亞賽陝西長安,遂改名為西長鎮。可惜一場洪水(指明洪武年間,瓜峪口發了一場洪水,全鎮房屋倒塌近3/4)將鎮毀於一旦,大部分人家遷往榮河孫莊、孫家莊,還有鄉甯賈坪村、市口,也有遷于蘆莊村南、北興平村北。時間不長又遷往東南六裡之樓裡村中。不幸于萬曆年間又一次大水將市鎮沖毀殆盡,滿街石頭,滿街泥沙,人民無奈,將市肆又移於六裡之西鳳凰,今之樊村。”此一說證實:東樊村、長壕(含西長村西長堡)、寺莊原屬東長裡,統稱東長鎮。長壕後改為西長鎮,但兩遭水患,遂將裡治和商店等遷入西風凰,即樊村,可見,樊村從萬曆年間即為東長裡治,樊村稱東長鎮和鳳凰村由來已久。

明洪武初年,任氏先祖自介休遷居樊村時,全村有樊、焦、師、藺、李五大姓,至明正統間,任氏一族發展為龍門望族,萬歷時即達千餘人,此後幾百年,一直引領樊村經濟、文化潮流。據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河津縣誌》記載:明萬曆間,樊村為東長裡治,轄樊村、長壕、寺莊三個村;光得裡轄光得、西樊村、興毫三個村。明崇禎元年(1628年),官方號召各村創建堡寨,當時河津先後建堡寨78個,樊村當年即以任氏西戶富戶為主,創建金湯堡。金湯堡四面環溝,地勢險要,固若金湯,故取名“金湯堡”,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闖王東渡反明,就在金湯堡安營紮寨。那時,村堡為一村。清初,將東長裡與光得裡合併為東光裡,金湯堡遂從樊村分出,成為獨立村,屬東光裡,民國時改稱“樊村堡”。

綜上所述,樊村曾經有9個村名:樊村、樊村鎮、東樊村、東樊村鎮、東長、東長鎮、東長裡、西風凰、鳳凰村。春秋時期遷徙到樊村的大宗支樊氏族人,以姓氏命名村落,距今已有2600餘年的歷史。

建置沿革

明代稱東長裡樊村。

清代稱東光裡樊村。

1947年河津解放初,樊村為行政村,也稱樊村鎮,為第三區治。

1953年至1958年,設立樊村鄉,樊村為樊村鄉治。期間,樊村于1953年成立初級社,1956年農業合作化時,與樊村堡、曹家窯、東崖底聯合成立星星農業社,後改稱樊村管理區。

1958年10月實行公社化,全縣成立四個人民公社,樊村為龍門人民公社治。同年11月河津併入稷山縣,龍門人民公社改稱樊村人民公社,樊村為樊村人民公社治。其後,樊村先與曹家窯、東崖底分開,後又與蘆莊、寺莊、常好合併,仍稱樊村管理區。1959年3月,蘆莊管理區分出。1961年3月,樊村與樊村堡分社,樊村管理區改稱樊村生產大隊。

1958年底至1984年4月,樊村一直為樊村人民公社治。

1984年4月至今,樊村人民公社改稱樊村鎮,樊村大隊改稱樊村村民委員會,樊村為樊村十鎮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