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秦巴明珠:低調得讓人心疼的明清古街

近日, 白河縣橋兒溝歷史文化旅遊街區獲批國家3A級旅遊景區, 一向低調古樸的橋兒溝頓時熱鬧起來了, 誠可喜可賀。

所謂低,

她是陝西省海拔最低的街區, 所謂調, 格調古雅, 明清老街, 原汁原味, 是研究漢水文化的活化石。

陝南最值得去的明清古街, 三百年漢水船商文化縮影——安康市白河縣橋兒溝。

陝西境內漢水兩岸海拔最低的一座城鎮---白河, 是漢水南岸一座古色奇秀的山城。

她街之古幽、橋之奇巧、泉之秀澈大半集於縣城西北部的橋兒溝古街。

沿漢江白河古渡口上岸, 即是白河縣城河街橫街口。 橫街口段街道由北紅星、南臨江兩座橋搭成, 向南即是橋兒溝古街。 橋兒溝名源自溝上的長春、觀瀾、邀月、臨江等幾座石拱橋。 橋兒溝又名長春澗, 澗水源出龍崗(即繡屏西北山脈)滲出的泉水彙集。 明清時, 西北龍崗、東南魁星山陡峭山崖夾溪向北逶迤至漢江南岸, 兩崖花卉四季遞放, 秋冬仍似陽春, 故名長春澗。

橋兒溝的古色、靜幽, 既留存於山、澗、橋等古地名中, 也雕刻在500餘年古樸厚實的青石板街和清外城北門、門旁石刻上, 更印刻在街兩旁緣山而建的明清古建築和崖坡開鑿的古泉裡……橋兒溝街巷一色青石板鋪就, 依山溝走勢, 或左或右, 或上或下, 或彎或直, 或陡或緩, 如蛇行, 似天梯, 蜿蜒延伸650多米392階後抵城裡北嶺子(北崗)。 2006年、2008年和2013年, 在對明清鑿鋪的青石階上加鋪青石板, 並進行一溝兩岸排汙改造、仿古修繕後, 依山鑿刻的歷史印跡仍隨處可見,

讓齊整、平坦、潔淨的整條街巷滲滿古色古香。

橋兒溝兩岸的古建築和仿古房屋大多緣山而建, 左多沿溝岸山勢向上綿延, 右多依山坐落險峻, 摩肩接踵, 各具形態, 錯落有致, 呈現出一種依山勢地形的不對稱的自然之美。 比較典型的有清外城北門、長春寺、白河縣福音堂、耿氏江南徽派古民居、同善社古民居等。

白河縣福音堂位於橫街口進橋兒溝約50米處, 坐東朝西, 東臨橋兒溝, 西連街巷, 面闊3間, 通寬25米, 進深7.5米, 面積約200平方米, 為木質兩層磚瓦混合結構的清末建築。

清外城北門位於橋兒溝中段, 跨龍崗、魁星兩山之間,護南鎖北,青磚巨石,古樸滄桑。

門高約12米,門上“天池關鍵”4字仍透出勁骨豐肌,圓潤流暢。門內西北崖壁距地面1.5米與2米處,有兩處摩崖石刻。左豎刻“趙公德政石”,陰刻楷書,每字略大於雞蛋,方整樸拙;右橫刻“便有此山”,陰刻行書,字如拳大,清秀方整,剛勁流暢。趙公,即清康熙四十年(1701)離任的白河知縣趙以鐇(fán ,寬刃斧意),山東萊陽人。因其任白河知縣期間,在救、賑旱澇及漢江洪水等方面頗有作為。離任時,全縣群眾聚集,刻石記其遺愛。10年。“便有此山”為清嘉慶十六年(1811年)辛未科林則徐同榜進士衛如玉所刻,反映了明成化年間,湖北衛氏移民居白河縣城橋兒溝時的情況。時河街、橋兒溝無街,僅劉氏、衛氏沿河岸、溝邊搭建的幾間草棚。衛如玉中進士後任中書舍人,因孝敬父母不樂仕進,回白河後主講天池書院。

白河縣城外城修建于清嘉慶年間。明清,尤其是清中期後,處“南走巫夔,北通商洛,東扼均房”襟喉之地的白河縣城,既是漢江航道上的一處重要貨物集散中心和商貿碼頭,又是兵家必爭的要塞之地。清嘉慶年間,鄂、陝邊境白蓮教起義活動頻繁。為改觀白河縣城“城依山麓,形同釜底,難於防守”的格局,時任白河知縣嚴一清,籌資修築白河縣城外城,並築外城北門于進出白河縣城的主幹道---橋兒溝中段。外城于清嘉慶元年(1796)十月動工,至嘉慶四年(1799)建成,又名大寨。外城砌石為雉堞、削壁為城牆,沿天池嶺、周家埡、探馬溝、長春寺、橋兒溝、魁星山、清風溝、南檯子等山脊、溝澗蜿蜒逶迤2100多丈(約7千米),高10餘丈不等,設東(鎖鑰鍚城)、南(鎮遠)、北(天池關鍵)3門。其中,北門尤為往來要衝,既起到了一夫當關之功效,又為白河縣城增添了一處古老的景觀。同時,外城建起後,白河縣城也成為有城有郭、內外兩座城牆的 “雙城縣”。長春寺位於橋兒溝西北,小地名楊樹林,建于明萬曆年間,時有長春石拱橋跨溪達寺。寺坐西朝東,圍牆東側門額書“長春寺”3字。內有大雄寶殿,一正兩廂三間磚木結構瓦房,南側禪房、廚房各一間。清光緒九年(1883)重又修葺長春寺。

明清時,“北寺長春”為白河八景之一,留下了白河文人士大夫“寺古山高一望新,幾家城北獨生春。白楊樹裡濃蔭覆,翠柏枝頭湛露均”和“坍台仙已杳,石洞草常新。月下聞清馨,蒲團世外人”等詠景詩句。民國二十九年(1940)改造長春寺,設白河縣立初級中學,在大雄寶殿南北建磚木結構兩層教堂,一樓教室、二樓學生宿舍,外形呈四合院狀,1941年8月新生入學。1958年後,白河初級中學遷北崗關帝廟處(今白河縣第一中學),白河縣教研室設長春寺。2000年後,白河縣職教中心遷此。2009年秋,對原長春寺殘存的大雄寶殿一正兩廂三間房屋進行了維修。

橋兒溝的古橋奇巧,古泉秀澈。白河民間有農曆十月一日“修路搭橋”的習俗,延續幾百年至1970年代後漸式微。明清時,白河的先民們在橋兒溝搭建的石橋、石拱橋就有長春橋,臨江橋(又名感化橋),橋兒溝中段跨涼水泉(今石板泉)的觀瀾橋,跨涼水泉右的邀月橋,等等。這些古橋,有的已廢棄,有的已成街巷或建築的一部分。現今的橋兒溝,又增添了許多石板、磚、水泥鋼筋等類別各異、形態各式的橋。他們或古老,或年輕,或曲平,或玲瓏,跨溝溪,連巷屋,形成“人在橋上走、水在橋下流”的奇絕景觀,勾勒出橋兒溝“小橋、流水、人家”的古樸清幽。

橋兒溝的古泉曰涼水(石板)、曰普澤、曰普潤、曰香泉、曰溫泉……一律鑿岩建造,開鑿巧秀,水質清澈,彙集成溪。開鑿于明朝時的涼水泉,今名石板泉,鑿于溝左岸岩上。其水清澈見底、透亮純淨,炎暑如冰。普澤泉、普潤泉位於長春寺西北洞賓澗。洞賓澗今已乾涸,明清時澗水流入長春澗。澗名源于呂洞賓在溪旁山洞修煉、煉丹的民間傳說,與橋兒溝尾感化橋名和清風溝上迎仙橋名相關聯。普澤泉、普潤泉鑿於洞賓澗左右山岩上,清澈滿盈的泉水,既供居民汲取,又潺潺地匯入長春澗。明清時,在涼水泉上觀瀾橋眺西北龍崗,兩澗溪水濺珠,泉水潺潺,別有洞天。橋兒溝清外城北門內“溫泉“字,系衛如玉題寫。漫步橋兒溝,那幽深的巷道、青青的石板、潺潺的流水,那古樸的城門、奇巧的古橋、秀澈的古泉,那青磚灰瓦朱紅,那馬頭牆彩繪簷,那鏤雕枋石刻崖……既呈現出白河的先民們移民來此鑿岩建房的艱辛與智慧;又述說著白河碼頭明、清和民國時發達的水運業、商貿業。憶往昔,漢江白河碼頭舟輯如梭、白帆如雲,河街和橋兒溝會館商鋪林立、人口稠密。看今朝,改革開放催生了白河縣城的新氣象,城裡清風路、人民路以及獅子山社區,街巷整潔寬闊,花木綠草如茵,高樓鱗次櫛比,商貿繁榮,人口密集 ……橋兒溝的街巷、城門、古建、石刻和人們在堅守、在蓄積,在默默堅守的靜幽裡延續著一方歷史人文,在閒適愉悅的蓄積中等待涅槃。

橋兒溝位於陝西省安康市白河縣縣城,十天高速白河出口下二十分鐘即到。

跨龍崗、魁星兩山之間,護南鎖北,青磚巨石,古樸滄桑。

門高約12米,門上“天池關鍵”4字仍透出勁骨豐肌,圓潤流暢。門內西北崖壁距地面1.5米與2米處,有兩處摩崖石刻。左豎刻“趙公德政石”,陰刻楷書,每字略大於雞蛋,方整樸拙;右橫刻“便有此山”,陰刻行書,字如拳大,清秀方整,剛勁流暢。趙公,即清康熙四十年(1701)離任的白河知縣趙以鐇(fán ,寬刃斧意),山東萊陽人。因其任白河知縣期間,在救、賑旱澇及漢江洪水等方面頗有作為。離任時,全縣群眾聚集,刻石記其遺愛。10年。“便有此山”為清嘉慶十六年(1811年)辛未科林則徐同榜進士衛如玉所刻,反映了明成化年間,湖北衛氏移民居白河縣城橋兒溝時的情況。時河街、橋兒溝無街,僅劉氏、衛氏沿河岸、溝邊搭建的幾間草棚。衛如玉中進士後任中書舍人,因孝敬父母不樂仕進,回白河後主講天池書院。

白河縣城外城修建于清嘉慶年間。明清,尤其是清中期後,處“南走巫夔,北通商洛,東扼均房”襟喉之地的白河縣城,既是漢江航道上的一處重要貨物集散中心和商貿碼頭,又是兵家必爭的要塞之地。清嘉慶年間,鄂、陝邊境白蓮教起義活動頻繁。為改觀白河縣城“城依山麓,形同釜底,難於防守”的格局,時任白河知縣嚴一清,籌資修築白河縣城外城,並築外城北門于進出白河縣城的主幹道---橋兒溝中段。外城于清嘉慶元年(1796)十月動工,至嘉慶四年(1799)建成,又名大寨。外城砌石為雉堞、削壁為城牆,沿天池嶺、周家埡、探馬溝、長春寺、橋兒溝、魁星山、清風溝、南檯子等山脊、溝澗蜿蜒逶迤2100多丈(約7千米),高10餘丈不等,設東(鎖鑰鍚城)、南(鎮遠)、北(天池關鍵)3門。其中,北門尤為往來要衝,既起到了一夫當關之功效,又為白河縣城增添了一處古老的景觀。同時,外城建起後,白河縣城也成為有城有郭、內外兩座城牆的 “雙城縣”。長春寺位於橋兒溝西北,小地名楊樹林,建于明萬曆年間,時有長春石拱橋跨溪達寺。寺坐西朝東,圍牆東側門額書“長春寺”3字。內有大雄寶殿,一正兩廂三間磚木結構瓦房,南側禪房、廚房各一間。清光緒九年(1883)重又修葺長春寺。

明清時,“北寺長春”為白河八景之一,留下了白河文人士大夫“寺古山高一望新,幾家城北獨生春。白楊樹裡濃蔭覆,翠柏枝頭湛露均”和“坍台仙已杳,石洞草常新。月下聞清馨,蒲團世外人”等詠景詩句。民國二十九年(1940)改造長春寺,設白河縣立初級中學,在大雄寶殿南北建磚木結構兩層教堂,一樓教室、二樓學生宿舍,外形呈四合院狀,1941年8月新生入學。1958年後,白河初級中學遷北崗關帝廟處(今白河縣第一中學),白河縣教研室設長春寺。2000年後,白河縣職教中心遷此。2009年秋,對原長春寺殘存的大雄寶殿一正兩廂三間房屋進行了維修。

橋兒溝的古橋奇巧,古泉秀澈。白河民間有農曆十月一日“修路搭橋”的習俗,延續幾百年至1970年代後漸式微。明清時,白河的先民們在橋兒溝搭建的石橋、石拱橋就有長春橋,臨江橋(又名感化橋),橋兒溝中段跨涼水泉(今石板泉)的觀瀾橋,跨涼水泉右的邀月橋,等等。這些古橋,有的已廢棄,有的已成街巷或建築的一部分。現今的橋兒溝,又增添了許多石板、磚、水泥鋼筋等類別各異、形態各式的橋。他們或古老,或年輕,或曲平,或玲瓏,跨溝溪,連巷屋,形成“人在橋上走、水在橋下流”的奇絕景觀,勾勒出橋兒溝“小橋、流水、人家”的古樸清幽。

橋兒溝的古泉曰涼水(石板)、曰普澤、曰普潤、曰香泉、曰溫泉……一律鑿岩建造,開鑿巧秀,水質清澈,彙集成溪。開鑿于明朝時的涼水泉,今名石板泉,鑿于溝左岸岩上。其水清澈見底、透亮純淨,炎暑如冰。普澤泉、普潤泉位於長春寺西北洞賓澗。洞賓澗今已乾涸,明清時澗水流入長春澗。澗名源于呂洞賓在溪旁山洞修煉、煉丹的民間傳說,與橋兒溝尾感化橋名和清風溝上迎仙橋名相關聯。普澤泉、普潤泉鑿於洞賓澗左右山岩上,清澈滿盈的泉水,既供居民汲取,又潺潺地匯入長春澗。明清時,在涼水泉上觀瀾橋眺西北龍崗,兩澗溪水濺珠,泉水潺潺,別有洞天。橋兒溝清外城北門內“溫泉“字,系衛如玉題寫。漫步橋兒溝,那幽深的巷道、青青的石板、潺潺的流水,那古樸的城門、奇巧的古橋、秀澈的古泉,那青磚灰瓦朱紅,那馬頭牆彩繪簷,那鏤雕枋石刻崖……既呈現出白河的先民們移民來此鑿岩建房的艱辛與智慧;又述說著白河碼頭明、清和民國時發達的水運業、商貿業。憶往昔,漢江白河碼頭舟輯如梭、白帆如雲,河街和橋兒溝會館商鋪林立、人口稠密。看今朝,改革開放催生了白河縣城的新氣象,城裡清風路、人民路以及獅子山社區,街巷整潔寬闊,花木綠草如茵,高樓鱗次櫛比,商貿繁榮,人口密集 ……橋兒溝的街巷、城門、古建、石刻和人們在堅守、在蓄積,在默默堅守的靜幽裡延續著一方歷史人文,在閒適愉悅的蓄積中等待涅槃。

橋兒溝位於陝西省安康市白河縣縣城,十天高速白河出口下二十分鐘即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