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國畜牧業產業體系的內涵、發展及問題

畜牧業是農業重要組成部門, 對滿足人們的營養需求、提高農民收入和促進農村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改革開放以來, 我國畜牧業發展取得長足發展, 專業化、產業化、組織化水準有所提高, 產業體系框架基本形成, 但目前依然存在一些問題, 與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的要求還有相當的差距。 對此, 本文在全面審視畜牧業產業體系發展現狀的基礎上, 深入分析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並提出相關建議, 為加快現代畜牧業“三大體系”建設提供參考。

1、畜牧業產業體系的內涵

隨著畜牧業商品化、專業化、規模化的不斷發展,

不同畜種逐步形成了相對獨立的細分產業, 同時為畜牧業生產提供投入品和服務的相關產業也發展壯大, 逐漸形成畜牧業產業體系。

具體來說, 畜牧業產業體系主要包括以下4 方面內容:

①畜牧業的整體特徵, 即狹義上的畜牧業, 包括大牲畜、生豬、家禽等動物的存欄、出欄、單產等養殖情況。

②畜牧業與種植業的聯繫。 農業包括農、林、牧、副、漁等產業, 其中畜牧業是僅次於種植業的第二大部門, 兩者既有互補關係, 又存在一定的競爭關係。 種植業為畜牧業提供飼草料等重要原料, 畜牧業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又可以為種植業提供養分來源。 種植業和畜牧業如果形成良好迴圈, 還可發揮重要的生態效益。 同時, 由於土地、勞動力、資本等農業生產要素總量一定,

所以在種植業、畜牧業等不同部門的投入會存在此消彼長的現象。

③畜牧業的內部產業結構。 畜牧業內部按不同畜種形成相對獨立的各種細分產業, 如生豬產業、肉牛產業、肉羊產業、奶牛產業、蛋雞產業、肉雞產業、兔產業、蜂產業等, 這些產業可看做是畜牧業產業體系的橫向結構。

④畜牧業的縱向融合程度。 側重於養殖環節的狹義畜牧業, 與產前、產後等相關產業的縱向融合程度。 相關產業包括養殖機械設備、獸藥、飼料等支援產業以及畜產品屠宰加工、製造、批發零售業等。

2、畜牧業產業體系的發展

我國是世界上畜牧業發展最早的國家之一, 改革開放以後, 畜牧業快速發展,

畜牧業內部品種結構不斷豐富, 屠宰、加工、製造、流通等二三產業也不斷壯大, 逐漸形成畜牧業產業體系。

2.1 從家庭副業發展為農業支柱產業

在新中國成立初期, 農業優先發展糧食生產以解決人民群眾的溫飽問題, 因此, 發展畜牧業主要為糧食生產提供農業畜力和肥料來源。 畜牧業從屬於家庭副業, 在農業中處於補充地位的現象一直持續到改革開放前。

改革開放以後, 農業生產全面恢復, 畜牧業逐漸發展壯大。 1995 年畜牧業產值超過6 000 億元, 占整個農業產值的比重達30%, 顯著高於林業和漁業所占比重, 成為大農業的支柱產業。

進入21 世紀, 畜牧業依然保持快速發展, 畜牧業產值在農業(農、林、牧、漁業)總產值中的比重穩定上升,

地位不斷加強。 到2008 年, 畜牧業產值超過2 萬億元, 占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比重高達35.5%, 創歷史最高水準。 在某些省(市、自治區), 畜牧業已經成為當地農業發展的核心和主導。 北京、內蒙、吉林、遼寧、西藏、青海、四川7 省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產值的比重均超過40%, 青海省則在50% 以上。

2.2 生產能力顯著提高

新中國成立時, 我國畜牧業生產能力降到歷史最低水準。 在政府的一系列支持政策和措施下, 生產能力逐漸恢復。 1958—1977 年, 我國畜牧業發展時起時落, 整體處於曲折徘徊階段。

改革開放以後, 農業生產經營管理制度發生重大變革, 畜牧業飛速發展, 迅速壯大。 1979 年, 農民開始有生產經營的自主權。 1985 年, 國家完全放開豬肉、蛋、禽和牛奶等畜產品價格, 加之我國處於短缺經濟時代,

畜產品需求旺盛, 養殖業利潤豐厚。 農民發展畜牧業的積極性空前高漲, 主要畜產品產量大幅增長, 總量上實現了供求平衡、豐年有餘。 1999 年, 大牲畜年底存欄數達到15 025 萬頭, 其中牛存欄12 698 萬頭, 均是歷史最高水準;肉類總產量達到5 949 萬t, 禽蛋產量2 135 萬t, 躍居世界首位, 人均佔有量超過世界平均水準。

20 世紀90 年代後期, 畜牧業出現了結構性、地區性的相對過剩、產品品質安全、環境壓力加大等一系列問題, 同時生產受國內外市場的影響越來越明顯, 畜牧業發展進入結構調整階段。 從2000 年起, 大牲畜的存欄量呈現逐步下降趨勢;生豬存欄量在4.3 億頭水準徘徊;家禽保持穩步發展;奶牛養殖快速擴張, 牛奶產量顯著增長。 2008 年“三鹿嬰幼兒奶粉事件”爆發, 對奶業生產經營造成巨大影響,也將畜牧業發展方式轉型升級推到一個重要位置。隨著農業行業標準專項制修訂計畫的啟動、一系列促進畜牧業發展的政策措施的頒佈實施,畜牧業發展從數量增長轉為品質效益齊增階段。

2.3 產品結構不斷細分

如表1 所示,改革開放初期, 畜牧業生產基本以生豬為主。豬肉的產量超過1 000萬t, 占肉類總產量的94%。牛的年末存欄量達到7 000 萬頭, 但主要為役用,出欄量在300 萬頭左右,牛肉產量不足30 萬t。另外,有44 萬t 的羊肉和18 萬t 的羊毛。其他畜產品產量較少。

20 世紀80 年代,畜牧業全面快速發展,其中家禽業表現突出。1985 年全國禽肉產量達到160 萬t, 超過牛羊肉,占肉類總產量的8.3%,同年豬肉所占比重下降到86%。此後,家禽、肉牛、肉羊的發展進一步加快。

20 世紀90 年代中期,牛羊肉、禽肉產量顯著增長,在肉類總產量的比重顯著提高,豬肉比重進一步下降。1995 年牛肉、羊肉、禽肉產量分別達到415 萬t、202 萬t、724 萬t,合計占肉類產量的1/4,同年豬肉產量的比重下降到70% 以下。此外, 我國蛋雞產業在20 世紀90 年代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增長速度加快。禽蛋產量突破2 000 萬t 大關,多數年份保持兩位元數速度增長,個別年份增長率甚至高達25%。

進入21 世紀,各種肉類產品的生產增速逐步放緩,結構較為穩定。2000—2006 年,豬肉產量占肉類總產量的比重保持在66%;2009—2013 年,豬肉產量比重均為64%。奶牛產業成為21 世紀以來畜牧業生產的新亮點。2010 年全國奶牛存欄數量首次突破1 400 萬頭;2012 年奶牛存欄數量達到歷史最高峰,2000—2012 年年均增長9.8%。目前,我國各種畜牧品種產業全面發展,不僅肉、蛋、奶產業發達,而且羊毛、羊絨、兔毛、鴨絨、蜂蜜等產業也逐步發展壯大,多元化的產品結構基本能夠滿足人們多元化的消費需求。

2.4 縱向產業鏈逐漸延伸

新中國成立後,國家通過建立食品公司實現畜產品的流通,畜牧業產後環節有所發展,但主要集中在屠宰、批發、零售等環節, 加工水準比較低。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20 世紀80 年代中期全面開放畜產品市場之後,畜產品國家獨營的格局被打破,集體、個人多種經濟成分和多種經營方式快速發展,畜產品屠宰加工業不斷擴大, 畜牧產業鏈不斷延伸。目前,畜產品加工業已經發展成為涵蓋肉類加工、蛋品加工、乳製品製造、皮革等畜副產品加工等眾多產業的大產業,在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

近年來,我國畜牧產品綜合加工能力不斷增強, 市場集中度日益上升、區域佈局逐漸優化、產業融合度有所提高。根據中國食品工業年鑒的資料顯示, 2014 年規模以上肉類工業企業、蛋品加工企業和乳製品製造業企業的資產總額分別達到6 246 億元、105 億元和2 321 億元。山東、河南、遼寧、四川、江蘇等東部、中部省份逐步發展為畜牧加工業大省,區域佈局不斷優化。畜牧業“產加銷”一體化、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勢頭加快推進,形成了“企業+ 農戶”、“企業+ 合作社”“企業+ 基地”等形式多樣的產業化生產經營模式。2014 年,畜牧業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583 家,占全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總量的47%。一些畜產品屠宰加工企業嘗試進入養殖環節,開展牲畜飼養,逐漸形成全產業鏈模式。

3、畜牧業產業體系存在的問題

3.1 產業地位沒有得到充分重視

從歷史上看,國家對於畜牧業發展的重視一般都是出現種植業產品供過於求,進行結構性調整的時候。進入21 世紀,我國對農業生產的財政支持力度不斷加強,但是支援保護的物件側重於種植業,對畜牧業的支持力度明顯較弱,且糧食價格支持政策對畜牧業產業發展造成一定影響。2004 年以來,我國在放開糧食購銷市場的同時,逐步建立了以最低收購價、臨時收儲和目標價格為主的價格支援政策體系。

3.2 產業整體競爭力不強

國際貿易狀況是反映產業競爭力的重要指標。進入21 世紀,我國畜產品的貿易格局發生重大變化,在世界畜產品出口的比重不斷下降,進口比重顯著增加,國內產業競爭力的提升跟不上消費需求的增長。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的貿易資料顯示,世界畜產品貿易主要包括肉產品(Meat and Meat Preparations)和乳蛋(Dairy Products,Eggs)兩大類。

2000—2013 年, 世界肉產品總出口額增長了2.23 倍,中國僅增長1.45 倍,中國肉產品出口額占世界的比重從2.82% 下降到2.14%;世界肉產品進口額增長了2.64 倍, 中國則增長了8.21 倍,中國肉產品進口額占世界進口額比重從4.54% 增加到11.47%,成為世界第四大肉產品進口大國。

乳蛋類產品的進出口貿易表現出現同樣的變化趨勢——出口增幅不大,占比下降; 進口增長速度較快,占比顯著增加,並且幅度更大。2013 年,中國乳蛋類產品進口額是2000 年的24 倍, 成為僅次於德國、義大利的世界第三大進口國。

3.3 部分產品產業發展相對滯後

我國生豬、家禽產業發展較早,專業化、規模化、產業化水準提高較快。2007—2014 年,年出欄50 頭以下的養殖場(戶) 數量由8 010 萬個持續下滑至4 689 萬個,降幅達41.5%;同時年出欄在3 000 頭以上的養殖場數量快速增長,規模化養殖場成為生豬飼養主體。2007 年肉雞養殖年出欄1 萬隻以上、5 萬隻以上、10 萬隻以上、50 萬隻以上、100 萬隻以上的規模比重分別為55%、22.0%、12.8%、6.8%、4.9%, 2014 年這一比重分別提高到73.3%、44.7%、31.8%、19.2% 和13.6%,中大型規模的肉雞養殖已成為我國未來肉雞飼養的主要模式。規模化水準提高帶來較強的生產能力和市場競爭力。我國豬肉、禽肉、禽蛋的自給率都較高,基本能夠滿足國內消費需求。

然而,牛羊產業發展相對滯後。“十二五”期間, 中國牛肉產量以年均1.4% 的速度增長,較“十一五” 期間下降了1.4 個百分點。供求矛盾推動近年來牛肉價格顯著增加。同時,牛肉進出口逆差逐年擴大, 2015 年牛肉進口連續第4 年增長,且增速明顯。肉牛產業競爭力下降的主要由於其規模化、產業化、組織化發展緩慢。2014 年我國肉牛年出欄50 頭以上規模養殖比重僅為27.6%,散養戶及小規模養牛戶仍占主體,這種分散的小規模養殖大部分是粗放式的飼養管理與經營方式,養殖環境差,科技能力不足,高耗低效,造成肉牛育肥效率低、牛肉品質差,並導致非定點屠宰和集貿市場銷售為主導的流通方式,無法形成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肉牛產業體系。肉羊也存在類似的問題。

乳製品產業儘管發展迅速,但是依然不能滿足消費需求的快速增長。根據中國農業展望報告(2016—2025 年)的分析和預測,2015 年我國乳製品的自給率只有78%,2020 年和2025 年將進一步下降到73% 和71%。

3.4 產業各環節發展不均衡

總體來看,在我國的畜牧業產業體系中,育種、養殖等產前、產中環節發展水準不高,而加工、製造、流通、銷售等產後環節發展水準相對較高。

畜牧業良種繁育體系薄弱,育種技術還比較落後。人工授精技術還未全面推廣,牛羊繁育還是以本交為主。生產性能測定規模小,並且中心測定為主、場內測定為輔。遺傳信息的登記、保管、發佈以及利用工作還很粗淺,不能為育種提供有力支撐。國內真正有影響力、能被國內外眾多生產企業所引用認可的品種不多,其國內品種的種用指標還遠低於國外品種,生產性能存在較大差距,從而導致種畜大量進口。

一 些畜種的養殖規模較小,生產率和效益較低。在肉牛養殖環節,散養戶及小規模養牛戶仍占主體, 主要採取粗放式的飼養管理與經營方式,養殖環境差,科技能力不足,高耗低效,造成肉牛育肥效率低、牛肉品質差、產品缺乏競爭力。在奶牛養殖環節, 2015 年我國奶牛的平均單產水準為6.0 t,散養和小規模奶牛養殖場的平均單產為5.3 t,遠遠低於美國、以色列等國家平均單產高於9 t 的水準。

4、結語

針對目前畜牧業產業體系的現狀和問題,為構建“與資源環境承載力相匹配,與市場需求相吻合, 橫向拓展和縱向延伸有機統一”的現代畜牧業產業體系,應採取相應的政策措施。

4.1合理定位,加強行業規劃和政策支持

合理定位畜牧業,科學規劃畜牧業產業發展線路和內部品種結構,並以為基礎,制定良種、飼料、飼料糧、牧草等相關產業的行業規劃。增強對畜牧業產業的財政支持政策。

4.2培育比較優勢,提升產業整體競爭力

加快推進畜禽良種繁育和推廣,加快推進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生產方式,探索多種生產經營方式,提高單產水準,降低單位成本。加強品質監管,提高產品品質安全水準。

4.3大力發展草食畜牧業,優化產業內部結構

對生豬以穩定為主,改變大起大落的現象, 實現基本自給。對肉雞等家禽行業鼓勵兼併重組, 提高市場集中度,加快生產方式的轉型升級。對牛羊等草食畜牧業,應加強品種改良和推廣,完善良種補貼政策,擴大標準化養殖補貼覆蓋面,顯著提高牛羊生產力。

4.4促進產業縱向整合,提振消費信心

大力發展畜牧業加工業,選擇合適的產業組織方式和產業鏈形態,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提高畜牧業的國際競爭力。加強畜產品市場監管,全面提振消費者對國內畜產品的消費信心。

對奶業生產經營造成巨大影響,也將畜牧業發展方式轉型升級推到一個重要位置。隨著農業行業標準專項制修訂計畫的啟動、一系列促進畜牧業發展的政策措施的頒佈實施,畜牧業發展從數量增長轉為品質效益齊增階段。

2.3 產品結構不斷細分

如表1 所示,改革開放初期, 畜牧業生產基本以生豬為主。豬肉的產量超過1 000萬t, 占肉類總產量的94%。牛的年末存欄量達到7 000 萬頭, 但主要為役用,出欄量在300 萬頭左右,牛肉產量不足30 萬t。另外,有44 萬t 的羊肉和18 萬t 的羊毛。其他畜產品產量較少。

20 世紀80 年代,畜牧業全面快速發展,其中家禽業表現突出。1985 年全國禽肉產量達到160 萬t, 超過牛羊肉,占肉類總產量的8.3%,同年豬肉所占比重下降到86%。此後,家禽、肉牛、肉羊的發展進一步加快。

20 世紀90 年代中期,牛羊肉、禽肉產量顯著增長,在肉類總產量的比重顯著提高,豬肉比重進一步下降。1995 年牛肉、羊肉、禽肉產量分別達到415 萬t、202 萬t、724 萬t,合計占肉類產量的1/4,同年豬肉產量的比重下降到70% 以下。此外, 我國蛋雞產業在20 世紀90 年代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增長速度加快。禽蛋產量突破2 000 萬t 大關,多數年份保持兩位元數速度增長,個別年份增長率甚至高達25%。

進入21 世紀,各種肉類產品的生產增速逐步放緩,結構較為穩定。2000—2006 年,豬肉產量占肉類總產量的比重保持在66%;2009—2013 年,豬肉產量比重均為64%。奶牛產業成為21 世紀以來畜牧業生產的新亮點。2010 年全國奶牛存欄數量首次突破1 400 萬頭;2012 年奶牛存欄數量達到歷史最高峰,2000—2012 年年均增長9.8%。目前,我國各種畜牧品種產業全面發展,不僅肉、蛋、奶產業發達,而且羊毛、羊絨、兔毛、鴨絨、蜂蜜等產業也逐步發展壯大,多元化的產品結構基本能夠滿足人們多元化的消費需求。

2.4 縱向產業鏈逐漸延伸

新中國成立後,國家通過建立食品公司實現畜產品的流通,畜牧業產後環節有所發展,但主要集中在屠宰、批發、零售等環節, 加工水準比較低。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20 世紀80 年代中期全面開放畜產品市場之後,畜產品國家獨營的格局被打破,集體、個人多種經濟成分和多種經營方式快速發展,畜產品屠宰加工業不斷擴大, 畜牧產業鏈不斷延伸。目前,畜產品加工業已經發展成為涵蓋肉類加工、蛋品加工、乳製品製造、皮革等畜副產品加工等眾多產業的大產業,在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

近年來,我國畜牧產品綜合加工能力不斷增強, 市場集中度日益上升、區域佈局逐漸優化、產業融合度有所提高。根據中國食品工業年鑒的資料顯示, 2014 年規模以上肉類工業企業、蛋品加工企業和乳製品製造業企業的資產總額分別達到6 246 億元、105 億元和2 321 億元。山東、河南、遼寧、四川、江蘇等東部、中部省份逐步發展為畜牧加工業大省,區域佈局不斷優化。畜牧業“產加銷”一體化、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勢頭加快推進,形成了“企業+ 農戶”、“企業+ 合作社”“企業+ 基地”等形式多樣的產業化生產經營模式。2014 年,畜牧業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583 家,占全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總量的47%。一些畜產品屠宰加工企業嘗試進入養殖環節,開展牲畜飼養,逐漸形成全產業鏈模式。

3、畜牧業產業體系存在的問題

3.1 產業地位沒有得到充分重視

從歷史上看,國家對於畜牧業發展的重視一般都是出現種植業產品供過於求,進行結構性調整的時候。進入21 世紀,我國對農業生產的財政支持力度不斷加強,但是支援保護的物件側重於種植業,對畜牧業的支持力度明顯較弱,且糧食價格支持政策對畜牧業產業發展造成一定影響。2004 年以來,我國在放開糧食購銷市場的同時,逐步建立了以最低收購價、臨時收儲和目標價格為主的價格支援政策體系。

3.2 產業整體競爭力不強

國際貿易狀況是反映產業競爭力的重要指標。進入21 世紀,我國畜產品的貿易格局發生重大變化,在世界畜產品出口的比重不斷下降,進口比重顯著增加,國內產業競爭力的提升跟不上消費需求的增長。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的貿易資料顯示,世界畜產品貿易主要包括肉產品(Meat and Meat Preparations)和乳蛋(Dairy Products,Eggs)兩大類。

2000—2013 年, 世界肉產品總出口額增長了2.23 倍,中國僅增長1.45 倍,中國肉產品出口額占世界的比重從2.82% 下降到2.14%;世界肉產品進口額增長了2.64 倍, 中國則增長了8.21 倍,中國肉產品進口額占世界進口額比重從4.54% 增加到11.47%,成為世界第四大肉產品進口大國。

乳蛋類產品的進出口貿易表現出現同樣的變化趨勢——出口增幅不大,占比下降; 進口增長速度較快,占比顯著增加,並且幅度更大。2013 年,中國乳蛋類產品進口額是2000 年的24 倍, 成為僅次於德國、義大利的世界第三大進口國。

3.3 部分產品產業發展相對滯後

我國生豬、家禽產業發展較早,專業化、規模化、產業化水準提高較快。2007—2014 年,年出欄50 頭以下的養殖場(戶) 數量由8 010 萬個持續下滑至4 689 萬個,降幅達41.5%;同時年出欄在3 000 頭以上的養殖場數量快速增長,規模化養殖場成為生豬飼養主體。2007 年肉雞養殖年出欄1 萬隻以上、5 萬隻以上、10 萬隻以上、50 萬隻以上、100 萬隻以上的規模比重分別為55%、22.0%、12.8%、6.8%、4.9%, 2014 年這一比重分別提高到73.3%、44.7%、31.8%、19.2% 和13.6%,中大型規模的肉雞養殖已成為我國未來肉雞飼養的主要模式。規模化水準提高帶來較強的生產能力和市場競爭力。我國豬肉、禽肉、禽蛋的自給率都較高,基本能夠滿足國內消費需求。

然而,牛羊產業發展相對滯後。“十二五”期間, 中國牛肉產量以年均1.4% 的速度增長,較“十一五” 期間下降了1.4 個百分點。供求矛盾推動近年來牛肉價格顯著增加。同時,牛肉進出口逆差逐年擴大, 2015 年牛肉進口連續第4 年增長,且增速明顯。肉牛產業競爭力下降的主要由於其規模化、產業化、組織化發展緩慢。2014 年我國肉牛年出欄50 頭以上規模養殖比重僅為27.6%,散養戶及小規模養牛戶仍占主體,這種分散的小規模養殖大部分是粗放式的飼養管理與經營方式,養殖環境差,科技能力不足,高耗低效,造成肉牛育肥效率低、牛肉品質差,並導致非定點屠宰和集貿市場銷售為主導的流通方式,無法形成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肉牛產業體系。肉羊也存在類似的問題。

乳製品產業儘管發展迅速,但是依然不能滿足消費需求的快速增長。根據中國農業展望報告(2016—2025 年)的分析和預測,2015 年我國乳製品的自給率只有78%,2020 年和2025 年將進一步下降到73% 和71%。

3.4 產業各環節發展不均衡

總體來看,在我國的畜牧業產業體系中,育種、養殖等產前、產中環節發展水準不高,而加工、製造、流通、銷售等產後環節發展水準相對較高。

畜牧業良種繁育體系薄弱,育種技術還比較落後。人工授精技術還未全面推廣,牛羊繁育還是以本交為主。生產性能測定規模小,並且中心測定為主、場內測定為輔。遺傳信息的登記、保管、發佈以及利用工作還很粗淺,不能為育種提供有力支撐。國內真正有影響力、能被國內外眾多生產企業所引用認可的品種不多,其國內品種的種用指標還遠低於國外品種,生產性能存在較大差距,從而導致種畜大量進口。

一 些畜種的養殖規模較小,生產率和效益較低。在肉牛養殖環節,散養戶及小規模養牛戶仍占主體, 主要採取粗放式的飼養管理與經營方式,養殖環境差,科技能力不足,高耗低效,造成肉牛育肥效率低、牛肉品質差、產品缺乏競爭力。在奶牛養殖環節, 2015 年我國奶牛的平均單產水準為6.0 t,散養和小規模奶牛養殖場的平均單產為5.3 t,遠遠低於美國、以色列等國家平均單產高於9 t 的水準。

4、結語

針對目前畜牧業產業體系的現狀和問題,為構建“與資源環境承載力相匹配,與市場需求相吻合, 橫向拓展和縱向延伸有機統一”的現代畜牧業產業體系,應採取相應的政策措施。

4.1合理定位,加強行業規劃和政策支持

合理定位畜牧業,科學規劃畜牧業產業發展線路和內部品種結構,並以為基礎,制定良種、飼料、飼料糧、牧草等相關產業的行業規劃。增強對畜牧業產業的財政支持政策。

4.2培育比較優勢,提升產業整體競爭力

加快推進畜禽良種繁育和推廣,加快推進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生產方式,探索多種生產經營方式,提高單產水準,降低單位成本。加強品質監管,提高產品品質安全水準。

4.3大力發展草食畜牧業,優化產業內部結構

對生豬以穩定為主,改變大起大落的現象, 實現基本自給。對肉雞等家禽行業鼓勵兼併重組, 提高市場集中度,加快生產方式的轉型升級。對牛羊等草食畜牧業,應加強品種改良和推廣,完善良種補貼政策,擴大標準化養殖補貼覆蓋面,顯著提高牛羊生產力。

4.4促進產業縱向整合,提振消費信心

大力發展畜牧業加工業,選擇合適的產業組織方式和產業鏈形態,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提高畜牧業的國際競爭力。加強畜產品市場監管,全面提振消費者對國內畜產品的消費信心。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