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向秋:“三宜”是武漢留住人才訣竅

從破解大學生安居落戶、促進就業、支援創業、高效服務等四大痛點入手, 武漢市加速轉變政府職能優化城市人力資源配置, 升級城市產業結構破解人才需求困局, 用創新創業激蕩城市活力。 這個位於中部地區的城市人才結構變化漸顯——“昔日東南飛, 今朝鳳還巢”。 (1月8日《中國青年報》)

2017年2月以來, 武漢市大力實施“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工程”, 邀請百萬大學生做“城市合夥人”, 共創夢想之城。 2017年前三季度, 留漢就業創業大學畢業生已超過20.5萬人;受落戶、就業、創業等多項利好政策的吸引, 2017年有超過7萬大學生從外地回流至漢就業創業,

是往年的3倍以上。 武漢市在留住大學生上取得了明顯成就, 而宜居、宜業、宜創“三宜”, 無疑成為武漢留住人才的訣竅。

“宜居”留人才。 安居才能樂業, 才能留住人才。 唐代柳宗元在《梓人傳》中說過:“擇天下之士, 使稱其職, 居天下之人, 使安其業。 ”武漢市用“宜居”增強對人才吸引力, 大量地留住大學畢業生。 武漢出臺了“門檻最低、手續最簡、機制最活”的大學生落戶政策。 讓大學畢業生以低於市場價20%的價格買到安居房, 以低於市場價20%租到房, 為留漢大學畢業生勾勒出一條“租購並舉”的安居路線圖。 “宜居”讓人才“安心”。

“宜業”留人才。 人才要實現“人盡其才”, 需有良好的就業環境。 武漢市在全國率先出臺大學畢業生在漢工作指導性最低年薪標準,

其中專科生4萬元、本科生5萬元、碩士6萬元、博士8萬元, 解決高校畢業生薪資收入低的問題。 組織企業搭建招聘平臺, 幫助大學生解決就業問題, 使武漢成為大學生就業首選城市。 升級產業結構, 大力發展新興產業, 拓展大學畢業生就業領域。 “宜業”讓人才“穩心”。

“宜創”留人才。 播下引才留才的希望種子, 收穫創新發展的夢想果實。 武漢努力構建具有附著力、承載力和競爭力的區域人才發展環境, 走上一條可持續人才發展之路。 著力打造一批人才“創穀”、新型產業創新平臺和“眾創空間”, 加快建設一批大學生創業街區園區、環高校創新帶, 為大學生提供一批免費創業工位, 將武漢建成大學生“創新創業聖地”、全國低成本創新創業中心,

“讓每個有志于創新創業的大學生都能找到合適的平臺”。 2017年以來, 武漢市分別在部屬、省屬、市屬高校共建立了10所示範性創業學院。 “宜創”讓人才“上心”。

人才是興國之本、富民之基、發展之源。 對城市而言, “得人者興, 失人者崩”。 武漢市在宜居、宜業、宜創上放大招, 積極創造條件留住人才, 攬天下英才為己所用, 由人才“昔日東南飛”變為“今朝鳳還巢”, 在激烈的人才爭奪戰中“拔得頭籌”, 為武漢打造國家中心城市和世界亮點城市, 實現偉大城市夢想, 提供了持續有力的人才支撐。

稿源:荊楚網

作者:向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