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考語文閱讀訓練二|答題方法帶解析

一、

泊秦淮

煙籠寒水月籠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 隔江猶唱《後庭花》。

1、“煙籠寒水月籠沙”這句詩所描繪的畫面, 具有怎樣的特點?

【答案】特點是朦朧(迷茫), 冷寂(悲涼)

【解析】“煙”“月”給人朦朧之感。

2、下面說法最恰當的一項是( )

A、這首詩描繪的是社會歌舞昇平, 國家蒸蒸日上的繁榮景象。

B、這首詩描繪了江南處處春景, 抒發了詩人流連忘返的心情。

C、這首詩表現了商女只知歌唱, 不懂國破家亡之恨的現狀。

D、這首詩表現了詩人不忘歷史教訓, 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

【答案】D

【解析】“亡國恨”表現了作者對國家狀態的擔憂。

3、這首詩歌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答案】表現出詩人對國家命運的關切和憂慮, 也蘊含著對世道的憤慨。

【解析】本題考查對詩詞主旨的理解, 做好此題, 要認真讀詩詞, 理解內容並通過關鍵字語如“亡國恨”去理解。

二、文言文閱讀

王冕者, 諸暨人。 七八歲時, 父命牧牛隴上, 竊入學舍聽諸生誦書, 聽已輒默記。 暮歸, 忘其牛。 或牽牛來責蹊①田, 父怒, 撻之, 已而複如初。 母日:“兒癡如此, 曷不聽其所為?”冕因去, 依僧寺以居。 夜潛出, 坐佛膝上, 執策②映長明燈③讀之, 琅琅達旦。 佛像多土偶, 獰惡可怖, 冕小兒, 恬④若不見。

4、用現代漢語表述下列詞語的意思

①竊入學舍 ②輒默記 ③兒癡如此

④恬若不見 ⑤父怒撻之 ⑥曷不聽其所為?

【答案】 捉:撿 擲:扔 廢:放下 觀:觀看

【解析】本題考查文言文詞語的理解, 做好此題, 平時要加強積累, 做題時要結合句子意思去理解。

5、用現代漢語表述下列語句的意思。

①王冕者, 諸暨人。

②夜潛出, 坐佛膝上, 執策映長明燈讀之

【答案】①王冕是諸暨縣人②到夜裡, 他就暗暗地走出來, 坐在佛像的膝蓋上, 手裡拿著書就著佛像前長明燈的燈光誦讀。

【解析】本題考查對文言語句的翻譯, 做好此題, 要逐字逐句解釋句中詞語, 尤其是重點詞語一定要解釋準確。

6、簡要概括王冕具有的品質。

【答案】勤奮好學, 孝敬父母。

【解析】從“執策②映長明燈③讀之, 琅琅達旦”可以看出王冕的勤奮好學。

7、本文給你什麼啟示?

【答案】刻苦學習, 發奮讀書;孝敬父母, 文明禮貌。

【解析】要結合主旨“勤奮求學”來談。

三、現代文閱讀

(一)記敘文閱讀

我們是一家人

①我進中學那年就開始盼望獨立, 甚至跟母親提出要在大房間中隔出一方天地, 安個門, 並在門上貼一張“閒人免進”的紙條。 不用說, 母親堅決不同意, 她最有力的話就是:我們是一家人。

②當時, 我在學校的交際圈不小, 有位姓毛的圈內女生是個孤女, 借居在嬸嬸家, 但不在那兒搭夥, 每月拿一筆救濟金自己安排。 我看她的那種單身生活很灑脫, 常在小吃店買吃的, 最主要是有一種自己做主的豪氣, 這正是我最嚮往 的。

③也許我敘說這一切時的表情剌痛了母親的心, 她怪我身在福中不知福, 我說為何不讓我試試呢?見母親搖頭, 我很傷心, 乾脆靜坐示威, 餓了一頓。 母親那時對我懷了種複雜的情感,

她認為我有叛逆傾向, 所以也硬下心腸, 準備讓我碰壁, 然後回心轉意當個好女兒。 當晚, 母親改變初衷, 答應讓我分夥一個月。 我把母親給我的錢分成30份, 有了這個樸素的分配, 我想就不會淪為挨餓者。

④剛開始那幾天, 我感覺好極了, 買些麵包、紅腸獨自吃著, 進餐時還鋪上餐巾, 捧一本書, 就像一個獨立的女孩。 家人在飯桌上吃飯, 不時地看我, 有了好菜, 母親也邀我

去嘗嘗, 但我一概婉拒。 倒不是不領情, 而是怕退一步, 就會前功盡棄。

⑤我還和姓毛的孤女一起去小吃店, 對面而坐。 雖吃些簡單的麵食, 但周圍都是大人, 所以感覺到能和成年人平起平坐, 心裡還是充滿那種自由的快樂。

⑥這樣當了半個來月單身貴族後, 我忽然發現自己與家人沒什麼關係了。

過去大家總在飯桌上說笑, 現在這些歡樂消失了, 我仿佛只是個寄宿者。 有時, 我踏進家門, 發現家人在飯桌上面面相覷, 心裡就會愣一愣, 仿佛被拋棄了。

⑦天氣忽然冷下來, 毛姓孤女患了重感冒, 我也傳染上了, 頭昏腦漲, 牙還疼個沒完沒了, 出了校門就奔回家。

⑧家人正在燈下聚首, 飯桌上是熱氣騰騰的排骨湯。 母親並不知道我還餓著, 只顧忙碌著。 這時候, 我的淚水掉下來, 深深地感覺到與親人有隔閡、慪氣, 是何等的悽楚。 我翻著書, 把書豎起來擋住家人的視線, 咬著牙, 悄悄地吞食書包裡那塊隔夜的硬面包, 心想:無論如何得挨過這一個月。

⑨可惜, 事違人願, 因為一項特殊的事, 離一個月還剩三天, 身無分文了。我想向那孤女朋友借,但她因為饑一頓,飽一頓,胃出了毛病,都沒來學校。我只能向母親開口借三天伙食費。可她對這一切保持沉默,只顧冷冷地看我。

⑩被母親拒絕是個週末。早晨我就斷了炊,喝了點開水,中午時,感覺雙膝發軟。那時的週末,中午就放假了,我沒有理由不回家,因為在街上聞到食物的香味,更覺得饑腸轆轆。推開房門,不由大吃一驚,母親沒去上班,正一碗一碗地往桌上端菜,家裡香氣四溢,仿佛要宴請什麼貴賓。

⑾母親在我以往坐的位置上放了一副筷子,示意我可以坐到桌邊吃飯。我猶豫著感覺到這樣一來就成了可笑的話柄。母親沒有強拉,悄悄地遞給我一隻麵包,說:“你不願意破例,就吃麵包吧,只是別餓壞了。”

⑿我接過麵包,手無力地顫抖著,心裡湧動著一種酸楚的感覺,不由想起母親常說我們是一家人,那句話刻骨銘心,永世難忘。

⒀事後我才知道,母親那天沒心思上班,請假在家,要幫助她的孩子走出困境。

⒁當晚,一家人又在燈下共進晚餐,與親人同心同德,就如沐浴在陽光下,鬆弛而又溫暖。

⒂如今,我早已真正另立門戶,可我時常會走很遠的路回到母親身邊,一家人圍坐在燈下吃一頓,飯菜雖樸素但心中充滿溫情。就因為我們是一家人,是一家人。

⒃人長大後都是要獨立的,可家和家人卻是永遠的大後方,永遠的愛和永遠的歸宿。

8、本文講述了一件什麼事情?

【答案】寫“我”中學時代和家人分夥一個月 的經歷,深切感受到家庭和家人的重要。

【解析】本題考查概括文章主要內容,做好此題,要交代清楚人物“我和媽媽”以及發生的事件“分開又後悔”。

9、找出與語句“母親那時對我懷了種複雜的感情,她認為我有叛逆傾向”相照應的句子。

【答案】跟母親提出要在大房間中隔出一方天地,安個門,並在門上貼一張“閒人免進”的紙條。(2)嚮往毛姓孤女的獨生生活,(3)靜坐示威,餓了一頓。

【解析】本題考查篩選資訊的能力,做好此題,理清文章情節,叛逆即不安母親要求做事,在文中找出即可。

10、“我猶豫著感覺到這樣一來就成了可笑的話柄”,揣摩“我”當時的心理活動。

【答案】聞到香氣四溢的飯菜,更覺得饑腸轆轆,很想就坐到桌邊吃飯,但又怕就成了可笑的話柄,“獨立生活”前功盡棄。

【解析】本題考查揣摩人物情感,做好此題,要細閱讀文章,聯繫文章內容,結合當時語境理解人物感情。猶豫是做事拿不定主意,不知道選哪一個,文中指我不能決定是否去吃飯。

11、你從“我”的經歷中得到了什麼啟示?

【答案】家和家人是永遠的大後方,永遠的愛和永遠的歸宿。

【解析】本題考查對作品的感悟,做好此題,關鍵在於結合自己的實際並與文本意思相結合。

我的經歷說明我們都離不開家,離不開父母的關愛。

12、你的朋友小明也處於叛逆期,有“叛逆傾向”,請你對他說一段話對他進行勸導。

【答案】我們都離不開家,離不開父母的關愛。家和家人是永遠的大後方,永遠的愛和永遠的歸宿。

【解析】做好此題,要聯繫文中主要內容“家庭對每個人都很重要”,語言要委婉得體,語句要通順。

(二)說明文閱讀

國家大劇院

國家大劇院外觀像一個倒扣的半邊蛋殼,殼體表面由2萬多塊鈦金屬板和1200多塊超白透明玻璃組成,營造出舞臺帷幕徐徐拉開的視覺效果。每當夜幕降臨,殼體表面上星星點點、錯落有致的“蘑菇燈”,如同撲朔迷離的點點繁星,與遠處的夜空遙相呼應,使大劇院呈現出一種含蓄而別致的韻味與美感。

從緊鄰長安街的北入口步入大劇院,進門後,便是長達80米的水下廊道。廊道頂部全部採用玻璃天花板,上方的湖水波光粼粼,層層漣漪可以投影在地板和牆壁上,與牆上疏密有致的氣泡形裝飾相映成趣,讓身在其中的人們仿佛徜徉在一個亦真亦幻的“未來水世界”。

過了水下廊道,就走進了橄欖廳。橄欖廳因其空間形狀酷似一顆橄欖而得名。兩扇大門凝重典雅,其上各有180個橢圓形凸起,既是中國古老門釘的變形演化,又是現代設計的點綴藝術。

再往內走,就到了目前堪稱全球劇場之最的開闊空間——公共大廳。大廳擁有國內跨度最大的穹頂,可以將整個北京工人體育館籠罩其中。穹頂由名貴稀有的巴西紅木拼裝而成,明朗大氣的深紅色調暗含中國傳統審美意趣。

穿過大廳,終於看到了國家大劇院的主建築——歌劇院、音樂廳和戲劇場,三者功能不同,主色調和建築風格也不盡相同。

歌劇院古樸的銅門向兩側緩緩打開,一道“竹簾”從三層樓的高處垂直而下,隱隱透出淡黃色。近看,“竹簾”竟是極細的金屬管編成的,時隱時現的黃色其實是緯線的顏色。這給歌劇院披上了一層朦朧而神秘的面紗。

音樂廳的銀灰色調從廳的外牆一直延續到室內,燈光打在沙丘般凹凸起伏的牆面上,光影交錯,牆體的柔和感與天花板的壯麗雕塑感形成強烈對比,使音樂廳顯得清新而高雅。

上演京劇和話劇的戲劇場雖然不算大,但場內牆壁上的紫色、暗紅、橘色、黃色的豎條紋規則相見,使戲劇場顯示出沉靜中見跳躍的美感。出人意料的是,這些壁紙竟是由浙江絲綢經過防火處理後織成的。

信步國家大劇院,你會看到處處都是傳統與現代的完美結合,處處都洋溢著科技與藝術的濃郁氣息。在不知不覺間,你的情緒就會被帶向另一個故事場景……

13、國家大劇院具有怎樣的特點?

【答案】你會看到處處都是傳統與現代的完美結合,處處都洋溢著科技與藝術的濃郁氣息。

【解析】做好此題,要抓住關鍵語句“信步國家大劇院,你會看到處處都是傳統與現代的完美結合,處處都洋溢著科技與藝術的濃郁氣息。”提煉信息。

14、本文運用了什麼樣的說明順序?

【答案】外、內、空間

【解析】本題考查說明順序,“殼體表面上星星點點”“再往內走”“銀灰色調從廳的外牆一直延續到室內”表明順序是由外到內。這屬於空間順序。

15、“每當夜幕降臨,殼體表面上星星點點、錯落有致的“蘑菇燈”,如同撲朔迷離的點點繁星,與遠處的夜空遙相呼應”運用了什麼說明方法?

【答案】運用了打比方的說明方法,作用是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國家大劇院的外形特點。

【解析】本題考查說明方法及其作用,做好此題,要認真分析句子內容,“殼體表面上星星點點”是說國家大劇院的外形,“蘑菇燈如同撲朔迷離的點點繁星”使語句生動形象。

16、用原句回答:

“歌劇院”的主要建築風格是: 。

“音樂廳”的主要建築風格是:。

“戲劇場”的主要建築風格是: 。

【答案】依次:朦朧而神秘、清新而高雅、沉靜中見跳躍

【解析】做好此題的關鍵在於理清文章情節,從這些資訊中提煉相關語句作答。從關鍵語句“這給歌劇院披上了一層朦朧而神秘的面紗。”“使音樂廳顯得清新而高雅。”“使戲劇場顯示出沉靜中見跳躍的美感。”中提取答案。

17、“國家大劇院外觀像一個倒扣的半邊蛋殼,殼體表面由2萬多塊鈦金屬板和1200多塊超白透明玻璃組成,營造出舞臺帷幕徐徐拉開的視覺效果。”運用了什麼說明方法?有什麼作用?

【答案】打比方。生動形象地說明國家大劇院殼體表面的“蘑菇燈”使大劇院呈現出一種含蓄而別致的韻味與美感的特點。

【解析】本題考查說明方法及其作用,做好此題,要認真分析句子內容,“國家大劇院外觀像一個倒扣的半邊蛋殼”是打比方的說明方法,是說明生動形象。

身無分文了。我想向那孤女朋友借,但她因為饑一頓,飽一頓,胃出了毛病,都沒來學校。我只能向母親開口借三天伙食費。可她對這一切保持沉默,只顧冷冷地看我。

⑩被母親拒絕是個週末。早晨我就斷了炊,喝了點開水,中午時,感覺雙膝發軟。那時的週末,中午就放假了,我沒有理由不回家,因為在街上聞到食物的香味,更覺得饑腸轆轆。推開房門,不由大吃一驚,母親沒去上班,正一碗一碗地往桌上端菜,家裡香氣四溢,仿佛要宴請什麼貴賓。

⑾母親在我以往坐的位置上放了一副筷子,示意我可以坐到桌邊吃飯。我猶豫著感覺到這樣一來就成了可笑的話柄。母親沒有強拉,悄悄地遞給我一隻麵包,說:“你不願意破例,就吃麵包吧,只是別餓壞了。”

⑿我接過麵包,手無力地顫抖著,心裡湧動著一種酸楚的感覺,不由想起母親常說我們是一家人,那句話刻骨銘心,永世難忘。

⒀事後我才知道,母親那天沒心思上班,請假在家,要幫助她的孩子走出困境。

⒁當晚,一家人又在燈下共進晚餐,與親人同心同德,就如沐浴在陽光下,鬆弛而又溫暖。

⒂如今,我早已真正另立門戶,可我時常會走很遠的路回到母親身邊,一家人圍坐在燈下吃一頓,飯菜雖樸素但心中充滿溫情。就因為我們是一家人,是一家人。

⒃人長大後都是要獨立的,可家和家人卻是永遠的大後方,永遠的愛和永遠的歸宿。

8、本文講述了一件什麼事情?

【答案】寫“我”中學時代和家人分夥一個月 的經歷,深切感受到家庭和家人的重要。

【解析】本題考查概括文章主要內容,做好此題,要交代清楚人物“我和媽媽”以及發生的事件“分開又後悔”。

9、找出與語句“母親那時對我懷了種複雜的感情,她認為我有叛逆傾向”相照應的句子。

【答案】跟母親提出要在大房間中隔出一方天地,安個門,並在門上貼一張“閒人免進”的紙條。(2)嚮往毛姓孤女的獨生生活,(3)靜坐示威,餓了一頓。

【解析】本題考查篩選資訊的能力,做好此題,理清文章情節,叛逆即不安母親要求做事,在文中找出即可。

10、“我猶豫著感覺到這樣一來就成了可笑的話柄”,揣摩“我”當時的心理活動。

【答案】聞到香氣四溢的飯菜,更覺得饑腸轆轆,很想就坐到桌邊吃飯,但又怕就成了可笑的話柄,“獨立生活”前功盡棄。

【解析】本題考查揣摩人物情感,做好此題,要細閱讀文章,聯繫文章內容,結合當時語境理解人物感情。猶豫是做事拿不定主意,不知道選哪一個,文中指我不能決定是否去吃飯。

11、你從“我”的經歷中得到了什麼啟示?

【答案】家和家人是永遠的大後方,永遠的愛和永遠的歸宿。

【解析】本題考查對作品的感悟,做好此題,關鍵在於結合自己的實際並與文本意思相結合。

我的經歷說明我們都離不開家,離不開父母的關愛。

12、你的朋友小明也處於叛逆期,有“叛逆傾向”,請你對他說一段話對他進行勸導。

【答案】我們都離不開家,離不開父母的關愛。家和家人是永遠的大後方,永遠的愛和永遠的歸宿。

【解析】做好此題,要聯繫文中主要內容“家庭對每個人都很重要”,語言要委婉得體,語句要通順。

(二)說明文閱讀

國家大劇院

國家大劇院外觀像一個倒扣的半邊蛋殼,殼體表面由2萬多塊鈦金屬板和1200多塊超白透明玻璃組成,營造出舞臺帷幕徐徐拉開的視覺效果。每當夜幕降臨,殼體表面上星星點點、錯落有致的“蘑菇燈”,如同撲朔迷離的點點繁星,與遠處的夜空遙相呼應,使大劇院呈現出一種含蓄而別致的韻味與美感。

從緊鄰長安街的北入口步入大劇院,進門後,便是長達80米的水下廊道。廊道頂部全部採用玻璃天花板,上方的湖水波光粼粼,層層漣漪可以投影在地板和牆壁上,與牆上疏密有致的氣泡形裝飾相映成趣,讓身在其中的人們仿佛徜徉在一個亦真亦幻的“未來水世界”。

過了水下廊道,就走進了橄欖廳。橄欖廳因其空間形狀酷似一顆橄欖而得名。兩扇大門凝重典雅,其上各有180個橢圓形凸起,既是中國古老門釘的變形演化,又是現代設計的點綴藝術。

再往內走,就到了目前堪稱全球劇場之最的開闊空間——公共大廳。大廳擁有國內跨度最大的穹頂,可以將整個北京工人體育館籠罩其中。穹頂由名貴稀有的巴西紅木拼裝而成,明朗大氣的深紅色調暗含中國傳統審美意趣。

穿過大廳,終於看到了國家大劇院的主建築——歌劇院、音樂廳和戲劇場,三者功能不同,主色調和建築風格也不盡相同。

歌劇院古樸的銅門向兩側緩緩打開,一道“竹簾”從三層樓的高處垂直而下,隱隱透出淡黃色。近看,“竹簾”竟是極細的金屬管編成的,時隱時現的黃色其實是緯線的顏色。這給歌劇院披上了一層朦朧而神秘的面紗。

音樂廳的銀灰色調從廳的外牆一直延續到室內,燈光打在沙丘般凹凸起伏的牆面上,光影交錯,牆體的柔和感與天花板的壯麗雕塑感形成強烈對比,使音樂廳顯得清新而高雅。

上演京劇和話劇的戲劇場雖然不算大,但場內牆壁上的紫色、暗紅、橘色、黃色的豎條紋規則相見,使戲劇場顯示出沉靜中見跳躍的美感。出人意料的是,這些壁紙竟是由浙江絲綢經過防火處理後織成的。

信步國家大劇院,你會看到處處都是傳統與現代的完美結合,處處都洋溢著科技與藝術的濃郁氣息。在不知不覺間,你的情緒就會被帶向另一個故事場景……

13、國家大劇院具有怎樣的特點?

【答案】你會看到處處都是傳統與現代的完美結合,處處都洋溢著科技與藝術的濃郁氣息。

【解析】做好此題,要抓住關鍵語句“信步國家大劇院,你會看到處處都是傳統與現代的完美結合,處處都洋溢著科技與藝術的濃郁氣息。”提煉信息。

14、本文運用了什麼樣的說明順序?

【答案】外、內、空間

【解析】本題考查說明順序,“殼體表面上星星點點”“再往內走”“銀灰色調從廳的外牆一直延續到室內”表明順序是由外到內。這屬於空間順序。

15、“每當夜幕降臨,殼體表面上星星點點、錯落有致的“蘑菇燈”,如同撲朔迷離的點點繁星,與遠處的夜空遙相呼應”運用了什麼說明方法?

【答案】運用了打比方的說明方法,作用是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國家大劇院的外形特點。

【解析】本題考查說明方法及其作用,做好此題,要認真分析句子內容,“殼體表面上星星點點”是說國家大劇院的外形,“蘑菇燈如同撲朔迷離的點點繁星”使語句生動形象。

16、用原句回答:

“歌劇院”的主要建築風格是: 。

“音樂廳”的主要建築風格是:。

“戲劇場”的主要建築風格是: 。

【答案】依次:朦朧而神秘、清新而高雅、沉靜中見跳躍

【解析】做好此題的關鍵在於理清文章情節,從這些資訊中提煉相關語句作答。從關鍵語句“這給歌劇院披上了一層朦朧而神秘的面紗。”“使音樂廳顯得清新而高雅。”“使戲劇場顯示出沉靜中見跳躍的美感。”中提取答案。

17、“國家大劇院外觀像一個倒扣的半邊蛋殼,殼體表面由2萬多塊鈦金屬板和1200多塊超白透明玻璃組成,營造出舞臺帷幕徐徐拉開的視覺效果。”運用了什麼說明方法?有什麼作用?

【答案】打比方。生動形象地說明國家大劇院殼體表面的“蘑菇燈”使大劇院呈現出一種含蓄而別致的韻味與美感的特點。

【解析】本題考查說明方法及其作用,做好此題,要認真分析句子內容,“國家大劇院外觀像一個倒扣的半邊蛋殼”是打比方的說明方法,是說明生動形象。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