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驕傲!內蒙人必須知道的20項非物質文化遺產!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千百年來, 勤勞勇敢的各族人民在適應周圍環境、與自然和歷史的互動中, 秉持天人合一、崇德向善、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等思想理念, 共同創造了體系龐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今天, 讓我們走近內蒙古,

瞭解其中20個與內蒙古有關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1

蒙古族長調民歌

蒙古族長調蒙古語稱“烏日圖道”, 意即長歌, 它的特點為字少腔長、高亢悠遠、舒緩自由, 宜於敘事, 又長於抒情;歌詞一般為上、下各兩句, 內容絕大多數是描寫草原、駿馬、駱駝、牛羊、藍天、白雲、江河、湖泊等。

申報時間

2005年11月25日,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總部宣佈了第三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中國、蒙古國聯合申報的“蒙古族長調民歌” 榮列榜中。

清涼宜人的杭蓋紮格達蘇榮 - 蒙古長調歌王

2

呼麥

呼麥是“咽喉”的意思, 是蒙古族人創造的一種神奇的歌唱藝術:一個歌手純粹用自己的發聲器官, 在同一時間裡唱出兩個聲部。 在中國各民族民歌中,它是獨一無二的。

申報時間

2009年10月1日被批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吉祥蒙古都仁紮那 - 蒙古遊牧

3

蒙古族馬頭琴

馬頭琴是一種兩弦的絃樂器, 有梯形的琴身和雕刻成馬頭形狀的琴柄, 為蒙古族人民喜愛的樂器。 蒙古語稱“潮爾”。 琴身木制, 長約一米, 有兩根弦, 共鳴箱呈梯形, 聲音圓潤, 低回宛轉, 音量較弱。

申報時間

2009年4月, 蒙古族馬頭琴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齊·寶力高 - 世界馬頭琴經典—古今

4

蒙古族安代舞

蒙古族安代舞被稱為蒙古族舞蹈活化石的安代舞, 是流傳內蒙古通遼市周邊地區的一種原生態舞蹈。

申報時間

2006年5月20日,蒙古族安代舞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5

蒙古族民歌

蒙古族民歌主要分為兩大類:禮儀歌和牧歌。蒙古族民歌以聲音宏大雄厲,曲調高亢悠揚而聞名。其內容豐富,有描寫愛情和娶親嫁女的,有讚頌馬、草原、山川、河流的,也有歌頌草原英雄人物的等等,這些民歌反映了蒙古的風土人情。

申報時間

2008年6月7日,蒙古族民歌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鴻雁呼斯楞 - 鴻雁塞北

6

那達慕

“那達慕”是蒙古語,“那達慕”是蒙語的譯音,意為“娛樂、遊戲”,以表示豐收的喜悅之情。“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

申報時間

2006年5月20日,那達慕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7

蒙古族搏克

搏克是蒙古族傳統的體育娛樂活動之一,草原上的人們把蒙古式摔跤稱作"搏克"(蒙語結實、團結、持久的意思)。它是蒙族三大運動(摔跤、賽馬、射箭)之首,不管是祭敖包,還是開那達慕,"搏克"都是絕對不可缺少的主項。

申報時間

2006年,蒙古族搏克克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8

蒙古族婚禮習俗

蒙古族很注重婚禮儀式,儘管地區不同,形式各有差異,但都非常隆重、熱鬧。一般牧區的婚俗是:當娶親回到男家後,新郎新娘不下車馬,先繞蒙古包三圈。然後,新郎、新娘雙雙穿過兩堆旺火,接受火神的洗禮。表示愛情的純潔,新生活的興旺。新郎新娘進入蒙古包後,首先拜佛祭灶,然後拜見父母和親友。禮畢,由梳頭額吉給新娘梳頭。梳洗換裝後,等待婚宴的開始。婚宴通常擺設羊背子或全羊席,各種奶食品、糖果應有盡有。婚宴上,新郎提銀壺,新娘捧銀碗,向長輩、親友,逐一獻哈達、敬喜酒。小夥子們高舉銀盃,開懷暢飲;姑娘們伴隨著馬頭琴,放聲歌唱。婚宴往往要延續兩三天,親友才陸續離去。而女方送親者還要留人陪新娘住一至三日。有時,新娘的母親也送親,要住十多日。分別時,母女擁抱分別,感動落淚。

申報時間

蒙古族婚禮是2008年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一種傳統民俗。

9

蒙古包營造技藝

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種房子,適於牧業生產和遊牧生活。蒙古包包內寬敞舒適,是用特製的木架做“哈那”(蒙古包的圍欄支撐),用兩至三層羊毛氈圍裹而成,之後用馬鬃或駝毛擰成的繩子捆綁而成,其頂部用“烏耐”作支架並蓋有“布樂斯”,以呈天幕狀。其圓形尖頂開有天窗“陶腦”,上面蓋著四方塊的羊毛氈 “烏日何”,可通風、採光,既便於搭建,又便於拆卸移動,適於輪牧走場居住。

申報時間

蒙古包營造技藝是2008年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一種傳統技藝。

10

蒙古族勒勒車製作技藝

勒勒車又名大轆轤車、羅羅車、牛牛車,一直是蒙古族牧人重要的交通工具。蒙古族勒勒車製作技藝,是蒙古族人民特有的生活器具製造技術,起源於漢代,在蒙古族長期戰爭、人民生產生活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申報時間

2006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遺產名錄。

11

蒙古族馬具製作手藝

蒙古族馬具製作技藝,是內蒙古自治區科爾沁左翼後旗地區手工藝。馬具的製作技術,伴隨著“馬背民族”自遠古一直走到今天。馬具製作手工藝人製作的馬具,其製作技術精良、用料考究、裝飾華麗、使用舒適與其它民族和地區的馬鞍具相比有突出的特點。

申報時間

2008年6月7日,蒙古族馬具製作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2

蒙古族服飾

蒙古族服飾也稱為蒙古袍,主要包括長袍、腰帶、靴子、首飾等。但因地區不同在式樣上有所差異。蒙古族服飾具有濃郁的草原風格特色,以袍服為主,便於鞍馬騎乘。因為蒙古族長期生活在塞北草原,蒙古族人民不論男女都愛穿長袍。牧區冬裝多為光板皮衣,也有綢緞、棉布衣面者。夏裝多布類。長袍身端肥大,袖長,多紅、黃、深藍色。男女長袍下擺均不開衩。紅、綠綢緞做腰帶。

申報時間

2014年11月,“蒙古族服飾”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專案名錄。

13

蒙古族刺繡

蒙古族刺繡,是蒙古族人民在長期生產生活中形成的一種手工技藝。蒙古族刺繡不但在軟面料上繡花,而且要用駝絨線、牛筋等在羊毛氈、皮靴等硬面料上刺繡。從刺繡的針法上看,蒙古族婦女刺繡時所用的頂針與農耕民族勞動婦女所用的頂針不同。蒙古族的刺繡藝術以凝重質樸取勝。

申報時間

2008年,入選中國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

14

牛羊肉烹製技藝

蒙古族肉食品之一是烤全羊。這是從元代宮廷燕饗繼承下來的一種整羊宴。在清代頗受清廷青睞並稱“詐馬宴”,常招待蒙古王公。清乾隆帝曾大發詩興,作詩讚美此宴。“詐馬”即蒙古語“珠馬”或“招木”的異譯,指的是用蒙古族傳統的屠宰法殺之後,熱水退毛,去掉內臟,收拾乾淨的白條綿羊烤制的一道名菜。其色、香、味、形俱佳,是蒙古肉食中最講究烹調技藝的上乘大菜。

申報時間

2008年6月7日,牛羊肉烹製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5

祭敖包

祭敖包是蒙古民族傳統的習俗,是草原民族崇尚自然思想的表現形式之一。錫林郭勒盟是祭敖包歷史遺存保存較為完整的地區。 蒙古族崇尚的“敖包”,也叫“腦包”、“鄂博”,意為“堆子”,以石塊堆積而成,一般都建在山頂或丘陵之上,形狀多為圓錐形,高低不等。

申報時間

2006年5月20日,由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申報的祭敖包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6

好來寶

好來寶是中國蒙古族曲藝曲種,用蒙古語演唱。好來寶在蒙古語中意為“聯韻”,即各句唱詞的頭一個音節諧韻,故又稱聯頭韻。有的則將好來寶譯為“連起來唱”或 “串起來唱”。

申報時間

2008年6月7日,好來寶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7

蒙古族牛角弓製作技藝

牛角弓是選取水牛角或岩羊角、牛背筋或牛蹄筋和彈性好的竹木材料,用動物膠等純天然材料黏貼合成,是蒙古民族在古代戰爭、狩獵和那達慕上所使用的弓箭,曾是蒙古族男子必備的一門技藝,具有濃郁的蒙古族特色。使用牛角弓進行射箭比賽是蒙古民族傳統的體育項目之一,也是蒙古族十分喜愛並具有廣泛群眾基礎的一項體育活動。

申報時間

2008年列入內蒙古自治區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8

查幹淖爾冬捕

查幹淖爾冬捕是指位於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境內查幹湖進行的冬捕活動。

申報時間

2008年6月7日,查幹淖爾冬捕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9

蒙醫藥

蒙醫以灸療為主,且擅用火針。火針是用火燒紅的針尖迅速刺入穴內,以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本法具有溫經散寒,通經活絡作用,因此在臨床可用於對虛寒癰腫等症的治療。蒙藥以植物藥為主。古人將蒙藥藥性總結為重、油、寒、鈍、輕、糙、熱、銳等八種。蒙藥的近代分類方法有三種,即按藥用部位,科屬或藥物效用來分。隨著藏族的《四部醫典》傳入蒙古地區,藏藥對蒙藥的發展起了一定的促進作用,同時部分藏藥亦被蒙醫收用。

申報時間

2008年6月7日,蒙醫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

蒙古族拉絃樂器製作技藝

蒙古族拉絃樂器製作技藝是文化遺產名稱,民族樂器製作技藝(蒙古族拉絃樂器製作技藝),所屬地區為內蒙科爾沁。

申報時間

2007年,該專案作為首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已申報第二批國家級保護名錄。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個民族的文化與精神傳承,

它們記錄著一個民族生息繁衍的歷史。

我們要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讓它們能更好的傳承下去。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千百年來,勤勞勇敢的各族人民在適應周圍環境、與自然和歷史的互動中,秉持天人合一、崇德向善、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等思想理念,共同創造了體系龐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今天,讓我們走近內蒙古,

瞭解其中20個與內蒙古有關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1

蒙古族長調民歌

蒙古族長調蒙古語稱“烏日圖道”,意即長歌,它的特點為字少腔長、高亢悠遠、舒緩自由,宜於敘事,又長於抒情;歌詞一般為上、下各兩句,內容絕大多數是描寫草原、駿馬、駱駝、牛羊、藍天、白雲、江河、湖泊等。

申報時間

2005年11月25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總部宣佈了第三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中國、蒙古國聯合申報的“蒙古族長調民歌” 榮列榜中。

清涼宜人的杭蓋紮格達蘇榮 - 蒙古長調歌王

2

呼麥

呼麥是“咽喉”的意思,是蒙古族人創造的一種神奇的歌唱藝術:一個歌手純粹用自己的發聲器官,在同一時間裡唱出兩個聲部。在中國各民族民歌中,它是獨一無二的。

申報時間

2009年10月1日被批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吉祥蒙古都仁紮那 - 蒙古遊牧

3

蒙古族馬頭琴

馬頭琴是一種兩弦的絃樂器,有梯形的琴身和雕刻成馬頭形狀的琴柄,為蒙古族人民喜愛的樂器。蒙古語稱“潮爾”。琴身木制,長約一米,有兩根弦,共鳴箱呈梯形,聲音圓潤,低回宛轉,音量較弱。

申報時間

2009年4月,蒙古族馬頭琴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齊·寶力高 - 世界馬頭琴經典—古今

4

蒙古族安代舞

蒙古族安代舞被稱為蒙古族舞蹈活化石的安代舞,是流傳內蒙古通遼市周邊地區的一種原生態舞蹈。

申報時間

2006年5月20日,蒙古族安代舞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5

蒙古族民歌

蒙古族民歌主要分為兩大類:禮儀歌和牧歌。蒙古族民歌以聲音宏大雄厲,曲調高亢悠揚而聞名。其內容豐富,有描寫愛情和娶親嫁女的,有讚頌馬、草原、山川、河流的,也有歌頌草原英雄人物的等等,這些民歌反映了蒙古的風土人情。

申報時間

2008年6月7日,蒙古族民歌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鴻雁呼斯楞 - 鴻雁塞北

6

那達慕

“那達慕”是蒙古語,“那達慕”是蒙語的譯音,意為“娛樂、遊戲”,以表示豐收的喜悅之情。“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

申報時間

2006年5月20日,那達慕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7

蒙古族搏克

搏克是蒙古族傳統的體育娛樂活動之一,草原上的人們把蒙古式摔跤稱作"搏克"(蒙語結實、團結、持久的意思)。它是蒙族三大運動(摔跤、賽馬、射箭)之首,不管是祭敖包,還是開那達慕,"搏克"都是絕對不可缺少的主項。

申報時間

2006年,蒙古族搏克克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8

蒙古族婚禮習俗

蒙古族很注重婚禮儀式,儘管地區不同,形式各有差異,但都非常隆重、熱鬧。一般牧區的婚俗是:當娶親回到男家後,新郎新娘不下車馬,先繞蒙古包三圈。然後,新郎、新娘雙雙穿過兩堆旺火,接受火神的洗禮。表示愛情的純潔,新生活的興旺。新郎新娘進入蒙古包後,首先拜佛祭灶,然後拜見父母和親友。禮畢,由梳頭額吉給新娘梳頭。梳洗換裝後,等待婚宴的開始。婚宴通常擺設羊背子或全羊席,各種奶食品、糖果應有盡有。婚宴上,新郎提銀壺,新娘捧銀碗,向長輩、親友,逐一獻哈達、敬喜酒。小夥子們高舉銀盃,開懷暢飲;姑娘們伴隨著馬頭琴,放聲歌唱。婚宴往往要延續兩三天,親友才陸續離去。而女方送親者還要留人陪新娘住一至三日。有時,新娘的母親也送親,要住十多日。分別時,母女擁抱分別,感動落淚。

申報時間

蒙古族婚禮是2008年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一種傳統民俗。

9

蒙古包營造技藝

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種房子,適於牧業生產和遊牧生活。蒙古包包內寬敞舒適,是用特製的木架做“哈那”(蒙古包的圍欄支撐),用兩至三層羊毛氈圍裹而成,之後用馬鬃或駝毛擰成的繩子捆綁而成,其頂部用“烏耐”作支架並蓋有“布樂斯”,以呈天幕狀。其圓形尖頂開有天窗“陶腦”,上面蓋著四方塊的羊毛氈 “烏日何”,可通風、採光,既便於搭建,又便於拆卸移動,適於輪牧走場居住。

申報時間

蒙古包營造技藝是2008年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一種傳統技藝。

10

蒙古族勒勒車製作技藝

勒勒車又名大轆轤車、羅羅車、牛牛車,一直是蒙古族牧人重要的交通工具。蒙古族勒勒車製作技藝,是蒙古族人民特有的生活器具製造技術,起源於漢代,在蒙古族長期戰爭、人民生產生活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申報時間

2006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遺產名錄。

11

蒙古族馬具製作手藝

蒙古族馬具製作技藝,是內蒙古自治區科爾沁左翼後旗地區手工藝。馬具的製作技術,伴隨著“馬背民族”自遠古一直走到今天。馬具製作手工藝人製作的馬具,其製作技術精良、用料考究、裝飾華麗、使用舒適與其它民族和地區的馬鞍具相比有突出的特點。

申報時間

2008年6月7日,蒙古族馬具製作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2

蒙古族服飾

蒙古族服飾也稱為蒙古袍,主要包括長袍、腰帶、靴子、首飾等。但因地區不同在式樣上有所差異。蒙古族服飾具有濃郁的草原風格特色,以袍服為主,便於鞍馬騎乘。因為蒙古族長期生活在塞北草原,蒙古族人民不論男女都愛穿長袍。牧區冬裝多為光板皮衣,也有綢緞、棉布衣面者。夏裝多布類。長袍身端肥大,袖長,多紅、黃、深藍色。男女長袍下擺均不開衩。紅、綠綢緞做腰帶。

申報時間

2014年11月,“蒙古族服飾”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專案名錄。

13

蒙古族刺繡

蒙古族刺繡,是蒙古族人民在長期生產生活中形成的一種手工技藝。蒙古族刺繡不但在軟面料上繡花,而且要用駝絨線、牛筋等在羊毛氈、皮靴等硬面料上刺繡。從刺繡的針法上看,蒙古族婦女刺繡時所用的頂針與農耕民族勞動婦女所用的頂針不同。蒙古族的刺繡藝術以凝重質樸取勝。

申報時間

2008年,入選中國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

14

牛羊肉烹製技藝

蒙古族肉食品之一是烤全羊。這是從元代宮廷燕饗繼承下來的一種整羊宴。在清代頗受清廷青睞並稱“詐馬宴”,常招待蒙古王公。清乾隆帝曾大發詩興,作詩讚美此宴。“詐馬”即蒙古語“珠馬”或“招木”的異譯,指的是用蒙古族傳統的屠宰法殺之後,熱水退毛,去掉內臟,收拾乾淨的白條綿羊烤制的一道名菜。其色、香、味、形俱佳,是蒙古肉食中最講究烹調技藝的上乘大菜。

申報時間

2008年6月7日,牛羊肉烹製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5

祭敖包

祭敖包是蒙古民族傳統的習俗,是草原民族崇尚自然思想的表現形式之一。錫林郭勒盟是祭敖包歷史遺存保存較為完整的地區。 蒙古族崇尚的“敖包”,也叫“腦包”、“鄂博”,意為“堆子”,以石塊堆積而成,一般都建在山頂或丘陵之上,形狀多為圓錐形,高低不等。

申報時間

2006年5月20日,由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申報的祭敖包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6

好來寶

好來寶是中國蒙古族曲藝曲種,用蒙古語演唱。好來寶在蒙古語中意為“聯韻”,即各句唱詞的頭一個音節諧韻,故又稱聯頭韻。有的則將好來寶譯為“連起來唱”或 “串起來唱”。

申報時間

2008年6月7日,好來寶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7

蒙古族牛角弓製作技藝

牛角弓是選取水牛角或岩羊角、牛背筋或牛蹄筋和彈性好的竹木材料,用動物膠等純天然材料黏貼合成,是蒙古民族在古代戰爭、狩獵和那達慕上所使用的弓箭,曾是蒙古族男子必備的一門技藝,具有濃郁的蒙古族特色。使用牛角弓進行射箭比賽是蒙古民族傳統的體育項目之一,也是蒙古族十分喜愛並具有廣泛群眾基礎的一項體育活動。

申報時間

2008年列入內蒙古自治區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8

查幹淖爾冬捕

查幹淖爾冬捕是指位於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境內查幹湖進行的冬捕活動。

申報時間

2008年6月7日,查幹淖爾冬捕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9

蒙醫藥

蒙醫以灸療為主,且擅用火針。火針是用火燒紅的針尖迅速刺入穴內,以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本法具有溫經散寒,通經活絡作用,因此在臨床可用於對虛寒癰腫等症的治療。蒙藥以植物藥為主。古人將蒙藥藥性總結為重、油、寒、鈍、輕、糙、熱、銳等八種。蒙藥的近代分類方法有三種,即按藥用部位,科屬或藥物效用來分。隨著藏族的《四部醫典》傳入蒙古地區,藏藥對蒙藥的發展起了一定的促進作用,同時部分藏藥亦被蒙醫收用。

申報時間

2008年6月7日,蒙醫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

蒙古族拉絃樂器製作技藝

蒙古族拉絃樂器製作技藝是文化遺產名稱,民族樂器製作技藝(蒙古族拉絃樂器製作技藝),所屬地區為內蒙科爾沁。

申報時間

2007年,該專案作為首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已申報第二批國家級保護名錄。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個民族的文化與精神傳承,

它們記錄著一個民族生息繁衍的歷史。

我們要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讓它們能更好的傳承下去。

是流傳內蒙古通遼市周邊地區的一種原生態舞蹈。

申報時間

2006年5月20日,蒙古族安代舞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5

蒙古族民歌

蒙古族民歌主要分為兩大類:禮儀歌和牧歌。蒙古族民歌以聲音宏大雄厲,曲調高亢悠揚而聞名。其內容豐富,有描寫愛情和娶親嫁女的,有讚頌馬、草原、山川、河流的,也有歌頌草原英雄人物的等等,這些民歌反映了蒙古的風土人情。

申報時間

2008年6月7日,蒙古族民歌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鴻雁呼斯楞 - 鴻雁塞北

6

那達慕

“那達慕”是蒙古語,“那達慕”是蒙語的譯音,意為“娛樂、遊戲”,以表示豐收的喜悅之情。“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

申報時間

2006年5月20日,那達慕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7

蒙古族搏克

搏克是蒙古族傳統的體育娛樂活動之一,草原上的人們把蒙古式摔跤稱作"搏克"(蒙語結實、團結、持久的意思)。它是蒙族三大運動(摔跤、賽馬、射箭)之首,不管是祭敖包,還是開那達慕,"搏克"都是絕對不可缺少的主項。

申報時間

2006年,蒙古族搏克克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8

蒙古族婚禮習俗

蒙古族很注重婚禮儀式,儘管地區不同,形式各有差異,但都非常隆重、熱鬧。一般牧區的婚俗是:當娶親回到男家後,新郎新娘不下車馬,先繞蒙古包三圈。然後,新郎、新娘雙雙穿過兩堆旺火,接受火神的洗禮。表示愛情的純潔,新生活的興旺。新郎新娘進入蒙古包後,首先拜佛祭灶,然後拜見父母和親友。禮畢,由梳頭額吉給新娘梳頭。梳洗換裝後,等待婚宴的開始。婚宴通常擺設羊背子或全羊席,各種奶食品、糖果應有盡有。婚宴上,新郎提銀壺,新娘捧銀碗,向長輩、親友,逐一獻哈達、敬喜酒。小夥子們高舉銀盃,開懷暢飲;姑娘們伴隨著馬頭琴,放聲歌唱。婚宴往往要延續兩三天,親友才陸續離去。而女方送親者還要留人陪新娘住一至三日。有時,新娘的母親也送親,要住十多日。分別時,母女擁抱分別,感動落淚。

申報時間

蒙古族婚禮是2008年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一種傳統民俗。

9

蒙古包營造技藝

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種房子,適於牧業生產和遊牧生活。蒙古包包內寬敞舒適,是用特製的木架做“哈那”(蒙古包的圍欄支撐),用兩至三層羊毛氈圍裹而成,之後用馬鬃或駝毛擰成的繩子捆綁而成,其頂部用“烏耐”作支架並蓋有“布樂斯”,以呈天幕狀。其圓形尖頂開有天窗“陶腦”,上面蓋著四方塊的羊毛氈 “烏日何”,可通風、採光,既便於搭建,又便於拆卸移動,適於輪牧走場居住。

申報時間

蒙古包營造技藝是2008年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一種傳統技藝。

10

蒙古族勒勒車製作技藝

勒勒車又名大轆轤車、羅羅車、牛牛車,一直是蒙古族牧人重要的交通工具。蒙古族勒勒車製作技藝,是蒙古族人民特有的生活器具製造技術,起源於漢代,在蒙古族長期戰爭、人民生產生活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申報時間

2006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遺產名錄。

11

蒙古族馬具製作手藝

蒙古族馬具製作技藝,是內蒙古自治區科爾沁左翼後旗地區手工藝。馬具的製作技術,伴隨著“馬背民族”自遠古一直走到今天。馬具製作手工藝人製作的馬具,其製作技術精良、用料考究、裝飾華麗、使用舒適與其它民族和地區的馬鞍具相比有突出的特點。

申報時間

2008年6月7日,蒙古族馬具製作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2

蒙古族服飾

蒙古族服飾也稱為蒙古袍,主要包括長袍、腰帶、靴子、首飾等。但因地區不同在式樣上有所差異。蒙古族服飾具有濃郁的草原風格特色,以袍服為主,便於鞍馬騎乘。因為蒙古族長期生活在塞北草原,蒙古族人民不論男女都愛穿長袍。牧區冬裝多為光板皮衣,也有綢緞、棉布衣面者。夏裝多布類。長袍身端肥大,袖長,多紅、黃、深藍色。男女長袍下擺均不開衩。紅、綠綢緞做腰帶。

申報時間

2014年11月,“蒙古族服飾”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專案名錄。

13

蒙古族刺繡

蒙古族刺繡,是蒙古族人民在長期生產生活中形成的一種手工技藝。蒙古族刺繡不但在軟面料上繡花,而且要用駝絨線、牛筋等在羊毛氈、皮靴等硬面料上刺繡。從刺繡的針法上看,蒙古族婦女刺繡時所用的頂針與農耕民族勞動婦女所用的頂針不同。蒙古族的刺繡藝術以凝重質樸取勝。

申報時間

2008年,入選中國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

14

牛羊肉烹製技藝

蒙古族肉食品之一是烤全羊。這是從元代宮廷燕饗繼承下來的一種整羊宴。在清代頗受清廷青睞並稱“詐馬宴”,常招待蒙古王公。清乾隆帝曾大發詩興,作詩讚美此宴。“詐馬”即蒙古語“珠馬”或“招木”的異譯,指的是用蒙古族傳統的屠宰法殺之後,熱水退毛,去掉內臟,收拾乾淨的白條綿羊烤制的一道名菜。其色、香、味、形俱佳,是蒙古肉食中最講究烹調技藝的上乘大菜。

申報時間

2008年6月7日,牛羊肉烹製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5

祭敖包

祭敖包是蒙古民族傳統的習俗,是草原民族崇尚自然思想的表現形式之一。錫林郭勒盟是祭敖包歷史遺存保存較為完整的地區。 蒙古族崇尚的“敖包”,也叫“腦包”、“鄂博”,意為“堆子”,以石塊堆積而成,一般都建在山頂或丘陵之上,形狀多為圓錐形,高低不等。

申報時間

2006年5月20日,由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申報的祭敖包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6

好來寶

好來寶是中國蒙古族曲藝曲種,用蒙古語演唱。好來寶在蒙古語中意為“聯韻”,即各句唱詞的頭一個音節諧韻,故又稱聯頭韻。有的則將好來寶譯為“連起來唱”或 “串起來唱”。

申報時間

2008年6月7日,好來寶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7

蒙古族牛角弓製作技藝

牛角弓是選取水牛角或岩羊角、牛背筋或牛蹄筋和彈性好的竹木材料,用動物膠等純天然材料黏貼合成,是蒙古民族在古代戰爭、狩獵和那達慕上所使用的弓箭,曾是蒙古族男子必備的一門技藝,具有濃郁的蒙古族特色。使用牛角弓進行射箭比賽是蒙古民族傳統的體育項目之一,也是蒙古族十分喜愛並具有廣泛群眾基礎的一項體育活動。

申報時間

2008年列入內蒙古自治區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8

查幹淖爾冬捕

查幹淖爾冬捕是指位於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境內查幹湖進行的冬捕活動。

申報時間

2008年6月7日,查幹淖爾冬捕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9

蒙醫藥

蒙醫以灸療為主,且擅用火針。火針是用火燒紅的針尖迅速刺入穴內,以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本法具有溫經散寒,通經活絡作用,因此在臨床可用於對虛寒癰腫等症的治療。蒙藥以植物藥為主。古人將蒙藥藥性總結為重、油、寒、鈍、輕、糙、熱、銳等八種。蒙藥的近代分類方法有三種,即按藥用部位,科屬或藥物效用來分。隨著藏族的《四部醫典》傳入蒙古地區,藏藥對蒙藥的發展起了一定的促進作用,同時部分藏藥亦被蒙醫收用。

申報時間

2008年6月7日,蒙醫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

蒙古族拉絃樂器製作技藝

蒙古族拉絃樂器製作技藝是文化遺產名稱,民族樂器製作技藝(蒙古族拉絃樂器製作技藝),所屬地區為內蒙科爾沁。

申報時間

2007年,該專案作為首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已申報第二批國家級保護名錄。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個民族的文化與精神傳承,

它們記錄著一個民族生息繁衍的歷史。

我們要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讓它們能更好的傳承下去。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千百年來,勤勞勇敢的各族人民在適應周圍環境、與自然和歷史的互動中,秉持天人合一、崇德向善、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等思想理念,共同創造了體系龐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今天,讓我們走近內蒙古,

瞭解其中20個與內蒙古有關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1

蒙古族長調民歌

蒙古族長調蒙古語稱“烏日圖道”,意即長歌,它的特點為字少腔長、高亢悠遠、舒緩自由,宜於敘事,又長於抒情;歌詞一般為上、下各兩句,內容絕大多數是描寫草原、駿馬、駱駝、牛羊、藍天、白雲、江河、湖泊等。

申報時間

2005年11月25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總部宣佈了第三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中國、蒙古國聯合申報的“蒙古族長調民歌” 榮列榜中。

清涼宜人的杭蓋紮格達蘇榮 - 蒙古長調歌王

2

呼麥

呼麥是“咽喉”的意思,是蒙古族人創造的一種神奇的歌唱藝術:一個歌手純粹用自己的發聲器官,在同一時間裡唱出兩個聲部。在中國各民族民歌中,它是獨一無二的。

申報時間

2009年10月1日被批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吉祥蒙古都仁紮那 - 蒙古遊牧

3

蒙古族馬頭琴

馬頭琴是一種兩弦的絃樂器,有梯形的琴身和雕刻成馬頭形狀的琴柄,為蒙古族人民喜愛的樂器。蒙古語稱“潮爾”。琴身木制,長約一米,有兩根弦,共鳴箱呈梯形,聲音圓潤,低回宛轉,音量較弱。

申報時間

2009年4月,蒙古族馬頭琴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齊·寶力高 - 世界馬頭琴經典—古今

4

蒙古族安代舞

蒙古族安代舞被稱為蒙古族舞蹈活化石的安代舞,是流傳內蒙古通遼市周邊地區的一種原生態舞蹈。

申報時間

2006年5月20日,蒙古族安代舞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5

蒙古族民歌

蒙古族民歌主要分為兩大類:禮儀歌和牧歌。蒙古族民歌以聲音宏大雄厲,曲調高亢悠揚而聞名。其內容豐富,有描寫愛情和娶親嫁女的,有讚頌馬、草原、山川、河流的,也有歌頌草原英雄人物的等等,這些民歌反映了蒙古的風土人情。

申報時間

2008年6月7日,蒙古族民歌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鴻雁呼斯楞 - 鴻雁塞北

6

那達慕

“那達慕”是蒙古語,“那達慕”是蒙語的譯音,意為“娛樂、遊戲”,以表示豐收的喜悅之情。“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

申報時間

2006年5月20日,那達慕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7

蒙古族搏克

搏克是蒙古族傳統的體育娛樂活動之一,草原上的人們把蒙古式摔跤稱作"搏克"(蒙語結實、團結、持久的意思)。它是蒙族三大運動(摔跤、賽馬、射箭)之首,不管是祭敖包,還是開那達慕,"搏克"都是絕對不可缺少的主項。

申報時間

2006年,蒙古族搏克克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8

蒙古族婚禮習俗

蒙古族很注重婚禮儀式,儘管地區不同,形式各有差異,但都非常隆重、熱鬧。一般牧區的婚俗是:當娶親回到男家後,新郎新娘不下車馬,先繞蒙古包三圈。然後,新郎、新娘雙雙穿過兩堆旺火,接受火神的洗禮。表示愛情的純潔,新生活的興旺。新郎新娘進入蒙古包後,首先拜佛祭灶,然後拜見父母和親友。禮畢,由梳頭額吉給新娘梳頭。梳洗換裝後,等待婚宴的開始。婚宴通常擺設羊背子或全羊席,各種奶食品、糖果應有盡有。婚宴上,新郎提銀壺,新娘捧銀碗,向長輩、親友,逐一獻哈達、敬喜酒。小夥子們高舉銀盃,開懷暢飲;姑娘們伴隨著馬頭琴,放聲歌唱。婚宴往往要延續兩三天,親友才陸續離去。而女方送親者還要留人陪新娘住一至三日。有時,新娘的母親也送親,要住十多日。分別時,母女擁抱分別,感動落淚。

申報時間

蒙古族婚禮是2008年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一種傳統民俗。

9

蒙古包營造技藝

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種房子,適於牧業生產和遊牧生活。蒙古包包內寬敞舒適,是用特製的木架做“哈那”(蒙古包的圍欄支撐),用兩至三層羊毛氈圍裹而成,之後用馬鬃或駝毛擰成的繩子捆綁而成,其頂部用“烏耐”作支架並蓋有“布樂斯”,以呈天幕狀。其圓形尖頂開有天窗“陶腦”,上面蓋著四方塊的羊毛氈 “烏日何”,可通風、採光,既便於搭建,又便於拆卸移動,適於輪牧走場居住。

申報時間

蒙古包營造技藝是2008年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一種傳統技藝。

10

蒙古族勒勒車製作技藝

勒勒車又名大轆轤車、羅羅車、牛牛車,一直是蒙古族牧人重要的交通工具。蒙古族勒勒車製作技藝,是蒙古族人民特有的生活器具製造技術,起源於漢代,在蒙古族長期戰爭、人民生產生活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申報時間

2006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遺產名錄。

11

蒙古族馬具製作手藝

蒙古族馬具製作技藝,是內蒙古自治區科爾沁左翼後旗地區手工藝。馬具的製作技術,伴隨著“馬背民族”自遠古一直走到今天。馬具製作手工藝人製作的馬具,其製作技術精良、用料考究、裝飾華麗、使用舒適與其它民族和地區的馬鞍具相比有突出的特點。

申報時間

2008年6月7日,蒙古族馬具製作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2

蒙古族服飾

蒙古族服飾也稱為蒙古袍,主要包括長袍、腰帶、靴子、首飾等。但因地區不同在式樣上有所差異。蒙古族服飾具有濃郁的草原風格特色,以袍服為主,便於鞍馬騎乘。因為蒙古族長期生活在塞北草原,蒙古族人民不論男女都愛穿長袍。牧區冬裝多為光板皮衣,也有綢緞、棉布衣面者。夏裝多布類。長袍身端肥大,袖長,多紅、黃、深藍色。男女長袍下擺均不開衩。紅、綠綢緞做腰帶。

申報時間

2014年11月,“蒙古族服飾”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專案名錄。

13

蒙古族刺繡

蒙古族刺繡,是蒙古族人民在長期生產生活中形成的一種手工技藝。蒙古族刺繡不但在軟面料上繡花,而且要用駝絨線、牛筋等在羊毛氈、皮靴等硬面料上刺繡。從刺繡的針法上看,蒙古族婦女刺繡時所用的頂針與農耕民族勞動婦女所用的頂針不同。蒙古族的刺繡藝術以凝重質樸取勝。

申報時間

2008年,入選中國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

14

牛羊肉烹製技藝

蒙古族肉食品之一是烤全羊。這是從元代宮廷燕饗繼承下來的一種整羊宴。在清代頗受清廷青睞並稱“詐馬宴”,常招待蒙古王公。清乾隆帝曾大發詩興,作詩讚美此宴。“詐馬”即蒙古語“珠馬”或“招木”的異譯,指的是用蒙古族傳統的屠宰法殺之後,熱水退毛,去掉內臟,收拾乾淨的白條綿羊烤制的一道名菜。其色、香、味、形俱佳,是蒙古肉食中最講究烹調技藝的上乘大菜。

申報時間

2008年6月7日,牛羊肉烹製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5

祭敖包

祭敖包是蒙古民族傳統的習俗,是草原民族崇尚自然思想的表現形式之一。錫林郭勒盟是祭敖包歷史遺存保存較為完整的地區。 蒙古族崇尚的“敖包”,也叫“腦包”、“鄂博”,意為“堆子”,以石塊堆積而成,一般都建在山頂或丘陵之上,形狀多為圓錐形,高低不等。

申報時間

2006年5月20日,由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申報的祭敖包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6

好來寶

好來寶是中國蒙古族曲藝曲種,用蒙古語演唱。好來寶在蒙古語中意為“聯韻”,即各句唱詞的頭一個音節諧韻,故又稱聯頭韻。有的則將好來寶譯為“連起來唱”或 “串起來唱”。

申報時間

2008年6月7日,好來寶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7

蒙古族牛角弓製作技藝

牛角弓是選取水牛角或岩羊角、牛背筋或牛蹄筋和彈性好的竹木材料,用動物膠等純天然材料黏貼合成,是蒙古民族在古代戰爭、狩獵和那達慕上所使用的弓箭,曾是蒙古族男子必備的一門技藝,具有濃郁的蒙古族特色。使用牛角弓進行射箭比賽是蒙古民族傳統的體育項目之一,也是蒙古族十分喜愛並具有廣泛群眾基礎的一項體育活動。

申報時間

2008年列入內蒙古自治區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8

查幹淖爾冬捕

查幹淖爾冬捕是指位於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境內查幹湖進行的冬捕活動。

申報時間

2008年6月7日,查幹淖爾冬捕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9

蒙醫藥

蒙醫以灸療為主,且擅用火針。火針是用火燒紅的針尖迅速刺入穴內,以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本法具有溫經散寒,通經活絡作用,因此在臨床可用於對虛寒癰腫等症的治療。蒙藥以植物藥為主。古人將蒙藥藥性總結為重、油、寒、鈍、輕、糙、熱、銳等八種。蒙藥的近代分類方法有三種,即按藥用部位,科屬或藥物效用來分。隨著藏族的《四部醫典》傳入蒙古地區,藏藥對蒙藥的發展起了一定的促進作用,同時部分藏藥亦被蒙醫收用。

申報時間

2008年6月7日,蒙醫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

蒙古族拉絃樂器製作技藝

蒙古族拉絃樂器製作技藝是文化遺產名稱,民族樂器製作技藝(蒙古族拉絃樂器製作技藝),所屬地區為內蒙科爾沁。

申報時間

2007年,該專案作為首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已申報第二批國家級保護名錄。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個民族的文化與精神傳承,

它們記錄著一個民族生息繁衍的歷史。

我們要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讓它們能更好的傳承下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