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此人是楊七郎的歷史原型,與楊六郎並肩作戰,活到八十一歲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 嚴禁轉載)

熟悉楊家將故事的人一定還記得, 在楊家第二代中有個驍勇善戰的楊延嗣, 因其排行第七, 故又名楊七郎。 他的武藝在楊家七兄弟當中是最高的一個, 故此在沙場上所向披靡、戰無不勝。

不過, 這位勇冠三軍的猛將, 最終的結局卻是非常悲慘。 他沒有倒在兩軍陣前, 卻被奸臣潘仁美所害。 《楊家將傳》第十九回是這樣描述的:“(潘仁美)叫軍士將酒灌醉七郎, 縛於樹上, 亂箭射之。 胸前攢聚七十二箭。 七郎既死, 仁美令陳林、柴敢抬屍丟于桑於河內。 ”後來楊延昭進京告禦狀, 楊七郎才得以昭雪。

小說中的這個故事是真的嗎?答案是否定的, 因為在歷史上並無楊延嗣這個人物。 歷史上的楊業楊令公的確有七個兒子, 《宋史·楊業傳》中為延玉、延昭(初名延朗)、延浦、延訓、延環、延貴和延彬, 其中並無延嗣 。 至於被潘仁美害死的說法更是子虛烏有, 因為歷史上潘仁美的原型潘美也並非陷害楊令公的兇手。 故此, 小說中楊七郎及其故事都是文藝作品的虛構。

楊七郎的故事從何而來呢?最早可以追溯到元代。 元人朱凱所作雜劇《昊天塔孟良盜骨》一劇中, 楊七郎的形象開始出現。 該劇中的楊令公被圍兩狼山時, 派楊七郎沖出重圍去請救兵, 卻被潘仁美射死, 後來又托夢楊六郎, 告之自己的冤死經過。 從這個雜劇來看, 有關楊七郎的故事應該在該劇出現以前就已經在民間開始流傳。

楊七郎的故事, 後來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和豐富。 在《楊家府演義》和《楊家將傳》問世之前, 元明無名氏所作《八大王開詔救忠臣》在該劇中, 楊七郎的形象再度出現。 故事與《昊天塔孟良盜骨》較為相似, 同樣是沖出兩狼山搬救兵, 同樣是被潘仁美陷害, 射死楊七郎的兇手則變成了副帥賀懷簡、劉君期, 楊七郎最終身中一百零三支箭,

其中七十二支穿透胸膛。 這個情節後來也被《楊家府演義》和《楊家將傳》所採用, 這兩部作品問世後, 楊七郎的故事逐漸風靡一時。

說完了楊七郎這一藝術形象的來源和發展之後, 再來談談另外一個問題。 楊延嗣這個人物有沒有歷史原型呢?其實還是有的。 儘管在歷史上並無楊延嗣這個人物,但在歷史的真實當中,有一位同樣姓楊的將領曾與楊延昭並肩作戰,共同抗擊遼國的侵略。這個人的名字與文藝作品中的楊延嗣僅有一字之差,此人叫做楊嗣。

關於楊嗣的歷史記載,《宋史》中有專門的人物傳記,下面就來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楊嗣,瀛洲人氏,與出自麟州的楊家將並無親屬關係。楊嗣的哥哥名叫楊信,是宋太祖趙匡胤的手下愛將,《宋史·楊信傳》中曾記載趙匡胤曾經當眾誇讚楊信“真忠臣也”。楊信曾歷任賀州刺史、控鶴都指揮使、殿前都虞候、漢州防禦使、殿前都指揮使、建武軍節度使、義成軍節度使等職,深得宋太祖寵信。

楊嗣的仕途得益于哥哥楊信,他經楊信推薦擔任了殿直,不久即被連續晉升三次,任崇儀副使、火山軍監軍,後來又歷任知軍、都監、知州等職。

宋真宗趙桓繼位後,楊嗣被任命為獎州刺史、保州刺史等職,曾與楊延昭並肩作戰,多次擊敗遼軍的入侵。《宋史·楊嗣傳》載:“嗣與延昭久居北邊,俱以善戰聞,時謂之‘二楊’”。有學者認為,正是因為楊嗣曾經與楊延昭並肩作戰,加上又是同姓,後世的民間藝人和劇作家們便將這個人物進行了改造和加工,將其變成了後來眾所周知的楊延嗣即楊七郎這個藝術形象。

參考資料:《宋史》、《昊天塔孟良盜骨》、《八大王開詔救忠臣》、《楊家府演義》、《楊家將傳》

儘管在歷史上並無楊延嗣這個人物,但在歷史的真實當中,有一位同樣姓楊的將領曾與楊延昭並肩作戰,共同抗擊遼國的侵略。這個人的名字與文藝作品中的楊延嗣僅有一字之差,此人叫做楊嗣。

關於楊嗣的歷史記載,《宋史》中有專門的人物傳記,下面就來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楊嗣,瀛洲人氏,與出自麟州的楊家將並無親屬關係。楊嗣的哥哥名叫楊信,是宋太祖趙匡胤的手下愛將,《宋史·楊信傳》中曾記載趙匡胤曾經當眾誇讚楊信“真忠臣也”。楊信曾歷任賀州刺史、控鶴都指揮使、殿前都虞候、漢州防禦使、殿前都指揮使、建武軍節度使、義成軍節度使等職,深得宋太祖寵信。

楊嗣的仕途得益于哥哥楊信,他經楊信推薦擔任了殿直,不久即被連續晉升三次,任崇儀副使、火山軍監軍,後來又歷任知軍、都監、知州等職。

宋真宗趙桓繼位後,楊嗣被任命為獎州刺史、保州刺史等職,曾與楊延昭並肩作戰,多次擊敗遼軍的入侵。《宋史·楊嗣傳》載:“嗣與延昭久居北邊,俱以善戰聞,時謂之‘二楊’”。有學者認為,正是因為楊嗣曾經與楊延昭並肩作戰,加上又是同姓,後世的民間藝人和劇作家們便將這個人物進行了改造和加工,將其變成了後來眾所周知的楊延嗣即楊七郎這個藝術形象。

參考資料:《宋史》、《昊天塔孟良盜骨》、《八大王開詔救忠臣》、《楊家府演義》、《楊家將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