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陳明哲|傳統皴法的現代意義

傳統皴法的現代意義

文 / 陳明哲

在中國畫的山水畫中, 皴法的出現標誌著的山水畫真正走向成熟。 隨著中國畫的不斷發展, 千百年以來皴法已經從基本技法演化成了具有生命精神的藝術語言形式。 它不僅有獨立的審美價值, 隨著時代的發展, 皴法還體現出不同時代的審美特徵。

時有白雲到我家 90cm×30cm 2008年

關於“皴”的解釋《說文解字》作:“皮細起也, 從皮夋聲。 ”“皴”與繪畫的關係早在《梁書·武帝紀》中有:“執筆觸寒, 手為皴裂。 又繪法。 ”湯垕《畫鑒》又有:“曹弗興善畫, 作人物衣紋皴縐。 又董元畫山石, 作麻皮皴。 ”《世說新語·巧藝》記載顧愷之畫裴楷像, “頰上益三毛”, 而“神明殊勝”, 是說在畫像的頰上添三筆皺紋, 而人物精神立現。 這三筆皺紋就是早期人物畫中的表現皮膚質感的皴筆。 而表現山石的質感的皴法, 最早出現是在唐末人物畫家孫位元的傳世作品《高逸圖》中,

圖中的湖石皴染周密, 為我們提供了唐末山石皴法的實物資料。

印象太行 冊頁 2016年

到了五代山水畫發生了關鍵性變化, 用於表現山石質感與結構的皴法得到全面的發展, 五代到兩宋是山水畫皴法定型和發展的頂峰時期。 從荊浩的“斧劈皴”、董源的“披麻皴”,

到範寬的“雨點皴”、郭熙的“卷雲皴”等。 到了元代又出現了王蒙的“解索皴”、倪瓚的“折帶皴”等。 之後明、清兩代山水畫中的皴法都有不同程度的發展和創造。 近代山水畫大家黃賓虹、李可染、傅抱石在傳統皴法的基礎上也都有新的創造, 其中傅抱石在傳統的“亂柴皴”的基礎上融合了自己的筆法創造出著名的“抱石皴”。 這些已有的皴法也成了中國山水畫史中一筆寶貴的財富。

漸江筆意之二 2008年

皴法是歷代山水畫家在師法自然造化的實踐中提煉出來的藝術語言形式, 並在不斷發展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體系, 從而具有了獨特的價值地位。 隨著時代的發展, 皴法也體現出各自不同的審美特徵, 皴法是山水畫技法中最值得研究, 也最能代表畫家審美取向的一個重要方面。 近代山水畫家賀天健先生曾說:“強調一些說, 皴法可以當作山水畫藝術中的一種生命看。 無論是點皴、線皴還是面(塊)皴, 它不但有自身線條、力度、肌理等形式美, 山水渾厚、空靈、舒展等內在美也都蘊含在皴法形式之中。

皴法是藝術家審美意象的一種外化, 它秉承“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 也是畫家思想、情感的傾注。 藝術家所運用的皴法, 意不在本身, 而是作為表達畫家審美意象的一個載體, 是畫家自己通過對外在世界感悟來表達內心情感的審美追求。

擬石岑筆意 60cm×30cm 2015年

藝術的生命在於創新。潘天壽先生講:“傳統出新,新新不已。”在傳統中尋找創新的因數,這樣創造出的藝術作品才會更有生命力。山水畫的創新,皴法的變化可以說是山水畫變化的風向標。歷代山水畫的發展首先是從皴法的變革開始的,今天一些面貌強烈的山水畫家亦是如此,他們無不是從傳統的皴法中尋找、探索、豐富自己的筆墨語言和風格樣式。從范寬、龔賢到李可染,從巨然、吳鎮到黃賓虹,從李成、吳偉到傅抱石等,都可以看出清晰的脈絡來。在自己的繪畫道路上,我通過對傳統皴法的研究和實踐,不斷探索、完善一種適合自己審美趣味又符合時代精神的的皴法,來表現太行山的山石質感和結構,畫出中國畫山石的文化內蘊來,用一種浪漫的情懷來演繹太行山的時代精神,力求文化筆下的太行山。

漸江和尚造像 70cm×36cm 2017年

對皴法中的深入實踐源於在太行山寫生的一次偶然的機會,看到太行山的一種樹皮和太行山的山石結構很相似,我結合倪瓚的“折帶皴”並將顫筆勾、皴、點、擦同時運用,寫出類似樹皮感覺的藝術效果,這種皴法最能表現出太行山“文”的一面。師友間把我這種新的畫法戲稱為“樹皮皴”。太行山雄渾壯美,畫家最容易把它畫的很像,往往都是“質”勝“文”,缺少想像和創造,有的根本就沒有“文”了,像照片一樣。這既不符合中國傳統的人文情懷,也不能表現和諧的時代精神。中國畫強調“意”,意到筆不到是一個較高的境界,它創造了更大的欣賞空間。所以我在繪畫勾皴過程中往往借助手腕的顫動,使筆線時斷時續,時重時輕,時虛時實,時濃時淡,追求輕鬆、躍動、空靈而又豐富的畫面效果。連勾帶皴時應視畫面情況而定,該勾則勾,該皴則皴,該點則點,該擦則擦,或先或後,或後或先,強化了濕筆與幹筆的碰撞與融和,以產生無盡的變化,畫出來的山石顯得更加豐滿,畫面上就有一種鮮明豐富的表現力。

山靜日長 45cm×34cm 2016年

今天的山水畫呈現出了藝術風格的多樣性。畫家通過大膽探索創新,極大豐富了山水畫的藝術表現語言,拓展了山水畫的創作領域和審美領域。皴法作為一種傳統表現程式,早已不僅僅是一種石紋的表現方法,它是對一種傳統文脈的傳承,更是民族文化精神的一種物化形態。因此,深入探索山水畫皴法的內在價值對中國畫的創新發展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江南居正好 50cm×34cm 2016年

山水 138cm×17cm×3 2017年

青山不飛白雲舞 68cm×45cm 2012年

皖西寫生 50cm×34cm 2016年

思接千古 138cm×34cm 2016年

賞心兩三枝 138cm×34cm 2016年

水墨汀溪 45cm×34cm 2014年

雲飛仍是舊雲林 70cm×36cm 2014年

夢中三十六芙蓉 200cm×100cm 2015年

黃山花開九品蓮 100cm×50cm 2015年

琉璃界 50cm×40cm 2016年

黃山排雲亭 45cm×34cm 2014年

個人簡介

陳明哲,1972年6月生,武漢大學文學學士,南京師範大學藝術碩士。現供職於安徽省書畫院。《新安藝舟》執行主編,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安徽省美協理論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美術學院繼續教育學院聘任教師,徽社社長,國家二級美術師,九三學社成員。出版有《汪采白研究》《新安探微》《程邃研究》等美術理論專著。

擬石岑筆意 60cm×30cm 2015年

藝術的生命在於創新。潘天壽先生講:“傳統出新,新新不已。”在傳統中尋找創新的因數,這樣創造出的藝術作品才會更有生命力。山水畫的創新,皴法的變化可以說是山水畫變化的風向標。歷代山水畫的發展首先是從皴法的變革開始的,今天一些面貌強烈的山水畫家亦是如此,他們無不是從傳統的皴法中尋找、探索、豐富自己的筆墨語言和風格樣式。從范寬、龔賢到李可染,從巨然、吳鎮到黃賓虹,從李成、吳偉到傅抱石等,都可以看出清晰的脈絡來。在自己的繪畫道路上,我通過對傳統皴法的研究和實踐,不斷探索、完善一種適合自己審美趣味又符合時代精神的的皴法,來表現太行山的山石質感和結構,畫出中國畫山石的文化內蘊來,用一種浪漫的情懷來演繹太行山的時代精神,力求文化筆下的太行山。

漸江和尚造像 70cm×36cm 2017年

對皴法中的深入實踐源於在太行山寫生的一次偶然的機會,看到太行山的一種樹皮和太行山的山石結構很相似,我結合倪瓚的“折帶皴”並將顫筆勾、皴、點、擦同時運用,寫出類似樹皮感覺的藝術效果,這種皴法最能表現出太行山“文”的一面。師友間把我這種新的畫法戲稱為“樹皮皴”。太行山雄渾壯美,畫家最容易把它畫的很像,往往都是“質”勝“文”,缺少想像和創造,有的根本就沒有“文”了,像照片一樣。這既不符合中國傳統的人文情懷,也不能表現和諧的時代精神。中國畫強調“意”,意到筆不到是一個較高的境界,它創造了更大的欣賞空間。所以我在繪畫勾皴過程中往往借助手腕的顫動,使筆線時斷時續,時重時輕,時虛時實,時濃時淡,追求輕鬆、躍動、空靈而又豐富的畫面效果。連勾帶皴時應視畫面情況而定,該勾則勾,該皴則皴,該點則點,該擦則擦,或先或後,或後或先,強化了濕筆與幹筆的碰撞與融和,以產生無盡的變化,畫出來的山石顯得更加豐滿,畫面上就有一種鮮明豐富的表現力。

山靜日長 45cm×34cm 2016年

今天的山水畫呈現出了藝術風格的多樣性。畫家通過大膽探索創新,極大豐富了山水畫的藝術表現語言,拓展了山水畫的創作領域和審美領域。皴法作為一種傳統表現程式,早已不僅僅是一種石紋的表現方法,它是對一種傳統文脈的傳承,更是民族文化精神的一種物化形態。因此,深入探索山水畫皴法的內在價值對中國畫的創新發展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江南居正好 50cm×34cm 2016年

山水 138cm×17cm×3 2017年

青山不飛白雲舞 68cm×45cm 2012年

皖西寫生 50cm×34cm 2016年

思接千古 138cm×34cm 2016年

賞心兩三枝 138cm×34cm 2016年

水墨汀溪 45cm×34cm 2014年

雲飛仍是舊雲林 70cm×36cm 2014年

夢中三十六芙蓉 200cm×100cm 2015年

黃山花開九品蓮 100cm×50cm 2015年

琉璃界 50cm×40cm 2016年

黃山排雲亭 45cm×34cm 2014年

個人簡介

陳明哲,1972年6月生,武漢大學文學學士,南京師範大學藝術碩士。現供職於安徽省書畫院。《新安藝舟》執行主編,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安徽省美協理論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美術學院繼續教育學院聘任教師,徽社社長,國家二級美術師,九三學社成員。出版有《汪采白研究》《新安探微》《程邃研究》等美術理論專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