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查無此人,戀戀風塵

“阿雲回來的時候, 阿媽送給她一個戒指, 說準備很久了。 阿媽送她的時候, 她一直哭, 一直哭。 哥, 阿公說, 這是緣分, 不能強求”。

--《戀戀風塵》

《戀戀風塵》(1987)

導演:侯孝賢

編劇:吳念真/朱天文

主演:辛樹芬/王晶文

類型:劇情/愛情

今天咕嚕推薦的是侯孝賢導演的《戀戀風塵》, 這是關於青梅竹馬的阿遠和阿雲從小一起長大, 一起在臺北謀生, 本以為二人會相伴一生, 卻因為阿遠入伍而漸行漸遠, 最終阿雲嫁給他人的故事。

這個故事沒有逃出每個人的初戀結局, 但在這部影片中真實質樸的臺灣當地元素運用的非常到位, 讓人看到了那個時候的臺灣, 以及那個時代純純的愛戀。

故事的開始, 用了一連串的長鏡頭, 一輛平溪線小火車帶著我們穿梭在這個小鎮的隧道中, 黑色和綠色交織、融合, 明暗交接, 火車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停下, 就好像預示著人生總要經歷很長很長的路。

在影片中明與暗的交織、融合, 明暗見證了黑夜與白晝的交替, 見證了時間流逝, 也淹沒了阿雲和阿遠。

男女主人公, 阿遠和阿雲, 他們從小青梅竹馬、兩小無猜, 兩人放學之後一起回家, 一個背著米、一個看著書, 走在路上無需多言, 這不是導演在刻意壓抑情感, 而是在那個時代, 美好的愛戀就應該是這樣的。

平淡的長鏡頭, 表面上什麼都沒有交代, 但實際上卻留下了許多資訊, 列車在影片中穿梭了一遍又一遍, 從城市到鄉村, 而城市和鄉村的對比又是侯孝賢電影的永恆主題之一, 在時間上, 列車在運行, 時間在流逝, 少年在成長。 下車後, 月臺上有許多人, 遠遠地鏡頭讓我們看不清他們。

阿遠是家中的長子, 父親因為礦難殘疾, 爺爺年事已高, 還有不懂事的弟弟妹妹, 他理所當然的成為家裡的希望。

初中畢業後, 因家境貧寒, 無法再繼續讀書, 阿遠無奈放棄學業離鄉背井。 阿遠晚上在夜校讀書, 白天上班, 他熱愛讀書, 希望考上大學, 初嘗人生的辛苦, 卻仍舊為了夢想堅持著。

雖然影片講的是吳念真先生的“自傳”,卻沒有一個鏡頭與阿遠的視角合二為一。

阿遠生病的時候阿雲去照顧他,阿雲走時阿遠跟著阿雲走到門口,看著阿雲離去,鏡頭緩緩移到右邊,我們又重新看到阿雲漸漸離去的背影,就這樣不動聲色地把我們卷了進來,這個鏡頭讓我們知道阿遠在看阿雲,而不是站在阿遠的視角來看。

之後阿遠入伍服兵役,金門服兵役的生活是枯燥的,兩個人的思念變成一封封書信維繫著彼此,給困頓的生活增添了樂趣。

幾乎身邊所有人都認定他們將會連理相伴一生。

時間久了,阿雲在日復一日的守候中逐漸將這份感情疏遠,阿遠寫給阿雲的信,變成了[查無此人]。

最終阿雲嫁給了每日幫他們倆送信的郵差。

或許年少的愛戀就是這樣,以為青春閒散悠長卻忽然就到了盡頭。

故事的最後,阿遠退伍返鄉,孤零零地巡視著這逐漸陌生起來的家鄉的一切,他走到田裡去看正在照料番薯的阿公,一邊聽阿公嘮叨這些年發生的一切,一邊看雲影略過,微風吹起他的衣襟......

在電影中,非職業演員確實難以演繹出戀人之間熾熱滾燙的情感,那導演索性讓演員跳過熱戀的部分,轉而刻畫細膩的愛戀。

而在飾演阿公的李天祿身上,非職業演員又有長足的優勢,阿公是一個話多的老人,經常自言自語,那句“幹伊三妹”的臺詞,是老道的編劇也無法寫出的臺詞,就連他往門口一坐,觀眾就知道,他就應該坐在那裡,他屬於那裡,這也是這部影片所刻畫的臺灣本土的樣貌。

17歲的少年,在當下時代裡的感情是隱忍含蓄的,二人站在火車車廂看著風景和隧道向後快速退去,沒有任何言語,甚至隱藏了內心的溫情和酸楚,他後來去當兵,她後來嫁給了常來送信的郵差,一段讓人唏噓卻僅此而已的少年往事,總是使人幾乎要落下淚來。

在影片中侯孝賢把時間刻畫的尤為重要。

這對青梅竹馬的年輕人還是沒有抵擋時間的洪流。時間是月臺的信號燈,也是影片中多次出現的鐘錶和手錶,流走在臺北車站、在阿遠父子手上。長長的空鏡頭、安靜的長鏡頭、固定的機位元緩緩地記錄著,導演沒有明確地告訴觀眾時間是什麼,但是時間打敗了這對戀人。

侯孝賢是一位以“溫暖的目光俯瞰人生”為創作觀念的導演,這種電影觀決定了他對電影畫面風格的處理,在空間感上他著力營造出宏觀的歷史背景中普通人命運的浮沉,人生被自己不能掌握的歷史力量所控制。與電影相比,生活和歷史應更殘酷些,侯孝賢始終保持著比較冷靜的態度去編織他的故事。影片多以遠景和全景的固定鏡頭為主,即便是一場重頭戲,仍用固定全景鏡頭營造置身戲外的距離感,俯瞰著這渺小的世間。

整個影片中沒有出現過於濃烈的情感,也沒有過於親密的舉動,一次牽手、一個擁抱、一個吻都沒有,這與現在打著青春片的旗號在片中墮胎、三角戀情相比,才是真實的還原了每個人的初戀吧。

細膩的音樂和鏡頭,淡淡的吉他和鄉下的時光,我們可以把電影當作一部普通的愛情文藝片來看,這時候侯孝賢導演的個人痕跡並不是很重,他只是從一個平淡的視角出發,用溫暖的目光注視著人們的分分合合。

電影是編劇吳念真先生的事蹟真實改編的,他就是影片中的阿遠,而吳念真先生的名字就是“不要思念阿真”。

有些電影需要看很多次,這部1987年上映的影片,時隔多年,仍然是一部可以拿出來反復品味的電影,青山綠水加上淡淡的音樂,那種惆悵能使眼淚留下來。

今天咕嚕推薦這部片子,原本想說的話很多,想說鄉下的吊橋、靜靜的月臺、門口臺階上的阿公、阿遠與阿雲之間隔著的鐵欄杆、阿遠爸爸送的手錶,也想說侯孝賢的鏡頭、陳明章的吉他或者吳念真的初戀,但是再次回顧影片,所有的話語都變成了淡淡的惆悵,也忽然和阿遠一樣不愛說話了。

巴贊說過“電影是現實的漸近線”,或許,你也有你的阿雲吧。

[查無此人,戀戀風塵]

雖然影片講的是吳念真先生的“自傳”,卻沒有一個鏡頭與阿遠的視角合二為一。

阿遠生病的時候阿雲去照顧他,阿雲走時阿遠跟著阿雲走到門口,看著阿雲離去,鏡頭緩緩移到右邊,我們又重新看到阿雲漸漸離去的背影,就這樣不動聲色地把我們卷了進來,這個鏡頭讓我們知道阿遠在看阿雲,而不是站在阿遠的視角來看。

之後阿遠入伍服兵役,金門服兵役的生活是枯燥的,兩個人的思念變成一封封書信維繫著彼此,給困頓的生活增添了樂趣。

幾乎身邊所有人都認定他們將會連理相伴一生。

時間久了,阿雲在日復一日的守候中逐漸將這份感情疏遠,阿遠寫給阿雲的信,變成了[查無此人]。

最終阿雲嫁給了每日幫他們倆送信的郵差。

或許年少的愛戀就是這樣,以為青春閒散悠長卻忽然就到了盡頭。

故事的最後,阿遠退伍返鄉,孤零零地巡視著這逐漸陌生起來的家鄉的一切,他走到田裡去看正在照料番薯的阿公,一邊聽阿公嘮叨這些年發生的一切,一邊看雲影略過,微風吹起他的衣襟......

在電影中,非職業演員確實難以演繹出戀人之間熾熱滾燙的情感,那導演索性讓演員跳過熱戀的部分,轉而刻畫細膩的愛戀。

而在飾演阿公的李天祿身上,非職業演員又有長足的優勢,阿公是一個話多的老人,經常自言自語,那句“幹伊三妹”的臺詞,是老道的編劇也無法寫出的臺詞,就連他往門口一坐,觀眾就知道,他就應該坐在那裡,他屬於那裡,這也是這部影片所刻畫的臺灣本土的樣貌。

17歲的少年,在當下時代裡的感情是隱忍含蓄的,二人站在火車車廂看著風景和隧道向後快速退去,沒有任何言語,甚至隱藏了內心的溫情和酸楚,他後來去當兵,她後來嫁給了常來送信的郵差,一段讓人唏噓卻僅此而已的少年往事,總是使人幾乎要落下淚來。

在影片中侯孝賢把時間刻畫的尤為重要。

這對青梅竹馬的年輕人還是沒有抵擋時間的洪流。時間是月臺的信號燈,也是影片中多次出現的鐘錶和手錶,流走在臺北車站、在阿遠父子手上。長長的空鏡頭、安靜的長鏡頭、固定的機位元緩緩地記錄著,導演沒有明確地告訴觀眾時間是什麼,但是時間打敗了這對戀人。

侯孝賢是一位以“溫暖的目光俯瞰人生”為創作觀念的導演,這種電影觀決定了他對電影畫面風格的處理,在空間感上他著力營造出宏觀的歷史背景中普通人命運的浮沉,人生被自己不能掌握的歷史力量所控制。與電影相比,生活和歷史應更殘酷些,侯孝賢始終保持著比較冷靜的態度去編織他的故事。影片多以遠景和全景的固定鏡頭為主,即便是一場重頭戲,仍用固定全景鏡頭營造置身戲外的距離感,俯瞰著這渺小的世間。

整個影片中沒有出現過於濃烈的情感,也沒有過於親密的舉動,一次牽手、一個擁抱、一個吻都沒有,這與現在打著青春片的旗號在片中墮胎、三角戀情相比,才是真實的還原了每個人的初戀吧。

細膩的音樂和鏡頭,淡淡的吉他和鄉下的時光,我們可以把電影當作一部普通的愛情文藝片來看,這時候侯孝賢導演的個人痕跡並不是很重,他只是從一個平淡的視角出發,用溫暖的目光注視著人們的分分合合。

電影是編劇吳念真先生的事蹟真實改編的,他就是影片中的阿遠,而吳念真先生的名字就是“不要思念阿真”。

有些電影需要看很多次,這部1987年上映的影片,時隔多年,仍然是一部可以拿出來反復品味的電影,青山綠水加上淡淡的音樂,那種惆悵能使眼淚留下來。

今天咕嚕推薦這部片子,原本想說的話很多,想說鄉下的吊橋、靜靜的月臺、門口臺階上的阿公、阿遠與阿雲之間隔著的鐵欄杆、阿遠爸爸送的手錶,也想說侯孝賢的鏡頭、陳明章的吉他或者吳念真的初戀,但是再次回顧影片,所有的話語都變成了淡淡的惆悵,也忽然和阿遠一樣不愛說話了。

巴贊說過“電影是現實的漸近線”,或許,你也有你的阿雲吧。

[查無此人,戀戀風塵]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