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蒙塵的珍珠——是說孔子的弟子澹台滅明

《論語》卷六“雍也篇”中記載:

子游為武城宰。 子曰:“女得人焉耳乎?”曰:“有澹台滅明者, 行不由徑, 非公事, 未嘗至於偃之室也。 ”

意思是:子游做武城縣長官。

孔子說:“你在那兒發現什麼人才了嗎?”他說:“有一個叫澹台滅明的人, 走路不走小路, 不是公事, 從不到我屋裡來。 ”

讀到此章, 雖未聞此人, 心中卻徒生一股敬意來。 這是怎樣一個清廉之人?為何未從孔子口中提及此高潔之士?便欲要探個究竟。

一、澹台滅明何許人也?

澹台(Tán tái)滅明[前512年(一說前502年)-前?年], 複姓澹台, 名滅明, 字子羽, 魯國武城(今屬山東臨沂市平邑縣南武城)人。 孔子弟子, 教育家。 比孔子小三十九歲, 孔門七十二賢之一。 唐代封其為“江伯”, 宋代封其為“金鄉侯”。 澹台滅明死後, 南昌人民為他立祠立墓祭祀, 並設立澹台門以表紀念, 進賢縣也因他南游至此而聞名。

澹台一生致力於求知講學, 傳播儒家思想, 是繼孔子之後儒學的重要傳播者之一。

其在南游至吳國講學時, 憑藉自身自創的教學管理制度, 名聲傳遍大江南北, 廣納弟子三百余人, 其數雖僅有孔子十分之一, 但也小有所成, 遠勝其他弟子。 聲名遠播後更被各國諸侯頌贊其才幹與才能。

成就自然遠不止於此。 澹台當時雖身處南昌, 遠離中原, 本應被稱作“蠻夷之地”, 但因澹台於此講學, 文化影響廣泛, 故此地並未被稱作“蠻夷”。 乍一聽似乎並沒有什麼, 可是, 因為一個人自身的作為, 而使人改變對一個地方、一個城市的看法, 如此的影響力如何不教人為之感歎。 只怕是孔子也未曾有如此作為吧!

澹台逝後, 更是為後人所頌贊, 興建陵墓寺廟, 以紀念此偉人。

所以, 如果說孔子是熠熠生輝的寶石,

那澹台, 便是那蒙塵的珍珠了。

二、澹台滅明為何“蒙塵”?

《史記》中有言:“以言取人, 失之宰予;以貌取人, 失之子羽。 ”這是孔子親述。 一句話便點出了澹台“蒙塵”的原因——“貌”。 故不禁好奇, 澹台何貌方才遭孔子厭之?“長相額低口窄, 鼻樑低矮, 不具大器形貌”此為史書中對澹台外貌的記載, 倒也明白孔子為何不願收其為徒。 但孔子對其態度未免過於刻薄, 倒是與其聖人形象大相徑庭了。

澹台滅明求知講學的情況, 《大戴禮記·五帝禮》有載。 澹台滅明投師孔子門下, 孔子見他相貌醜陋而不願收其為徒。 因有礙於自己“有教無類”的主張, 勉強收為弟子。 可見澹台是很不受孔子待見的。 既不得老師喜愛, 自然也不會對其傾囊相授了。

這大概就是澹台早期“蒙塵”的原因。

其二便是外因所致。 我們悉知澹台少孔子三十九歲(對此有爭議, 此處謹參考《史記》所述), 在這之前, 孔子早已收了顏回等如今大家熟知的弟子, 孔子更是對其十分喜愛。 例如子路, 早年間便伴駕左右, 與孔子情誼深厚, 形影不離宛若父子。 孔子雖對其多有責駡, 甚至言其“‘若由也, 不得其死然。 ’”可見子路也是慘遭孔子批評斥責。 但俗語有言“打是親, 罵是愛”, 孔子雖平日對其嚴苛, 但子路遇害後, 孔子卻“不食肉醬”, 可見老人家內心的悲痛與對弟子深厚的情感。 再者就是顏回了。 顏回算是孔子最滿意的學生了, 所以我們在讀《論語》時看得最多的便是“賢哉, 回也!”顏回深得孔子喜愛, 其自身“一簞食, 一瓢飲”“不改其樂”的作風孔子甚是欣賞。

大概是這種苦中作樂的精神與孔子有幾分相似吧, 就好像孔子“聞《韶》, 三月不知肉味”的癡狂, 連朱子都稱其“蓋心一於是, 而不及乎他也。 ”可見對於這種癡狂持讚賞態度, 所以孔子于顏回自然也是誇讚了。 孔子對其的喜愛不止於此。 “噫!天喪予!天喪予!”多麼直接而強烈的情感表述!可見對於顏回的死孔子內心的悲痛與哀傷。 甚至於在後來魯哀公問孔子“弟子孰為好學”時, 單獨誇讚了顏回, 言語間也暗含悲傷與惋惜, 可見顏回在孔子心中的重量。 如此看來, 在澹台之前, 孔子身邊便有了如斯“受寵”的弟子, 澹台生得本就不討喜, 兩兩相稱之下便更不受待見了。 這興許也是澹台“蒙塵”的原因。

三、澹台滅明為何稱其為“珍珠”?

《論語》中孔子將子貢喻為“瑚璉”,頗有勉勵與褒獎之意。但孔子曾有言“君子不器”,所以也說明子貢還不足以稱為君子,尚要努力。在此,我說澹台是“珍珠”並非說其不是君子,恰恰相反,澹台恰有君子的崇高品德。請看:

1.清廉自潔

“行不由徑,非公事,未嘗至於偃之室也。”澹台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安分守己了。所謂安份,在於其從不在非工作時間“拜訪”上司。我們皆知,一個人如果想被領導賞識,不光是辦事能力要出類拔萃,跑辦公室的“次數”也是十分重要的。生活中往往有些人,辦事能力並不拔尖,卻深得領導喜愛,平步青雲,多半是嘴皮子利索了。人性本虛偽,喜聽好話,所以沒有一個員工不想和領導“搞好關係”。這麼說吧:不會討好領導的員工不是好員工。顯然,澹台就不是那種“巧舌如簧”的“好員工”。可是依然得到領導稱讚,這只能說明其辦事能力實在是出類拔萃,領導才對其多加賞識。可能有人會說:那只能說明他死腦筋呀,不懂得官場規則,怎麼就是“清廉自潔”了呢?然而入官場之人,如何不懂官場規則,如何不想平步青雲?澹台如果真是個傻的,也不會有那麼一番作為了。在師從孔子時,澹台知道自己不受待見,也沒有因此去討好老師,反而自己刻苦鑽研。如果他像冉求他們一樣“能說會道”,大概先前也不會遭孔子如此不喜了。可見其是個厚道踏實之人,我想澹台自身是有一種“濯清漣而不妖”的心性的,是那種不願為小人的傲氣,所以我說他清廉自潔。

2.出類拔萃

無論是史書還是資料記載,澹台都是個有作為的人。先不論其被子遊褒獎,且說他位列“孔門七十二賢”,就足以證明他是“出類拔萃”的。可能你會說,這麼多賢人位列,似乎這賢人也沒有什麼過人之處啊。但是你要知道,孔子收弟子三千,僅有七十二弟子得此殊榮,如加以計算,會發現這是百分之二點多的比例啊!如此微小的概率還不能讓你誠服?可是一個學生,能讓老師當眾表達愧疚之意,承認其有作為,不說孔子這樣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師已經很難做到,畢竟聖人都是有傲氣的,即便是普通的師長,恐怕也難當眾懊悔歉疚吧?何況還是在自己的學生面前呢?這無疑是孔子對澹台最大的認可與讚賞了。或許你還要說,這仍舊無法說明他就“出類拔萃”。出類拔萃指的是高出同類。我認為,還有被人注意到的含義。位於七十二賢已經證明澹台高出同類,而被師長認可更說明其脫穎而出。

3.深藏功與名

《大載禮記·衛將軍文子》記載:“貴之不喜,賤之不怒。苟于民利也,廉於其事上也,以佐其下,是澹台滅明之行也。”這是史書對澹台的真實評價。“貴之不喜,賤之不怒”,富貴了也不喜悅,貧賤了也不憤怒,這不正是澹台前後的人生態度嗎?進入官場之前不受老師青睞,內心也沒有怨恨與惱怒,依舊潛心鑽研。入官場後幸得上司賞識,也不驕不躁,仍做他的“清廉君子”。“苟于名利也”這句評價算是極高的了。且由我來分說一二。“苟”我暫且理解為“一絲不苟”,即做事認真細微,不馬虎。“民利”並非“名利”,雖同音意義卻千差萬別。“民利”即人民的利益,“名利”卻是自身的利益,兩者大相徑庭。“苟於民利”大概就是說其致力於維護人民利益,為人民認真做事吧。為官之道在於為民,這是多少貪官污吏難以實現的,這算是對澹台為官的極高讚譽了。他這種處事的風格不禁給人一種“深藏功與名”的味道,有政治才能與成就,自身卻不大肆宣揚,也不作為自己的“門面”。真真叫人敬佩!相比起子路好出風頭的性子,倒是這種沉穩的脾性更有大家風範,也更適合為官,更能造福天下百姓吧。

4.千古流芳

在孔子眾弟子之中,因《論語》而被熟知的不在少數。如顏回、子路等便是因書中多次提及而被後人記住。然而若以書中所述,怕是大部分人對澹台都“恍若未聞”。如果其他弟子被記住靠的是書本的助力,那澹台便是靠自己來流芳千古了。

據《括地志》記載:一次,澹台滅明身帶一塊價值連城的寶玉渡河,舟至河心,忽有二蛟從波濤中躍出,對渡船成夾擊之勢,欲奪寶玉。澹台滅明氣憤地說:“吾可以義求,不可以力劫”,遂揮劍斬二蛟於河內,並將寶玉投入水中,以示自己毫無吝嗇之意。他的這種高尚品德影響了一代又一代魯人。數千年盛行于齊魯大地“甯讓錢,不讓言”的魯國遺風,可以從澹台滅明身上找到影子。

《題澹台墓詩》雲:“子遊昔宰邑,邑有澹台公。非公不見宰,不徑垂無窮。身歿埋豫章,豫章乃城中。長松何廖廖,石墓堅且崇。舊館晝常陰,古松多悲風。九九擁墓藤,垂垂網戶蟲。喧寂本異感,慨惋當何周。道伸故難滅,贍睇搖晴虹。”這是明朝文學家李夢陽為澹台墓所提的詩。從春秋到明朝,約莫經過了兩千年,悠長的歷史仍未能磨滅人們對澹台的記憶與敬仰。大多人都知道有孔子墓,但專為弟子所立之墓,這怕是頭一號吧。我認為,後人為前人立墓表達的是敬意,而前人能讓後人為之立墓,說明前人對後世影響深遠,為紀念其功德方才立墓受後人頌贊。這說明澹台也是如孔子一樣被世人讚揚的大家呀!

自東漢至明清,歷朝歷代都對其加封,可見其對後世影響之大。封號代表的不僅是無上尊榮,更是對其一生的肯定。事實勝於雄辯,對於澹台的功名我也不在此一一列舉了。所以他是流芳千古的。

四、關於我為何選擇寫澹台

“魚目混珠”的典故想必大家都有所耳聞,用來比喻以假亂真,錯把魚目當珍珠。可在澹台這兒,可是變成了“榆木”了。孔子曾謂宰予:“朽木不可雕也”,原指腐爛的木頭無法雕刻,暗指宰予愚鈍無法教導。我認為“朽木”與“榆木”是同一個意思的。常有言“榆木腦袋”,說明這個人腦瓜子不好使。我覺得澹台不是“魚目混珠”,而是“珠混榆木”。何出此言呢?客觀意義上“魚目”比喻壞的事物,澹台是壞的事物?必然不是的。所以澹台是“榆木”,是蠢笨,沒有作為的。當然,我用的是“珠混榆木”,錯把珍珠作榆木。因為澹台外貌上與生俱來的缺陷,這顆熠熠生輝的珍珠被被蒙上了厚厚一層的灰塵,遮蓋了它原來的閃耀,所以被庸俗之人“珠混榆木”。幸得拭去塵埃,歸其本來面貌。

當然,在這裡並沒有針對“庸俗之人”的意思。所謂“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即便是聖人也有過錯,何況孔老夫子也並非真正的聖人呀!再者,面對不喜歡的人仍舊可以收為弟子,履行自己“有教無類”的主張,我也是深感敬佩的。並且可以深刻認識自身的過錯,發出“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的感歎,也是該為我們所學習的。

在今天,大眾仍奉行著“顏值至上”的所謂規則,人與人之間的第一印象始於“臉面”,終於“臉面”。更有甚者,將“顏值即正義”等言論奉為人生格言。實在是荒誕可笑!心理學家愛德華·李·桑戴克在100年前就發現,如果某人的某一個方面(比如容貌、社會地位等)造成了正面或負面的印象,那麼它將“普照”其他的一切,從而過度影響總體印象。美貌是其中最容易驅動光環效應的引擎。正因如此,人們才渴求“顏值”這種可以掩蓋自身其他缺陷的東西。恕我無法苟同這種“潮流”。幾千年前孔子因為澹台“其貌不揚”而忽視其才華,釀成“失之子羽”的悔。這還不能敲打我們——不要以貌取人嗎?在這個思想翻湧的今天,是什麼引領了這種錯誤的思潮?我深深為此感到悲哀。

我覺著,我們應該以語言,以行為來評判一個人。

我覺著,我們應該追求的不是“臉面的精益求精”,而是腹有詩書氣自華的豐盈。

我覺著,讀書,讀的不僅是當時的社會,更應該對比反望如今的社會。

我覺著,讀書,要讀它的內容,更要讀它傳承的思想。

古有言“以銅為鑒,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我想讓今天的人們(包括自己)以澹台為鑒。意識到我們該追求的不是華美的皮囊,而是更深入的骨血裡的“墨香”。

所以,我選擇寫澹台。寫他的貌,寫他貌之下的才華,清廉自潔的人格,高尚的情操。

參考資料:

1.澹台安有——《我的姓氏始祖澹台滅明》

2.百度貼吧澹台吧【圖片】澹台滅明-澹台姓氏的始祖,澹台恒發整理

3.澹台滅明在南昌留下的文化遺產,李才凍

4.百度百科

說明:專題學習中提供的學生習作及寫後反思,是學生學習其間即時上傳到網上的,除了訂正錯別字外,編者未作其他修改,保留習作原貌。學生文章,語言稚嫩,甚至可能有些文章,借鑒太多,少年錯誤,在所難免,各位大家,如涉及您的文章,務請不要生氣。給學生(孩子)一點成長進步的時間,相信他們在不久的將來,有更多的自己的獨立思考和個性表達。

【作者】黃秋蓉(高一學生)

【來源】吳泓工作室 新浪博客

【網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xofb.html

三、澹台滅明為何稱其為“珍珠”?

《論語》中孔子將子貢喻為“瑚璉”,頗有勉勵與褒獎之意。但孔子曾有言“君子不器”,所以也說明子貢還不足以稱為君子,尚要努力。在此,我說澹台是“珍珠”並非說其不是君子,恰恰相反,澹台恰有君子的崇高品德。請看:

1.清廉自潔

“行不由徑,非公事,未嘗至於偃之室也。”澹台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安分守己了。所謂安份,在於其從不在非工作時間“拜訪”上司。我們皆知,一個人如果想被領導賞識,不光是辦事能力要出類拔萃,跑辦公室的“次數”也是十分重要的。生活中往往有些人,辦事能力並不拔尖,卻深得領導喜愛,平步青雲,多半是嘴皮子利索了。人性本虛偽,喜聽好話,所以沒有一個員工不想和領導“搞好關係”。這麼說吧:不會討好領導的員工不是好員工。顯然,澹台就不是那種“巧舌如簧”的“好員工”。可是依然得到領導稱讚,這只能說明其辦事能力實在是出類拔萃,領導才對其多加賞識。可能有人會說:那只能說明他死腦筋呀,不懂得官場規則,怎麼就是“清廉自潔”了呢?然而入官場之人,如何不懂官場規則,如何不想平步青雲?澹台如果真是個傻的,也不會有那麼一番作為了。在師從孔子時,澹台知道自己不受待見,也沒有因此去討好老師,反而自己刻苦鑽研。如果他像冉求他們一樣“能說會道”,大概先前也不會遭孔子如此不喜了。可見其是個厚道踏實之人,我想澹台自身是有一種“濯清漣而不妖”的心性的,是那種不願為小人的傲氣,所以我說他清廉自潔。

2.出類拔萃

無論是史書還是資料記載,澹台都是個有作為的人。先不論其被子遊褒獎,且說他位列“孔門七十二賢”,就足以證明他是“出類拔萃”的。可能你會說,這麼多賢人位列,似乎這賢人也沒有什麼過人之處啊。但是你要知道,孔子收弟子三千,僅有七十二弟子得此殊榮,如加以計算,會發現這是百分之二點多的比例啊!如此微小的概率還不能讓你誠服?可是一個學生,能讓老師當眾表達愧疚之意,承認其有作為,不說孔子這樣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師已經很難做到,畢竟聖人都是有傲氣的,即便是普通的師長,恐怕也難當眾懊悔歉疚吧?何況還是在自己的學生面前呢?這無疑是孔子對澹台最大的認可與讚賞了。或許你還要說,這仍舊無法說明他就“出類拔萃”。出類拔萃指的是高出同類。我認為,還有被人注意到的含義。位於七十二賢已經證明澹台高出同類,而被師長認可更說明其脫穎而出。

3.深藏功與名

《大載禮記·衛將軍文子》記載:“貴之不喜,賤之不怒。苟于民利也,廉於其事上也,以佐其下,是澹台滅明之行也。”這是史書對澹台的真實評價。“貴之不喜,賤之不怒”,富貴了也不喜悅,貧賤了也不憤怒,這不正是澹台前後的人生態度嗎?進入官場之前不受老師青睞,內心也沒有怨恨與惱怒,依舊潛心鑽研。入官場後幸得上司賞識,也不驕不躁,仍做他的“清廉君子”。“苟于名利也”這句評價算是極高的了。且由我來分說一二。“苟”我暫且理解為“一絲不苟”,即做事認真細微,不馬虎。“民利”並非“名利”,雖同音意義卻千差萬別。“民利”即人民的利益,“名利”卻是自身的利益,兩者大相徑庭。“苟於民利”大概就是說其致力於維護人民利益,為人民認真做事吧。為官之道在於為民,這是多少貪官污吏難以實現的,這算是對澹台為官的極高讚譽了。他這種處事的風格不禁給人一種“深藏功與名”的味道,有政治才能與成就,自身卻不大肆宣揚,也不作為自己的“門面”。真真叫人敬佩!相比起子路好出風頭的性子,倒是這種沉穩的脾性更有大家風範,也更適合為官,更能造福天下百姓吧。

4.千古流芳

在孔子眾弟子之中,因《論語》而被熟知的不在少數。如顏回、子路等便是因書中多次提及而被後人記住。然而若以書中所述,怕是大部分人對澹台都“恍若未聞”。如果其他弟子被記住靠的是書本的助力,那澹台便是靠自己來流芳千古了。

據《括地志》記載:一次,澹台滅明身帶一塊價值連城的寶玉渡河,舟至河心,忽有二蛟從波濤中躍出,對渡船成夾擊之勢,欲奪寶玉。澹台滅明氣憤地說:“吾可以義求,不可以力劫”,遂揮劍斬二蛟於河內,並將寶玉投入水中,以示自己毫無吝嗇之意。他的這種高尚品德影響了一代又一代魯人。數千年盛行于齊魯大地“甯讓錢,不讓言”的魯國遺風,可以從澹台滅明身上找到影子。

《題澹台墓詩》雲:“子遊昔宰邑,邑有澹台公。非公不見宰,不徑垂無窮。身歿埋豫章,豫章乃城中。長松何廖廖,石墓堅且崇。舊館晝常陰,古松多悲風。九九擁墓藤,垂垂網戶蟲。喧寂本異感,慨惋當何周。道伸故難滅,贍睇搖晴虹。”這是明朝文學家李夢陽為澹台墓所提的詩。從春秋到明朝,約莫經過了兩千年,悠長的歷史仍未能磨滅人們對澹台的記憶與敬仰。大多人都知道有孔子墓,但專為弟子所立之墓,這怕是頭一號吧。我認為,後人為前人立墓表達的是敬意,而前人能讓後人為之立墓,說明前人對後世影響深遠,為紀念其功德方才立墓受後人頌贊。這說明澹台也是如孔子一樣被世人讚揚的大家呀!

自東漢至明清,歷朝歷代都對其加封,可見其對後世影響之大。封號代表的不僅是無上尊榮,更是對其一生的肯定。事實勝於雄辯,對於澹台的功名我也不在此一一列舉了。所以他是流芳千古的。

四、關於我為何選擇寫澹台

“魚目混珠”的典故想必大家都有所耳聞,用來比喻以假亂真,錯把魚目當珍珠。可在澹台這兒,可是變成了“榆木”了。孔子曾謂宰予:“朽木不可雕也”,原指腐爛的木頭無法雕刻,暗指宰予愚鈍無法教導。我認為“朽木”與“榆木”是同一個意思的。常有言“榆木腦袋”,說明這個人腦瓜子不好使。我覺得澹台不是“魚目混珠”,而是“珠混榆木”。何出此言呢?客觀意義上“魚目”比喻壞的事物,澹台是壞的事物?必然不是的。所以澹台是“榆木”,是蠢笨,沒有作為的。當然,我用的是“珠混榆木”,錯把珍珠作榆木。因為澹台外貌上與生俱來的缺陷,這顆熠熠生輝的珍珠被被蒙上了厚厚一層的灰塵,遮蓋了它原來的閃耀,所以被庸俗之人“珠混榆木”。幸得拭去塵埃,歸其本來面貌。

當然,在這裡並沒有針對“庸俗之人”的意思。所謂“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即便是聖人也有過錯,何況孔老夫子也並非真正的聖人呀!再者,面對不喜歡的人仍舊可以收為弟子,履行自己“有教無類”的主張,我也是深感敬佩的。並且可以深刻認識自身的過錯,發出“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的感歎,也是該為我們所學習的。

在今天,大眾仍奉行著“顏值至上”的所謂規則,人與人之間的第一印象始於“臉面”,終於“臉面”。更有甚者,將“顏值即正義”等言論奉為人生格言。實在是荒誕可笑!心理學家愛德華·李·桑戴克在100年前就發現,如果某人的某一個方面(比如容貌、社會地位等)造成了正面或負面的印象,那麼它將“普照”其他的一切,從而過度影響總體印象。美貌是其中最容易驅動光環效應的引擎。正因如此,人們才渴求“顏值”這種可以掩蓋自身其他缺陷的東西。恕我無法苟同這種“潮流”。幾千年前孔子因為澹台“其貌不揚”而忽視其才華,釀成“失之子羽”的悔。這還不能敲打我們——不要以貌取人嗎?在這個思想翻湧的今天,是什麼引領了這種錯誤的思潮?我深深為此感到悲哀。

我覺著,我們應該以語言,以行為來評判一個人。

我覺著,我們應該追求的不是“臉面的精益求精”,而是腹有詩書氣自華的豐盈。

我覺著,讀書,讀的不僅是當時的社會,更應該對比反望如今的社會。

我覺著,讀書,要讀它的內容,更要讀它傳承的思想。

古有言“以銅為鑒,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我想讓今天的人們(包括自己)以澹台為鑒。意識到我們該追求的不是華美的皮囊,而是更深入的骨血裡的“墨香”。

所以,我選擇寫澹台。寫他的貌,寫他貌之下的才華,清廉自潔的人格,高尚的情操。

參考資料:

1.澹台安有——《我的姓氏始祖澹台滅明》

2.百度貼吧澹台吧【圖片】澹台滅明-澹台姓氏的始祖,澹台恒發整理

3.澹台滅明在南昌留下的文化遺產,李才凍

4.百度百科

說明:專題學習中提供的學生習作及寫後反思,是學生學習其間即時上傳到網上的,除了訂正錯別字外,編者未作其他修改,保留習作原貌。學生文章,語言稚嫩,甚至可能有些文章,借鑒太多,少年錯誤,在所難免,各位大家,如涉及您的文章,務請不要生氣。給學生(孩子)一點成長進步的時間,相信他們在不久的將來,有更多的自己的獨立思考和個性表達。

【作者】黃秋蓉(高一學生)

【來源】吳泓工作室 新浪博客

【網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xofb.html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