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我們國家的農產品是如何定價的?

一直以來, 雲農妹心裡有個很大的疑問, 我們國家的農產品是如何來定價的?依據在哪兒?又是在什麼樣的水平線上定價的呢?

相信很多農民朋友跟雲農妹一樣, 有同樣的疑問, 接下來就給大家一起普及一下。

國家發改委在成本監審和成本調查新聞發佈會上, 解開了謎團——原來農產品定價都會有一本詳實的賬, 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 國家發改委就建立起了對農戶農產品生產成本調查的制度, 經過六十多年的發展, 農產品定價的依據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農民作為農調戶, 記錄“田間地頭”第一手資料

廣西玉林, 農民梁遠賢種的晚稻已經進入收割期。 和其他農民一樣, 梁遠賢也要時不時的到稻田裡轉幾圈, 還要準備收割器械。 但和其他人不同的是, 他還經常拿個小本子寫寫畫畫。 本子上寫的是他種地的成本, 具體項目雜七雜八, 但對梁遠賢來說, 這些都可以脫口而出。

梁遠賢:按單畝核算成本就有:種子、肥料、農藥、耙田、育秧、插秧、人工打藥、施肥人工、收割、烘乾等, 總體成本核算下來是950元左右。

如果只是為了算算收成, 梁遠賢不會這麼事無巨細地記帳。 其實, 他是帶著任務來的。 國家發改委在全國31個省、區、市, 316個地市, 1550個縣市, 選取了6.6萬多個像梁遠賢這樣的農民, 作為農調戶, 專門調查農產品成本。 按照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副司長丁傑的說法,

這是田間地頭的資料。

丁傑:所有資料都來自於“田間地頭”, 由農戶逐日逐筆登記台賬, 記錄他所生產的產品、種植農產品過程當中的投入, 比如用了多少化肥, 花了多少錢, 幹了什麼樣的農活, 澆了幾茬水, 用了多少水費, 幹了幾個小時都要折成成本。

為農產品價格改革和市場調控提供資料支撐

這些田間地頭的資料通過縣、市、省逐級審核匯總, 上報到國家發改委, 就形成了系統可靠的資料庫。 資料庫包含糧、棉、油、煙、糖, 以及蔬菜、畜產品等54個品種, 直接的作用就是能摸清農民的收益。 比如梁遠賢這樣的農戶種水稻, 是賺是賠一目了然。

梁遠賢:按照目前優質水稻的種植水準, 平均每畝要達到800斤以上, 按800斤計算, 晚稻的收購價格, 按幹穀1.8元以上, 每畝產值達到1450元左右, 減去原來綜合成本950元, 每畝純收入達到500元左右。

一個人的資料可能缺乏說服力, 但在丁傑看來, 匯總很多人的情況, 就能為農產品價格改革和市場調控提供資料支撐。

丁傑:為國家制定農產品的最低收購價格、目標價格、農業補貼、農業保險等政策提供了重要的基礎,

還在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引導農民合理調整種植結構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短評:農業大資料還有很大的挖掘潛力。

農產品成本調查中, 來自田間地頭的資料看似簡單、原始,

但卻是真正的農業大資料, 也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 除了作為農業相關大政方針的決策依據, 它還能解決當前複雜棘手的現實問題。

比如, 農產品賣難問題幾乎每年都會出現, 根據農業大資料, 就能提前作出預判, 並及時組織力量收購、調度、銷售, 以減少農民的損失。

另外, 如果把農業大資料和市場端的各種資料結合, 還能判斷市場的供需情況, 減少盲目跟風種植。 但所有這一切都要求資料的上報匯總更加及時、分析更加科學精准。 所以, 農產品成本調查應該順應資訊化趨勢, 更多利用電腦、互聯網、智慧終端機等技術裝備, 以及互聯網+、大資料、雲計算等現代資訊技術, 推進調查全流程的資訊化。

那麼現在新的問題出現了, 如何給你的農產品定價呢?

下文中的六個訣竅供大家參考。

訣竅一:以“維持生存”為目標+薄利性

這主要是針對還未進入、正在進入農業圈子或競爭能力還很弱小的新農人們說的。在這種情況下,生存比發展更重要。所以,利潤對你們來說就顯得不十分重要。定價時不能定得太高,只要能彌補“變動成本+固定成本”,有一定的盈利,維持生存就不錯了。

但是,這種定價方法不可能長期使用,只要情況一有變化,就要馬上作出調整。切記不能將“維持生存”作為長期目標,長期目標是實現盈利,取得經營效益。

訣竅二:以“利潤”最大化為目標+“撇油”

主要是針對新奇農產品品種或管道來源可控的農產品,以滿足喜歡“新奇”的顧客追求新產品的心理。這些農產品在市場上與之競爭的產品少或沒有競爭,可以定高價,以便更快、更高地獲得利潤。而一旦與其他的農產品出現競爭時,可以逐漸降低價格,這樣先高後低的價格,可吸引一些對價格敏感的消費者,以薄利多銷的方法使總體利潤增加。

但是,採取這種策略的品種,一定要物有所值,否則,顧客就覺得有“宰客”的味道。

訣竅三:以“銷售總額”最大化為目標+高質中價定位或中質低價定位

訣竅四:以市場“20%的定向客戶或農產品”為目標+高質高價

主要針對的是20%的定向客戶,通過研究自身農產品的消費群體,把自己的精力集中在最有希望的消費者身上。根據商品銷售的“二八法則”,80%的利潤由20%的產品帶來;80%的收入由20%的顧客帶來。

所以,這個定價原則就是要找到並抓住這些關鍵性農產品和顧客,並花費以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就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訣竅五:以“競爭”為目標+低價位

適用於主要用來爭奪顧客或打壓競爭對手的激烈競爭品種。俗話說:“一個便宜三個愛”,大多數的中國消費者都具有求廉心理。所以,作為一個經營者,也要對價格有敏感性,利用消費者的這種求廉心理,對那些需求量彈性大,而消費者對價格又特別敏感,稍微降低價格就會刺激消費需求的農產品,就可以為之。即使是“拿錢賺吆喝”,也給你的農產品帶來了“人脈”,有了“人脈”,還愁“錢脈”嗎?

訣竅六:以“穩定市場”為目標+高、中品質性原則+中價位

在消費者心目中,“品質好的農產品價格會高一些,且價格穩定,一般不會出現大的波動”。所以,在市場競爭和供求關係比較正常的情況下,為了避免不必要的價格競爭,保持行情穩定,佔領固有市場,就要採取穩定價格的措施,實行中價位操作,越是在同類產品降價越多的時侯,愈是要堅持價格穩定。但是,要配合一定的宣傳措施和經營策略。

責任編輯:李德琳

如何給你的農產品定價呢?

下文中的六個訣竅供大家參考。

訣竅一:以“維持生存”為目標+薄利性

這主要是針對還未進入、正在進入農業圈子或競爭能力還很弱小的新農人們說的。在這種情況下,生存比發展更重要。所以,利潤對你們來說就顯得不十分重要。定價時不能定得太高,只要能彌補“變動成本+固定成本”,有一定的盈利,維持生存就不錯了。

但是,這種定價方法不可能長期使用,只要情況一有變化,就要馬上作出調整。切記不能將“維持生存”作為長期目標,長期目標是實現盈利,取得經營效益。

訣竅二:以“利潤”最大化為目標+“撇油”

主要是針對新奇農產品品種或管道來源可控的農產品,以滿足喜歡“新奇”的顧客追求新產品的心理。這些農產品在市場上與之競爭的產品少或沒有競爭,可以定高價,以便更快、更高地獲得利潤。而一旦與其他的農產品出現競爭時,可以逐漸降低價格,這樣先高後低的價格,可吸引一些對價格敏感的消費者,以薄利多銷的方法使總體利潤增加。

但是,採取這種策略的品種,一定要物有所值,否則,顧客就覺得有“宰客”的味道。

訣竅三:以“銷售總額”最大化為目標+高質中價定位或中質低價定位

訣竅四:以市場“20%的定向客戶或農產品”為目標+高質高價

主要針對的是20%的定向客戶,通過研究自身農產品的消費群體,把自己的精力集中在最有希望的消費者身上。根據商品銷售的“二八法則”,80%的利潤由20%的產品帶來;80%的收入由20%的顧客帶來。

所以,這個定價原則就是要找到並抓住這些關鍵性農產品和顧客,並花費以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就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訣竅五:以“競爭”為目標+低價位

適用於主要用來爭奪顧客或打壓競爭對手的激烈競爭品種。俗話說:“一個便宜三個愛”,大多數的中國消費者都具有求廉心理。所以,作為一個經營者,也要對價格有敏感性,利用消費者的這種求廉心理,對那些需求量彈性大,而消費者對價格又特別敏感,稍微降低價格就會刺激消費需求的農產品,就可以為之。即使是“拿錢賺吆喝”,也給你的農產品帶來了“人脈”,有了“人脈”,還愁“錢脈”嗎?

訣竅六:以“穩定市場”為目標+高、中品質性原則+中價位

在消費者心目中,“品質好的農產品價格會高一些,且價格穩定,一般不會出現大的波動”。所以,在市場競爭和供求關係比較正常的情況下,為了避免不必要的價格競爭,保持行情穩定,佔領固有市場,就要採取穩定價格的措施,實行中價位操作,越是在同類產品降價越多的時侯,愈是要堅持價格穩定。但是,要配合一定的宣傳措施和經營策略。

責任編輯:李德琳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