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是什麼原因讓古代大將們都鍾愛鞭?冷兵“鞭”的形制與功能簡述

鞭, 中國古代兵器之一, 短兵器械的一種。 鞭起源較早, 至春秋戰國時期已很盛行。 鞭有軟硬之分。 硬鞭多為銅制或鐵制, 軟鞭多為皮革編制而成。 常人所稱之鞭, 多指硬鞭。 常用的鞭法有劈、掃、紮、抽、劃、架、拉、截、摔、刺、撩等。

鞭、鐧二者, 始源甚早, 但鮮見出土文物。 《史記·伍子胥列傳》:“及吳兵入城, 伍子胥求昭王, 乃掘楚平王墓, 出其屍, 鞭之三百, 然後已。 ”說明春秋、戰國時期已開始用鞭。 軟鞭在晉代即已出現, 被認為是猛烈暗器, 不易抵禦。 唐初名將尉遲敬德擅長使用鞭。 宋丁度、曾公亮《武經總要》:“鐵鞭多節, 系襲晉代遺制。

連珠三節鞭亦系胡人器形。 鐵鞭唐代已廣用之。 ” 宋人喜歡用短小的打擊兵器、主要靠重力打擊敵人, 使用者必須是力氣大的人, 多在馬上使用, 徒手持用則重了一些。 明代出現了兩節鐵鞭, 其形略如宋代鐵鍊夾棒, 但宋器鐵鍊頗長而短棒怍方體;明器則中鏈甚短, 而上下棒均系細圓體, 所以其名叫鞭。 清代鞭形制已有軟硬之分, 但軟硬之廣用, 是在清軍入關之後, 因為當時滿族人及北方人喜練這種鞭。 當時為九節鞭, 每一節長僅三至四寸, 聯以鐵環, 不用時, 可以收小握於一手之中, 或圍繞腰際。 用時抽開鞭頭, 套索於腕, 猛力一抽, 鞭即挺直, 可用其擊、笞、勾、縛, 善用者常可勝敵人之刀劍, 一擊而可拖拉敵頸或腿, 使其倒地。 近代神鞭李良臣、花鞭吳斌、飛鞭陳金鏡都是精於鞭法的武林前輩。

鞭有單、雙、軟、硬之分, 其質有銅、鐵、鐵木、純木之別, 與用皮革製成, 驅趕牛馬的鞭子, 是完全不同的器具。 但軟鞭類的七節鞭、九節鞭、十三節鞭等, 與趕牛馬的鞭子, 在來源上, 可能有一定的關係。

還有一種木質鞭杆, 其長度以人之一臂加肩寬度之, 亦稱“短鞭”。 因其形短小, 用時極方便。 鐵鞭為六角形, 鐵鐧為四楞形“大小短長, 隨人力所勝用之。 ”有的鞭首上聯綴一條短鐵鍊, 上系兩節鐵棍, 稱做聯珠雙鐵鞭。 還有一種鐵鍊夾棒, 出自西北地方, 是受農家打禾連枷啟發創制而成的。

硬鞭多為銅制或鐵制, 軟鞭多為皮革編制而成。 七節鞭、九節鞭、十三節鞭謂之軟鞭。 鞭適用于馬戰與步戰。 硬鞭一般用於馬戰, 持鞭之將多持雙鞭。 鋼鞭沉重而無刃, 以力傷人。 故持鞭者均需大力勇。

軟鞭由鏢頭、握把、若干鐵制鞭節和圓環相連而成。 攜帶方便, 使用可長可短, 軟硬兼施。 其技法主要有纏、掄、掃、掛、拋、舞花及地趟鞭等。 軟鞭以圓運動為主,

借助手臂搖動, 身體轉動, 增加鞭的擊打速度, 改變鞭的運動方向。 軟鞭分單鞭和雙鞭, 也可與其他器械配合。 硬鞭有兩種, 一是竹節鋼鞭, 形如竹節;另一種是13節水磨鋼鞭, 長約 1米, 鞭尾有堅木或鐵制柄, 頭尾皆可握, 能兩頭使。 擊法有擋、摔、掉、點、截、盤、掃等。 方節鞭:由鞭身和握把組成。 鞭身為十一節方形鐵疙瘩組成。 鞭把為圓形鐵制。 用時可以鞭身擊打, 也可以用鞭尾之小鞭甩擊。

秦家鞭:此鞭鞭長四尺, 通體為長鐵杆。 其上下二端各有一突出的圓球。 無明顯的鞭把和鞭尖的區別。 其用法同硬鞭。

雷神鞭:屬硬鞭。 其鞭長四尺, 鞭把與劍把相同。 鞭身前細後粗。 共為十三節, 形如寶塔。 鞭身為方形, 每節之間有突出的鐵疙瘩。 鞭尖成方錐形, 有利尖。 鞭身粗一寸有餘。 把手處有圓形銅護盤。 鞭重三十斤, 通體為鐵制。

水磨鋼鞭:短兵器械之一。 屬於硬鞭。 鞭長三尺五寸, 鞭把為五寸, 鞭身長三尺。 鞭身後粗前銳。 呈方形, 有十三個鐵疙瘩, 鞭頭稍細, 為方錐形。 鞭把粗為一寸三分。 鞭頭鞭把三處均可握手, 能二頭使用。

竹節鞭:屬於硬鞭。其鞭長四尺半,把手為圓形,上有若干突出圓結,便於握手。把手前有圓形護盤。鞭身前細後粗,呈竹節狀,共有九節或十一節不等。鞭身頂端很細。通體為鐵制。

能二頭使用。

竹節鞭:屬於硬鞭。其鞭長四尺半,把手為圓形,上有若干突出圓結,便於握手。把手前有圓形護盤。鞭身前細後粗,呈竹節狀,共有九節或十一節不等。鞭身頂端很細。通體為鐵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