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電腦和手機這麼坑,為什麼有些家長卻堅持讓孩子玩?

一蹴而就和簡單粗暴的教育, 就是在耍流氓。

人往高處走是一種慣性, 新鮮和好奇是驅使我們求新知的源泉, 小孩對於手機、電腦的迷戀, 也是這個原因。 一群孩子相聚的時候, 他們的互動、話題、肢體語言和細節的表情, 只要我們留心觀察, 我們會發現每個孩子的不一樣, 不一樣的孩子和他所處的家庭以及父母給予的教育有著緊密的關係。

孩子對手機和電腦熱衷, 在近年是親友相聚時總是會提起的話題。 能讓孩子對手機和電腦的好奇得以控制的父母, 往往不會採用簡單粗暴的杜絕和禁止,

而是想著法子引導和轉移孩子迷戀的聚焦點。

一、欲望一向是禁也不得止的

對於孩子玩電腦和手機的要求, 不少家長會採取杜絕和禁止的政策, 認為求學時期的孩子接觸電腦和手機會影響學習。 但是, 這種政策往往取得的是反效果。 因為:

◆ 得不到的,

總是難以忘懷, 人的本性是越不得則越想得。

一盞一直亮著的燈, 我們往往不會去留意, 但是一盞燈是一亮一滅, 是不是更能引起我們的關注?同樣的道理, 我們在家裡杜絕孩子接觸手機和電腦, 但是在學校與同學間的交流、在夥伴間的玩耍、商業廣告的吆喝, 手機和電腦就像那盞忽亮忽滅的燈一樣, 不時地撩起孩子的好奇和欲望。 於是, 越是強制禁止, 就越會激發電腦和手機在孩子心中神秘的魅力和吸引力。

◆ 物善其用, 駕馭教育比逃避教育更合理。

筷子、叉子、剪刀、餐刀、牙籤等生活用具, 如果使用不當就讓變成製造危險和傷害的武器, 我們也不能因此而讓孩子只能用勺子, 因為傷害是要預防的而不應選擇逃避。

像叉子, 我們不僅要教會孩子正確的使用方法, 還要讓孩子對叉子的不正確使用會帶來的潛在傷害和危險有足夠的瞭解和認知, 這樣我們才能物善其用, 享受叉子給生活帶來的便利。

電腦和手機也是如此, 它原本就是我們現在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 採取逃避教育而禁止孩子接觸電腦和手機, 這是本末倒置的做法。

◆ 時代文化需要交流, 不能讓孩子脫節。

對於稍微年長的孩子, 有爭議的事情反而是可以進行交流的事, 在交流中引導孩子對事情產生正確的認知。

例如熱度一直不減的遊戲, 曾經引起的一個最大爭議是:不尊重歷史。 對於這個問題有兩種聲音:一種聲音認為遊戲只是娛樂, 不用太較真, 世上不是只有一個人能叫“劉備”;另一種聲音則認為,

太多玩家還是孩子, 他們並沒有太強的辨析度, 當孩子對“劉備”的原始認知就是遊戲裡的“紐約教父”, 這款遊戲就是文化的毒藥。

事實上, 劉備、貂蟬等人物已經是眾所周知的一種形象和屬性, 任何場景都不應該輕易對此有所篡改。 這些觀點的溝通和引導, 一來可以培養孩子分辨事情要理性並有理有據的習慣, 二來也讓孩子在對事情有了充分認知之後, 產生自我約束力, 不再沉迷遊戲。

二、這樣讓孩子玩電子產品更有理

教育就是一個靈魂影響另一個靈魂, 孩子對電腦和手機等電子產品充滿好奇和興趣並不可怕, 可怕的是父母沒有找到好的教育方式。 以下教育思路供各位家長參考, 共分四點:

1、一開始就對玩遊戲時間進行限制

孩子很小的時候, 只要看見爸爸媽媽使用電腦和手機, 就會對其產生好奇, 這時候爸爸媽媽就要告訴孩子電腦和手機的正確使用方法, 以及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的弊端。 比如傷害眼睛、影響視力、睡前玩遊戲會影響睡眠等等。 在萌芽時告知孩子這些,遠比在孩子上癮之後在說這些,會更有效。

有關研究發現,當孩子使用電腦或手機的時間超過3小時,就有上癮的風險。年齡較小的兒童,每天使用電腦和手機的時間不應該超過半小時;上小學之後的孩子,可以將時間控制在1-3小時以內,當孩子從小時候養成相對固定的限時習慣,就不容易上癮。

2、和孩子一起使用電腦和手機

提供孩子使用電腦和手機的機會,最重要是可以引導孩子用來做什麼。例如玩遊戲,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選擇玩什麼遊戲,選擇一個適合孩子、孩子又喜歡的電子遊戲,遠比禁止孩子玩遊戲,或者被他人引上遊戲之路好的多。

使用電腦和手機等電子產品收看新聞資訊、查找資料、參加線上教程等,都是可以教給孩子的使用攻略。

3、別讓孩子除了電子產品就一無所愛

要讓孩子不要過度依賴電腦或手機這些電子產品,就要培養孩子更多的生活和興趣愛好,例如畫畫、游泳、下棋、打球。生活中更多有趣並不可取代的互動和體驗,可以讓孩子的內心產生更多的熱愛,即便玩電子產品,也不會輕易上癮。

4、電子產品,是父母缺位元的替代品

事實上,大部分孩子對電子產品過度依賴,是因為缺少陪伴。當孩子缺少陪伴、缺少關懷、缺少交流,電子產品就是讓孩子忘卻孤獨感的“小夥伴”。

所以,作為父母不要在孩子內心世界完全被電子產品侵佔之後才開始著急,這時候的醒悟已經晚矣!在平時要多陪陪孩子,讓孩子接觸更多真實的生活,讓孩子的成長更接地氣。

經過春節的長時間相處,細心的爸爸媽媽一定對孩子有更深入的瞭解,在電子產品的使用上,爸爸的引導更為重要。沒有完美的原始家庭,只有變得越來越好的父母!

在萌芽時告知孩子這些,遠比在孩子上癮之後在說這些,會更有效。

有關研究發現,當孩子使用電腦或手機的時間超過3小時,就有上癮的風險。年齡較小的兒童,每天使用電腦和手機的時間不應該超過半小時;上小學之後的孩子,可以將時間控制在1-3小時以內,當孩子從小時候養成相對固定的限時習慣,就不容易上癮。

2、和孩子一起使用電腦和手機

提供孩子使用電腦和手機的機會,最重要是可以引導孩子用來做什麼。例如玩遊戲,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選擇玩什麼遊戲,選擇一個適合孩子、孩子又喜歡的電子遊戲,遠比禁止孩子玩遊戲,或者被他人引上遊戲之路好的多。

使用電腦和手機等電子產品收看新聞資訊、查找資料、參加線上教程等,都是可以教給孩子的使用攻略。

3、別讓孩子除了電子產品就一無所愛

要讓孩子不要過度依賴電腦或手機這些電子產品,就要培養孩子更多的生活和興趣愛好,例如畫畫、游泳、下棋、打球。生活中更多有趣並不可取代的互動和體驗,可以讓孩子的內心產生更多的熱愛,即便玩電子產品,也不會輕易上癮。

4、電子產品,是父母缺位元的替代品

事實上,大部分孩子對電子產品過度依賴,是因為缺少陪伴。當孩子缺少陪伴、缺少關懷、缺少交流,電子產品就是讓孩子忘卻孤獨感的“小夥伴”。

所以,作為父母不要在孩子內心世界完全被電子產品侵佔之後才開始著急,這時候的醒悟已經晚矣!在平時要多陪陪孩子,讓孩子接觸更多真實的生活,讓孩子的成長更接地氣。

經過春節的長時間相處,細心的爸爸媽媽一定對孩子有更深入的瞭解,在電子產品的使用上,爸爸的引導更為重要。沒有完美的原始家庭,只有變得越來越好的父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