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那些順手牽羊的孩子,到底想“偷”什麼?

1

好友阿文這兩天心頭火旺得嘴角都起了小泡, 因為他幾天前和妻子雙雙被兒子班主任約談。

剛剛讀2年級的兒子杉杉, 屬於比較靦腆聽話的孩子, 學習成績也還不錯, 直到在辦公室看到低頭站一旁的兒子, 阿文還有些莫名其妙。

班主任有些嚴肅地開口:“杉杉平時是個不錯的孩子, 但今天才發現, 他前後已經偷了好幾次同學的小物品, 這次請家長來是要一起做好孩子的教育。 ”

阿文夫妻倆幾乎都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偷”這個字怎麼會和自己的孩子扯上了關係, 更何況家裡條件也不是差, 那些小物品不過就是卡牌,

筆袋或者是徽章, 根本就不值什麼錢, 彬彬要求買, 完全買得起。

這事太讓人難堪了, 夫妻倆不斷向班主任道歉, 並保證回家會好好告誡孩子。

回到家, 阿文忍著火氣問彬彬:“為什麼要去偷同學的東西, 爸爸媽媽又不是不給你買!”

彬彬小聲又執拗地分辨:“我不是偷, 我只是覺得很好看、很喜歡, 想拿走後多玩會兒就還回去。 ”

後來, 阿文無奈地問我要怎麼解決孩子偷拿東西的問題?

那麼, 偷和拿有什麼區別嗎?

2

拿和偷, 對於孩子來說, 還真的不是我們以為的那麼回事兒。

去年新聞報導, 衢州一個孩子在書店順走了四本漫畫書, 第二天書店還沒開門, 家長就寫下道歉信和全部書款40元錢, 從門縫裡塞進書店。

這種情況太常見了,

五歲多的女兒跟著我進便利店轉了一圈, 出了門口我才發現她手上拿著一包沒付款的糖果。

朋友也說有時候孩子帶回有不明來源的小玩意, 問了就說“拿的”、“撿的”、“XX給的”。

上綱上線了說, 畢竟俗話說“小時偷針, 大時偷金”, 一想到孩子可能品德敗壞, 不防微杜漸將來就是慣偷, 父母心裡就是一驚。

但這句話並沒有站在孩子的年齡發育角度看問題, 本身也屬於一種有罪推定。

發展心理學研究表明, 對於幼兒期(0-3歲)到學齡前期(3-6歲)的孩子來說, 正處於自我中心時期, 還沒有完全明確物權這個概念, 分不清你的、我的、他的之間的清晰界線, 只要是自己喜歡的, 那麼就我的。

很多五六歲或者更大些的孩子, 儘管日常生活中能夠區分“好的、壞的”、“你的、我的”。

可一旦遇到喜歡的東西, 模糊的是非概念和物權意識, 還不能產生足夠的自製力, 抑制住他“想要”的需求。

所以在這個年齡段, 真的只能算是“拿”而不是“偷”。 絕對意義上的偷竊, 在孩子身上只是極個別的案例。

3

出於物質上喜愛從而佔有的行為, 在孩子懂得物權, 有足夠自製力的情況下, 自然而然就會消失, 但如果出於精神上的缺乏, 就會變成大人無法理解的“偷竊”行為。

某天放學後, 女兒怎麼也找不到放在共用玩具箱的玩偶, 老師就在家長群發了公告, 不一會成成媽就私聊我, 說明了情況。

她緊張地讓成成道歉, 又帶著怒意對他說:“你再這樣以後不帶你去遊樂園了!”

出於信任, 焦慮的成成媽向我坦誠,

成成已經不是第一次帶走不屬於自己的玩具, 家裡講過道理甚至打過罵過都不太管用, 又害怕如果被扣上“小偷”的帽子, 成成會很難和小朋友玩到一塊兒了。

找到問題的癥結很簡單, 就看孩子做了這個事可以得到什麼。

是因為爸媽太忙很少陪伴, 而這件事可以大程度引起爸爸媽媽的關注?

是因為是他在集體裡, 總是搶不到最想玩的玩具, 挨了批評, 把它藏起來帶走, 可以發洩自己的小情緒?

還是因為他渴望得到某個東西, 卻一直遭到爸媽的拒絕?

這些所謂的“偷竊”行為, 別輕易上升到道德品行不好的高度, 它更多是一種自我滿足、尋求關注, 找補的心理所表現出來的異常行為。

4

尹建莉老師曾經尖銳地批評:

不少孩子在品行方面出現偏差, 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們不斷地遭遇成人“垃圾思維”的侵害。

這些“垃圾思維”像一些企業單方面追求生產, 任意排放的有毒氣體和污水一樣, 慢慢地污染了孩子原本純淨的天空和大地, 結果是破壞性完全抵消了它的生產性。

成人對待這個問題, 很容易會因為焦慮而過激。

這種過激不但效果不好, 有的父母師長, 粗暴公開讓孩子承認偷東西, 讓集體暗示孩子品行有虧, 就很容易讓孩子在這方面不斷自我否定, 把他推向了反方向。

任何時候, 對於善惡品德觀念正處於萌芽階段的孩子, 不能把懲罰作為教育的終極手段。

以身作則的界限感

正是因為孩子的思考模式一般是自我為中心, 並且模仿父母,對於是非對錯都是需要父母的引導才能學會社會規範。

僅僅是教孩子不能拿別人的東西,是不夠的。

逛超市的時候,孩子不懂價值交換,會覺得那就是個拿東西的地方;隨意拿走屬於孩子的東西,孩子也會隨意拿走家裡人的東西。

公共設施、物品……財物隨意破壞、帶走,孩子當然會覺得沒有什麼問題!

幫孩子培養出好習慣,不碰別人的東西,拿東西前一定先說,建立正確的金錢觀念,公私分明,只要逐步引導,相信孩子出現“偷”拿的壞習慣就大大降低。

疏解孩子正常的渴望

我們這一代人裡,很多人有小時候偷拿大人的錢買零食玩具的回憶,那是因為實在太渴望,而大人又一般拒絕這種開銷。

到了我們當父母的時候,在規則感很強的家庭,想吃這個不行,想玩那個不許,要求總被合理無情地拒絕。

為了滿足渴望,孩子就尋求辦法,其中也許就有偷拿錢。

最好的辦法,是給孩子一定數額的零花錢,約定不要買危險物品垃圾食物,不要干涉他的任何決定,疏比堵是更加有效的方法。

孩子想“偷”的,是父母的關注和愛

養育孩子就像種下一顆小樹,物質的給予是土壤,愛和關注就像養分與陽光一樣,少了哪樣都長不好。

對於孩子來說,最可怕的實並不是物質匱乏,它並不會造成多大的心理創傷。

但是情感上的匱乏,卻會讓人一輩子都在尋求溫暖的客體,來彌補原生親子主體的帶來的缺憾。

那些想要順手牽羊,有反常行為的孩子,不過都是為了爭取父母的注意力和關愛。

只要明白了這個因果關係,也就不難找到解決辦法,積極有愛的關注,才是孩子想要的東西。

且放心,有關注和愛澆灌的樹苗,不會長歪。

- The End -

蔡尖尖 | 初心客廳專欄作者,多家公號專欄作者,尖尖而立,保持獨立思考。

責任編輯:黃哲。

圖片和內容版權為初心客廳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繫微信號:pantanyun123。

並且模仿父母,對於是非對錯都是需要父母的引導才能學會社會規範。

僅僅是教孩子不能拿別人的東西,是不夠的。

逛超市的時候,孩子不懂價值交換,會覺得那就是個拿東西的地方;隨意拿走屬於孩子的東西,孩子也會隨意拿走家裡人的東西。

公共設施、物品……財物隨意破壞、帶走,孩子當然會覺得沒有什麼問題!

幫孩子培養出好習慣,不碰別人的東西,拿東西前一定先說,建立正確的金錢觀念,公私分明,只要逐步引導,相信孩子出現“偷”拿的壞習慣就大大降低。

疏解孩子正常的渴望

我們這一代人裡,很多人有小時候偷拿大人的錢買零食玩具的回憶,那是因為實在太渴望,而大人又一般拒絕這種開銷。

到了我們當父母的時候,在規則感很強的家庭,想吃這個不行,想玩那個不許,要求總被合理無情地拒絕。

為了滿足渴望,孩子就尋求辦法,其中也許就有偷拿錢。

最好的辦法,是給孩子一定數額的零花錢,約定不要買危險物品垃圾食物,不要干涉他的任何決定,疏比堵是更加有效的方法。

孩子想“偷”的,是父母的關注和愛

養育孩子就像種下一顆小樹,物質的給予是土壤,愛和關注就像養分與陽光一樣,少了哪樣都長不好。

對於孩子來說,最可怕的實並不是物質匱乏,它並不會造成多大的心理創傷。

但是情感上的匱乏,卻會讓人一輩子都在尋求溫暖的客體,來彌補原生親子主體的帶來的缺憾。

那些想要順手牽羊,有反常行為的孩子,不過都是為了爭取父母的注意力和關愛。

只要明白了這個因果關係,也就不難找到解決辦法,積極有愛的關注,才是孩子想要的東西。

且放心,有關注和愛澆灌的樹苗,不會長歪。

- The End -

蔡尖尖 | 初心客廳專欄作者,多家公號專欄作者,尖尖而立,保持獨立思考。

責任編輯:黃哲。

圖片和內容版權為初心客廳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繫微信號:pantanyun123。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