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新聞分析:路跑“春運日”實屬必然 理性“跑馬”助力發展

新華社南京4月16日電 題:新聞分析:路跑“春運日”實屬必然 理性“跑馬”助力發展

新華社記者王恒志 周暢

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日, 不完全統計全國有大大小小40多場路跑賽事, 超過26萬人同日奔跑, 讓15日被稱為路跑“春運日”。 路跑紮堆當然有其理由, 客觀來說“馬拉松熱”也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 但無論對主辦方還是跑者來說, 理性“跑馬”才能讓這股熱潮更好轉化為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國建設的助力。

4月15日, 2018武漢馬拉松比賽鳴槍開跑, 共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約24000名跑友參與 新華社記者熊琦攝

4月15日的各種路跑賽事中, 有14場馬拉松賽顯示在中國馬拉松官網的“賽事日曆”上, 含半馬的賽事有13場, 含全馬的賽事有5場。 煙花三月, 春暖花開, 這個季節正是一年裡跑馬的最佳時間, 客觀條件的適宜是這個週末甚至整個四月馬拉松賽事紮堆的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 自2015年馬拉松“元年”以來, 跑步的人數一直呈增長趨勢, 越來越多人為鍛煉身體、追求健康生活方式加入路跑大軍之中, 普通民眾對於參加帶有嘉年華性質的路跑賽事興趣濃郁, 這成為越來越多路跑賽事存在的群眾基礎。 而真正推動路跑賽事爆發式增長的則是地方政府和相關體育公司, 越來越多地方政府、尤其是擁有豐富旅遊資源的地方政府希望能把路跑作為一張“體育+旅遊”的城市名片, 吸引更多人知道、瞭解、來到這些“養在深閨人不識”的地方, 這種內生動力成為支撐路跑賽事的主導力量, 未來還可能向更多地方擴散, 繼續支撐路跑賽事蓬勃發展。

4月15日, 2018中國遷安國際山地越野馬拉松開跑 新華社記者楊世堯攝

由此可見, 中國“路跑熱”其實更像是中國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現象, 既有隨著生活水準提高、群眾健身和健康意識增長的原因, 也有地方政府經濟轉型的內在需求。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 單純的關注數字其實並沒有太大意義,

單日40多場馬拉松、超過26萬人參加的“紀錄”甚至可能保持不了多久, 如何讓這股熱潮真正轉化為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國建設源源不絕的動力或許更值得探討。

對各方來說, 面對仍在不斷膨脹的“馬拉松熱”, 保持一定程度的理性至關重要。 對各地來說, 理性定位自己的馬拉松賽事十分重要, 盲目追求成為高端賽事、甚至花不菲的價錢邀請非洲籍選手創造“好成績”並不是馬拉松賽事的唯一出路, 對大部分賽事而言, 無論是打造“體育+旅遊”城市名片, 還是保障本地和臨近地區跑步愛好者的需求, 一場既專業又具有嘉年華性質的路跑或許更受歡迎。 目前來看, 很多地方也正在打造這樣的“平民盛宴”, 讓路跑賽事成為全民健身品牌賽事。

同時, 路跑賽事的差異化發展也十分必要, 如何能把地方特色和路跑完美結合, 是主辦方需要認真研究的課題。

4月15日, 2018北京國際長跑節—北京半程馬拉松在天安門廣場起跑 新華社記者鞠煥宗攝

從跑者來說, 科學理性跑馬同樣必要。 嚴格意義上來說,真正的馬拉松運動近似於極限運動,需要經過大量的專業訓練和準備才能參與其中,因此這也要求更多馬拉松賽事將半馬、十公里跑、迷你跑作為“主力”運作,讓大多數跑步愛好者能找到運動樂趣。跑者需要科學安排自己的跑步計畫,不過度運動,以避免“好事變壞事”、追求健康反而受傷的情況出現。

當理性與熱度真正融合一致,“路跑熱”或許會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常態”,成為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國建設的日常推動力。

編輯:韋驊 簽發:徐征

版權歸新華社所有 未經許可嚴禁轉載

嚴格意義上來說,真正的馬拉松運動近似於極限運動,需要經過大量的專業訓練和準備才能參與其中,因此這也要求更多馬拉松賽事將半馬、十公里跑、迷你跑作為“主力”運作,讓大多數跑步愛好者能找到運動樂趣。跑者需要科學安排自己的跑步計畫,不過度運動,以避免“好事變壞事”、追求健康反而受傷的情況出現。

當理性與熱度真正融合一致,“路跑熱”或許會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常態”,成為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國建設的日常推動力。

編輯:韋驊 簽發:徐征

版權歸新華社所有 未經許可嚴禁轉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