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李叔同出家之謎:你只知我是佛心人,卻不知我是狠角色

1

很多人知道李叔同, 是因為他那首膾炙人口的《送別》。

大雪之日, 好友許幻園來訪, 在門外只說了一句我家破產, 後會有期, 就轉身踏雪而去;李叔同望其背影,

癡癡呆立了一個多小時, 仍情難自已, 於是退而做詩, 便有了如此名句:

“長亭外, 古道邊, 芳草碧連天……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他自己癡而悵, 也把這癡而悵傳給世人, 傳向了久遠。

有心人若再探究下去, 那便是他種種名頭, 種種榮耀, 種種情事、軼事, 名言禪語了。

民國數一數二的天才、奇才、通才, 在俗為多項藝術領域的鼻祖, 出世為一代高僧, 律宗第十一代世祖, 李叔同這輩子, 如果用他摯友夏丏尊的一句話概之, 那自然就是:

“綜師一生, 為翩翩之佳公子, 為激昂之志士, 為多才之藝人, 為嚴肅之教育者, 為戒律精嚴之頭陀, 而以傾心西極, 吉祥善逝。 ”

一個僧俗兩界通吃的人物, 這很了不得, 然而這風流才子多情人,

文藝先鋒大旗手, 盛名之下, 盛年之際, 為何會突然車轉身, 遁入空門, 這事卻沒人說得清楚。

李叔同此舉在當年曾使天下一片驚詫, 不但外人看不明白, 就是李叔同的至交好友們也模模糊糊, 於是他弟子豐子愷就只好春秋筆法, 籠統言之:塵世滿足不了他魂靈的追求;他晚輩張愛玲就只好乾脆不究, 以一句——別說我高傲, 我在弘一法師寺院牆外, 可謙卑得很——拉倒。

奇怪的是, 最懂李叔同的偏偏是今天的人們。

家門影響、佛緣根器、精神層次;破產、失戀、失意、幻滅、遁世、徹悟;看破紅塵斷舍離、普度眾生大慈悲、藝術至境是宗教……

這種種猜測滾滾而來, 如雪球下山, 近乎斷言, 倒顯得李叔同為一本出家名目大全, 只可惜越滾越大的雪球,

依然是雪球, 越滾越大的李叔同, 卻越發人是謎, 出家是謎, 成了一個斯芬克斯。

也難怪, 李叔同本先為人, 而後才為大師、高僧, 而世人偏先以大師、高僧入目, 自施障眼法, 這當然會使他顯得更加撲朔迷離。

2

多情的李叔同也慈悲。

據說他到弟子豐子愷家小住,

凡坐下, 就必先搖動幾下椅子, 竟生怕小蟲無知, 被他一屁股坐死。

他就是到了圓寂之際, 也不忘讓僧人在他床腿四角, 各放上一缽清水, 生怕有螞蟻爬上來, 與他一同火葬升天。

可是這樣的一個李叔同, 卻是為出家, 拋妻棄子渾不顧的, 原配自不必說, 就是愛他至深的日本妻子踏破木屐, 終於將他找到, 他竟也能頭也不回地, 任由痛哭船載而去。

“慈悲對世人, 為何獨傷我!”這話真正是刺心、蝕骨。

李叔同的決絕裡, 透著大狠, 然而李叔同由富家貴公子的忠君, 到激昂志士的反清, 從風流才子的多情, 到跳脫紅塵的決絕, 從錦衣玉食的享樂, 到最苦的律宗十一代世祖, 卻是一路走來盡反叛, 步步翻轉皆用狠的, 他這狠一脈相承,

卻並非因向佛出家那麼簡單。

李叔同的秘密, 如同草蛇灰線, 其實一直伏行在他的日常, 和與友人的交往之中, 而最能打開這秘密的鑰匙, 恰在夏丏尊那裡。

首先, 他這狠的奇特之處, 在夏丏尊那裡早已彰顯, 最為彰顯。

卻說二人同在浙江第一師範學校任教期間, 夏丏尊曾做舍監, 有一次, 學生宿舍失竊, 大家都猜測是一個學生所為, 但苦無證據, 於是因一直無法解決, 深為慚愧苦悶的夏丏尊, 有一天, 就專門跑到李叔同那裡求教去了。

這事一般人都會從正常破案思路上出謀劃策, 無辦法也會開解一番, 可是誰知道, 慈悲的李叔同, 給他這位摯友出的竟是這種餿主意:

你肯自殺嗎?你出一張佈告, 就說三日無自首者, 足見舍監誠信未孚,誓一死以殉教育。這話一定要說得誠實,果能這樣,一定可以感動人,一定會有人自首。

要是沒人自首呢?

三日後如果沒人自首,那就非自殺不可,否則便無效力。

……這哪裡是摯友,這絕對是損友,這哪裡是慈悲,這絕對是禍心!可是這樣的事,夏丏尊雖然做不了,卻不怪。

因為那時的李叔同雖然未入宗教,卻跟夏丏尊都是儒家,都很道學氣,捨身飼虎這類觀念僧儒都很推崇。更為重要的是,李叔同這個人為人誠懇,做事虔誠,人家不害人,有些事自己還真能去做,知他者夏丏尊也。

3

為教育勸人自殺這事,說佛緣慧根潛藏,不算牽強,而李叔同的誠實、虔誠,更非虛言。

李叔同在學校教的是圖畫音樂,這二科,在先前,是沒人重視的,但是他來了之後,全校學生就都認真起來,琴聲歌聲終日不斷,野間寫生的弟子像夏日的青蛙一般。

全校從師生到雜役,沒人對李叔同不肅然起敬,這靠的就是他的虔誠、感化之功。

再後面李叔同得為高僧之後,徐悲鴻來看望,看到山上有一棵枯死的樹發出嫩芽,趕緊捧,這都是因為您啊,高僧在山,感動枯樹,起死回生。

可是李叔同卻搖頭,不是的,是我每天給它澆水,它才活過來的。

徐悲鴻又一次來,看到一頭猛獸在人前來去,毫無傷人的意思,很奇怪,為什麼這裡的野生猛獸也不傷人?

徐悲鴻這還是捧,但是李叔同又說,早先它被人擒住,是我把它放了,它所以才不傷我。

慈悲果有力量,但是李叔同更為人感佩的是,絕不裝神弄鬼,自塑金身,人最真。他的出家原本就跟神棍不同。

李叔同降生之日,據說曾有一隻喜鵲飛進產房,銜來一根松枝,這松枝李叔同終生攜帶,不離左右——這必為後人附會。

但是李叔同父母家人多信佛,他小時候就跟大娘、大嫂背誦過《大悲咒》、《往生咒》這類佛經,這肯定不虛,只不過從小薰染佛教的李叔同真正走向宗教,到底還是從儒家、道學的修身開始。

民國的大師們大多都涉獵過佛教,但能夠從探索生命隱秘,修身治國平天下的追求,而徹底轉向惟心淨土的卻不多。這裡面原因複雜,料想不具大決絕,大狠心,不能身體力行,肯定也是大原因之一。

夏丏尊自稱李叔同的出家與他頗有關係,李叔同本人也曾當眾說過,我的出家大半得這位夏居士助緣,此恩永不相忘,這當然有其根基。

其一。

當時兼任修身課的夏丏尊,有一天從日本雜誌上見到一篇有關斷食的文章,立刻興沖沖地告訴了他的修身發燒友李叔同。

聽說斷食是身心更新的無上秘笈呢!

自古宗教上的偉人,像釋迦牟尼、耶穌、都曾斷食!

斷食能使人除舊換新、改去惡德,生出偉大的精神力量!

同樣熱衷修身,夏丏尊只是說說而已,但是人家李叔同研究、權衡、準備了一年,卻真的去做了。

他趁著年假,悄悄跑到虎跑寺,一連絕食三個星期。

第一個星期,逐漸減食至盡,第二個星期,只有飲水,第三個星期,再從粥湯逐漸恢復到常食。李叔同為此得意洋洋:我很順利,不但並無苦痛,還有飄飄欲仙之像,我肯定脫胎換骨了,所以我要取老子的“能嬰兒乎”之意,改名李嬰。

真了不得了,李叔同從此就經常往虎跑寺跑,漸漸地,他就開始吃齋念佛,玩念珠,供佛像,取法號弘一,以居士資格開始修行了。

其二。

李叔同自那時開始,曾三番五次地辭職,但都沒成。夏丏尊的苦勸他不忍拒絕,他自己其實也塵緣未了。

李、夏二人的情感遠超一般友誼之外,出家在夏丏尊看來,是大苦,是大不幸,所以他苦悶擔憂之下,有一天熬不住,終於就發了大火,你只做居士不徹底,索性去做了和尚倒爽快!

沒想到,夏丏尊當年暑假之後,再見到李叔同,他果然就剃度,做了和尚了。

夏丏尊大吃一驚,不是說好的只做居士修行,不出家嗎?

李叔同,這也是你的意思,你說索性做了和尚……

夏丏尊……

李叔同卻就是這樣做了和尚的,倒像真是因為夏丏尊的緣故。

4

李叔同自去做和尚,卻要以夏丏尊為藉口,這顯然說明他雖然從宗教找到了出口,但決定的確不大好下。

李叔同圓寂前一年,有一位好友去看他,據說在雁蕩山峰,曾與他有過這樣一段簡短的問答:

似有所思?

有思。

何所思?

人間事,家中事。

人間事,家中事,李叔同竟是到了都未曾放下呢!這幾句話才最足以說明他是怎樣一個人。

李叔同多情之人,趙朴初曾評價他說:“深悲早現茶花女,勝願終成苦行僧。”這首先道出,李叔同是因為多情難以掙脫,深悲無以救贖,才出家的。這大概就是他決絕的理由之一,那句“愛就是慈悲”的闡釋。

但是李叔同到底是從修身、修養,而修行、出家的,這裡面有魂靈的追求,也有探索的欲望,即是求知和安頓的合一,所以這就大不簡單了。

為達到教育的目的,可以自殺,為脫胎換骨的修身,可以真去斷食三周,如果拋開那些內心的動因,這裡面卻是一個知與行的問題,牽涉到行動論的。

作為李叔同出家的原因之一,夏丏尊本人卻很少有大的行動,他就是在李叔同出家之後,肯於為其送素菜,送飯,虔誠護法,就是有李叔同一再勸化,也從不曾多跨出一步。

夏丏尊對佛學當然大有興趣,但也僅止於興趣,他的學者身份、謹嚴性格,都使佛學難以成為他的信仰。

向善,他贊同,修行,他贊同,救世,他贊同,惟心淨土,他贊同,很多佛理他一旦貫通,也立馬能身心舒泰,但是西方宗教所謂的種種客觀莊嚴,中國佛教存在的種種神秘,他是不信的。

宗教是人世間第一大秘案,夏丏尊是不知,不行,理通,才行,然而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吃梨子不知其味,此案真假如此難辨,我不捨身而去,全力施為,怎得一探究竟?這卻就是李叔同與夏丏尊最大的不同。

李叔同與夏丏尊在佛學上早有許多討論、爭執,李叔同曾指出,夏丏尊是太執著於理,而忽略了事了,而這事理不二的法門,他後來有更深入地闡釋。

李叔同于明代四大師中,最推崇的是印光、智旭,是以曾有居室名為“旭光室”。那年秋,夏丏尊與李叔同乘舟同游白馬湖,偶然談及智旭,說他是因為注《論語》到《顏淵求仁》那章,不能下筆,才出家為僧的,我很想看看他做和尚後,所做的《四書蕅益解》,可惜找不到。

李叔同當即說我有,夏丏尊大喜,說,那他後面對《顏淵求仁》到底是怎麼注的?李叔同微笑,你且聽我慢慢道來——

此文要分兩截來看。

孔子的意思是,如果“克己復禮”已有,就不必外求為仁。這是說,有仁就夠了。

而顏淵既然還要“請問其目”,所以孔子就要告訴他,“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這些實行的項目。

“克己復禮”是理,“非禮勿視”等等是事,理可以頓悟,事非腳踏實地去做不行,事理本來是不二的,只有事與理相應,才是真實功夫。

蕅益(智旭)的注解大概就是這個樣子吧。

——這話說得夏丏尊大為心動,可是等李叔同把書寄來,他打開一看,不禁失笑。

原來智旭大師在這章卻不過只注了短短幾個字而已:“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智旭出家前出家後都難以下筆,滔滔不絕的卻是弘一法師李叔同,夏丏尊此時方知,那番話卻還是李叔同專門用來點化他的。

5

那麼李叔同的出家,似乎就應該是這個樣子了:非出於某種刺激,原本也不為什麼高大上,乃是內在的驅動,長久的思考,與事理不二的行動論共同促成。

成了高僧的李叔同,依然在友人中往還,在藝術上徜徉,乃有近代文化、藝術、教育、宗教,十三個第一,那麼,他這到底是在俗還是出世?

我原不過是修行人,你非說我是出世佛,我的在俗出世,不過是為找自己,那麼,李叔同可不可以這樣說呢?

我惟放不下,才有如此決絕,我如此決絕卻又並非為全部放下;淨土雖非僅佛門,但我不“事”,不六根清淨,便難求其理(生命本源,靈魂本源),那麼,李叔同是不是也可以這樣說?

為如此事,有如此行,入的還是最苦最嚴的律宗門,不能不說,李叔同真正是大狠。

李叔同的謎底裡,原來隱藏著的是事理不二,這樣一條僧俗通行的大真理,這化為外相,便是一句:我僧俗通吃,只因我是狠角色。

只不過,佛家之人,大求之人,與你我二個世界,李叔同的大狠,更多是用於自身,可敬仰,而學不來。此即所謂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吧。

李叔同在生命、靈魂的探求上,到底走出了多遠,這誰也難以窺到,好在他還有俗世的一面可學。

做凡人其實也挺好,但是事理真正不二,我們雖做不到他那樣的不二,但經常吃吃梨子,嘗嘗螃蟹,應該還是可以的。

(非經許可,嚴禁複製轉載)

足見舍監誠信未孚,誓一死以殉教育。這話一定要說得誠實,果能這樣,一定可以感動人,一定會有人自首。

要是沒人自首呢?

三日後如果沒人自首,那就非自殺不可,否則便無效力。

……這哪裡是摯友,這絕對是損友,這哪裡是慈悲,這絕對是禍心!可是這樣的事,夏丏尊雖然做不了,卻不怪。

因為那時的李叔同雖然未入宗教,卻跟夏丏尊都是儒家,都很道學氣,捨身飼虎這類觀念僧儒都很推崇。更為重要的是,李叔同這個人為人誠懇,做事虔誠,人家不害人,有些事自己還真能去做,知他者夏丏尊也。

3

為教育勸人自殺這事,說佛緣慧根潛藏,不算牽強,而李叔同的誠實、虔誠,更非虛言。

李叔同在學校教的是圖畫音樂,這二科,在先前,是沒人重視的,但是他來了之後,全校學生就都認真起來,琴聲歌聲終日不斷,野間寫生的弟子像夏日的青蛙一般。

全校從師生到雜役,沒人對李叔同不肅然起敬,這靠的就是他的虔誠、感化之功。

再後面李叔同得為高僧之後,徐悲鴻來看望,看到山上有一棵枯死的樹發出嫩芽,趕緊捧,這都是因為您啊,高僧在山,感動枯樹,起死回生。

可是李叔同卻搖頭,不是的,是我每天給它澆水,它才活過來的。

徐悲鴻又一次來,看到一頭猛獸在人前來去,毫無傷人的意思,很奇怪,為什麼這裡的野生猛獸也不傷人?

徐悲鴻這還是捧,但是李叔同又說,早先它被人擒住,是我把它放了,它所以才不傷我。

慈悲果有力量,但是李叔同更為人感佩的是,絕不裝神弄鬼,自塑金身,人最真。他的出家原本就跟神棍不同。

李叔同降生之日,據說曾有一隻喜鵲飛進產房,銜來一根松枝,這松枝李叔同終生攜帶,不離左右——這必為後人附會。

但是李叔同父母家人多信佛,他小時候就跟大娘、大嫂背誦過《大悲咒》、《往生咒》這類佛經,這肯定不虛,只不過從小薰染佛教的李叔同真正走向宗教,到底還是從儒家、道學的修身開始。

民國的大師們大多都涉獵過佛教,但能夠從探索生命隱秘,修身治國平天下的追求,而徹底轉向惟心淨土的卻不多。這裡面原因複雜,料想不具大決絕,大狠心,不能身體力行,肯定也是大原因之一。

夏丏尊自稱李叔同的出家與他頗有關係,李叔同本人也曾當眾說過,我的出家大半得這位夏居士助緣,此恩永不相忘,這當然有其根基。

其一。

當時兼任修身課的夏丏尊,有一天從日本雜誌上見到一篇有關斷食的文章,立刻興沖沖地告訴了他的修身發燒友李叔同。

聽說斷食是身心更新的無上秘笈呢!

自古宗教上的偉人,像釋迦牟尼、耶穌、都曾斷食!

斷食能使人除舊換新、改去惡德,生出偉大的精神力量!

同樣熱衷修身,夏丏尊只是說說而已,但是人家李叔同研究、權衡、準備了一年,卻真的去做了。

他趁著年假,悄悄跑到虎跑寺,一連絕食三個星期。

第一個星期,逐漸減食至盡,第二個星期,只有飲水,第三個星期,再從粥湯逐漸恢復到常食。李叔同為此得意洋洋:我很順利,不但並無苦痛,還有飄飄欲仙之像,我肯定脫胎換骨了,所以我要取老子的“能嬰兒乎”之意,改名李嬰。

真了不得了,李叔同從此就經常往虎跑寺跑,漸漸地,他就開始吃齋念佛,玩念珠,供佛像,取法號弘一,以居士資格開始修行了。

其二。

李叔同自那時開始,曾三番五次地辭職,但都沒成。夏丏尊的苦勸他不忍拒絕,他自己其實也塵緣未了。

李、夏二人的情感遠超一般友誼之外,出家在夏丏尊看來,是大苦,是大不幸,所以他苦悶擔憂之下,有一天熬不住,終於就發了大火,你只做居士不徹底,索性去做了和尚倒爽快!

沒想到,夏丏尊當年暑假之後,再見到李叔同,他果然就剃度,做了和尚了。

夏丏尊大吃一驚,不是說好的只做居士修行,不出家嗎?

李叔同,這也是你的意思,你說索性做了和尚……

夏丏尊……

李叔同卻就是這樣做了和尚的,倒像真是因為夏丏尊的緣故。

4

李叔同自去做和尚,卻要以夏丏尊為藉口,這顯然說明他雖然從宗教找到了出口,但決定的確不大好下。

李叔同圓寂前一年,有一位好友去看他,據說在雁蕩山峰,曾與他有過這樣一段簡短的問答:

似有所思?

有思。

何所思?

人間事,家中事。

人間事,家中事,李叔同竟是到了都未曾放下呢!這幾句話才最足以說明他是怎樣一個人。

李叔同多情之人,趙朴初曾評價他說:“深悲早現茶花女,勝願終成苦行僧。”這首先道出,李叔同是因為多情難以掙脫,深悲無以救贖,才出家的。這大概就是他決絕的理由之一,那句“愛就是慈悲”的闡釋。

但是李叔同到底是從修身、修養,而修行、出家的,這裡面有魂靈的追求,也有探索的欲望,即是求知和安頓的合一,所以這就大不簡單了。

為達到教育的目的,可以自殺,為脫胎換骨的修身,可以真去斷食三周,如果拋開那些內心的動因,這裡面卻是一個知與行的問題,牽涉到行動論的。

作為李叔同出家的原因之一,夏丏尊本人卻很少有大的行動,他就是在李叔同出家之後,肯於為其送素菜,送飯,虔誠護法,就是有李叔同一再勸化,也從不曾多跨出一步。

夏丏尊對佛學當然大有興趣,但也僅止於興趣,他的學者身份、謹嚴性格,都使佛學難以成為他的信仰。

向善,他贊同,修行,他贊同,救世,他贊同,惟心淨土,他贊同,很多佛理他一旦貫通,也立馬能身心舒泰,但是西方宗教所謂的種種客觀莊嚴,中國佛教存在的種種神秘,他是不信的。

宗教是人世間第一大秘案,夏丏尊是不知,不行,理通,才行,然而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吃梨子不知其味,此案真假如此難辨,我不捨身而去,全力施為,怎得一探究竟?這卻就是李叔同與夏丏尊最大的不同。

李叔同與夏丏尊在佛學上早有許多討論、爭執,李叔同曾指出,夏丏尊是太執著於理,而忽略了事了,而這事理不二的法門,他後來有更深入地闡釋。

李叔同于明代四大師中,最推崇的是印光、智旭,是以曾有居室名為“旭光室”。那年秋,夏丏尊與李叔同乘舟同游白馬湖,偶然談及智旭,說他是因為注《論語》到《顏淵求仁》那章,不能下筆,才出家為僧的,我很想看看他做和尚後,所做的《四書蕅益解》,可惜找不到。

李叔同當即說我有,夏丏尊大喜,說,那他後面對《顏淵求仁》到底是怎麼注的?李叔同微笑,你且聽我慢慢道來——

此文要分兩截來看。

孔子的意思是,如果“克己復禮”已有,就不必外求為仁。這是說,有仁就夠了。

而顏淵既然還要“請問其目”,所以孔子就要告訴他,“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這些實行的項目。

“克己復禮”是理,“非禮勿視”等等是事,理可以頓悟,事非腳踏實地去做不行,事理本來是不二的,只有事與理相應,才是真實功夫。

蕅益(智旭)的注解大概就是這個樣子吧。

——這話說得夏丏尊大為心動,可是等李叔同把書寄來,他打開一看,不禁失笑。

原來智旭大師在這章卻不過只注了短短幾個字而已:“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智旭出家前出家後都難以下筆,滔滔不絕的卻是弘一法師李叔同,夏丏尊此時方知,那番話卻還是李叔同專門用來點化他的。

5

那麼李叔同的出家,似乎就應該是這個樣子了:非出於某種刺激,原本也不為什麼高大上,乃是內在的驅動,長久的思考,與事理不二的行動論共同促成。

成了高僧的李叔同,依然在友人中往還,在藝術上徜徉,乃有近代文化、藝術、教育、宗教,十三個第一,那麼,他這到底是在俗還是出世?

我原不過是修行人,你非說我是出世佛,我的在俗出世,不過是為找自己,那麼,李叔同可不可以這樣說呢?

我惟放不下,才有如此決絕,我如此決絕卻又並非為全部放下;淨土雖非僅佛門,但我不“事”,不六根清淨,便難求其理(生命本源,靈魂本源),那麼,李叔同是不是也可以這樣說?

為如此事,有如此行,入的還是最苦最嚴的律宗門,不能不說,李叔同真正是大狠。

李叔同的謎底裡,原來隱藏著的是事理不二,這樣一條僧俗通行的大真理,這化為外相,便是一句:我僧俗通吃,只因我是狠角色。

只不過,佛家之人,大求之人,與你我二個世界,李叔同的大狠,更多是用於自身,可敬仰,而學不來。此即所謂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吧。

李叔同在生命、靈魂的探求上,到底走出了多遠,這誰也難以窺到,好在他還有俗世的一面可學。

做凡人其實也挺好,但是事理真正不二,我們雖做不到他那樣的不二,但經常吃吃梨子,嘗嘗螃蟹,應該還是可以的。

(非經許可,嚴禁複製轉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