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90歲退休”的拼搏精神令人敬佩

“我現在壓力很大, 有兩件事一定要做好。 ”14日, 88歲高齡的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三亞接受記者專訪, 透露自己雖早已到了頤養天年的年紀, 但依然感到肩上責任重大。 (4月15日 新華網)

按照我國傳統的壽稱, 88歲被稱為“米壽”。 “米壽”早該是含飴弄孫, 享受清福, 頤養天年的年紀。 然而, “米壽”老人袁隆平還沒有退休的想法, 而是希望在2020年前做完兩件事, 也就是說, 打算90歲的時候再退休。 袁隆平院士“90歲退休”, 其拼搏精神令人敬佩。

袁隆平院士希望在2020年前做完兩件事, 第一件事是要做到雜交水稻大面積示範畝產1200公斤。

這是實現水稻高產、優質的事。 第二件事是耐鹽鹼的海水稻培育。 我國有面積達15億畝鹽鹼地, 分佈在西北、東北、華北及濱海等地區, 其中有2至3億畝具有改良成農田的潛力。 袁隆平院士設想將海水稻推廣種植一億畝, “按最低產量畝產300公斤算, 每年將增產300億公斤, 相當於湖南省全年糧食總產量。 能多養活8000萬人口。 ”

袁隆平院士早就碩果累累, 功勳卓著。 他是我國雜交水稻育種專家, 我國研究與發展雜交水稻的開創者, 被譽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當代神農氏”。 於1995年被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1999年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臺施密特CCD小行星專案組發現的一顆小行星被命名為袁隆平星, 2000年度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2006年4月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2010年榮獲澳門科技大學榮譽博士學位。 假如袁隆平院士不做這兩件事, 一點都不會影響到他的崇高聲譽和名望。

袁隆平院士在2020年前完成兩件事, 顯然是他自我加壓。 他從事雜交水稻研究已經半個多世紀了, 不畏艱難, 甘於奉獻, 嘔心瀝血, 苦苦追求, 為解決中國人民的溫飽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貢獻。 他帶領團隊培育出的雜交水稻, 讓水稻產量由畝產300公斤上升到1000公斤以上。 然而, 他從不滿足於已經取得的成績, 而是孜孜以求, 不斷努力, 突破自我。

袁隆平院士在耄耋之年, 名滿天下的時候, 卻仍然只是專注於田疇, 為做完兩件事而操勞。 袁隆平院士是不知疲倦、不懈探索的耕耘者, 堅持夢想、一心為民的拼搏者,

正如一位領導對他的評價那樣, 他的身上體現出“與時俱進、勇攀高峰的創新精神, 不畏艱險、執著追求的堅強意志, 嚴以律己、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 袁隆平院士“90歲退休”的拼搏精神令人敬佩, 值得人們學習和傳揚。

作者:向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