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東河槽,穿過包頭市東河區的繁華地段,它的源頭到底在哪裡呢?

包頭發現者聯盟·FINDER

發現包頭的美好

探尋東河槽

是的, 就是這裡!

東經110.17103°, 北緯40.69804°, 海拔1372m。

我, 已經站在了這條陰山峽谷的制高點!

轉身回望, 山色迷蒙的近處, 有戰國時期的長城、有秦朝的堡壘、還有漢代的烽火臺。 有那麼厚重的歷史遺跡作為背景, 心情如何能夠輕快起來?

我, 像一匹來自北方草原的狼, 獨自越過長城, 行走於陰山深處。 這條峽谷, 直通山前平原, 直通黃河北岸, 那裡遠比草原溫暖與富饒, 那裡似乎滿是傳奇與希冀。 然而, 我究竟想要得到什麼呢?心底一片茫然!

向南凝視, 對於遠方的嚮往、對於遠方的恐慌, 讓原本銳利的眼神, 變得有些迷離。

不多想了, 還是上路吧。 憑藉敏銳的性情, 去發現、去感悟……

制高點的南側, 是石拐工業園區的水泥路。

塞外寒冬, 北風凜冽, 陰山的樹木低矮而稀疏, 無法大量伐薪燒炭。 蒙古人的火盆與熱茶, 是靠平時積下的幹牛糞;漢人的熱炕與炊煙, 則要靠埋藏在地下的黑色煤塊。

陰山深處, 有一個叫做"石拐"的地方, 起初只是一個小小的村落。 清朝後期, 隨著煤炭的採掘與出售, 漸漸熱鬧起來。

從老包頭到石拐, 是一條蜿蜒崎嶇的山路, 並不宜於車馬通行。 於是, 馱著煤筐的毛驢,

就成了峽谷之中絡繹不絕的景象。

如今, 這條山路鋪著鐵軌、通著公路, 早已改變了容顏, 就連舊時名稱也消失無蹤了。 現在, 人們都把它叫作"東河槽"。

然而, 緣于那段維繫著熱炕與炊煙的久遠記憶, 我更願把它稱為"烏金古道"。

制高點的北側, 是包石鐵路(包頭東站——石拐)。

1937年7月7日, 蘆溝橋事變爆發。

1937年10月17日, 侵華日軍進佔包頭。

短短幾個月, 日軍橫掃中華大地, 攻城掠地, 戰績驕人, 極大的寬慰了皇那顆忐忑的心。 然而, 中國實在廣袤, 日本所能動員的人力、物力日益捉襟見肘, 於是, 大力推行"以戰養戰"的策略。

石拐地區豐富的煤炭資源, 自然被這些入侵者所青睞。

1939年11月, 沿著這條陰山峽谷, 一條鐵路由包頭東站向石拐漸漸鋪展。 這條鐵路, 主要用來搶奪石拐的煤炭資源, 全長43.19公里, 計畫費用7億日元。

修築鐵路, 工程巨大, 需要大量勞工。 當時, 包頭作為"西北商業重鎮", 人口密集, 本應是日軍大肆抓捕勞工的好地方。 不過, 侵華日軍將包頭視為重要的挺進基地, 希望保持某種程度的穩定,

多少要有些"中日友好攜進"、"大東亞共榮"的氣象。 因此, 修築鐵路的勞工, 一部分從高麗(朝鮮)抓捕而來, 一部分以"高薪招工"的名義從山西雁北、內蒙豐鎮與涼城等地騙來。

那一年, 日軍從高麗抓來不少面黃肌瘦的朝鮮人, 充當建鐵路、採煤礦的苦役, 大多圈禁于石拐礦警大隊, 也就是後來的舊石拐小學。 吃慣了大米的朝鮮人, 在這裡只能得到少得可憐的發黴的高粱窩頭。 被抓時天氣尚熱, 只穿著單衣, 到這裡時天氣已冷, 卻沒有任何禦寒衣物, 只得撿拾那些裝過水泥的牛皮紙袋, 緊緊地裹在身上。

包頭與石拐的居民僥倖逃脫了勞工惡運, 烏金古道附近的松、柏、榆、柳卻遭野蠻採伐, 做了鐵軌枕木、做了礦井支柱。 原本鬱鬱蔥蔥的大青山, 變得光禿禿,不但野狼遠遁,就連野兔、野雞也難覓棲身之處。

掮起行囊,出發!

我下到溝底,沿著包石鐵路行進。

前方不遠處,是座已經廢棄的車站——後壩車站。

包石鐵路的主要貨源為包頭礦務局煤礦運出,包頭礦務局破產後貨源極少。本線也曾有早晚兩對包頭東至石拐客運列車,後客流減少停運一對,2008年左右因為本線停運,客運業務全部停辦。現在全線停運,只有車站留有值班留守人員。

向東徒步300米,遇到了此次"探尋東河槽"之旅的第一個村落——魏君窯村。

其實,當地人更習慣把它稱為“魏君窯子”。

在此,得跟外地的朋友們聲明,這個"窯子",可不是過去北京八大胡同的煙花柳巷,它是地名的尾碼,如同"村"、"莊"、"屯"。

好端端的地方,幹嘛偏要叫個"窯子"呢?

說來話長,清朝中期,"嚴禁漢人北出邊塞"的法令日漸鬆馳,晉陝貧民掀起了"走西口"的浪潮,紛紛闖過殺虎口,前往蒙古草原墾荒。朝廷無奈,只得順勢放寬出塞禁令,但是要求漢人"必須春去秋回,不得起房造屋,不得娶蒙古女人為妻……"

人,總得有個棲身的家呀,就連野獸也有一個洞呢。因此,只好學了那土撥鼠,就地打洞。先向地下挖個一米深的寬坑,再沿著坑的四圍築起半米高的乾打壘,最後在頂上蓋些枝條茅草。這樣的家,當然沒個房屋樣子,"走西口"的山西老鄉把它叫作"窯子",雖然比不上老家的窯洞,起碼可以遮避些風雨。人,又是喜歡紮堆生活的,一個“窯子”建起,移民聚攏過來,逐漸形成村落。後來,禁邊令徹底廢除,窯洞、磚房、四合院陸續起建,但以"窯子"命名的村落已經叫慣,就這樣沿用了下來。

於是,包頭就有了許多的"窯子",魏君窯子、雞毛窯子、開洲窯子、留寶窯子……

魏君窯村的老窯洞

《東河文史(第4輯)》(1986年11月)登載了章瑞熾先生的《後營子鄉村史、村名考》文章,講述了許多村落的村名來源、居民祖源,是一篇難得的人文史料。

如今,隨著行政區域的重新劃分,當年屬於九原區後營子鄉的村落,有許多已經劃歸到了石拐區,甚至改變了村名。

這次行程,我將摘錄《後營子鄉村史、村名考》的相關資料,為東河槽(烏金古道)留些歷史的記憶,也不枉章老先生的一番良苦用心。

魏君窯村,因最早曾有姓魏的住所,所以得名。魏家早已無人,只剩祖墳,墳上尚有石人、石馬,墓碑已丟失。高家祖籍陝西府穀,來此已十幾代。郝家祖先夫婦籍貫分別為河曲和府穀,來此已八、九代。

魏君窯村的舊窯洞

此後的行程,鐵路早已廢棄,土路少有人跡,越向深處越是寂寥。雖然沿途也有村落,不過,居民大都遷往城裡,聽不到多少雞鳴犬吠,我那一手投石打狗的絕技,全然派不上用場。

沿著古道行進,大多數路段荒蕪而乾旱,兩側山巒點綴著稀疏的草叢與灌木,遠沒有江南那般的蔥郁綠意。可是,走得久了,看得深了,會從心底油然生出幾分蒼涼與蕭索的況味。身處此情此景,不難感悟為何北方多出慷慨悲歌的猛士,也不難感悟中國國歌中的那種悲愴、抗爭與奮進。

邂逅山雞

沿著東河槽(烏金古道)繼續行進

塞北初春,東河槽的兩側綻放著許多的山桃花。可惜,前幾日遭逢了一場突如其來的"倒春寒",又加上冷風勁吹,花瓣頗受殘損。然而,這些山桃樹猶有不少含苞欲放的花蕾,在這個屬於它們的季節裡,等待著燦爛盛開。

山桃花

小東瓜村,曾名"小董瓜",位於大東瓜村北約一公里,因該村比大東瓜村要小,所以叫此村名。山溝裡盛產煤炭,解放前便有少量開採,至今仍有大隊煤窯。最早來此的李家,祖籍山西河曲,至今已有十四代。邊家祖籍陝西府穀,來此已八代。

大東瓜村

大東瓜村,曾名"大董瓜",因最初在此曾有一個姓董的以種瓜為生,所以才叫此村名。最早來此的辛家,祖籍山西河曲,至今已有十代。呂家祖籍山西河曲,來此定居已有十幾代。程家祖籍陝西神木,至今已有八代。辛家和呂家兩大戶,于乾隆初年便集資在村內建起一所古廟,解放後被拆毀,今西禪房(為三孔石窯)尚完好,東禪房已破損不堪。

青山村

井子溝,村落建於一條溝裡,因有一眼水井,便取此村名。溝裡盛產煤炭,早在一百多年前便建有小煤窯陸續採煤,至今仍有大隊煤窯。最早來此的趙家,祖籍陝西府穀,至今已有八代。李家祖籍山西祁縣,至今已有六、七代。

皂火溝

皂火溝,最早來此的倪家,祖籍陝西府穀,來此已八代。李家祖籍陝西蘭縣,來此已七、八代。朱家祖籍山西祁縣,來此已六代。

這條峽谷之中,中間是清代的烏金古道,右側是民國的包石鐵路,左側是近年修建的包石一級公路。

歲月在這裡交融,車水馬龍的繁榮,歸屬于現代公路,仿佛作著社會進步的注解。

從皂火溝繼續行進,大約200余米,東河槽劃出一個大大的轉彎,我也攀上了一座高高的山坡。

眼前,出現了兩個洞穴,它們就是"雞毛窯子石窟"。

雞毛窯子石窟,是內蒙古自治區第五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公佈於2014年9月。

文物保護碑上寫著:位於石拐區後營子鄉雞毛窯子村北小山南坡,開鑿於明清時期。石窟坐北朝南,共2窟,東西並列,相距2米。東窟內繪有佛教內容的壁畫,現在部分畫面已脫落,殘留面積23平方米。西窟西側的崖面上分佈三處石刻文字,面積分別為9.4、6.2和0.7平方米,石刻文字為蒙文和藏文,刻記內容為藏傳佛教六字真言。文字清晰,保存較好。對於藏傳佛教在本地區的傳入與流布研究具有重要價值。

信仰,總是被人們所銘記,刻於心,刻于石。

敦煌、龍門、雲岡,三大石窟,雕刻下了中國佛教造像藝術的精華。千姿百態的造像,有著朝代更迭、藝術替進的印痕,也紀錄著佛教對這個民族的文化影響與精神塑造。

這樣的影響與塑造,即使遠在陰山,也有深深印記。

在東河槽(烏金古道)的西側,也有兩處佛教修行者的石窟。不過,年代即晚,又沒有精美的造像,一直被人們所忽略著。

東側洞窟,岩壁上抹了厚厚的泥,又塗了一層黑漆,然後用白堊繪出一尊又一尊的盤膝佛像,整齊地排列於四壁。不過,佛像太小,勾勒太簡單,有佛教的莊重,卻沒有藝術的精巧。據說,它叫作"千佛洞",我大致估算了一下,確實有近千尊。

東側窟內,用泥厚厚地塗抹四壁

壁上繪著數不清的小佛像,依稀可辨

西側洞窟,空空蕩蕩,岩石嶙峋,一派原始風貌。

西側窟內,完全裸露著岩石

相傳,曾有一位中年喇嘛在此修行,白天在佛洞中打坐,晚上在石洞中安歇。他擺了一個小笸籮在古道邊,來往的拉煤人看到時,便摸出身上的乾糧,掰下一塊恭敬放入。小笸籮每兩天出現一次,每次在午前取走,取時總有一個小小的儀式,清臒的喇嘛雙手合什,面對古道念念有辭。路過的人,也總會勒一下牲畜的嚼子,放緩步伐,輕輕走遠。

就這樣,中年喇嘛兩天食一餐,每天畫一佛,約摸過了三年光景。

當洞壁上的佛像畫滿,他又手執錘鑿,在洞窟外的石壁上叮噹敲打。有人詢問,刻的是些什麼,答曰:佛家真言。看上去並不像方方正正的漢字,便又問,答曰:藏文與蒙文。

拉煤人讀過書的極少,聽說喇嘛竟懂兩種奇異的文字,愈加敬佩。於是,在陰雨連綿的日子,或正月封窯的日子,常有人特意前往洞窟,奉上一小包乾糧。

不知是哪年,叮噹的鑿聲停止了,小笸籮也數天未見。有好奇者爬上小山包,向洞窟內探望,喇嘛不見蹤影,經卷與用具也消失了。

那一天,在距離雞毛窯子石窟不遠的山坡之上,聽牧羊人講完這則似真似幻的舊事。我回頭望望洞窟,想著中年喇嘛的清修與堅韌;低頭望望古道,想著拉煤人的苦累與困窘;再想想自己的懈怠與貪求。雖是塞北四月天氣,身上竟有些羞愧的微汗。

上一次,我還曾嫌棄那些佛像繪製得粗糙……

從雞毛窯子石窟的洞口,眺望烏金古道

當年,是怎樣的一個苦行僧,避開塵世的喧囂,沿著東河槽(烏金古道)遁入深山。

一筆一筆地繪著佛像,又一鑿一鑿地刻著經文。收工的夜晚,對著一輪明月,他的心底該有怎樣的澄靜與愉悅?

宗教的力量,無形卻又宏大!

這個角度,是不是曾有苦行僧的深邃目光?

陰山小蟲 (自由發·發現者聯盟簽約作家、自由發APP文化線上頻道簽約內容創作人)

一個四十多歲的老男人,曾經混跡醫藥行業,如今返回內蒙包頭,專注于本土歷史人文的整理與解讀。願以“行千里路,讀萬卷書”為心旨,感悟文化,修行自己。路雖遠,行則必至;事雖難,做則必成。

包頭發現者聯盟由“自由發”新媒體矩陣發起成立,聚合包頭市在文學、互聯網、生活、時尚、汽車、餐飲等領域具有創作能力、富有創造精神的達人們。搭建一個區域性內容創作、輸出、傳播平臺,並實現內容與價值的良性交互,實現作者、讀者、傳播者間的無縫對接。

自由 · 開放 · 分享

掃描二維碼,加入發現者聯盟

變得光禿禿,不但野狼遠遁,就連野兔、野雞也難覓棲身之處。

掮起行囊,出發!

我下到溝底,沿著包石鐵路行進。

前方不遠處,是座已經廢棄的車站——後壩車站。

包石鐵路的主要貨源為包頭礦務局煤礦運出,包頭礦務局破產後貨源極少。本線也曾有早晚兩對包頭東至石拐客運列車,後客流減少停運一對,2008年左右因為本線停運,客運業務全部停辦。現在全線停運,只有車站留有值班留守人員。

向東徒步300米,遇到了此次"探尋東河槽"之旅的第一個村落——魏君窯村。

其實,當地人更習慣把它稱為“魏君窯子”。

在此,得跟外地的朋友們聲明,這個"窯子",可不是過去北京八大胡同的煙花柳巷,它是地名的尾碼,如同"村"、"莊"、"屯"。

好端端的地方,幹嘛偏要叫個"窯子"呢?

說來話長,清朝中期,"嚴禁漢人北出邊塞"的法令日漸鬆馳,晉陝貧民掀起了"走西口"的浪潮,紛紛闖過殺虎口,前往蒙古草原墾荒。朝廷無奈,只得順勢放寬出塞禁令,但是要求漢人"必須春去秋回,不得起房造屋,不得娶蒙古女人為妻……"

人,總得有個棲身的家呀,就連野獸也有一個洞呢。因此,只好學了那土撥鼠,就地打洞。先向地下挖個一米深的寬坑,再沿著坑的四圍築起半米高的乾打壘,最後在頂上蓋些枝條茅草。這樣的家,當然沒個房屋樣子,"走西口"的山西老鄉把它叫作"窯子",雖然比不上老家的窯洞,起碼可以遮避些風雨。人,又是喜歡紮堆生活的,一個“窯子”建起,移民聚攏過來,逐漸形成村落。後來,禁邊令徹底廢除,窯洞、磚房、四合院陸續起建,但以"窯子"命名的村落已經叫慣,就這樣沿用了下來。

於是,包頭就有了許多的"窯子",魏君窯子、雞毛窯子、開洲窯子、留寶窯子……

魏君窯村的老窯洞

《東河文史(第4輯)》(1986年11月)登載了章瑞熾先生的《後營子鄉村史、村名考》文章,講述了許多村落的村名來源、居民祖源,是一篇難得的人文史料。

如今,隨著行政區域的重新劃分,當年屬於九原區後營子鄉的村落,有許多已經劃歸到了石拐區,甚至改變了村名。

這次行程,我將摘錄《後營子鄉村史、村名考》的相關資料,為東河槽(烏金古道)留些歷史的記憶,也不枉章老先生的一番良苦用心。

魏君窯村,因最早曾有姓魏的住所,所以得名。魏家早已無人,只剩祖墳,墳上尚有石人、石馬,墓碑已丟失。高家祖籍陝西府穀,來此已十幾代。郝家祖先夫婦籍貫分別為河曲和府穀,來此已八、九代。

魏君窯村的舊窯洞

此後的行程,鐵路早已廢棄,土路少有人跡,越向深處越是寂寥。雖然沿途也有村落,不過,居民大都遷往城裡,聽不到多少雞鳴犬吠,我那一手投石打狗的絕技,全然派不上用場。

沿著古道行進,大多數路段荒蕪而乾旱,兩側山巒點綴著稀疏的草叢與灌木,遠沒有江南那般的蔥郁綠意。可是,走得久了,看得深了,會從心底油然生出幾分蒼涼與蕭索的況味。身處此情此景,不難感悟為何北方多出慷慨悲歌的猛士,也不難感悟中國國歌中的那種悲愴、抗爭與奮進。

邂逅山雞

沿著東河槽(烏金古道)繼續行進

塞北初春,東河槽的兩側綻放著許多的山桃花。可惜,前幾日遭逢了一場突如其來的"倒春寒",又加上冷風勁吹,花瓣頗受殘損。然而,這些山桃樹猶有不少含苞欲放的花蕾,在這個屬於它們的季節裡,等待著燦爛盛開。

山桃花

小東瓜村,曾名"小董瓜",位於大東瓜村北約一公里,因該村比大東瓜村要小,所以叫此村名。山溝裡盛產煤炭,解放前便有少量開採,至今仍有大隊煤窯。最早來此的李家,祖籍山西河曲,至今已有十四代。邊家祖籍陝西府穀,來此已八代。

大東瓜村

大東瓜村,曾名"大董瓜",因最初在此曾有一個姓董的以種瓜為生,所以才叫此村名。最早來此的辛家,祖籍山西河曲,至今已有十代。呂家祖籍山西河曲,來此定居已有十幾代。程家祖籍陝西神木,至今已有八代。辛家和呂家兩大戶,于乾隆初年便集資在村內建起一所古廟,解放後被拆毀,今西禪房(為三孔石窯)尚完好,東禪房已破損不堪。

青山村

井子溝,村落建於一條溝裡,因有一眼水井,便取此村名。溝裡盛產煤炭,早在一百多年前便建有小煤窯陸續採煤,至今仍有大隊煤窯。最早來此的趙家,祖籍陝西府穀,至今已有八代。李家祖籍山西祁縣,至今已有六、七代。

皂火溝

皂火溝,最早來此的倪家,祖籍陝西府穀,來此已八代。李家祖籍陝西蘭縣,來此已七、八代。朱家祖籍山西祁縣,來此已六代。

這條峽谷之中,中間是清代的烏金古道,右側是民國的包石鐵路,左側是近年修建的包石一級公路。

歲月在這裡交融,車水馬龍的繁榮,歸屬于現代公路,仿佛作著社會進步的注解。

從皂火溝繼續行進,大約200余米,東河槽劃出一個大大的轉彎,我也攀上了一座高高的山坡。

眼前,出現了兩個洞穴,它們就是"雞毛窯子石窟"。

雞毛窯子石窟,是內蒙古自治區第五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公佈於2014年9月。

文物保護碑上寫著:位於石拐區後營子鄉雞毛窯子村北小山南坡,開鑿於明清時期。石窟坐北朝南,共2窟,東西並列,相距2米。東窟內繪有佛教內容的壁畫,現在部分畫面已脫落,殘留面積23平方米。西窟西側的崖面上分佈三處石刻文字,面積分別為9.4、6.2和0.7平方米,石刻文字為蒙文和藏文,刻記內容為藏傳佛教六字真言。文字清晰,保存較好。對於藏傳佛教在本地區的傳入與流布研究具有重要價值。

信仰,總是被人們所銘記,刻於心,刻于石。

敦煌、龍門、雲岡,三大石窟,雕刻下了中國佛教造像藝術的精華。千姿百態的造像,有著朝代更迭、藝術替進的印痕,也紀錄著佛教對這個民族的文化影響與精神塑造。

這樣的影響與塑造,即使遠在陰山,也有深深印記。

在東河槽(烏金古道)的西側,也有兩處佛教修行者的石窟。不過,年代即晚,又沒有精美的造像,一直被人們所忽略著。

東側洞窟,岩壁上抹了厚厚的泥,又塗了一層黑漆,然後用白堊繪出一尊又一尊的盤膝佛像,整齊地排列於四壁。不過,佛像太小,勾勒太簡單,有佛教的莊重,卻沒有藝術的精巧。據說,它叫作"千佛洞",我大致估算了一下,確實有近千尊。

東側窟內,用泥厚厚地塗抹四壁

壁上繪著數不清的小佛像,依稀可辨

西側洞窟,空空蕩蕩,岩石嶙峋,一派原始風貌。

西側窟內,完全裸露著岩石

相傳,曾有一位中年喇嘛在此修行,白天在佛洞中打坐,晚上在石洞中安歇。他擺了一個小笸籮在古道邊,來往的拉煤人看到時,便摸出身上的乾糧,掰下一塊恭敬放入。小笸籮每兩天出現一次,每次在午前取走,取時總有一個小小的儀式,清臒的喇嘛雙手合什,面對古道念念有辭。路過的人,也總會勒一下牲畜的嚼子,放緩步伐,輕輕走遠。

就這樣,中年喇嘛兩天食一餐,每天畫一佛,約摸過了三年光景。

當洞壁上的佛像畫滿,他又手執錘鑿,在洞窟外的石壁上叮噹敲打。有人詢問,刻的是些什麼,答曰:佛家真言。看上去並不像方方正正的漢字,便又問,答曰:藏文與蒙文。

拉煤人讀過書的極少,聽說喇嘛竟懂兩種奇異的文字,愈加敬佩。於是,在陰雨連綿的日子,或正月封窯的日子,常有人特意前往洞窟,奉上一小包乾糧。

不知是哪年,叮噹的鑿聲停止了,小笸籮也數天未見。有好奇者爬上小山包,向洞窟內探望,喇嘛不見蹤影,經卷與用具也消失了。

那一天,在距離雞毛窯子石窟不遠的山坡之上,聽牧羊人講完這則似真似幻的舊事。我回頭望望洞窟,想著中年喇嘛的清修與堅韌;低頭望望古道,想著拉煤人的苦累與困窘;再想想自己的懈怠與貪求。雖是塞北四月天氣,身上竟有些羞愧的微汗。

上一次,我還曾嫌棄那些佛像繪製得粗糙……

從雞毛窯子石窟的洞口,眺望烏金古道

當年,是怎樣的一個苦行僧,避開塵世的喧囂,沿著東河槽(烏金古道)遁入深山。

一筆一筆地繪著佛像,又一鑿一鑿地刻著經文。收工的夜晚,對著一輪明月,他的心底該有怎樣的澄靜與愉悅?

宗教的力量,無形卻又宏大!

這個角度,是不是曾有苦行僧的深邃目光?

陰山小蟲 (自由發·發現者聯盟簽約作家、自由發APP文化線上頻道簽約內容創作人)

一個四十多歲的老男人,曾經混跡醫藥行業,如今返回內蒙包頭,專注于本土歷史人文的整理與解讀。願以“行千里路,讀萬卷書”為心旨,感悟文化,修行自己。路雖遠,行則必至;事雖難,做則必成。

包頭發現者聯盟由“自由發”新媒體矩陣發起成立,聚合包頭市在文學、互聯網、生活、時尚、汽車、餐飲等領域具有創作能力、富有創造精神的達人們。搭建一個區域性內容創作、輸出、傳播平臺,並實現內容與價值的良性交互,實現作者、讀者、傳播者間的無縫對接。

自由 · 開放 · 分享

掃描二維碼,加入發現者聯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