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總台記者“融合”觸電電影節:我們準備好了!

央視網消息這個春天, 來北京赴一場電影之約。 4月15日, 第八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如約而至。 本屆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涵蓋七大主體活動, 10個最終大獎, 境內外報名影片659部。

與往屆相比, 本屆電影節首次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共同主辦。 為了報導好這次電影節,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集合優勢兵力, 以融合的姿態奮鬥在報導現場。

總台央視記者王小節:期待人才聚合與多種報導方式的融合

王小節

央視新聞用戶端截圖

13日晚間, 有細心的網友發現, 在央視新聞用戶端推送的新聞上出現了“總台記者”的署名。

事實上, 從3月21日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成立以後, 如何以更好的融合姿態出現在報導現場, 三台一直在不斷嘗試。

“這是十九大之後, 在北京召開的第一個大型國際文化活動, 我們將以‘總台’全新的報導陣容亮相, 首先我們在呼號上做了統一。 ”中央電視臺記者王小節說, 在13日的北京國際電影節新聞發佈會上,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記者一經提問, 這個全新的名字就給在場嘉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想要做好電影節的融合報導並不簡單, 活動牽扯人員多, 報導任務重, 策劃時間緊。 王小節告訴記者,

過去做方案大家各自為戰, 而今年則變成一起策劃、問題彙集、一個記者提問、一個呼號、多個管道播出。 “比如說中央電視臺北京記者站記者採訪到的內容原來只是央視全台共用, 而現在是全總台共用, 也就是說我們的節目在第一時間可以傳播到廣播、網路等各終端了。 ”

如何在聯動的過程中既保持各自原有的優勢, 又能疊加出1+1+1>3的效果?

“主要還是手段融合, 讓央視記者提問出現在廣播上, 讓央廣和國際台記者出現在電視上, 意味著效率提高、效果放大。 ”王小節補充道。

“比如國際台有語言優勢, 她們可以負責外語採訪;央廣有資深編輯, 可以在後方策劃方案。 做到集中最優勢的資源將資訊共用, 避免記者重複勞動。

”王小節說。 這次電影節, 她很期待看到人才聚合與多種報導方式的融合。

總台央廣記者李文蕊:第一次出鏡既興奮又緊張

電影嘉年華移動直播頁面

李文蕊(左一)與羅雅薇(右一)在直播中。

14日一大早, 央廣記者李文蕊驅車趕往懷柔踩點, 下午一點, 她將與新搭檔央視記者羅雅薇一起主持第八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嘉年華活動的移動直播。

“這是融合後, 我第一次參與三台合作的直播報導。 ”李文蕊說。 由於長期做廣播節目, 很少面對鏡頭, 剛接到任務時, 她感覺到一絲猶豫和不自信。 “可以說是從零出發了。 ”

一場直播下來,李文蕊與羅雅薇很快熟絡起來,事後溝通時還互相取長補短,分享收穫。在李文蕊看來,廣播節目和電視畫面呈現出來的最大不同就是控場的不同。

“廣播空場五秒鐘不出聲,那就是一個嚴重的事故,但是在畫面的呈現過程中,有的時候是需要空下來,再去給予關注。這讓觀眾會有一些想像的空間。”她表示,能很快的在總台的架構下去完成直播,覺得彼此就像一家人,這對她們來說也是一次全新的嘗試。

“總台的成立給我們指明了大的方向,三台合作的製作方式更加要求我們記者鍛煉業務素質,把自己打造成一個全方面的行家裡手。”李文蕊說。

總台國際台記者劉軼瑤:受益于三台三網融合 預熱稿編發數量創歷史新高

國際台記者劉軼瑤已是第八年參與報導北京國際電影節了,以往報導時,她們主要是結合國際線上自身媒體特點,發揮多語種報導優勢,以圖、文、音視頻等多媒體形式的報導為主,在視頻呈現等方面存在著不足,視頻報導數量品質明顯弱於其他媒體形式。

在今年第八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的報導中,她們有了全新的嘗試。劉軼瑤告訴記者,因為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的成立,三台三網實現有機融合,國際線上對北京國際電影節的報導呈現手段更加豐富,不僅稿件數量大幅提升,優質視頻內容也越來越多。截至開幕前,已發佈45篇北京電影節預熱稿件,開創報導電影節以來預熱稿數量歷史新高,同時,還開設了北京國際電影節熱門標籤,搭設移動端專題,在重點位置推薦。

劉軼瑤給記者舉了一個例子,在4月13日舉行的第八屆北京國際電影“天壇獎”國際評委會媒體見面會上,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的記者對評委會主席王家衛進行了提問,並製作了視頻新聞在多端推薦。“我們借助央視的優質視頻力量,在第一時間進行新聞編發,除常規的圖文形式外,輔以央視視頻內容,使得新聞形式更多樣化。”劉軼瑤說。

劉軼瑤表示,在未來一周電影節時間內,國際線上還將繼續圍繞電影節的開閉幕式、電影展映、天壇獎、北京策劃·主題論壇、電影市場、電影嘉年華、以及參展中外電影人等重點環節進行全面深入報導。同時與總台各機構實現報導聯動,及時將各路記者的採訪稿件呈現在新媒體專題中。她相信,隨著第八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的進行,三台三網融合報導的力量將會得到充分發揮。

一場直播下來,李文蕊與羅雅薇很快熟絡起來,事後溝通時還互相取長補短,分享收穫。在李文蕊看來,廣播節目和電視畫面呈現出來的最大不同就是控場的不同。

“廣播空場五秒鐘不出聲,那就是一個嚴重的事故,但是在畫面的呈現過程中,有的時候是需要空下來,再去給予關注。這讓觀眾會有一些想像的空間。”她表示,能很快的在總台的架構下去完成直播,覺得彼此就像一家人,這對她們來說也是一次全新的嘗試。

“總台的成立給我們指明了大的方向,三台合作的製作方式更加要求我們記者鍛煉業務素質,把自己打造成一個全方面的行家裡手。”李文蕊說。

總台國際台記者劉軼瑤:受益于三台三網融合 預熱稿編發數量創歷史新高

國際台記者劉軼瑤已是第八年參與報導北京國際電影節了,以往報導時,她們主要是結合國際線上自身媒體特點,發揮多語種報導優勢,以圖、文、音視頻等多媒體形式的報導為主,在視頻呈現等方面存在著不足,視頻報導數量品質明顯弱於其他媒體形式。

在今年第八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的報導中,她們有了全新的嘗試。劉軼瑤告訴記者,因為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的成立,三台三網實現有機融合,國際線上對北京國際電影節的報導呈現手段更加豐富,不僅稿件數量大幅提升,優質視頻內容也越來越多。截至開幕前,已發佈45篇北京電影節預熱稿件,開創報導電影節以來預熱稿數量歷史新高,同時,還開設了北京國際電影節熱門標籤,搭設移動端專題,在重點位置推薦。

劉軼瑤給記者舉了一個例子,在4月13日舉行的第八屆北京國際電影“天壇獎”國際評委會媒體見面會上,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的記者對評委會主席王家衛進行了提問,並製作了視頻新聞在多端推薦。“我們借助央視的優質視頻力量,在第一時間進行新聞編發,除常規的圖文形式外,輔以央視視頻內容,使得新聞形式更多樣化。”劉軼瑤說。

劉軼瑤表示,在未來一周電影節時間內,國際線上還將繼續圍繞電影節的開閉幕式、電影展映、天壇獎、北京策劃·主題論壇、電影市場、電影嘉年華、以及參展中外電影人等重點環節進行全面深入報導。同時與總台各機構實現報導聯動,及時將各路記者的採訪稿件呈現在新媒體專題中。她相信,隨著第八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的進行,三台三網融合報導的力量將會得到充分發揮。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