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法媒:馬克龍外交向特朗普靠攏 法國走上“狹窄之路”

4月13日, 法國與美國、英國一道, 對敘利亞實施空中打擊。 在外交層面, 法國總統馬克龍跟隨美國步伐的做法引發媒體質疑。

法國《新觀察家》週刊網站4月13日發表題為《馬克龍沒能重新塑造法國的外交政策》的文章稱, 一年前, 埃馬紐埃爾·馬克龍的勝選被認為是對民粹主義浪潮的成功阻擊, 當時英國脫歐到特朗普當選等事件證明這一浪潮很難阻擋。 如今, 法國總統在敘利亞危機上成了特朗普的最佳盟友, 在“中毒門”事件中也堅定地站在英國一邊對抗莫斯科。

文章指出, 除了當今世界太過不可預料的因素之外,

馬克龍這些立場也表明了法國這樣的中等國家想要有獨立的外交政策很難。 當選一年後, 他想要的獨立外交政策雄心還剩下什麼了?

並未找到自己的行動準則

文章稱, 在大選期間及其從國際舞臺上的最初表現來看, 馬克龍標榜自己為“戴高樂-密特朗主義者”。 這一法國獨立政策眾所周知的標籤, 與源自薩科齊、在奧朗德任上得以延續的“新保守主義”是對立的。

文章稱, 作為總統候選人的馬克龍, 其最引人注目的是批評海外軍事行動的冒險做法, 這顯然指的是2003年美國人進行的伊拉克戰爭, 他對薩科齊任總統、法國主導的2011年出兵利比亞的行動也持譴責態度。

然而, 這種態度如今卻並未阻止馬克龍與特朗普並肩對敘利亞化武襲擊展開行動。

兩人近乎每天通話和進行協調, 而這種出人意料的美法組合也讓“別人”開始重新排位, 尤其是認為與美國有“特殊關係”的英國。

特朗普和馬克龍的共同點是什麼?

文章認為, 兩者都想不惜一切代價突顯自己與前任的不同, 而物件分別是奧巴馬和奧朗德。 後兩者在2013年最終都沒有對巴沙爾政權的所謂“化武襲擊”實施報復。

文章稱, 馬克龍的表現沒那麼明顯, 但是也希望自己在不被期待的領域——採取軍事行動——樹立威信。

為此, 馬克龍把手中的牌與競選時的諾言混淆在一起, 給人的感覺是可以接受在一些方案中扮演次要角色。 在“斯克裡帕爾遭投毒案”中他對莫斯科態度強硬, 或者在化武襲擊事件中他堅稱要報復巴沙爾政權,

在這些事件中巴黎並沒有確定自己的行動準則。

文章指出, 在敘利亞問題上愛麗舍宮向白宮靠攏, 這會帶來不可忽視的風險:特朗普一貫不按套路出牌, 馬克龍也無法否認由此帶來的現實和風險。

政策模糊或致歐盟前景不明

文章稱, 為了能在敘利亞問題上入夥, 巴黎實際上加入的是一個馬克龍以前視為噩夢的聯盟:今年1月份馬克龍曾明確表示, 美國、以色列和沙特的“言論將會讓我們陷入伊朗戰爭”……

文章認為, 法國的外交實際上是在一條十分狹窄的路上前行, 這將讓他與一個以前還宣稱十分危險的聯盟共進退。 5月份法國有可能又得與這一聯盟拉開距離, 除非馬克龍能說服特朗普延長有關伊朗核協議的制裁豁免。

5月12日, 美國總統將與十分敵視德黑蘭的鷹派約翰·博爾頓、邁克·蓬佩奧一道, 決定是否再給伊朗延長豁免。

文章最後指出, 上述的矛盾讓馬克龍的外交政策很難讀懂, 而其對歐盟的政策則是一個大大的問號。 一年前馬克龍當選時歐洲的融合似乎比較容易, 如今則變得十分複雜:德國大選的艱難和默克爾6個月才組閣成功並不在其計畫之內, 況且還有歐盟另外一個大國義大利所存在的巨大不確定性。 在這種情況下, 敵視歐盟的維克托·歐爾班在大選中再次獲得成功, 而他被法國認為是歐盟解體的最大推手。

馬克龍自當選之後確實再次讓法國的聲音出現在了國際舞臺上,

並且也給他帶來了信譽, 這也是拜英國和德國雙雙失聲、華盛頓政治上的混亂以及全球各種威脅不斷加大所賜。 但是, 很難將“法國聲音”變成“歐盟聲音”, 而這始終是馬克龍雄心抱負的核心內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