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行為啟動:針對抑鬱的行為治療 Behavioral activation

行為啟動(BA, Behavioral activation)干預措施經常用於治療抑鬱。 行為啟動源于抑鬱的行為模型, 它將抑鬱症狀歸因為缺少正性強化(positive reinforcement)導致的;抑鬱症患者常表現為精力下降, 易疲勞, 社交退縮, 活動度底下--這些病理性行為導致患者難以獲得積極情緒體驗--繼而進一步加重症狀, 形成惡性循環;行為啟動需要根據個體具體情況定制針對性的治療計畫。

本文將會介紹什麼是行為啟動, 該行為模型建立的基礎以及如何將行為啟動納入治療計畫中, 包括行為啟動使用的某些技術。

什麼是行為啟動(BA)以及治療原理?

行為啟動 (BA)是“一種結構化、短程的心理療法, 旨在:

(1)增加適應性活動的參與度(與提高愉悅或個體掌控水準相關的活動)

(2)降低維持抑鬱症狀或增加患抑鬱風險活動的參與度(正常社會活動除外)

(3)解決限制獲得獎勵機會、消除負性刺激”(Dimidjian 等, 2011)。

作為抑鬱治療手段行為啟動的主要觀點是“鼓勵抑鬱症狀個體學習如何應對負性情緒”以及“通過短期、中期以及長遠個人目標的重建,

增加積極的自我意識”(Chan 等, 2017)。

換句話說, 抑鬱症患者的活動水準低下, 意志力缺乏導致的社交回避會造成症狀的持續惡化, 行為啟動是一種強調識別患者日常維持抑鬱症狀的行為模式並改變的治療干預手段。 行為啟動幫助患者制定更多活動計畫(通常是來訪者鍾愛的活動), 發展社交技巧或幫助個體追蹤自己的情緒以及活動的變化。 行為啟動是一種高度個人化的抑鬱干預手段, 通過改變抑鬱症狀中的某些行為以達到改善症狀的目的。

BA根據的行為主義理論

行為啟動是根據抑鬱的行為模型建立起來的,

如Lewinsohn & Shaffer在1971年的研究中提到的一樣。 這些研究者認為抑鬱是由於缺乏正性強化而導致的一種行為問題(與認知問題相對), 特別是在社會關係(人際關係困難)中。 根據研究者提出的抑鬱行為模型, 研究者認為治療抑鬱最好的方式是“通過改變患者的行為或環境增加足夠的正強化經驗”。

雖然某些心理學家仍然只採用極端的行為主義, 但大部分的現代行為模型已經納入了認知成分。 普遍來說, 大部分的現代心理模型同時包含了認知和行為成分, 即認知行為療法(CBT)--是目前使用最廣泛的循證治療方法。 事實上, 行為啟動起初是作為CBT的一個組成成分, 行為治療不僅對抑鬱有效, 對於焦慮障礙也非常有效。

行為啟動可能甚至是導致CBT有效的驅動力;由 Jacobson等人(1996)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

上述原因可能是心理研究者目前對行為啟動感興趣的主要原因之一。 尤其, 這些研究者發現, 完成行為啟動治療的抑鬱個體與完成CBT中某些認知治療的個體出現了類似的症狀改善。

雖然行為主義者不再否認認知的重要性, 但相對於認知治療來說, 他們仍然更支持行為治療;因為行為比想法更容易進行針對性治療。 上述提到的研究 (Jacobson等, 1996)顯示, 行為啟動可能是CBT如此有效的主要原因。 因此, 雖然行為主義者不再認為正性強化是唯一可用於治療抑鬱的方法, 但他們仍然認為這是最優異的治療手段之一。

應用行為分析:行為啟動可以改善個體症狀嗎?

行為啟動是應用行為分析的一個類別, 應用行為分析是基於斯金納工作原理的一個研究領域, 特別是他發現“在給定的環境背景下, 人或動物為了達到某種目的, 會採取一定的行為。 當這種行為的後果對他有利時, 這種行為就會在以後重複出現;不利時, 這種行為就減弱或消退”(Roane 等, 2016)。

行為啟動的其中一個優勢是可以根據每個個體“價值觀和能力”的不同進行個人定制化治療,同樣也可用於治療重度抑鬱障礙的特殊類型,如重度抑鬱障礙共病人格障礙(Cannity & Hopko, 2017; Kanter 等, 2010)。換句話說,在幾乎所有的抑鬱案例中,某些行為啟動干預措施是有效的。有關於行為啟動需要留意的是,治療師必須注意他們自己對來訪者行為的強化(Pass 等,2016);也即是說,治療師應該確保在治療期間強化患者的適應性行為。

行為啟動的行為模型的應用

在使用行為啟動干預手段治療來訪者之前,需根據來訪者的抑鬱症狀進行行為模型的概念化處理。如Pass 在文章中(Pass 等, 2016)的提到的16歲的 Amy個案;為了治療她的抑鬱症,治療師面訪了Amy及其母親,以詳細瞭解她的抑鬱症狀。從她們的資訊中,治療師確定Amy的抑鬱症狀很可能是由於最近父親去世、母親患病、自己的疲勞和日益增加的學業負擔。

她的疲勞症狀引起了治療師的特別關注,因為該症狀導致Amy失去了正性強化的機會,特別是在社會生活中;也就是因為她特別容易疲勞,所以損失了許多與朋友相處的機會。因為缺少了與朋友溝通交流的機會(青春期),她容易體驗到許多負面情緒,又進而導致精力不足,活動度底下。下圖是該惡性循環的示意圖以及BA治療旨在提供的替代性迴圈:

行為啟動最終幫助Amy成功擺脫抑鬱情緒,在某種程度上也幫助她在社交生活中找到了更多正性強化的機會。Amy和她的母親以及治療師三者合作,針對其抑鬱症狀制定了行為治療的方案,這對症狀的改善至關重要。Amy的評論可以顯示出行為干預手段的(與強調認知方式相對)的好處,正如文章所指出的,“Amy在她的評估中說,她想要瞭解更‘實用’的辦法,而不是之前那種圍繞喪失(父親離世產生的創傷)的諮詢。她在之前的諮詢中已經深入談論父親的死亡並表達相應的哀傷情感,而行為啟動可以有效改善抑鬱情緒”。

行為啟動的10+技術

行為啟動使用的某些技術如下(Dimidjian 等 2011; Lejuez 等, 2001a):

◆對活動和心境的自我監控(行為記錄)

◆活動規劃

◆活動組成

◆問題解決

◆社交技巧訓練

◆等級制定(將需要進行的活動進行難易等級排序)

◆行為塑造(進行健康行為訓練)

◆獎勵機制

◆行為契約(與朋友和家人達成協議,強化改變動機)

◆生活領域評估(確定個體渴望在哪方面獲得成功)

更多資訊見下方抑鬱治療的簡要行為啟動手冊(Lejuez 等, 2001a)。

5+行為啟動工作表&活動

如果你對上述技術感興趣,下面列舉的某些行為啟動工具表可以幫助你順利實施,最後一份工作表實際上是完整的行為啟動治療手冊:

行為啟動的積極活動

該工作表幫助個體發現某些可以獲得獎賞的活動以及獲得多大的獎賞。這個工作表要求個體列出一系列活動,然後評估完成每項活動所獲得的獎賞程度。該工作表是發現日常生活獎賞事件的有效方式。

每日生活日記

個體使用每日生活工作記錄表記錄自己每日是如何安排時間的,它包括每週、每日、每時的排程(其中,早晨和夜晚區別于其他時間段,兩個小時記錄一次)。個體在自己精力有餘的情況下,可以自行編制新表格。

行為啟動工作成就表

這是一份基本的活動規劃工作表。活動規劃不僅能促進個體履行自己的責任,還能幫助個體制定更多正強化活動(如花時間和朋友呆在一起)。就像工作表的解釋說明一樣,平衡好責任和有趣(活動)可以達到最好的效果。

管理抑鬱的行為策略

這是一份較大的檔包。該檔包除了活動規劃表,還包括一份更嚴格的活動日程表,幫助個體每日精准的安排時間,而不僅僅是未來幾天的大致安排。除了這兩個表格,這個檔包還包括行為技術是如何改善抑鬱症狀的,以及個體如何運用這些行為技術達到良好的效果。

下表旨在抑鬱患者通過參與產生積極回饋和個體掌控感的活動改善消極情緒,同時通過明確個體價值,將自己珍視的價值轉化為實際行動。

抑鬱治療的簡要行為啟動手冊

該抑鬱治療的簡要行為啟動手冊由Lejuez等人提出(2001b)。它可以“作為一套完整的治療方案,或是作為治療方案的一部分(聯合其他的治療技術或藥物治療)” 。該手冊對行為啟動內容及其有效性進行了討論,也包括一些幫助抑鬱患者實施行為啟動治療的工作表和資源。

結語

自從Jacobson 等人(1996)宣稱行為啟動是最有效的CBT成分,行為啟動開始在抑鬱治療中被廣泛使用。數項研究表明,行為啟動確實可有效治療抑鬱,即使患者存在其他共病症狀。毫無疑問,行為啟動是治療抑鬱的有效方式,世界衛生組織推薦行為啟動治療手段與藥物治療結合針對中度至重度抑鬱症患者。

行為啟動中最關鍵的就是正性強化部分,特別是在社會情境(人際關係)中。通過對患者(尤其是青春期抑鬱症患者)問題解決的訓練,重建並積極強化患者適應性行為,增加積極回饋。

作者:王翼 劉悅

中文原創 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參考文獻:

Boswell, J.F., Iles, B.R., Gallagher, M.W., Farchione, T.J. (2017). Behavioral Activation Strategies in 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 for Anxiety Disorders. Psychotherapy, 54(3), 231-236. doi:10.1037/pst0000119

Cannity, K.M., Hopko, D.R. (2017). Behavioral Activation for a Breast Cancer Patient with Major Depression and Coexistent Personality Disorder.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Psychotherapy, 47(4), 201-210. doi:10.1007/s10879-017-9359-6

Chan, A.T.Y., Sun, G.Y.Y., Tam, W.W.S., Tsoi, K.K.F., Wong, S.Y.S. (2017). The effectiveness of group-based behavioral activ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An update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208(1), 345-354. doi:10.1016/j.jad.2016.08.026

Cuijpers, P., van Straten, A., Warmerdam, L. (2007). Behavioral activation treatments of depression: A meta-analysis.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27(3), 318-326. doi:10.1016/j.cpr.2006.11.001

Dimidjian, S., Barrera, M., Martell, C., Muñoz, R.F., Lewinsohn, P.M. (2011). The Origins and Current Status of Behavioral Activation Treatments for Depression. Annual Review of Clinical Psychology, 7(1), 1-38. doi:10.1146/annurev-clinpsy-032210-104535

Jacobson, N.S., Dobson, K.S., Truax, P.A., Addis, M.E., Koerner, K., Gollan, J.K., Gortner, E., Prince, S.E. (1996). A component analysis of cognitive-behavioral treatment for depression.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64(2), 295-304. doi:10.1037/0022-006X.64.2.295

Kanter, J.W., Manos, R.C., Bowe, W.M., Baruch, D.E., Busch, A.M., Rusch, L.C. (2010). What is behavioral activation?: A review of the empirical literature.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30(6), 608-620. doi:10.1016/j.cpr.2010.04.001

Lejuez, C.W., Hopko, D.R., Hopko, S.D. (2001a). A Brief Behavioral Activation Treatment for Depression. Behavior Modification, 25(2), 255-286. doi:10.1177/0145445501252005

Lejuez, C.W., Hopko, D.R., LePage, J.P., Hopko, S.D., McNeil, D.W. (2001b). A brief behavioral activation treatment for depression. Cognitive and Behavioral Practice, 8(1), 164-175. doi:10.1016/S1077-7229(01)80022-5

Lewinsohn, P.M., Shaffer, M. (1971). Use of home observations as integral part of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 preliminary report and case studies.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37(1), 87-94. doi:10.1037/h0031297

Pass, L., Whitney, H., Reynolds, S. (2016). Brief Behavioral Activation for Adolescent Depression: Working With Complexity and Risk. Clinical Case Studies, 15(5), 360-375. doi:10.1177/1534650116645402

Roane, H.S., Fisher, W.W., Carr, J.E. (2016).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as Treatment for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Journal of Pediatrics, 175(1), 27-32. doi:10.1016/j.jpeds.2016.04.023

這種行為就減弱或消退”(Roane 等, 2016)。

行為啟動的其中一個優勢是可以根據每個個體“價值觀和能力”的不同進行個人定制化治療,同樣也可用於治療重度抑鬱障礙的特殊類型,如重度抑鬱障礙共病人格障礙(Cannity & Hopko, 2017; Kanter 等, 2010)。換句話說,在幾乎所有的抑鬱案例中,某些行為啟動干預措施是有效的。有關於行為啟動需要留意的是,治療師必須注意他們自己對來訪者行為的強化(Pass 等,2016);也即是說,治療師應該確保在治療期間強化患者的適應性行為。

行為啟動的行為模型的應用

在使用行為啟動干預手段治療來訪者之前,需根據來訪者的抑鬱症狀進行行為模型的概念化處理。如Pass 在文章中(Pass 等, 2016)的提到的16歲的 Amy個案;為了治療她的抑鬱症,治療師面訪了Amy及其母親,以詳細瞭解她的抑鬱症狀。從她們的資訊中,治療師確定Amy的抑鬱症狀很可能是由於最近父親去世、母親患病、自己的疲勞和日益增加的學業負擔。

她的疲勞症狀引起了治療師的特別關注,因為該症狀導致Amy失去了正性強化的機會,特別是在社會生活中;也就是因為她特別容易疲勞,所以損失了許多與朋友相處的機會。因為缺少了與朋友溝通交流的機會(青春期),她容易體驗到許多負面情緒,又進而導致精力不足,活動度底下。下圖是該惡性循環的示意圖以及BA治療旨在提供的替代性迴圈:

行為啟動最終幫助Amy成功擺脫抑鬱情緒,在某種程度上也幫助她在社交生活中找到了更多正性強化的機會。Amy和她的母親以及治療師三者合作,針對其抑鬱症狀制定了行為治療的方案,這對症狀的改善至關重要。Amy的評論可以顯示出行為干預手段的(與強調認知方式相對)的好處,正如文章所指出的,“Amy在她的評估中說,她想要瞭解更‘實用’的辦法,而不是之前那種圍繞喪失(父親離世產生的創傷)的諮詢。她在之前的諮詢中已經深入談論父親的死亡並表達相應的哀傷情感,而行為啟動可以有效改善抑鬱情緒”。

行為啟動的10+技術

行為啟動使用的某些技術如下(Dimidjian 等 2011; Lejuez 等, 2001a):

◆對活動和心境的自我監控(行為記錄)

◆活動規劃

◆活動組成

◆問題解決

◆社交技巧訓練

◆等級制定(將需要進行的活動進行難易等級排序)

◆行為塑造(進行健康行為訓練)

◆獎勵機制

◆行為契約(與朋友和家人達成協議,強化改變動機)

◆生活領域評估(確定個體渴望在哪方面獲得成功)

更多資訊見下方抑鬱治療的簡要行為啟動手冊(Lejuez 等, 2001a)。

5+行為啟動工作表&活動

如果你對上述技術感興趣,下面列舉的某些行為啟動工具表可以幫助你順利實施,最後一份工作表實際上是完整的行為啟動治療手冊:

行為啟動的積極活動

該工作表幫助個體發現某些可以獲得獎賞的活動以及獲得多大的獎賞。這個工作表要求個體列出一系列活動,然後評估完成每項活動所獲得的獎賞程度。該工作表是發現日常生活獎賞事件的有效方式。

每日生活日記

個體使用每日生活工作記錄表記錄自己每日是如何安排時間的,它包括每週、每日、每時的排程(其中,早晨和夜晚區別于其他時間段,兩個小時記錄一次)。個體在自己精力有餘的情況下,可以自行編制新表格。

行為啟動工作成就表

這是一份基本的活動規劃工作表。活動規劃不僅能促進個體履行自己的責任,還能幫助個體制定更多正強化活動(如花時間和朋友呆在一起)。就像工作表的解釋說明一樣,平衡好責任和有趣(活動)可以達到最好的效果。

管理抑鬱的行為策略

這是一份較大的檔包。該檔包除了活動規劃表,還包括一份更嚴格的活動日程表,幫助個體每日精准的安排時間,而不僅僅是未來幾天的大致安排。除了這兩個表格,這個檔包還包括行為技術是如何改善抑鬱症狀的,以及個體如何運用這些行為技術達到良好的效果。

下表旨在抑鬱患者通過參與產生積極回饋和個體掌控感的活動改善消極情緒,同時通過明確個體價值,將自己珍視的價值轉化為實際行動。

抑鬱治療的簡要行為啟動手冊

該抑鬱治療的簡要行為啟動手冊由Lejuez等人提出(2001b)。它可以“作為一套完整的治療方案,或是作為治療方案的一部分(聯合其他的治療技術或藥物治療)” 。該手冊對行為啟動內容及其有效性進行了討論,也包括一些幫助抑鬱患者實施行為啟動治療的工作表和資源。

結語

自從Jacobson 等人(1996)宣稱行為啟動是最有效的CBT成分,行為啟動開始在抑鬱治療中被廣泛使用。數項研究表明,行為啟動確實可有效治療抑鬱,即使患者存在其他共病症狀。毫無疑問,行為啟動是治療抑鬱的有效方式,世界衛生組織推薦行為啟動治療手段與藥物治療結合針對中度至重度抑鬱症患者。

行為啟動中最關鍵的就是正性強化部分,特別是在社會情境(人際關係)中。通過對患者(尤其是青春期抑鬱症患者)問題解決的訓練,重建並積極強化患者適應性行為,增加積極回饋。

作者:王翼 劉悅

中文原創 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參考文獻:

Boswell, J.F., Iles, B.R., Gallagher, M.W., Farchione, T.J. (2017). Behavioral Activation Strategies in 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 for Anxiety Disorders. Psychotherapy, 54(3), 231-236. doi:10.1037/pst0000119

Cannity, K.M., Hopko, D.R. (2017). Behavioral Activation for a Breast Cancer Patient with Major Depression and Coexistent Personality Disorder.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Psychotherapy, 47(4), 201-210. doi:10.1007/s10879-017-9359-6

Chan, A.T.Y., Sun, G.Y.Y., Tam, W.W.S., Tsoi, K.K.F., Wong, S.Y.S. (2017). The effectiveness of group-based behavioral activ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An update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208(1), 345-354. doi:10.1016/j.jad.2016.08.026

Cuijpers, P., van Straten, A., Warmerdam, L. (2007). Behavioral activation treatments of depression: A meta-analysis.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27(3), 318-326. doi:10.1016/j.cpr.2006.11.001

Dimidjian, S., Barrera, M., Martell, C., Muñoz, R.F., Lewinsohn, P.M. (2011). The Origins and Current Status of Behavioral Activation Treatments for Depression. Annual Review of Clinical Psychology, 7(1), 1-38. doi:10.1146/annurev-clinpsy-032210-104535

Jacobson, N.S., Dobson, K.S., Truax, P.A., Addis, M.E., Koerner, K., Gollan, J.K., Gortner, E., Prince, S.E. (1996). A component analysis of cognitive-behavioral treatment for depression.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64(2), 295-304. doi:10.1037/0022-006X.64.2.295

Kanter, J.W., Manos, R.C., Bowe, W.M., Baruch, D.E., Busch, A.M., Rusch, L.C. (2010). What is behavioral activation?: A review of the empirical literature.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30(6), 608-620. doi:10.1016/j.cpr.2010.04.001

Lejuez, C.W., Hopko, D.R., Hopko, S.D. (2001a). A Brief Behavioral Activation Treatment for Depression. Behavior Modification, 25(2), 255-286. doi:10.1177/0145445501252005

Lejuez, C.W., Hopko, D.R., LePage, J.P., Hopko, S.D., McNeil, D.W. (2001b). A brief behavioral activation treatment for depression. Cognitive and Behavioral Practice, 8(1), 164-175. doi:10.1016/S1077-7229(01)80022-5

Lewinsohn, P.M., Shaffer, M. (1971). Use of home observations as integral part of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 preliminary report and case studies.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37(1), 87-94. doi:10.1037/h0031297

Pass, L., Whitney, H., Reynolds, S. (2016). Brief Behavioral Activation for Adolescent Depression: Working With Complexity and Risk. Clinical Case Studies, 15(5), 360-375. doi:10.1177/1534650116645402

Roane, H.S., Fisher, W.W., Carr, J.E. (2016).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as Treatment for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Journal of Pediatrics, 175(1), 27-32. doi:10.1016/j.jpeds.2016.04.023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