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我在伏龍芝學軍事,一位解放軍大校眼中的俄羅斯頂級軍校

20余萬字留學日記;80余萬字課堂筆記;近200幅珍貴圖片。

解密俄羅斯戰鬥民族的軍事傳統、戰略思維和民族性格。

探討一流軍隊建設之道!

中國軍網微信將陸續刊發《我在伏龍芝學軍事》一書中的精彩章節, 敬請期待與關注!

01

內容簡介

這是一位元中國解放軍大校記述在俄羅斯伏龍芝軍事學院留學3年的親身經歷及其感悟啟示、戰略思考的書。

20世紀90年代中期, 中央軍委做出了選派優秀軍官到國外軍事院校學習深造的重大決策。

1996年9月至1999年6月, 作者與其他11名校級軍官被派往伏龍芝軍事學院學習戰役戰術專業。

伏龍芝軍事學院與美國西點軍校、英國桑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法國聖西爾軍校統稱為世界四大軍事名校, 但這幾所軍校的最大區別是伏龍芝軍事學院是培訓將校軍官的最高學府, 其他幾所軍校多是培養連排級尉官的陸軍初級指揮學院。

本書以作者的親身留學經歷, 以20余萬字留學日記, 80余萬字課堂筆記為材料, 對伏龍芝軍事學院對學員作戰思想與指揮能力進行的“魔鬼式”實戰化教學法, 俄羅斯戰鬥民族的軍事傳統、戰略思維、民族性格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解讀。

這一留學經歷還加深了作者對俄羅斯社會轉型、戰略文化、戰爭歷史、中俄關係和解放軍建設改革、國家安全戰略等問題的認識思考,

這些在書中都有精緻的論說。

02

自 序

伏龍芝軍事學院

1996年9月, 來自解放軍總部機關和各軍區、軍兵種部隊及院校的42名校級指揮軍官和技術軍官飛赴俄羅斯,

分別進入伏羅希洛夫總參軍事學院、伏龍芝軍事學院、馬利諾夫斯基裝甲兵學院、茹可夫斯基空軍工程學院、庫茲涅佐夫海軍學院5所軍事學院, 開始了為期1年或3年的軍事留學。

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斷軍事留學生派遣工作30年後的第一次, 在解放軍建設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時至今日, 中國已向俄羅斯、德國、英國、法國、義大利、以色列等國家的100多所軍事院校派遣了軍事留學生, 一批批吃過洋麵包又滿懷抱負的軍事人才回國後在各自崗位上建功立業。

作為中國改革開放後首批走出國門的軍事留學親歷者, 我感覺有責任、有義務也有志趣將這一留學過程及其感悟啟示記述下來,

以感恩時代、感恩軍隊、感恩母校, 發揮存史、諮詢、啟迪後人和溫故知新的作用。

伏龍芝軍事學院享譽世界, 在中國也具有很高的知名度。

現在, 許多中國人都將伏龍芝軍事學院與美國西點軍校、英國桑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法國聖西爾軍校統稱為世界四大軍事名校, 但這幾所軍校的最大區別是伏龍芝軍事學院是培訓將校軍官的最高學府(1936年後改為陸軍中級指揮學院), 其他幾所軍校多是培養連排級尉官的陸軍初級指揮學院, 也就是士兵或高中生在軍隊任職之前接受的軍事學歷教育。

1996年9月至1999年6月, 我與來自原總參謀部和北京、南京、成都、濟南、廣州、蘭州等軍區機關部隊及國防大學、南京陸軍指揮學院、石家莊陸軍指揮學院的11名校級軍官在伏龍芝軍事學院學習戰役戰術專業。

3年留學留給我們的深刻印象是伏龍芝軍事學院對學員作戰思想與指揮能力進行的“魔鬼式”實戰化教學法,從營戰術到集團軍戰役的跨級合成、技指合一、技理融合、飽和精准、軍種聯合培訓,從知識、理念、流程和方法等維度突出指揮員在組織指揮打仗中必須具備的聽、說、看、算、畫、寫、變等“怎麼做”的實際問題,目的性、程式性、操作性極強。

經過數道關卡、艱辛磨煉之後,我們深刻領悟了“忠誠·英勇·榮譽”校訓的精神實質,都不由自主地發出這樣的感慨:俄羅斯人太較真兒了,當好一個合格的指揮員太難了!

每當想起20年前不帶翻譯的超負荷專業學習、猶如“上刑場”“跑馬拉松”似的連續40多天畢業考試,都讓人感慨萬千。

軍事留學不僅在課堂,這一經歷還加深了我對俄羅斯社會轉型、戰略文化、戰爭歷史、中俄關係和解放軍建設改革等問題的認識思考。

即便是留學回國已過去近20年的今天,回過頭看當年的總體認識和主要感悟依然如舊。對俄羅斯這個大國和鄰國,絕不可小覷,合作與競爭始終是大國關係發展的主題和常態。

全書共分為留學往事、戰略思考兩篇,從1996年走進伏龍芝軍事學院的第一印象說起,直到2016年重訪伏龍芝軍事學院、再次感悟俄羅斯,所記述的內容都是我在留學期間課堂內外的真情實感和回國以後有關俄羅斯、戰略研究的深入思考,圖文並茂,夾敘夾議,紀實性、知識性、趣味性與思想性融為一體。

文以載道,我力求在尊重史實、記述經歷的基礎上,追本溯源、比較借鑒、探究規律和尋求解決中國國家安全與軍事戰略問題之策,從發展演進、現實需求的視角述說出軍事留學及其給我帶來的視野拓展、思想震撼、文化衝擊、機遇事緣、研究心得……

書中選配的照片都是我、家人和同學同事所拍,一些當年膠片相紙照片僅僅進行了手機翻拍處理,沒有專業水準,只想反映原汁原味的留學經歷和真情實景。

希望本書為廣大讀者瞭解中國改革開放後的軍事留學歷史、世界著名軍校,認識今昔俄羅斯,把握世界軍事和國家安全戰略發展趨勢提供一種視角,為後人研究留下一點有益的資料,為鞏固國防和強軍勝戰做一點有意義的工作。

郝智慧

2017年11月於北京 軍事科學院

03

作者簡介

郝智慧,祖籍內蒙古赤峰、出生于遼寧大連。軍事科學院戰爭研究院研究員,居住于北京海澱。1996年9月至1999年6月在俄羅斯伏龍芝軍事學院留學,2006年8月至2008年12月在中國駐吉爾吉斯斯坦大使館工作。

主要研究國家安全戰略、軍事戰略、世界智庫和俄羅斯軍隊等問題,出版有《鄧小平軍事生涯》(專著)、《和平之路:國民黨軍重大起義紀實》(合著)、《戰略學》(合著)和主編《新中國周邊大事紀實》、2014年以來的年度《世界智庫戰略觀察報告》等書。

04

名家推薦

“ 書若其人,乃智慧之結晶。中國共產黨的軍事理論圖譜中傳承有蘇聯紅軍的基因,中國共產黨的許多高級將領畢業于伏龍芝軍事學院。今天作者將智慧接續,理論弘發,成就此書,相信一定會碰撞出新的智慧之光。”

國家安全戰略專家、中國戰略文化促進會常務副會長 羅援

“ 作者用20年時間寫成此書,實屬不易。祝賀《我在伏龍芝學軍事》一書出版,能讓讀者獲得新知和有益啟示。”

軍事戰略專家 張召忠

“ 《我在伏龍芝學軍事》一書,全面、生動記述了中國軍事戰略學者留學俄羅斯伏龍芝軍事學院的學習生活、文化衝擊、思想激蕩、研究心得。文風樸實,語言雋永,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和無窮回味。”

軍事戰略專家 彭光謙

“ 作為改革開放後解放軍首批軍事留學生,作者以在伏龍芝軍事學院的親身經歷,生動展示了俄羅斯民族的軍事傳統和戰略文化,並對未來解放軍的建設發展進行了有價值的戰略思考。”

歷次《中國國防白皮書》擬制專家組組長 陳舟

“ 秦始皇時代的軍人就認為傷在背後是恥辱的。在中國軍隊從大到強的轉型中,作者給我們提供了伏龍芝版的珍貴視角,未來戰爭陌生格局下的“新勇敢”,或許就是我們尋求的正解。”

軍事評論員 杜文龍

“ 這是中國最權威軍事研究機構與俄羅斯最著名軍事學府的一次最新對視,儘管是通過個人完成的。作者以誠實的筆觸,記錄下20年前的一份真實觀感,生動而幽遠。轉型中的中國軍隊需要鏡鑒他山之石。本書的價值歷久彌新。”

軍事戰略專家 戴旭

05

書 評

學軍事需要一點世界眼光

——讀《我在伏龍芝學軍事》有感

秦中華 郭曉彪

習近平主席指出,要不斷睜大眼睛觀察當今世界、看當代中國,努力學習新知識、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使自己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工作方法不斷與時俱進。(《習近平國防和軍隊建設重要論述選編(三)》2016.1.27《軍委班子要帶頭踐行“三嚴三實”》P133)

適應世界新軍事革命發展趨勢,履行新時代強軍興軍使命,爭取戰略全域主動,都需要放眼世界的戰略眼光。

最近,軍事科學院戰爭研究院郝智慧研究員撰寫的《我在伏龍芝學軍事》(中國出版集團現代出版社2018年1月出版),以軍事紀實體裁,生動記述了20世紀90年代中期我軍首批外派軍事留學生的3年求學歷程,系統介紹了俄羅斯軍事教育體制機制、指揮軍官培訓過程和軍事傳統、民族性格,還結合20年來戰略研究和參加中俄聯合軍演等實踐思考了中俄關係、大國安全理念、我軍改革發展等問題,是一部研究中國改革開放後軍事留學歷史、認識今昔俄羅斯、探討世界一流軍隊建設之道的精品力作。

治國安邦需要憂患意識,改革強軍更需要憂患意識。

1842年,晚清著名學者魏源《海國圖志》系統介紹了世界,特別是西方發達國家的歷史、地理、政治、科技、文化、軍事等狀況,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思想,讓閉塞已久的國人增長了見識,開啟了以全新眼光觀察近代世界的先河,對晚清“洋務運動”、日本“明治維新”都產生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增強憂患意識、危機意識、擔當意識,做到居安思危,是每一名軍事研究人員必備的基本素質。

該書立足于現實需求,依據20多萬字留學日記和80多萬字課堂筆記,經過20年積澱思考、修訂完善、反復打磨,以講故事方式和對比手法,將複雜問題簡單化、抽象問題形象化,體現了一名高級戰略研究人員的世界眼光和戰略清醒。

該書共分留學往事和戰略思考兩個部分,從課堂內、訓練場上的實戰化教學法到實地考察博羅季諾古戰場、8個“二戰”英雄城市,從坐火車穿越蒙古國返回莫斯科到切身感受俄羅斯社會轉型困境,從陪同俄羅斯將軍出席孫子兵法研討會到參加“和平使命”中俄聯合軍演,從俄羅斯留學第一印象到2016年重訪莫斯科再次感悟俄羅斯……

多維度大跨度解讀今昔俄羅斯、介紹世界著名軍校和探索建設世界一流軍隊之道。

實踐成就真知,思想鑄就靈魂。《我在伏龍芝學軍事》所記述的軍事留學親身經歷及其感悟啟示、戰略管窺精要,是對俄羅斯“戰鬥民族”歷史與現實、我軍現代化正規化建設經驗與教訓、大國戰略指導優長與不足的深刻反思和未來展望。主要特點有三:

第一,高深理論形象化。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不同行業,專業術語千差萬別,國家安全戰略、軍事戰略是抽象概念和高層實踐,而且隨著人類社會、戰爭演進而不斷發展,不容易被理解、被把握。但該書以生動形象的筆觸和大眾化語言描述了俄羅斯民族性格、戰略文化,運用大量一手資料圖片展現了俄羅斯崇軍尚武傳統和戰略思維,使深奧的學科理論、戰爭藝術變得通俗易懂,讀來令人耳目一新。

第二,模糊問題具體化。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所謂的門道其實就是細節問題,細節中隱藏著特點,細節中隱含著規律。該書從一個個故事、趣聞、對話等具體情境入手,將複雜問題簡單化,知微見著。作者以細膩的筆觸記錄下了軍事留學真實觀感,又以辯證審視和中俄比照視角加以具體分析,對俄羅斯軍官培養過程、實戰化教學法和我軍改革建設等問題進行了翔實可信的論說,從而對我現實軍事鬥爭準備很有啟發意義。

第三,宏觀問題微觀化。天下大事必作於要。學軍事說軍事特別是戰略問題,很容易就事論事,很容易大而化之。戰略問題雖然具有整體性、長遠性和全域性,卻需要把握關鍵樞紐和重點局部。該書把對戰略問題認識,融入了一次次課堂上、一個個戰例中、一趟趟外出旅行和參加國際學術交流活動裡,讓讀者有身臨其境之感,達到了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總的看,該書是我軍第一部完整記錄外派軍事留學生學習生活的紀實著述,也是作者20多年潛心戰略研究心得的睿智彙集,體現了作者用心留心、嚴謹求實的治學作風。

本書的價值歷久彌新,不僅彌補了我軍軍事留學史料空白,糾正了俄羅斯研究認識一些偏差,而且對當前我軍如何抓好實戰化教育訓練、官兵分管分訓和如何深化中俄軍事合作等實踐都有著重要啟示和參考借鑒作用。

(秦中華 軍事科學院研究生院 少校)

(郭曉彪 軍事科學院戰爭研究院 中校)

3年留學留給我們的深刻印象是伏龍芝軍事學院對學員作戰思想與指揮能力進行的“魔鬼式”實戰化教學法,從營戰術到集團軍戰役的跨級合成、技指合一、技理融合、飽和精准、軍種聯合培訓,從知識、理念、流程和方法等維度突出指揮員在組織指揮打仗中必須具備的聽、說、看、算、畫、寫、變等“怎麼做”的實際問題,目的性、程式性、操作性極強。

經過數道關卡、艱辛磨煉之後,我們深刻領悟了“忠誠·英勇·榮譽”校訓的精神實質,都不由自主地發出這樣的感慨:俄羅斯人太較真兒了,當好一個合格的指揮員太難了!

每當想起20年前不帶翻譯的超負荷專業學習、猶如“上刑場”“跑馬拉松”似的連續40多天畢業考試,都讓人感慨萬千。

軍事留學不僅在課堂,這一經歷還加深了我對俄羅斯社會轉型、戰略文化、戰爭歷史、中俄關係和解放軍建設改革等問題的認識思考。

即便是留學回國已過去近20年的今天,回過頭看當年的總體認識和主要感悟依然如舊。對俄羅斯這個大國和鄰國,絕不可小覷,合作與競爭始終是大國關係發展的主題和常態。

全書共分為留學往事、戰略思考兩篇,從1996年走進伏龍芝軍事學院的第一印象說起,直到2016年重訪伏龍芝軍事學院、再次感悟俄羅斯,所記述的內容都是我在留學期間課堂內外的真情實感和回國以後有關俄羅斯、戰略研究的深入思考,圖文並茂,夾敘夾議,紀實性、知識性、趣味性與思想性融為一體。

文以載道,我力求在尊重史實、記述經歷的基礎上,追本溯源、比較借鑒、探究規律和尋求解決中國國家安全與軍事戰略問題之策,從發展演進、現實需求的視角述說出軍事留學及其給我帶來的視野拓展、思想震撼、文化衝擊、機遇事緣、研究心得……

書中選配的照片都是我、家人和同學同事所拍,一些當年膠片相紙照片僅僅進行了手機翻拍處理,沒有專業水準,只想反映原汁原味的留學經歷和真情實景。

希望本書為廣大讀者瞭解中國改革開放後的軍事留學歷史、世界著名軍校,認識今昔俄羅斯,把握世界軍事和國家安全戰略發展趨勢提供一種視角,為後人研究留下一點有益的資料,為鞏固國防和強軍勝戰做一點有意義的工作。

郝智慧

2017年11月於北京 軍事科學院

03

作者簡介

郝智慧,祖籍內蒙古赤峰、出生于遼寧大連。軍事科學院戰爭研究院研究員,居住于北京海澱。1996年9月至1999年6月在俄羅斯伏龍芝軍事學院留學,2006年8月至2008年12月在中國駐吉爾吉斯斯坦大使館工作。

主要研究國家安全戰略、軍事戰略、世界智庫和俄羅斯軍隊等問題,出版有《鄧小平軍事生涯》(專著)、《和平之路:國民黨軍重大起義紀實》(合著)、《戰略學》(合著)和主編《新中國周邊大事紀實》、2014年以來的年度《世界智庫戰略觀察報告》等書。

04

名家推薦

“ 書若其人,乃智慧之結晶。中國共產黨的軍事理論圖譜中傳承有蘇聯紅軍的基因,中國共產黨的許多高級將領畢業于伏龍芝軍事學院。今天作者將智慧接續,理論弘發,成就此書,相信一定會碰撞出新的智慧之光。”

國家安全戰略專家、中國戰略文化促進會常務副會長 羅援

“ 作者用20年時間寫成此書,實屬不易。祝賀《我在伏龍芝學軍事》一書出版,能讓讀者獲得新知和有益啟示。”

軍事戰略專家 張召忠

“ 《我在伏龍芝學軍事》一書,全面、生動記述了中國軍事戰略學者留學俄羅斯伏龍芝軍事學院的學習生活、文化衝擊、思想激蕩、研究心得。文風樸實,語言雋永,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和無窮回味。”

軍事戰略專家 彭光謙

“ 作為改革開放後解放軍首批軍事留學生,作者以在伏龍芝軍事學院的親身經歷,生動展示了俄羅斯民族的軍事傳統和戰略文化,並對未來解放軍的建設發展進行了有價值的戰略思考。”

歷次《中國國防白皮書》擬制專家組組長 陳舟

“ 秦始皇時代的軍人就認為傷在背後是恥辱的。在中國軍隊從大到強的轉型中,作者給我們提供了伏龍芝版的珍貴視角,未來戰爭陌生格局下的“新勇敢”,或許就是我們尋求的正解。”

軍事評論員 杜文龍

“ 這是中國最權威軍事研究機構與俄羅斯最著名軍事學府的一次最新對視,儘管是通過個人完成的。作者以誠實的筆觸,記錄下20年前的一份真實觀感,生動而幽遠。轉型中的中國軍隊需要鏡鑒他山之石。本書的價值歷久彌新。”

軍事戰略專家 戴旭

05

書 評

學軍事需要一點世界眼光

——讀《我在伏龍芝學軍事》有感

秦中華 郭曉彪

習近平主席指出,要不斷睜大眼睛觀察當今世界、看當代中國,努力學習新知識、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使自己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工作方法不斷與時俱進。(《習近平國防和軍隊建設重要論述選編(三)》2016.1.27《軍委班子要帶頭踐行“三嚴三實”》P133)

適應世界新軍事革命發展趨勢,履行新時代強軍興軍使命,爭取戰略全域主動,都需要放眼世界的戰略眼光。

最近,軍事科學院戰爭研究院郝智慧研究員撰寫的《我在伏龍芝學軍事》(中國出版集團現代出版社2018年1月出版),以軍事紀實體裁,生動記述了20世紀90年代中期我軍首批外派軍事留學生的3年求學歷程,系統介紹了俄羅斯軍事教育體制機制、指揮軍官培訓過程和軍事傳統、民族性格,還結合20年來戰略研究和參加中俄聯合軍演等實踐思考了中俄關係、大國安全理念、我軍改革發展等問題,是一部研究中國改革開放後軍事留學歷史、認識今昔俄羅斯、探討世界一流軍隊建設之道的精品力作。

治國安邦需要憂患意識,改革強軍更需要憂患意識。

1842年,晚清著名學者魏源《海國圖志》系統介紹了世界,特別是西方發達國家的歷史、地理、政治、科技、文化、軍事等狀況,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思想,讓閉塞已久的國人增長了見識,開啟了以全新眼光觀察近代世界的先河,對晚清“洋務運動”、日本“明治維新”都產生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增強憂患意識、危機意識、擔當意識,做到居安思危,是每一名軍事研究人員必備的基本素質。

該書立足于現實需求,依據20多萬字留學日記和80多萬字課堂筆記,經過20年積澱思考、修訂完善、反復打磨,以講故事方式和對比手法,將複雜問題簡單化、抽象問題形象化,體現了一名高級戰略研究人員的世界眼光和戰略清醒。

該書共分留學往事和戰略思考兩個部分,從課堂內、訓練場上的實戰化教學法到實地考察博羅季諾古戰場、8個“二戰”英雄城市,從坐火車穿越蒙古國返回莫斯科到切身感受俄羅斯社會轉型困境,從陪同俄羅斯將軍出席孫子兵法研討會到參加“和平使命”中俄聯合軍演,從俄羅斯留學第一印象到2016年重訪莫斯科再次感悟俄羅斯……

多維度大跨度解讀今昔俄羅斯、介紹世界著名軍校和探索建設世界一流軍隊之道。

實踐成就真知,思想鑄就靈魂。《我在伏龍芝學軍事》所記述的軍事留學親身經歷及其感悟啟示、戰略管窺精要,是對俄羅斯“戰鬥民族”歷史與現實、我軍現代化正規化建設經驗與教訓、大國戰略指導優長與不足的深刻反思和未來展望。主要特點有三:

第一,高深理論形象化。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不同行業,專業術語千差萬別,國家安全戰略、軍事戰略是抽象概念和高層實踐,而且隨著人類社會、戰爭演進而不斷發展,不容易被理解、被把握。但該書以生動形象的筆觸和大眾化語言描述了俄羅斯民族性格、戰略文化,運用大量一手資料圖片展現了俄羅斯崇軍尚武傳統和戰略思維,使深奧的學科理論、戰爭藝術變得通俗易懂,讀來令人耳目一新。

第二,模糊問題具體化。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所謂的門道其實就是細節問題,細節中隱藏著特點,細節中隱含著規律。該書從一個個故事、趣聞、對話等具體情境入手,將複雜問題簡單化,知微見著。作者以細膩的筆觸記錄下了軍事留學真實觀感,又以辯證審視和中俄比照視角加以具體分析,對俄羅斯軍官培養過程、實戰化教學法和我軍改革建設等問題進行了翔實可信的論說,從而對我現實軍事鬥爭準備很有啟發意義。

第三,宏觀問題微觀化。天下大事必作於要。學軍事說軍事特別是戰略問題,很容易就事論事,很容易大而化之。戰略問題雖然具有整體性、長遠性和全域性,卻需要把握關鍵樞紐和重點局部。該書把對戰略問題認識,融入了一次次課堂上、一個個戰例中、一趟趟外出旅行和參加國際學術交流活動裡,讓讀者有身臨其境之感,達到了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總的看,該書是我軍第一部完整記錄外派軍事留學生學習生活的紀實著述,也是作者20多年潛心戰略研究心得的睿智彙集,體現了作者用心留心、嚴謹求實的治學作風。

本書的價值歷久彌新,不僅彌補了我軍軍事留學史料空白,糾正了俄羅斯研究認識一些偏差,而且對當前我軍如何抓好實戰化教育訓練、官兵分管分訓和如何深化中俄軍事合作等實踐都有著重要啟示和參考借鑒作用。

(秦中華 軍事科學院研究生院 少校)

(郭曉彪 軍事科學院戰爭研究院 中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