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話說老北京之京韻大鼓,沒有你想的那麼大

京韻大鼓是在清末由河北省滄州、河間一帶流行的木板大鼓經藝人改革後發展而來, 流行於河北省和東北、華東一帶。 木板大鼓因其演唱者多帶保定、滄州口音, 故又名怯大鼓。 以說唱中、長篇大書為主, 兼唱一些短段。 木板大鼓的唱腔為板腔體, 伴奏樂器只是鼓和板, 進入北京以後, 增加了三弦伴奏。 民國三十五年(1946)後, 遂正式統一命名為“京韻大鼓”。

怯大鼓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被譽為“鼓界大王”的劉寶全。 他在博採眾長的同時, 對怯大鼓進行了革新。 一是以京韻京白演唱短段曲目;二是吸取各種戲曲、雜曲的曲調, 豐富了唱腔;三是借鑒京劇的“刀槍架”式和一些唱腔、韻律等, 形成一套表演身段;四是三弦伴奏結合唱腔托腔保調嚴謹自如。 與劉寶全齊名的還有白雲鵬和張筱軒。 並形成了以劉、白、張為代表的三大流派。 其後又出現了“少白派”和“駱派”。

京韻大鼓唱詞的基本句式是七字句, 有的加入了嵌字、襯字及垛句。 每篇唱詞約一百四五十句左右。 用韻以北京十三轍為准, 一個唱段大都一韻到底。

其基本唱腔包括慢板和緊慢板。 京韻大鼓是唱說相互兼顧, 韻白講究語氣韻味。 表演形式是一人站唱(解放後推出雙唱形式),

自擊鼓板;主要伴奏一般為三人, 所操樂器為大三弦、四胡、琵琶, 有時佐以低胡。

上世紀五十年代初, 中央廣播說唱團、北京曲藝團等專業團體, 先後在京韻大鼓推陳出新方面取得了比較顯著的成績, 並在培養新人方面作出了貢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