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勁爆!青白江區船棺墓葬群“棺王”竟是“大女主”!首次發現結婚專用雙連耳杯!

2018年4月12日下午, 四川大學考古系原海兵博士公佈, 成都市青白江區雙元村春秋戰國墓葬群中, 154號墓的船棺距今有2000多年, 現在能找到的墓主人骨骼僅有殘留的幾十片。 從股骨、盆骨等特徵來看, 更傾向於是個女性的墓主;從牙齒的磨損來看, 應為35到40歲的成年女性, 身高約1.6米。

銅匜紋飾有仙鶴、樹、斟酒的人

3月,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吊運成都市青白江區雙元村春秋戰國墓葬群中最大的一座船棺墓(編號154號墓)的船棺時, 發現了船棺底部中間位置有腰坑。 腰坑出土的6件青銅器(缶、鼎、匜、盆、鬲、甑)、2件彩繪木器第一時間送到了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保護與修復中心。 中心主任、研究館員肖嶙牽頭成立了M154出土文物搶救性保護專案組, 對出土文物進行搶救性保護。

154號墓, 腰坑出土的6件青銅器——缶、鼎、匜、盆、鬲、甑

由於腰坑處於相對密閉的環境中, 6件青銅器, 除一件甑破碎數塊外, 整體保存狀況較好, 銅缶、銅匜還保有金屬光澤, 但文物出土後環境驟變, 如何才能對其進行有效保護?

據中心助理館員蔣璐蔓介紹, 使用X射線成像系統對銅匜進行處理後, 可更清晰地看到銅匜內表面所刻的紋飾, 有仙鶴、樹、斟酒的人等, 對紋飾的解讀還需進一步研究。 而銅盆的四個耳上也鑄有紋飾。

腰坑出土的2件彩繪木器, 經紅外攝影發現, 其上繪有精美的紋飾。

通過測量發現, 一件與銅鼎口沿尺寸近似, 一件與銅甑口沿尺寸近似, 因此可以判定, 兩件木器應為銅鼎和銅甑的器蓋。

經觀察和X射線成像技術的輔助, 可以確定銅鼎的器身由2塊璧足範、一塊底範和一塊內范鑄造而成;銅鬲的器身由3塊璧足範、一塊底範和一塊內范鑄造而成;銅盆的耳和銅匜的環耳都是使用鉚鑄法鑄成。 在X射線圖片中, 還可以看到銅鬲的底部因鑄造時外範開裂, 銅水滲出形成不規則亮影, 以及鑄造時因排氣不良形成的縮孔。 銅盆底部一圈一圈均勻分佈著數個墊片, 反映了當時的鑄造方法。

其實, 青銅器出土後由於環境驟變, 若不進行處理會繼續銹蝕, 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蔣璐蔓介紹, 青銅器的保護包括緩蝕、封護等步驟,不同合金成分、不同保存現況的器物需“因人而異”量體裁衣。“我們對腰坑出土青銅器的合金成分進行無損檢測發現,不同器物間的合金成分差別很大,所以,將根據器物的合金成分、製作方法製作相應的模擬樣品,使用不同的保護技術試驗,以挑選出最適合每個器物的保護方法。”

漆床雕工與湖北隨州曾侯乙墓相似

雙元村船棺葬群是近年來成都平原古蜀考古的重要發現,其中,M154號墓的墓坑深約2.3米,船棺長約6.1米、寬約1米,棺內出土器物數量最多、等級最高,俗稱“棺王”。其中的漆木器紋飾特徵、銅印章符號特徵與2000年成都商業街船棺葬出土的同類器物特徵非常接近。商業街船棺墓葬被認為是戰國早期的古蜀王族墓地,因此,推斷154號墓的墓主身份也應非常尊貴。

M154棺內出土了數量眾多漆木器殘片,經初步室內整理,主要器型包括耳杯、雙連耳杯、漆豆、漆盒等。尤為值得關注的是,發現了與商業街船棺葬A型漆床形制、紋飾極為相似的漆床構件。

修復中的漆床構件

出土飽水竹木漆器的現場保護和室內清理依託出土木漆器保護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成都工作站具體實施。目前,項目組已初步完成表面清洗和初步整理,後續需要編制保護修復方案上報國家文物局,進行脫水保護與後期修復。樂觀估計,5年內可以完成M154出土文物的保護修復。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保護與修復中心館員楊弢說,M154出土漆床的形制、紋飾與商業街船棺葬A型漆床極為接近,但是工藝更為複雜。“主要體現在雕刻工藝的廣泛應用,類似的工藝在人們熟悉的湖北隨州曾侯乙墓中也有發現。”

根據已經公佈的考古發掘資料,雙連耳杯這一器型是首次發現。合巹,是中國古代婚禮儀式中最為關鍵的一個程式,在很長的一段時期裡,人們也將其作為結婚的代稱。合巹杯是新人共飲合歡酒的專用杯子,形制以雙連的居多,推測此次出土的雙連耳杯也具有類似功能。

雙連耳杯這一器型是首次發現

青銅器的保護包括緩蝕、封護等步驟,不同合金成分、不同保存現況的器物需“因人而異”量體裁衣。“我們對腰坑出土青銅器的合金成分進行無損檢測發現,不同器物間的合金成分差別很大,所以,將根據器物的合金成分、製作方法製作相應的模擬樣品,使用不同的保護技術試驗,以挑選出最適合每個器物的保護方法。”

漆床雕工與湖北隨州曾侯乙墓相似

雙元村船棺葬群是近年來成都平原古蜀考古的重要發現,其中,M154號墓的墓坑深約2.3米,船棺長約6.1米、寬約1米,棺內出土器物數量最多、等級最高,俗稱“棺王”。其中的漆木器紋飾特徵、銅印章符號特徵與2000年成都商業街船棺葬出土的同類器物特徵非常接近。商業街船棺墓葬被認為是戰國早期的古蜀王族墓地,因此,推斷154號墓的墓主身份也應非常尊貴。

M154棺內出土了數量眾多漆木器殘片,經初步室內整理,主要器型包括耳杯、雙連耳杯、漆豆、漆盒等。尤為值得關注的是,發現了與商業街船棺葬A型漆床形制、紋飾極為相似的漆床構件。

修復中的漆床構件

出土飽水竹木漆器的現場保護和室內清理依託出土木漆器保護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成都工作站具體實施。目前,項目組已初步完成表面清洗和初步整理,後續需要編制保護修復方案上報國家文物局,進行脫水保護與後期修復。樂觀估計,5年內可以完成M154出土文物的保護修復。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保護與修復中心館員楊弢說,M154出土漆床的形制、紋飾與商業街船棺葬A型漆床極為接近,但是工藝更為複雜。“主要體現在雕刻工藝的廣泛應用,類似的工藝在人們熟悉的湖北隨州曾侯乙墓中也有發現。”

根據已經公佈的考古發掘資料,雙連耳杯這一器型是首次發現。合巹,是中國古代婚禮儀式中最為關鍵的一個程式,在很長的一段時期裡,人們也將其作為結婚的代稱。合巹杯是新人共飲合歡酒的專用杯子,形制以雙連的居多,推測此次出土的雙連耳杯也具有類似功能。

雙連耳杯這一器型是首次發現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