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軟蕎粑——記憶中母親的味道

我們需要真正去傾聽他們

不僅是因為他們的過去

還因為他們的現在

因為他們站在

我們最終要抵達的地方

初春的北京,

有白白的太陽、有恣意的風、有時常拜訪但不受人歡迎的霧霾。 而此時千里之外的家鄉, 太陽是暖暖的、風是輕輕的、空氣於濕潤中帶著清新。 每每這樣的季節, 我總是反反復複地做一個夢, 夢裡在家鄉, 母親正在老屋裡烙軟蕎粑, 廚房裡彌漫著清香、綿綿不絕……

軟蕎粑

——記憶中母親的味道

文|萬小遙

軟蕎粑, 是家鄉一種在初春季節才能採摘食用的名為軟蕎的植物, 搗碎成泥後和糯米粉做的粑。

這些年, 我去過很多地方吃過很多美食, 但念念不忘的還是母親做的軟蕎粑。

軟蕎(學名曲鼠草)是我們農村田埂邊、河邊潮濕地方生長的一種草本植物, 葉子上有灰白色的絨毛, 開黃色的花朵。 每年初春, 當軟蕎出土長出細細嫩嫩的莖並開出金黃色的花時, 我們就會把莖和花一起採摘回來, 洗淨後用石舂搗碎, 再和進糯米粉中, 麵團就成為了墨綠色, 做成為一個個薄薄的圓形的粑, 然後在鍋裡放少許油, 燒熱後, 再把粑放進去用小火慢慢地烙熟。

揭開鍋蓋, 軟蕎的清香和糯米粉的糯香充分糅合在一起,

迅速彌漫了廚房, 喚醒了味覺, 讓人食指大動。

烙好後的軟蕎粑外焦內軟, 咬一口, 微甜、清香、爽口。 我極愛吃, 每次母親做了軟蕎粑, 我的眼裡、胃裡就容乃不下其他食物。

記憶中最後一次吃軟蕎粑, 是學校臨時調課, 我得空回了一次家。

走到村裡的塘埂上時, 看見了老屋上空的炊煙, 想必母親在做飯了。 進門, 放輕腳步穿過堂屋, 我徑直去了廚房, 果然, 母親正在灶台前忙綠著。

廚房的光線暗淡, 在青煙繚繞的灶台前, 母親微躬著背, 在瓦盆裡洗菜。 我喊了聲“大”, 母親轉身, 笑容刹那間燦爛了她那因常年辛勞而與年齡不相符的臉龐, 我看見她臉上每一條皺紋都生動起來, 曾經如春水般明淨的雙眼, 已被貧窮和光陰掠奪得只剩下乾澀, 但當我站在她面前時, 又奇跡般地溫潤、亮澤起來。

“回來也不提前說一聲。 ”母親在圍兜上擦著手, 略帶埋怨的語氣裡卻是滿滿的喜悅。

“今天調課了, 有半天空就想著回來。 ”我在灶門前的小凳子上坐下, 側過身子拿起一把柴禾就往灶裡添,

來掩飾眼裡的溫熱。

“你回來了就不煮米飯, 我給你做軟蕎粑。 ”母親示意我別忘灶裡添柴

“您摘軟蕎了?”我興奮起來, 竟然忘記了母親的雙腿和左手有嚴重的關節炎, 要知道家裡有現成的軟蕎, 一定是她清晨踩著露水去摘的, 露水會濕透了她的褲腿……

“早晨去摘的, 回來洗乾淨後已經搗碎了, 就像知道你要回來似的。 ”母親淺笑時, 臉頰上的皺紋舒展開來, 如同早春山邊怒放的映山紅, 熱烈中有溫韻, 沉靜中有嬌柔。 當然, 母親是長得極為好看的, 而我, 則是父親的翻版。

母親打開碗櫃門, 拿出一個大瓷碗, 獻寶似的遞到我面前。

“這麼多!”我接過碗, 看到裡面是一大坨已經搗好的軟蕎。

“你愛吃, 我就多摘了一些。 ”母親邊說邊麻利地又從碗櫃裡拿出一個塑膠袋, “這是我昨天晚上趁有月亮,在門前的石舂裡舂的糯米粉。”

“一個人舂糯米粉,很累的,怎麼不等我回來和您一起舂?”我曾幫母親舂過米粉,知道有多辛苦。

“不累,晚上也是閑著,月亮底下舂,也不耽誤白天去地裡幹活的時間,你在學校教書不容易,現在一個家庭兩個孩子大人都感覺累,何況你帶幾十個。”

“我比您輕鬆,在教室裡風吹不著雨淋不著太陽曬不著。”

“傷腦筋的活比力氣活更辛苦。”母親在盆裡倒了一些糯米粉,又放進一團軟蕎泥,然後加少量水,開始邊和麵邊對我說水庫邊那塊油菜地的花開得早些,青頭窪那塊地準備種花生……

我偶爾插一句話,大多時候是安靜地聽母親講。回家,其實就是為了陪母親說說話,平日裡母親一個人在家種田、操持家務,很多時候一天忙下來也沒有人說一句話,我知道,母親在辛勞的同時,也是孤獨的。

第一個做好放進鍋裡的粑,也最先熟,我不顧燙手拿起來,雙手不停來回倒騰散發熱氣的同時,還不忘咬一口,這時,母親會笑我性子急,但我只要停下來往灶裡添加柴禾時,她又會催我快吃,說涼了粑的香氣會散發掉。

母親邊做我邊吃,直到撐得飽飽的。而母親做好粑後,即使解下圍裙洗淨手,身上也會有淡淡的軟蕎清香和甜絲絲的糯香,兩種香氣混合在一起,清雅、甘醇,使人沉醉,我喜歡這種味道。

今天,寫下這些文字時,母親已離開人間二十餘年,我也離開了家鄉。偶爾回家,沒有了老屋、沒有了母親、沒有了軟蕎粑,卻有銘心的記憶、有子欲養而親不待的痛,有那山那水那稻田那菜地那軟蕎粑那門前的石舂那位常常在塘埂上往村頭眺望盼兒女回家的的母親!

想吃母親做的軟蕎粑,不為解饞,只因為那是記憶中母親的味道!

圖片源自網路

編輯 齊濼

“這是我昨天晚上趁有月亮,在門前的石舂裡舂的糯米粉。”

“一個人舂糯米粉,很累的,怎麼不等我回來和您一起舂?”我曾幫母親舂過米粉,知道有多辛苦。

“不累,晚上也是閑著,月亮底下舂,也不耽誤白天去地裡幹活的時間,你在學校教書不容易,現在一個家庭兩個孩子大人都感覺累,何況你帶幾十個。”

“我比您輕鬆,在教室裡風吹不著雨淋不著太陽曬不著。”

“傷腦筋的活比力氣活更辛苦。”母親在盆裡倒了一些糯米粉,又放進一團軟蕎泥,然後加少量水,開始邊和麵邊對我說水庫邊那塊油菜地的花開得早些,青頭窪那塊地準備種花生……

我偶爾插一句話,大多時候是安靜地聽母親講。回家,其實就是為了陪母親說說話,平日裡母親一個人在家種田、操持家務,很多時候一天忙下來也沒有人說一句話,我知道,母親在辛勞的同時,也是孤獨的。

第一個做好放進鍋裡的粑,也最先熟,我不顧燙手拿起來,雙手不停來回倒騰散發熱氣的同時,還不忘咬一口,這時,母親會笑我性子急,但我只要停下來往灶裡添加柴禾時,她又會催我快吃,說涼了粑的香氣會散發掉。

母親邊做我邊吃,直到撐得飽飽的。而母親做好粑後,即使解下圍裙洗淨手,身上也會有淡淡的軟蕎清香和甜絲絲的糯香,兩種香氣混合在一起,清雅、甘醇,使人沉醉,我喜歡這種味道。

今天,寫下這些文字時,母親已離開人間二十餘年,我也離開了家鄉。偶爾回家,沒有了老屋、沒有了母親、沒有了軟蕎粑,卻有銘心的記憶、有子欲養而親不待的痛,有那山那水那稻田那菜地那軟蕎粑那門前的石舂那位常常在塘埂上往村頭眺望盼兒女回家的的母親!

想吃母親做的軟蕎粑,不為解饞,只因為那是記憶中母親的味道!

圖片源自網路

編輯 齊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