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自然資源部首次公開重要領域地質資料資料

揭秘“地球基因密碼” 自然資源部首次公開重要地質資料

揭開“地球基因密碼”的面紗

重要地質資料公開有利於提升地質工作的效率, 避免重複工作、重複投入, 降低資源勘查、工程施工的作業風險

日前, 自然資源部首次公開大批用於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重要領域的地質資料資料, 包括我國根據最新資料新開發的礦產地質、水文地質、環境地質、城市地質等各類專題資料資料, 還包括京津冀、長三角、大灣區等重點城市群的新型城鎮化建設地質資料。

值得一提的是, 此次自然資源部還首次公開了礦產資源儲量利用調查的礦產地資料,

這意味著礦產資源領域的三大國情調查——礦產資源潛力評價、礦業權實地核查、礦產資源儲量利用調查成果均已向公眾公開。

地質資料是國家重要的基礎性資訊資源, 被稱為地球基因密碼, 是礦產資源開發、工程建設、抗震救災的重要參考資訊, 對國民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有重要的作用。

全國地質資料館高級工程師吳軒表示, 近年來我國發展迅速的多個新能源利用領域地質資料也在此次公開範圍之內。 淺層地溫熱, 可以利用地下200米範圍內土壤和地下水能量供暖製冷, 減少城市對傳統化石能源的依賴。 此次公開了全國36個重要城市和15個省份的主要城市淺層地溫熱評價報告和成果報告。

再比如, 葉岩氣近年來廣受關注, 美國憑藉葉岩氣產量迅速提升一舉成為能源出口國, 我國初步勘探顯示, 我國葉岩氣可采資源量約在31萬億立方米, 與常規天然氣相當, 與美國的資源儲量也基本相當。 記者登錄地質資料館網站發現, 四川盆地葉岩氣基礎地質調查、湖南邵陽地區葉岩氣調查等資訊均在醒目位置。

另外, 公眾對地下水污染等環境問題多有關注。 在此次資訊公開中, 不少有關我國地下水污染的資料資料也一併公開。 記者在查詢中發現, 我國地下水污染的主要來源是農業化肥、農藥的過量使用和城市、工礦的廢物排放。 地下水污染呈現由點到面、由淺到深、由城市到農村的擴展趨勢,

污染程度日益嚴重。

當然, 長期以來地質資料成果一直面臨涉密難題。 一方面, 企業和廣大公眾對地質資料有需求, 但另一方面, 地質調查成果有近50%的案卷級和近30%的檔級成果涉密, 不僅民營企業、非政府組織和公民個人無法得到這些開展工作必須的基礎性資料, 業內機構和人員由於在野外和室內工作中需要頻繁使用涉密的電子資料, 造成很多洩密隱患。 為此, 自2012年起, 自然資源部研製了地質調查成果定密工作指南, 對館藏的地質資料、特別是地質調查成果資料實行了全面密級劃定。 對涉密地質資料, 積極探索處理方法, 將涉密資料經處理後提供社會化服務。

吳軒表示, 我國的地質資料保管與利用已有100多年的歷史,

館藏量巨大。 涉及的專業內容眾多, 不僅僅包含地質、礦產的專業內容, 還包括水文、環境、農業、城鎮化建設等各領域有關的資料, 是中國一百年地質工作的積澱。

有關專家表示, 重要地質資料公開有利於提升地質工作的效率, 避免重複工作、重複投入, 降低資源勘查、工程施工的作業風險。 同時, 可以引導公眾更好地認識地球、瞭解地質, 保護地球家園, 建設美麗中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