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裝修廢料砸中頭 廢品工險成“一隻耳”

廣州日報訊 4月的一個淩晨, 51歲的吳師傅(化名)在搬運裝修廢料時, 意外被掉落的物料砸到頭部, 當即暈倒在地。 當他稍後清醒時, 工友已經陪著他在前往醫院的的士上, 他這才發現他的整只右耳幾乎要掉了, 只剩丁點表皮連接著。

幸運的是, 他受傷40多分鐘就到了醫院急診。 由於耳朵的滋養血管只有兩三毫米粗, 且吳師傅的耳朵是不規則撕裂傷, 廣州市第十二人民醫院(廣州市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醫院)的4名醫生實行“車輪戰”, 用了5個多小時後才從一團糟的傷口裡找出兩對血管的斷端接上。 目前,

接上的耳朵已經完全成活。

斷耳變成淺黑褐色 不儘快處理將壞死

吳師傅在一家收購廢品站打工, 由於白天城區行車限制, 常常在晚上開工。 4月10日淩晨, 他和工友來到一個正在裝修的單元中, 準備把裝修廢物搬走。 正搬著廢品往外走, 一個支撐件突然砸到了他的右腦, 右邊耳朵幾乎完全離斷。 工友連忙把他送往廣州市第十二人民醫院(廣州市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醫院)。

據當天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值班的吳雲文醫生回憶, 當他接到通知到達急診室時, 吳師傅正坐在治療椅子上, 儘管他用紙巾捂住了右耳, 但還是可以看見大量鮮血從指縫中滲出, 滴滴答答落到地板上。 吳醫生一面安慰吳師傅, 一面仔細檢查了他的傷情,

見他右耳郭除了上端少許皮膚與頭皮連接外, 耳郭其他部分完全與周圍組織離斷, 而且創面呈不規則撕裂狀態, 大量鮮血從斷緣處滲出。 斷離的耳郭已經變成淺黑褐色, 表明離斷耳廓血運極差, 必須儘快處理, 否則耳郭即使縫上也無法成活。

吳醫生對傷口進行了簡單包紮, 並壓迫止血, 同時報告耳顯微外科主任焦粵龍, 焦醫生查看吳師傅傷勢後決定馬上手術。

4個醫生“車輪戰” 找出血管斷端

“耳朵有一個特點, 它的3條滋養血管管徑都非常細, 只有兩三毫米粗, 因此需要借助顯微血管吻合器械在手術顯微鏡下做手術。 用的都是血管縫合線, 只有0.1、0.2毫米粗, 針也只比線稍粗一些。 ”焦粵龍說, 由於吳師傅的耳朵是不規則撕裂傷,

軟組織撕裂、軟骨暴露, “一團糟的傷口, 只看得見在出血, 看不見血管斷端在哪裡, 傷口內還夾雜著許多碎石灰”, 血管顯微吻合手術需要消耗大量體力和耐心, 手術技巧要求極高。 除此之外, 術後還需要予以防止血管再次堵塞、血栓形成的一系列複雜的圍手術期治療。 焦醫生馬上組織了一支4名醫生的治療團隊實行“車輪戰”, “一人在顯微鏡下仔細探查、辨認出外耳主要的滋養血管, 就接著去探查下一根血管, 另一人馬上來給找到的血管做縫合。 ”

經過5個多小時的奮戰, 醫生們辨認出外耳主要的滋養血管2根(4個斷端), 並進行了吻合, 最終把破碎的耳廓拼接恢復到原來的正常形態, 耳廓再植手術順利完成。 手術後, 予以抗炎、抗凝、擴血管、抗破傷風等治療,

吳師傅順利度過了前3天的危險期。

出現器官離斷 切忌直接放入冰水中

焦粵龍介紹, 以往該院也接診過耳外傷病例, 如打架時被咬傷等, 但像吳師傅這樣幾乎整只耳朵都快掉了的病例十分罕見。 除了血管斷端難找之外, 要搶時間也是一個難點, “手術要分秒必爭, 如果過了五六小時, 即使血管全部接上了, 耳朵最後也很可能會壞死”。 他表示, 吳師傅的耳朵沒有掉落在地受到污染, 也免去了尋找斷耳的時間, 使他可以在受傷後40多分鐘就趕到醫院, 這也是耳朵能成功再植的原因之一。

廣州市十二人民醫院副院長、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科帶頭人于鋒教授介紹, 斷耳再植術在該院乃至全國都是難度及風險極高的手術。

他提醒廣大市民, 首先要做好防護措施, 保證安全生產, 如發生意外, 出現器官斷離傷害, 立即將離斷器官用密封的塑膠袋或瓶子裝好, 再放入裝有冰塊的容器中進行低溫處理, 同時儘快送至專科醫院進行血管吻合的再植手術, 切忌直接將組織放入冰塊或冰水中, 以免污染斷離組織, 以提高組織再成活的幾率。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