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這條河槽東側有“老包頭八景”轉龍藏、西側有舉世罕見的“眾神之地”

包頭發現者聯盟·FINDER

發現包頭的美好

探尋東河槽

十八

老包頭, 曾被譽為“西北商業重鎮”, 商業是繁華的, 市面是熱鬧的, 街景卻是單調的。

整個城內, 樹木不到百棵, 即使在盛夏時節, 也難得見到蔥郁的綠色。

大街與小巷, 大都沒有鋪石或漫磚, 赤裸著黃濛濛的土地本色。 路旁的房子, 簡陋些的, 是黃泥麥秸塗抹的土坯屋, 講究些的, 是青磚灰瓦蓋成的四合院。

土黃與磚灰, 是這座老城的基調, 即使陽光明媚的日子裡, 也還是讓人感覺幾分鬱悒。 只有勁風吹過, 街邊的許多店招隨著舞動起來, 紅黃藍綠, 上下翻飛,

才算有了一些生機。

既然城裡如此沉悶, 那麼就到城外散散心、放放眼吧。 老包頭的城外, 又是怎樣的景象呢?

20世紀30年代, 紀藹士先生在《旅程素描》裡曾經這樣描述:

出包頭西門後, 你開始看到廣大無邊的原野, 除北面大青山外, 只有陽光和土的氣息了, 黃鼠狼、野山羊有時在田間無忌憚地出沒著, 沒有人家, 沒有行人, 除了偶爾一群響著鈴鐸的駱駝或是一輛渺小的響著破舊馬達的長途汽車。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也許歌詠的就是這一帶地方罷!

西門之外, 竟是如此的蒼涼。 那些尋覓佳景的旅人們, 失望得搖頭歎息, 慢慢地踱回城裡。

幸好, 出了包頭東門, 景象為之一變, 眼裡頓時映入活潑潑的青翠。

民國三年(1914年), 中國近代地理學的先驅者張相文先生遊歷老包頭,

曾寫下這段文字:

下午往東門外觀轉龍藏, 其地以清泉著稱, 泉出山坡龍王廟中, 前為方池, 以瀦之, 池側穿孔, 下流如注, 居民皆汲飲焉。 池之四周, 叢柳含青, 翠黛如畫, 東南有小山, 名玉皇頂, 登高而望, 南控黃河, 東北則峰巒突兀, 高矗雲天, 皆陰山之脈也。

轉龍藏, 讀作“zhuǎn lóng zàng”, 一個奇特而拗口的地名。

清朝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的《轉龍藏碑記》, 道出了這個地名的來由:包鎮之有轉龍藏, 水泉出也。 其水旋轉之勢, 曲折蜿蜒, 有似于龍;而澤灌千畦, 井養萬家, 寶藏興焉;古之命名, 意在斯歟?

轉龍藏, 只是一座小小的山阜, 算不得雄偉, 卻有數處清澈的泉眼。 有了水的潤澤, 到處是草木青翠、鳥語花香, 完全不同於西門外的荒涼。

山腳之下, 又有一條博托河(東河槽)蜿蜒流過, 盛夏時節, 兩岸菜畦碧綠、蟲鳴蛙唱, 宛若江南般的田園風情。 在城內看慣了土黃與磚灰、吃夠了飛塵、聽膩了叫賣之聲的雅士與俗人, 哪個不願到這裡遊玩歇息, 讓身心來一番沁潤與超脫。

因此, 民國時期所修的《包頭市志》將“龍泉福地”(轉龍藏), 列為“包頭八景”之首。

民國時期的老包頭明信片:轉龍藏與龍泉寺

轉龍藏的初春(陰山小蟲攝於2018年4月)

從轉龍藏望河亭向北眺望東河槽

從轉龍藏望河亭向西眺望東河區北梁

從轉龍藏望河亭向南眺望東河槽

清朝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由包鎮公行主持集資,在轉龍藏西坡的泉水湧出之處,修建一座石壁,又於石壁之上鑲嵌三個青石雕刻的龍頭。從此,清泉由龍口吐出,噴射數尺,落入下麵的池塘。塘中,夏有青萍漂浮,秋有葭葦搖曳,令人清新拂面。

可惜,"文化大革命"期間,三個清朝龍頭被當作封建主義糟粕,慘遭"革命"了。如今的龍頭,是重新雕鑿的;而古舊的龍頭殘件,據說收藏於包頭市博物館。

轉龍藏的噴水龍頭

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的"轉龍藏"匾額——包頭老城現存的三塊清代石刻匾額之一

轉龍藏的最高處,叫做“玉皇頂”,上面的那座小亭,修了又毀、毀了又修,數百年間,反反復複不知經歷了多少無常的世事。

清代與民國之際,站在上面,向西俯看,老包頭的城堞、民居及黃昏時分的嫋嫋炊煙,盡收於眼底;向南遠眺,平野漠漠,靠近地平線的盡頭,有黃河如練,蜿蜒東流;向東北回望,陰山青黛,巍峨綿延。

轉龍藏的玉皇頂

從玉皇頂向東北遠望:薄霧中的陰山山脈

從玉皇頂向西北俯望:東河區北梁及保留下來的舊式民居區域

民國時期的老包頭明信片:從玉皇頂向西北俯望。如今,舊式民居保留下來了,城牆卻早已拆除。

從玉皇頂向西南遠望,黃河已被高樓所遮掩

20世紀50年代,在老包頭西面的曠野之中,包鋼、一機廠、二機廠等大型鋼鐵及兵工企業拔地而起。

在那個勞動人民“當家作主”的年代,風景秀麗的轉龍藏也被選中,要為激情燃燒的工人階級服務。

1955年5月1日,那個氣氛熱烈的勞動節,《內蒙古日報》特意刊發了一則消息《包頭新建內蒙古第一座工人療養院》:在包頭市著名的風景區轉龍藏,新近建成了內蒙古自治區第一座工人療養院。療養院已開始接待由自治區各地前來療養的蒙、漢、回等族工人。他們受到療養院工作人員細心的照顧,過著愉快的生活。

位於轉龍藏的內蒙古工人包頭療養院

十九

民國時期的老包頭明信片:站在東河槽,觀望老包頭城牆與駝隊

清朝同治元年(1862年),由於統治者執行錯誤的民族政策,導致西北地方的漢族與回族由仇視轉向了仇殺。

那場事變,清代史料稱為"陝甘回變",如今的教科書則稱為"陝甘回民起義"。

二戰期間,德國納粹屠殺了近600萬猶太人。南京城下,侵華日軍屠殺了約30萬中國平民及戰俘。然而,那場事變的十二年間,回漢民族揮刀相殘,倒臥在血泊裡的屍首,遠遠超過了前兩個數字的總和。

這是一場特殊歷史背景下的國家悲劇,殺戮平息之後,這個東方古國的當權者們不得不重新思索各個民族的相處之道。

當年,血雨腥風席捲之時,老包頭也成了屠刀覬覦的對象。

同治年間,老包頭已經躍然成為西北商業重鎮,店鋪林立,貿易繁盛。同時,作為旅蒙商隊的重要基地,還屯聚著大量的糧草與牲畜,而這些正是寧夏回民軍所迫切需要的戰爭物資。

同治四年(1865年),那場事變的重心移到了寧夏金積堡,回民軍的首領馬化龍是伊斯蘭教哲赫忍耶門宦的第五代教主,也是富甲一方的商人。老包頭,這處有名的水旱碼頭,沒有一個寧夏商人不知曉,攻下它,財富唾手可得,連年戰爭中消耗的糧草與牲畜也能得到有效的補充。可惜,老包頭離寧夏太遠了,遭受清兵四面圍剿的回民軍主力,無暇染指那裡。

畢竟,財富的誘惑是巨大的。這年冬天,黃河冰封,一支約三百人的回民軍小股部隊,突然由鄂爾多斯過河,攻到了老包頭西郊的韓慶壩村。

韓慶壩村,距離老包頭只有六裡之地,寧夏回民軍用不了半個時辰,就可以殺抵並血洗老包頭。

曠日持久的征戰,使得商業重鎮老包頭,成為戰備前沿。同治五年(1866年),官居大同總兵的馬升,率領大隊人馬入駐老包頭,防禦西北回民軍的襲擾。

馬升,字級三,四川省太平縣(今萬源市)官渡鄉瑪瑙溪人。駐守老包頭期間,他的征戰生涯達到了輝煌巔峰,由此曾受清朝皇帝的兩度特意召見,親賜禦食,以示榮寵。

同治九年(1870年)二月十三日,負責主攻寧夏金積堡的清軍統帥劉松山陣亡,一時朝野震驚。消息傳來,馬升即刻厲兵秣馬,嚴密防範寧夏回民軍乘勝攻擊,老包頭再次籠罩在戰事的陰雲之下。

不久,大同總兵馬升擔任築城總督辦,包頭鎮公行負責組織商戶捐銀,包頭鎮巡檢衙門負責招募築城勞役,一場聲勢浩大的築城工程拉開了序幕。

同治十二年(1873年),經過駐防兵丁與鎮內商民的三年辛勞,城垣終於竣工。

此時的老包頭,既有眾多投資致富的機會,又能確保身家性命的安全,對後山(固陽一帶)、河西(伊盟一帶)的財主們產生了極大吸引力,很快就掀起了一股移民潮流,他們攜帶鉅資與家眷,蜂擁而來。就在城垣築成的當年,包頭鎮的居民猛增至2800餘戶、25000多人。

同一時期,由於戰亂與屠殺,整個寧夏府的人口已由當年的160多萬人,銳減至10余萬人。南海子碼頭,每天都有從甘肅、寧夏等地逃亡而來的穆斯林平民。曾籠罩在回民軍血洗陰影下的老包頭,寬容地接納了這些手無寸鐵的回回,給了他們一個安居之處。

城垣完工的這一年,那場事變也在一派血腥之中收了場。

老包頭城垣,整體為砂土夯築,周長14華里(7公里),城牆高1丈5尺(約5米),底部厚度為2丈(6米),頂部厚度為1丈(3米)。城上築堞(也稱作雉牆或女兒牆),便於守城兵士遮身射擊,高6尺(2米),厚1尺5寸(0.5米),每雉間隔2尺(約0.7米)。整座城垣設有五處城門,城門高1丈6尺(5米)。城門之上,沒有氣派的敵樓,也沒有廊廡門。

老包頭的西城牆(攝於1930年,摘自日本《亞東印畫輯》)

老包頭的南門(攝於1937年,摘自孫明經《萬里獵影記》)

東河槽的西側,有一座新建的仿古城樓,位於舊式民居保留區域的北端。

不知為何,這座仿古城樓總是讓我不由地想起了曾經矗立於老包頭城內的那座“西閣”。

民國時期的老包頭明信片:包頭城內的西閣

從老包頭的西門入城,沿著西街走不了幾步,就會看到西閣了。

據說,當年馬升築城之時,曾請能工巧匠推算所需材料,偌大工程,最後只富餘些許磚木,恰好夠建這座氣派的門樓。其實,老包頭的城牆是夯土的,雖然要用些木質夾板,卻並非蓋房所需的棟樑之材,更無從富餘那麼多的磚瓦。

西閣,是特意修建的,可以看作是城垣完工的紀念碑,也算一項形象工程。

西閣,方方正正,面寬四丈(12米),總高三丈(9米),比城牆足足超出一倍,是老包頭城內最為巍峨顯赫的建築。底部修有一個門洞,連通東西,方便民眾過往。上部建有歇山頂大殿,供奉著觀音菩薩與韋陀神像,護佑全城民眾。

殿內,曾經用鐵鍊高高懸掛一柄鐵戟,長約一丈,重七十餘斤,據說正是大同總兵馬升南征北戰所慣用的兵器。民國時期,著名女作家冰心(謝婉瑩)來訪包頭,曾到西閣看過此戟,她在《平綏沿線旅行紀》記述:柄有刻字雲“記名簡放提督軍門鎮守山西大同等處地方統轄雁門三關總鎮都督府冠勇巴圖魯馬”,戟上雲有血跡,審視未見。

頗有意味的是,這柄鐵戟的尖端西指,正對寧夏方向,老人們相傳,那是為了鎮壓回民軍捲土重來,再犯老包頭。

如今,氣派的西閣早已蕩然無存,只留下了一個“西閣外”的地名。

二十

這張1948年的老包頭地圖,源自《內蒙古自治區地名志(包頭市分冊)》。

把它攤開在桌上,目光緩緩移動,仿佛是在那些老舊的、狹窄的、坑窪的街巷之間,探秘般地行走著與尋找著。

漸漸發現,老包頭的街巷名稱很有些特別,大約三分之一是與廟宇相關的:呂祖廟十字巷、文昌廟十字巷、財神廟街、真武廟梁、大仙廟梁、關帝廟街、清真寺街、馬王廟巷、三官廟巷、金龍王廟街、南龍王廟街……

小小的老包頭城,從西門到東門只有2400米,從北牆到南牆也還是2400米。彈丸之地,竟惹得各方神聖紛紛蒞臨,可見,老包頭人的心靈世界是多麼得豐富與虔誠。

隨著歲月變遷,一些廟宇消失了,一些廟宇卻頑強地留存下來。

站在轉龍藏玉皇頂,向東河槽西側眺望,伊斯蘭教的清真大寺(始建於清朝乾隆年間)、藏傳佛教的福徵寺(始建於康熙年間)立刻躍入眼簾。

清朝年間,老包頭所在的這片區域,屬於蒙古巴氏家族的“戶口地”,是他們賴以放牧生活的經濟支柱。

到了乾隆年間,"走西口"的漢人難民越來越多,紛紛向巴氏家族請求租墾土地。放牧的生活,遠非人們所想像的那般羅曼蒂克,滿是困苦與艱辛,如今可以當個坐享租金的小地主,自然是件舒心快意的事。於是,博托河(東河槽)兩岸的牧場日漸萎縮,變成了阡陌縱橫的田園風光。

與內地的漢人地主相比,巴氏家族的土地租金收取得相當微薄,這就使得"走西口"的難民很快便能安身立命,並且呼朋喚友趨之若鶩。蒙人地主,性情淳樸,哪裡懂得多少盤剝敲詐的手段。數百年間,不僅沒出一個有名的惡霸,就連貪婪之輩也不多見,大都只是滿足於衣食無憂而已。

篤信藏傳佛教的蒙古人,只要生活還能支撐,就不吝錢財,熱心地捐資興修喇嘛廟。盟(相當於內地的地級市)有盟廟,旗(相當於內地的縣)有旗廟,甚至還有某個家族修建的家廟。鼎盛之時,蒙古地區的喇嘛廟數量並不遜于西藏與青海。

老包頭的巴氏家族選定於博托河西岸的土梁之下,修建了自己的家廟——福徵寺(俗稱包頭召),供奉著釋迦牟尼與宗喀巴。從此,這片地方就叫做了“召梁”。

福徵寺(包頭召)的正殿,內蒙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過去,老包頭人將老城北部的坡梁地域稱為“召梁”或“梁上”,後來隨著拆遷工程的日益熱鬧,又稱為“北梁”。

北梁,是包頭老城最後的一片舊式民居,頗有人文情懷的政府領導毅然保留了很大面積的老宅,作為歷史的記憶,也作為城市的底蘊。

在拆遷過程中,曾經沉寂多年的大仙廟也重見天日,被用心地保護起來。

清光緒丁亥年(1887年)的"有仙則名"匾額——包頭老城現存的三塊清代石刻匾額之一

北梁,只占包頭老城一半的面積,卻彙集著天主教、基督教、伊斯蘭教、道教、漢傳佛教和中國民間信仰的諸多寺廟堂觀,堪稱“眾神之地”。其實,國內也有多處類似的“眾神之地”,但同時擁有藏傳佛教喇嘛廟的實屬鳳毛麟角,與老包頭的北梁相比,只能扼腕歎息了。

如今,包頭老城之內,尚存多處列入內蒙古自治區級、包頭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名錄的宗教場所,除了前面提到的福徵寺(包頭召),還有呂祖廟(妙法禪寺)、財神廟、清真大寺、瓦窯溝清真寺、官井梁天主教堂、基督教東堂。

妙法禪寺的呂祖殿,內蒙古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財神廟,包頭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建於清代的財神廟戲臺

清真大寺,內蒙古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瓦窯溝清真寺,包頭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官井梁天主教堂,包頭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基督教東堂,包頭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基督教東堂的“鳳戲牡丹”大型磚雕

此外,還有兩處內蒙古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龍泉寺、南龍王廟,將在下次行程之中詳細講述。

一路走來,不僅有東河槽西側的這片“眾神之地”,在烏金古道沿途,還有著藏傳佛教的洞窟及石刻、開洲窯子小廟、前營子小廟、民族村清真寺、留寶窯子基督教堂……

或許,這條古老的河流,既是原始人類遷徙與融合的通道,也是宗教文化傳播與交匯的通道!

陰山小蟲 (自由發·發現者聯盟簽約作家、自由發APP文化線上頻道簽約內容創作人)

一個四十多歲的老男人,曾經混跡醫藥行業,如今返回內蒙包頭,專注于本土歷史人文的整理與解讀。願以“行千里路,讀萬卷書”為心旨,感悟文化,修行自己。路雖遠,行則必至;事雖難,做則必成。

包頭發現者聯盟由“自由發”新媒體矩陣發起成立,聚合包頭市在文學、互聯網、生活、時尚、汽車、餐飲等領域具有創作能力、富有創造精神的達人們。搭建一個區域性內容創作、輸出、傳播平臺,並實現內容與價值的良性交互,實現作者、讀者、傳播者間的無縫對接。

自由 · 開放 · 分享

掃描二維碼,加入發現者聯盟

從轉龍藏望河亭向西眺望東河區北梁

從轉龍藏望河亭向南眺望東河槽

清朝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由包鎮公行主持集資,在轉龍藏西坡的泉水湧出之處,修建一座石壁,又於石壁之上鑲嵌三個青石雕刻的龍頭。從此,清泉由龍口吐出,噴射數尺,落入下麵的池塘。塘中,夏有青萍漂浮,秋有葭葦搖曳,令人清新拂面。

可惜,"文化大革命"期間,三個清朝龍頭被當作封建主義糟粕,慘遭"革命"了。如今的龍頭,是重新雕鑿的;而古舊的龍頭殘件,據說收藏於包頭市博物館。

轉龍藏的噴水龍頭

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的"轉龍藏"匾額——包頭老城現存的三塊清代石刻匾額之一

轉龍藏的最高處,叫做“玉皇頂”,上面的那座小亭,修了又毀、毀了又修,數百年間,反反復複不知經歷了多少無常的世事。

清代與民國之際,站在上面,向西俯看,老包頭的城堞、民居及黃昏時分的嫋嫋炊煙,盡收於眼底;向南遠眺,平野漠漠,靠近地平線的盡頭,有黃河如練,蜿蜒東流;向東北回望,陰山青黛,巍峨綿延。

轉龍藏的玉皇頂

從玉皇頂向東北遠望:薄霧中的陰山山脈

從玉皇頂向西北俯望:東河區北梁及保留下來的舊式民居區域

民國時期的老包頭明信片:從玉皇頂向西北俯望。如今,舊式民居保留下來了,城牆卻早已拆除。

從玉皇頂向西南遠望,黃河已被高樓所遮掩

20世紀50年代,在老包頭西面的曠野之中,包鋼、一機廠、二機廠等大型鋼鐵及兵工企業拔地而起。

在那個勞動人民“當家作主”的年代,風景秀麗的轉龍藏也被選中,要為激情燃燒的工人階級服務。

1955年5月1日,那個氣氛熱烈的勞動節,《內蒙古日報》特意刊發了一則消息《包頭新建內蒙古第一座工人療養院》:在包頭市著名的風景區轉龍藏,新近建成了內蒙古自治區第一座工人療養院。療養院已開始接待由自治區各地前來療養的蒙、漢、回等族工人。他們受到療養院工作人員細心的照顧,過著愉快的生活。

位於轉龍藏的內蒙古工人包頭療養院

十九

民國時期的老包頭明信片:站在東河槽,觀望老包頭城牆與駝隊

清朝同治元年(1862年),由於統治者執行錯誤的民族政策,導致西北地方的漢族與回族由仇視轉向了仇殺。

那場事變,清代史料稱為"陝甘回變",如今的教科書則稱為"陝甘回民起義"。

二戰期間,德國納粹屠殺了近600萬猶太人。南京城下,侵華日軍屠殺了約30萬中國平民及戰俘。然而,那場事變的十二年間,回漢民族揮刀相殘,倒臥在血泊裡的屍首,遠遠超過了前兩個數字的總和。

這是一場特殊歷史背景下的國家悲劇,殺戮平息之後,這個東方古國的當權者們不得不重新思索各個民族的相處之道。

當年,血雨腥風席捲之時,老包頭也成了屠刀覬覦的對象。

同治年間,老包頭已經躍然成為西北商業重鎮,店鋪林立,貿易繁盛。同時,作為旅蒙商隊的重要基地,還屯聚著大量的糧草與牲畜,而這些正是寧夏回民軍所迫切需要的戰爭物資。

同治四年(1865年),那場事變的重心移到了寧夏金積堡,回民軍的首領馬化龍是伊斯蘭教哲赫忍耶門宦的第五代教主,也是富甲一方的商人。老包頭,這處有名的水旱碼頭,沒有一個寧夏商人不知曉,攻下它,財富唾手可得,連年戰爭中消耗的糧草與牲畜也能得到有效的補充。可惜,老包頭離寧夏太遠了,遭受清兵四面圍剿的回民軍主力,無暇染指那裡。

畢竟,財富的誘惑是巨大的。這年冬天,黃河冰封,一支約三百人的回民軍小股部隊,突然由鄂爾多斯過河,攻到了老包頭西郊的韓慶壩村。

韓慶壩村,距離老包頭只有六裡之地,寧夏回民軍用不了半個時辰,就可以殺抵並血洗老包頭。

曠日持久的征戰,使得商業重鎮老包頭,成為戰備前沿。同治五年(1866年),官居大同總兵的馬升,率領大隊人馬入駐老包頭,防禦西北回民軍的襲擾。

馬升,字級三,四川省太平縣(今萬源市)官渡鄉瑪瑙溪人。駐守老包頭期間,他的征戰生涯達到了輝煌巔峰,由此曾受清朝皇帝的兩度特意召見,親賜禦食,以示榮寵。

同治九年(1870年)二月十三日,負責主攻寧夏金積堡的清軍統帥劉松山陣亡,一時朝野震驚。消息傳來,馬升即刻厲兵秣馬,嚴密防範寧夏回民軍乘勝攻擊,老包頭再次籠罩在戰事的陰雲之下。

不久,大同總兵馬升擔任築城總督辦,包頭鎮公行負責組織商戶捐銀,包頭鎮巡檢衙門負責招募築城勞役,一場聲勢浩大的築城工程拉開了序幕。

同治十二年(1873年),經過駐防兵丁與鎮內商民的三年辛勞,城垣終於竣工。

此時的老包頭,既有眾多投資致富的機會,又能確保身家性命的安全,對後山(固陽一帶)、河西(伊盟一帶)的財主們產生了極大吸引力,很快就掀起了一股移民潮流,他們攜帶鉅資與家眷,蜂擁而來。就在城垣築成的當年,包頭鎮的居民猛增至2800餘戶、25000多人。

同一時期,由於戰亂與屠殺,整個寧夏府的人口已由當年的160多萬人,銳減至10余萬人。南海子碼頭,每天都有從甘肅、寧夏等地逃亡而來的穆斯林平民。曾籠罩在回民軍血洗陰影下的老包頭,寬容地接納了這些手無寸鐵的回回,給了他們一個安居之處。

城垣完工的這一年,那場事變也在一派血腥之中收了場。

老包頭城垣,整體為砂土夯築,周長14華里(7公里),城牆高1丈5尺(約5米),底部厚度為2丈(6米),頂部厚度為1丈(3米)。城上築堞(也稱作雉牆或女兒牆),便於守城兵士遮身射擊,高6尺(2米),厚1尺5寸(0.5米),每雉間隔2尺(約0.7米)。整座城垣設有五處城門,城門高1丈6尺(5米)。城門之上,沒有氣派的敵樓,也沒有廊廡門。

老包頭的西城牆(攝於1930年,摘自日本《亞東印畫輯》)

老包頭的南門(攝於1937年,摘自孫明經《萬里獵影記》)

東河槽的西側,有一座新建的仿古城樓,位於舊式民居保留區域的北端。

不知為何,這座仿古城樓總是讓我不由地想起了曾經矗立於老包頭城內的那座“西閣”。

民國時期的老包頭明信片:包頭城內的西閣

從老包頭的西門入城,沿著西街走不了幾步,就會看到西閣了。

據說,當年馬升築城之時,曾請能工巧匠推算所需材料,偌大工程,最後只富餘些許磚木,恰好夠建這座氣派的門樓。其實,老包頭的城牆是夯土的,雖然要用些木質夾板,卻並非蓋房所需的棟樑之材,更無從富餘那麼多的磚瓦。

西閣,是特意修建的,可以看作是城垣完工的紀念碑,也算一項形象工程。

西閣,方方正正,面寬四丈(12米),總高三丈(9米),比城牆足足超出一倍,是老包頭城內最為巍峨顯赫的建築。底部修有一個門洞,連通東西,方便民眾過往。上部建有歇山頂大殿,供奉著觀音菩薩與韋陀神像,護佑全城民眾。

殿內,曾經用鐵鍊高高懸掛一柄鐵戟,長約一丈,重七十餘斤,據說正是大同總兵馬升南征北戰所慣用的兵器。民國時期,著名女作家冰心(謝婉瑩)來訪包頭,曾到西閣看過此戟,她在《平綏沿線旅行紀》記述:柄有刻字雲“記名簡放提督軍門鎮守山西大同等處地方統轄雁門三關總鎮都督府冠勇巴圖魯馬”,戟上雲有血跡,審視未見。

頗有意味的是,這柄鐵戟的尖端西指,正對寧夏方向,老人們相傳,那是為了鎮壓回民軍捲土重來,再犯老包頭。

如今,氣派的西閣早已蕩然無存,只留下了一個“西閣外”的地名。

二十

這張1948年的老包頭地圖,源自《內蒙古自治區地名志(包頭市分冊)》。

把它攤開在桌上,目光緩緩移動,仿佛是在那些老舊的、狹窄的、坑窪的街巷之間,探秘般地行走著與尋找著。

漸漸發現,老包頭的街巷名稱很有些特別,大約三分之一是與廟宇相關的:呂祖廟十字巷、文昌廟十字巷、財神廟街、真武廟梁、大仙廟梁、關帝廟街、清真寺街、馬王廟巷、三官廟巷、金龍王廟街、南龍王廟街……

小小的老包頭城,從西門到東門只有2400米,從北牆到南牆也還是2400米。彈丸之地,竟惹得各方神聖紛紛蒞臨,可見,老包頭人的心靈世界是多麼得豐富與虔誠。

隨著歲月變遷,一些廟宇消失了,一些廟宇卻頑強地留存下來。

站在轉龍藏玉皇頂,向東河槽西側眺望,伊斯蘭教的清真大寺(始建於清朝乾隆年間)、藏傳佛教的福徵寺(始建於康熙年間)立刻躍入眼簾。

清朝年間,老包頭所在的這片區域,屬於蒙古巴氏家族的“戶口地”,是他們賴以放牧生活的經濟支柱。

到了乾隆年間,"走西口"的漢人難民越來越多,紛紛向巴氏家族請求租墾土地。放牧的生活,遠非人們所想像的那般羅曼蒂克,滿是困苦與艱辛,如今可以當個坐享租金的小地主,自然是件舒心快意的事。於是,博托河(東河槽)兩岸的牧場日漸萎縮,變成了阡陌縱橫的田園風光。

與內地的漢人地主相比,巴氏家族的土地租金收取得相當微薄,這就使得"走西口"的難民很快便能安身立命,並且呼朋喚友趨之若鶩。蒙人地主,性情淳樸,哪裡懂得多少盤剝敲詐的手段。數百年間,不僅沒出一個有名的惡霸,就連貪婪之輩也不多見,大都只是滿足於衣食無憂而已。

篤信藏傳佛教的蒙古人,只要生活還能支撐,就不吝錢財,熱心地捐資興修喇嘛廟。盟(相當於內地的地級市)有盟廟,旗(相當於內地的縣)有旗廟,甚至還有某個家族修建的家廟。鼎盛之時,蒙古地區的喇嘛廟數量並不遜于西藏與青海。

老包頭的巴氏家族選定於博托河西岸的土梁之下,修建了自己的家廟——福徵寺(俗稱包頭召),供奉著釋迦牟尼與宗喀巴。從此,這片地方就叫做了“召梁”。

福徵寺(包頭召)的正殿,內蒙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過去,老包頭人將老城北部的坡梁地域稱為“召梁”或“梁上”,後來隨著拆遷工程的日益熱鬧,又稱為“北梁”。

北梁,是包頭老城最後的一片舊式民居,頗有人文情懷的政府領導毅然保留了很大面積的老宅,作為歷史的記憶,也作為城市的底蘊。

在拆遷過程中,曾經沉寂多年的大仙廟也重見天日,被用心地保護起來。

清光緒丁亥年(1887年)的"有仙則名"匾額——包頭老城現存的三塊清代石刻匾額之一

北梁,只占包頭老城一半的面積,卻彙集著天主教、基督教、伊斯蘭教、道教、漢傳佛教和中國民間信仰的諸多寺廟堂觀,堪稱“眾神之地”。其實,國內也有多處類似的“眾神之地”,但同時擁有藏傳佛教喇嘛廟的實屬鳳毛麟角,與老包頭的北梁相比,只能扼腕歎息了。

如今,包頭老城之內,尚存多處列入內蒙古自治區級、包頭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名錄的宗教場所,除了前面提到的福徵寺(包頭召),還有呂祖廟(妙法禪寺)、財神廟、清真大寺、瓦窯溝清真寺、官井梁天主教堂、基督教東堂。

妙法禪寺的呂祖殿,內蒙古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財神廟,包頭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建於清代的財神廟戲臺

清真大寺,內蒙古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瓦窯溝清真寺,包頭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官井梁天主教堂,包頭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基督教東堂,包頭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基督教東堂的“鳳戲牡丹”大型磚雕

此外,還有兩處內蒙古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龍泉寺、南龍王廟,將在下次行程之中詳細講述。

一路走來,不僅有東河槽西側的這片“眾神之地”,在烏金古道沿途,還有著藏傳佛教的洞窟及石刻、開洲窯子小廟、前營子小廟、民族村清真寺、留寶窯子基督教堂……

或許,這條古老的河流,既是原始人類遷徙與融合的通道,也是宗教文化傳播與交匯的通道!

陰山小蟲 (自由發·發現者聯盟簽約作家、自由發APP文化線上頻道簽約內容創作人)

一個四十多歲的老男人,曾經混跡醫藥行業,如今返回內蒙包頭,專注于本土歷史人文的整理與解讀。願以“行千里路,讀萬卷書”為心旨,感悟文化,修行自己。路雖遠,行則必至;事雖難,做則必成。

包頭發現者聯盟由“自由發”新媒體矩陣發起成立,聚合包頭市在文學、互聯網、生活、時尚、汽車、餐飲等領域具有創作能力、富有創造精神的達人們。搭建一個區域性內容創作、輸出、傳播平臺,並實現內容與價值的良性交互,實現作者、讀者、傳播者間的無縫對接。

自由 · 開放 · 分享

掃描二維碼,加入發現者聯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