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用資訊共用破解“蒜賤傷農”

近日, 麗江永勝縣的蒜農失“算”了:擴大了種植面積, 本想收穫一個好年成, 不料市場變化莫測, 價格由去年的每公斤5元狂跌到目前的每公斤0.7元。 賣, 還是不賣?蒜農愁腸百結, 苦不堪言。 (4月24日雲南網)

農作物價格暴跌滯銷, 是困擾農民增收、農村發展的一個“老大難”問題。 麗江永勝縣的蒜農遭遇“蒜你狠”變“蒜你賤”的尷尬, 也再次讓我們見識了農產品價格週期性供求失衡對農民的傷害:去年大蒜行情看漲, 蒜價高位運行, 當地蒜農紛紛擴大種植面積, 在階段性供過於求的情況下, 蒜價從5元狂跌到目前的每公斤0.7元,

最終留下了一地沒人要的大蒜, 蒜農苦不堪言。

按理說, 農產品價格週期性供求失衡現象一再出現, 廣大農戶應該總結出一些門道, 也應該清楚盲目跟風是不可取的。 但問題是, 大家都看得清的陷阱為什麼就躲不過呢?其原因不外乎兩個方面, 一則農民獲取資訊的管道少, 很多該瞭解的資訊卻不知道, 導致對市場研究不深入, 很難拿主意;二則農業生產投入大、週期長、轉身比較困難, 像炒股那樣跟著風跑的事農民幹不來。

由此可見, 資料資源不能共用, 對市場研究不深入, 是農民躲不過價格週期性供求失衡的重要原因。 “蒜你狠”變“蒜你賤”過山車式的價格波動, 損失最重的還是那些蒜農。 柳家村蒜農柳豔德含淚算了一筆賬,

今年種植的是紫皮蒜, 籽種每畝1040元, 每畝投入肥料等農用物資300元, 不算平時的管理費用, 就算今天請的5個工, 每個工錢100元, 還要供一餐午飯, 每人20元, 一共要支付600元。 但今天採挖的0.8畝大蒜, 只能賣1400元, 還要倒貼540元錢。

市場是無情的, 但市場也不相信眼淚, 如何讓農民趨利避害、知道種什麼, 就顯得尤為重要。 因此, 要想有效化解農產品價格週期性供求失衡現象帶來的損失, 政府等部門應當更敬畏市場, 主導開發更多農產品生產和經營大資料產品, 將供求資訊推送至農產品種植者手機終端, 實現資訊共用、資訊到戶, 讓農民也有諸葛亮, 讓他們在生產決策的時候, 就能預測將要種植的農產品能不能賺錢, 避免“蒜你賤”現象重演,

防止農產品“價賤傷農”。

劉備每次打仗, 都要先問諸葛亮, 因為諸葛亮掌握的資訊多, 分析決策能力強。 當前, 移動互聯、大資料、雲計算等技術已經深入到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 農民種地也需要充分用好這些技術, 讓他們也有諸葛亮, 讓他們從容應付農產品價格週期性供求失衡對農業生產的衝擊, 從而避免市場波動帶來的損失。

作者:丁恒情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