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國巨公開收購君耀開啟並購進程,比亞迪海康被納入懷中

集微網消息, 臺灣被動元件廠商國巨今日宣佈公開收購保護元件廠君耀, 預計以每股 73 元新臺幣(約合 15.6 元人民幣)現金公開收購君耀, 公開收購期間為5月4日~6月21日, 本次擬公開收購 50.1% 股權, 總金額達16.86~33.65億元新臺幣(約合3.6億~7.2億元人民幣)。 國巨強調, 本案為合意並購。

國巨指出, 收購君耀策略目的包括增加產品組合, 將君耀保護元件擴展到全球市場, 強化國巨在車用電子和工業規格利基市場佈局。

昨(26)日國巨宣佈將於今天停牌, 這一停牌動作引發諸多揣測, 市場揣測其將宣佈並購案, 可能再次發動對大毅的非合意並購;也傳出可能將並購標的延伸至海外,

包括日商太陽誘電、美商 KEMET 等都可能是遭收購的物件。

對此, 國巨特意發佈新聞稿, 鄭重否認謠言, 國巨表示, 公司從未與日商村田製作所進行網路謠言所述的協商或接觸, 更遑論商業賄絡之事;且就基本商業判斷而言, 公司與日商村田製作所在市場上為競爭對手, 並沒有彼此合作釋放任何消息的空間與必要。

今年有望成為國巨集團的並購年

過去一年, 被動元件大幅漲價, 其中部分 MLCC 漲價超 10 倍, 國巨至少發出四次漲價通知。 據不完全統計, 國巨分別在 2017 年 4 月 20 日、6 月 19 日、9 月 7 日以及 12 月 1 日發佈 MLCC 及電阻漲價通知, 整體漲幅早已翻倍;此外, 在今年年初, 國巨更率先打響電阻漲價第一槍。

國巨幾乎一直走在MLCC、電阻漲價潮的最前線。

受惠于此, 國巨股價跟著業績一路向上, 市值直逼 2,000 億元新臺幣大關。 再加上同屬國巨集團成員的凱美, 售廠利益已全數進帳, 現金流逼近 50 億元新臺幣。

無論從股價、現金流等條件來看, 市場預期今年有望成為國巨集團的並購年。 今年初, 國巨旗下電感廠商奇力新就以換股方式並購同業美磊;凱美也在本月上旬公告持有保護元件和天線廠佳邦的一成股權。

被動元件行業景氣強度可持續到 2019 年

據國巨 2018 年第 1 季財報顯示, 第 1 季合併營收達 110.23 億元新臺幣, 較上一季成長 14.2%, 較去年同期成長 61.7%, 創下單季歷史新高。 尤其是 MLCC, 為國巨創造可觀的利潤, 不僅第 1 季營收創新高, 毛利率衝破 51%, 並創造單季獲利 42.58 億元新臺幣。

展望今年營運, 外資預期今年國巨整體業績有機會突破 480 億元新臺幣大關, 可望較去年(322.55億元新臺幣)大幅成長 45% 到50%, 續創歷史新高, 業績和獲利有機會逐季成長。

國巨董事長陳泰銘此前表示, 目前這波被動元件漲價與之前大不相同, 雖然沒有殺手級應用, 但是需求從手機、汽車、AI、5G 等各方湧入, 各類需求都能取代單一殺手級產品, 尤其 5G 啟動之後, 20GHz 的高頻環境將改變人類生活, VCSEL、3D 感測、射頻元件、基地台等各類零件放量也拉動被動元件, 這種結構性改變延長景氣續航力。

隨著這些應用的帶動, 以 MLCC 為代表的被動元件缺貨漲價至少已經持續了 15 個月, 未來還將繼續缺貨。 陳泰銘看好這一波景氣強度可持續到 2019 年,

尤其車用、工規等高階需求拉升, 價格是一般品的 2~2.5 倍, 整個被動元件行業景氣持強。

同時, 陳泰銘表示, 由於大陸廠商無法在中高端產品上佈局, 國巨在電阻方面排名世界排名第一、MLCC 第三, 這種規模經濟效益下, 大陸廠商進入的門檻較高, 此外國巨有世界級的銷售管道, 大中華區、北美、歐洲、東北亞、東南亞等, 大中華區利用大陸廠商的產品替代率並不高, 國巨將持續在高階產品上服務客戶, 未來還將進一步拉大與大陸廠商的差距。

君耀是比亞迪電動車保護元件的主要供應商

君耀是一家過電壓及過電流電子保護元件提供商, 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電路解決方案, 其保護元件產品包括瞬態抑制二極體(TVS)、壓敏電阻(MOV)、陶瓷氣體及玻璃氣體放電管(GDT/SPG)、靜電保護器(ESD)、半導體放電管(TSS)及自恢復保險絲等。

值得一提的是, 比亞迪電動車保護元件的主要供應商便是君耀, 受惠於比亞迪電動車——比亞迪唐出色的銷售成績, 比亞迪對君耀的營收貢獻大幅提升, 成為公司前十大客戶之一。 此外, 君耀的主力客戶為大陸第一大安控廠海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