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啟真新論|浙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劉同舫:在增進文化認同中堅定文化自信

資訊爆炸的年代, 我們更加需要傾聽思想的聲音。 浙江大學頭條號特別開闢【啟真新論】板塊, 收錄浙江大學各領域專家學者獨家觀點。 本期, 我們推出的是浙江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浙江大學研究基地首席專家、浙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劉同舫的《在增進文化認同中堅定文化自信》一文。 觀點的碰撞, 智慧的交鋒, 我們也期待聽到您的聲音!投稿郵箱:zdxmt@zju.edu.cn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 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文化自信的形成是一個多因素影響、長期積累的過程。

其中, 文化認同是文化自信的根基和源泉。 沒有文化認同, 就不可能堅定文化自信。

作為一種心理活動和價值體認, 文化認同並非一成不變, 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 社會不斷發展變化, 人們的思想千差萬別,

文化認同需要不斷調適。 當前, 我國發展日新月異, 社會不斷發生深刻變革, 社會思想多元多變, 這對增進文化認同提出了新挑戰。 應對文化認同方面的新挑戰, 關鍵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進行廣泛傳播。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融入我們內心世界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命脈, 革命文化是需要不斷發揚光大的寶貴精神財富, 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我們努力建設的當代中國社會的主流文化。 要將三者融為有機整體, 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煥發出更強大的生命力、影響力、感召力。 將三者融為有機整體以增進文化認同, 需要正確處理三方面關係。

正確處理一元指導與多元文化發展的關係。 在指導思想上必須旗幟鮮明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 習近平同志強調, 我們黨是用馬克思主義武裝起來的政黨, 馬克思主義是我們共產黨人理想信念的靈魂。 中國人民對於馬克思主義的認同, 不僅源於其真理性、科學性, 更源於對馬克思主義指導下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所取得的偉大成就的認可。

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 並不拒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在內容和形式上的多樣性。 對待多元文化, 應保持必要的尊重和包容, 但絕不可放任自流。 思想文化越是多樣, 越需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 否則文化建設就會失去靈魂、迷失方向。

正確處理文化傳承與創新的關係。 習近平同志指出:“無論哪一個國家、哪一個民族, 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 丟掉了思想文化這個靈魂, 這個國家、這個民族是立不起來的。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來源, 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的不竭精神動力, 對其認同是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礎。 增進文化認同, 要在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上下功夫。 既要深入挖掘、大力推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理念, 又要與時俱進、積極推進文化創新, 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注入新活力、新內涵。

正確處理中華文化與西方文化的關係。在對待西方文化的態度上切忌妄自菲薄。在中西文化比較中,將文化差異視為文化差距是必須克服的思想偏差。所謂“差異”是指文化特質與形式不同,而“差距”是以一定標準對文化的先進與落後作出判斷。現實中,原本只是在不同歷史和社會環境中形成的中西文化差異現象,卻被一些人當作文化差距來看待。這與近代以來部分人在學習借鑒西方文化過程中形成的盲從心理有關。我們不能把差異當成差距,不能把西方文化奉為更先進、更高級的文化樣式而盲目學習模仿。應增強文化自覺、增進文化認同,在保持自身文化獨立性和自主性的同時,積極同世界其他文化開展交流對話,在多元文化和諧共生中展現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

本文作者:劉同舫,浙江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浙江大學研究基地首席專家、浙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原文刊載於4月25日人民日報電子版

圖片來源於網路

本文編輯:陸呈嘯

正確處理中華文化與西方文化的關係。在對待西方文化的態度上切忌妄自菲薄。在中西文化比較中,將文化差異視為文化差距是必須克服的思想偏差。所謂“差異”是指文化特質與形式不同,而“差距”是以一定標準對文化的先進與落後作出判斷。現實中,原本只是在不同歷史和社會環境中形成的中西文化差異現象,卻被一些人當作文化差距來看待。這與近代以來部分人在學習借鑒西方文化過程中形成的盲從心理有關。我們不能把差異當成差距,不能把西方文化奉為更先進、更高級的文化樣式而盲目學習模仿。應增強文化自覺、增進文化認同,在保持自身文化獨立性和自主性的同時,積極同世界其他文化開展交流對話,在多元文化和諧共生中展現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

本文作者:劉同舫,浙江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浙江大學研究基地首席專家、浙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原文刊載於4月25日人民日報電子版

圖片來源於網路

本文編輯:陸呈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