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居民部門杠杆率上升過快須警惕

作為一項對宏觀經濟和人民生活有重要影響的監測指標, 居民部門杠杆率上升過快, 不僅對沖了非金融機構杠杆率的下降, 也導致了總杠杆率不降反升。 繼續加杠杆並非理性選擇, 應通過調控使房地產市場價格向符合價值的方向理性回歸, 以適度減輕居民的債務負擔和償債壓力, 降低引發金融風險的概率

近日, 有專家發表了年輕夫妻如能用“六個錢包”(自己的父母、爺爺奶奶、姥爺姥姥, 愛人的父母、爺爺奶奶、姥爺姥姥)湊在一塊兒幫著支付首付的建議。 這番關於買房的發言, 在網上引起廣泛關注。

儘管該專家的話有一定前置條件, 並且認為如果財力不允許, 年輕人應考慮租房, 但仍有很多人認為此番發言戳中了年輕人的痛處, 可見年輕剛需族購房壓力之大。

此前不久, 有研究機構發佈了一個2017年中國去杠杆進程的報告。 報告指出, 去年我國去杠杆與防範化解風險初見成效, 實現了總體穩杠杆、局部去杠杆。 報告認為, 2017年由於居民杠杆率攀升導致全年總杠杆率上升, 但居民部門杠杆率風險不宜被誇大。 因為“居民每年債務負擔尚不到可支配收入的10%, 居民儲蓄存款高於負債”。 報告認為, 呼籲居民部門去杠杆有嘩眾取寵之嫌。

人們的實際感受和上述報告得出的結論有所出入,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

作為研究機構, 從研究的角度當然可以見仁見智。 即使作為決策依據, 也依然可以兼聽則明。 但正因如此, 呼籲穩妥把握居民部門杠杆率並非嘩眾取寵, 當前繼續加杠杆也並非理性選擇。

首先, 近期居民杠杆率攀升速度確實過快。 2017年底, 我國人民幣住戶貸款餘額40.5萬億元, 其中中長期貸款29.1萬億元, 中長期中的消費貸款24.7萬億元, 分別占當年GDP總額82.7萬億元的50%、35.2%和29.9%;比上年分別提高6.8、4.5和3.9個百分點。 不僅絕對水準創歷史新高, 提升幅度之快也超過以往。

作為一項對宏觀經濟特別是金融運行及人民生活有重要影響的監測指標, 這種短期內的明顯變化已經對經濟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最為突出的是, 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連續兩年將“去杠杆”作為重點任務之一的形勢下,

由於居民杠杆率快速攀升, 不僅對沖了非金融機構杠杆率的下降, 也導致了總杠杆率不降反升。

其次, 要看到我國居民負債的結構性特徵。 資料顯示, 我國居民人民幣住戶貸款中, 近四分之三屬於中長期貸款, 其中又有約五分之四屬於中長期消費貸款, 絕大部分是住房貸款。 國際上經常以售租比來反映樓市的投資潛力和泡沫化程度, 以相同區域內房屋單位面積售價和租價作比較, 在200至300範圍內比較合理。 在我國一二線城市, 這個比例往往達到400至600甚至更高。 由於2017年各地不斷強化樓市調控措施, 在相當大程度上遏制了投資投機性購房, 但由於調控尚未從根本上逆轉房價走勢和人們的心理預期,

加之各地首套房貸利率也不斷上浮, 致使居民杠杆率快速攀升。 由此, 既增加了剛需群體和改善性群體的債務負擔, 也增大了金融風險。

第三, 要看到我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徵。 我們不能簡單用一個杠杆率指標去同發達國家比較。 根據世界銀行資料, 2016年我國人均GDP為8123美元, 僅相當於世界平均水準10164美元的80%, 相當於美國57467美元的14.1%。 GDP要在居民、企業和政府之間分配, 分配給居民的部分, 其人均水準也必然與人均GDP相適應。 2017年末, 我國境內人民幣住戶存款餘額64.4萬億元, 看似一個龐大的數字, 但按人均水準也僅4.6萬元。 儘管其中城鎮居民水準會高一些, 但在一二線城市, 依然買不了幾平方米的房子。

在這份引發爭議的報告中,

並未披露“債務負擔不到可支配收入的10%”這一資料是如何測算的, 但在城鄉二元結構下, 還貸壓力主要是城市工薪階層和剛需購房者, 其中很多人每月還貸占月收入的比重甚至超過50%, 已明顯超過國際通行的40%臨界值, 一旦其穩定收入來源受到影響, 必然帶來還貸風險。

綜上所述, 我們對居民杠杆率的短期快速提升不應無動於衷, 甚至繼續鼓勵加杠杆, 應該通過調控使房地產市場價格向符合價值的方向理性回歸, 以適度減輕居民的債務負擔和償債壓力, 降低引發金融風險的概率。 (潘 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