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李皓雪小禪龍應台:一個人的詞典、一個人的村莊、一個人的山路

李皓:一個人的詞典

我生於1970年。 這時候, “文革”還沒有結束, 改革開放還沒有開始。 懵懂的童年, 不更事的少年, 我與所有的鄉下孩子一樣, 經歷過貧窮、饑饉、寒冷。 在今天看來, 這些經歷對於後來的人生, 具有非凡的意義。

想一想, 無非是一些關鍵字, 在自己人生的辭典裡, 時不時就蹦了出來, 嚇自己一跳。 細細咀嚼, 卻也韻味悠長。

大米里的沙子

現在的大米多半是免淘的, 洗兩遍, 即可加入電飯煲。

而兒時在鄉下吃的大米里, 一定有著或多或少的沙子。 做飯的時候, 必須有淘米這樣一個關鍵的程式。

淘米是一門手藝。

淘米必須用瓢。 所謂瓢, 就是把成熟的葫蘆當中切開, 掏淨葫蘆瓤子, 把葫蘆殼曬乾製作成舀水的器物, 一隻葫蘆正好做成兩隻瓢。 把大米倒進瓢中, 再從鍋裡舀起水, 握著瓢把兒逆時針傾斜、晃動, 讓一小部分米粒兒隨著水流進鍋裡, 而那些比重相對沉實的沙子則被留在了瓢裡。 這樣不斷重複, 大米與沙子逐漸得以分離, 大米進入鍋裡, 沙子留在了瓢的底部。

淘米是萬萬急不得的, 快了, 沙子就摻進了米飯裡, 硌牙;慢了, 灶膛裡的火已把鍋燒熱, 水的多少不好把握, 難免旱澇不均。 上面鍋蓋蓋上了, 下面火候也需把握。 急火, 容易糊鍋底;火太慢, 米飯容易夾生。 火候把握好了, 這大鍋裡燜出的米飯, 經過了清洗、淘米、文火烘燜的過程,

接了地氣的大米乾飯, 那叫一個香!

我之所以絮絮叨叨講述淘米的過程, 是因為我在很小的童年就掌握了這門不是手藝的手藝。 儘管多年不淘米, 我的手藝已經生疏, 但童年經驗和故鄉記憶永遠是我輩文人的創作源泉。

莫言在斯德哥爾摩領取諾貝爾文學獎時的演講, 令人記憶猶新。 他說他是個“講故事的人”, 童年那個“說書人”令他走上了“講故事”的道路。

而我童年的說書人就是母親。 當年母親為了吃上大米飯, 毅然遠嫁他鄉。 母親不僅教會了我淘米的手藝, 還在那些寒冷的冬夜裡, 一遍遍不厭其煩地給我和妹妹講述“梁山伯與祝英台”“秋翁遇仙記”“賣花姑娘”的故事, 這些故事深深地刻進了我的腦海, 成為我一生念念不忘的“神話”。

故鄉的大米沒有什麼名氣, 比不了“五常大米”“盤錦大米”, 但在我的心目中卻是上等的食糧。

1991年, 我在南方一所軍校裡讀書, 每天吃一種叫做“秈米”的米飯。 這種米米粒呈細長形或長橢圓形, 長者長度在7毫米以上, 蒸煮後出飯率高, 黏性較小, 米質較脆, 加工時易破碎。 我極度吃不慣這種米飯, 每每輔以菜湯泡著才勉強下嚥。 這時候, 我就想起家鄉的大米, 甚至覺得有了沙子的家鄉大米才有泥土的香味, 能吃上一頓家鄉的大米, 即使有沙子硌牙也好。 逢年過節, 軍校裡才能吃上一頓東北大米, 學員隊一片歡呼雀躍。 而我, 則有坐在老家熱炕頭的感覺。

而沙子終究是不能吃的, 需要被淘掉。 即使偶爾以假亂真,

但沙子終究是沙子, 大米還是大米。 淘掉的是沙子, 淘不掉的也有沙子。 我時常有一種衝動, 面對著即將入鍋的大米, 總想展示一下自己淘米的功夫, 但是瓢呢, 已找不見。 我知道, 我有一種說不清的病。

又要過年了, 鄉下母親家的大鍋裡又飄出大米乾飯的香味兒。

那, 不僅僅是一種親情的召喚。

外甥狗

我很小的時候就懂得一個道理:吃什麼, 補什麼。

沒有人刻意教給我這個道理, 是媽媽每每過年都把豬心留給患心臟病的姥爺吃, 我自個兒悟出的這個理兒。

1978年1月, 也就是我上小學一年級的第一個寒假, 我做出了人生第一個大膽的設想:獨自一人去姥姥家過年。

拗不過我, 媽媽把豬肘子豬心裝進一個筐裡, 上面用一塊花布蒙上,

含著眼淚打發我上路。 當時我完全沒有意識到, 這一步, 對於我個人而言, 在接下來的生命體驗當中, 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我自是歡天喜地, 完全不顧及媽媽是否放心, 㧟著筐就大步流星地走出了家門。

姥姥家在臨近的另外一個公社(現在叫鄉鎮), 與我家隔著三四十裡的山路。 道路我是熟悉的, 從一個村屯到另一個村屯, 我都熟記在心。 只是在兩個公社交界處的山梁, 灌木叢生, 行人稀少。 走在無人的山間, 我大聲唱著無名的歌曲, 給自己壯膽、打氣, 我有一種戰爭電影裡孤膽英雄的感覺。 我的腦門兒上有一種麻沙沙的感覺, 但我的額頭冒著男子漢的熱氣。

筐越㧟越沉, 我不斷地更換胳膊。 當兩隻胳膊都無法承受豬肘子豬心之重, 我就停在路邊歇息一會兒。這時不斷會有路人打趣地問我:“小孩兒,上哪兒去啊?”我就甕聲甕氣地回答:“上俺姥家!”

當我怯生生地走進姥姥家的院子,大黃狗率先認出了我,朝我直搖尾巴;然後是灶台前忙碌的姥姥喜出望外地喊道:“哎喲媽呀,這不是外甥狗麼?!”之後就開始數落:“喃媽也真放心,這麼小一個孩子,走丟了可怎麼辦啊!”不苟言笑的姥爺則露出難得的笑容:“期末考了多少分?”我說:“雙百!”姥爺點點頭:“這個小熊兒,將來是塊料兒。”

年三十到來之前,姥爺是最忙的:寫對聯。念過私塾的姥爺是屯子裡為數不多會寫墨筆字(毛筆字)的,我給姥爺打下手:裁紅紙,按照字數多少折疊紅紙。這裡有著小小的數學學問,幾次折疊疊出多少字,字間距又大致相當,我在8歲的時候已經掌握。

等我上初中的時候,姥爺不幸早逝。這時,已略知世事滄桑的我痛悔不迭:姥爺那麼多精闢的對聯,我只記得一句“勸告世人三件事,戒酒除煙莫賭錢”。其它的,我幾乎都沒有記下來,它們像姥姥家的炊煙一樣,飄上屋頂,就無影無蹤了。

故鄉有一句諺語:外甥狗,外甥狗,吃完了就走。

如今,姥姥已年邁。又要過年了,我可否再次沿著童年的山路走到姥姥家,吃飽喝足,然後頭也不回地離開,就像外甥狗一樣沒心沒肺。

棉花灰

小時候,我能在第一時間感知春天的到來,因為,我手上的凍瘡開始化膿了。

那些年的冬天格外寒冷。每到冬天,我和妹妹的小手就凍得像小饅頭似的,紅紅的,一摁,就是一個發白的小坑。

媽媽為此想了很多招兒,比如說將棉襖的袖子再縫上一截兒,蓋過五指;比如說用辣椒秸稈燒水清洗,那火辣辣的滋味兒簡直像受刑;比如說用兔子或者狗的毛皮做一個袖筒,兩手插在裡面;比如說……不知為什麼,在我那個四壁透風的冰窖子一樣的家裡,凍瘡,在我的童年時代,沒有一年能夠倖免。

“七九河開,八九雁來。”當我每天上學經過的那條河裡的冰開始變成嘩嘩的流水,我的圓滾滾的小手也跟著“解凍”。現在想來,那流出的膿血觸目驚心,但是媽媽只將一團棉花燒成灰,敷到凍瘡的創面上,然後隨便撕下一塊布條包紮一下,便置之不理了。

也許是我才疏學淺,迄今為止,我只知道棉花有著很高的醫用價值,但棉花灰能祛除膿血、讓瘡口結痂還真沒有見諸文字。

童年的春天最是難耐的,凍瘡正在痊癒的手奇癢無比,媽媽越是不讓我去撓,我越是無法控制自己。撓破了,媽媽不得不再一次為我敷棉花灰,媽媽嘟噥著、嗔怪著,內心的疼惜想來是不願意表現出來吧。

也許真的是“土辦法,治大病”,不知不覺中,我的凍瘡就好了。

那年早春陪友人去普陀山,真是江南春來早:桃花開了,油菜花也有幾處,儘管不成規模,但讓人心生暖意。沒有了凍瘡的襲擾,我對春天的到來也變得遲鈍了。

許是全球變暖,現在已很少見人得凍瘡,或者醫術的高明,棉花灰這種土得掉渣的老辦法,早已派不上用場。或者說,這只是我的個人記憶,我的家庭文化?

一位軍旅作家說過:一個家庭的文化叫做教養,一個民族的教養叫做文化。

我家的教養不見得都有普遍意義,但我覺得從苦難中走來的人們,至少有最起碼的感恩、悲憫和敬畏。

瘡癤的癒合,必須讓膿鼓出來,輔以必要的療法。土辦法也好,新辦法也好,能解決問題都是好辦法。

春雨驚春清穀天。隨著中國夢的漸行漸近,讓每一個中國人精神振奮。就像每一個春天,總給我們帶來無限的希望。儘管時有霧霾,但霧散了,都是晴天。春天裡,讓我們每一個人,都做個充滿詩意的好夢。

本文原載2015年04月11日《人民日報》第12 版《大地》副刊頭題,2016年6月18日獲得第七屆“冰心散文獎”。

雪小禪:一個人的村莊

天空中飛過很多鳥兒,擦過那些樹的發梢。我們也會漸行漸遠,擦過時光的發梢。

“草在結它的種子,風在搖它的葉子,我們站著,不說話就十分美好。”

這是我和一個村莊說的話。

村莊,多麼動聽的一個詞語。有很長時間,它消失在時光的隧道裡,我們追隨那些明亮、光澤、奢華而去,那些低調的樹、河流、犬吠、適當的黑暗都已經離我們而去。很長時間,我們懷念一段情緒,仿佛懷念這個有著古舊色彩的名字。就像懷念那久未吃過的醃鹹菜——秋天,把白蘿蔔切成條曬乾,它們軟軟地躺在席子上,等待冬天被下到鍋裡,然後灑上鹽和香油,整個冬天,它們席捲著我們的味蕾,在多年後想起時,悲欣交集。

村莊,是咬在舌尖上的溫暖,它曾經霸佔過我的少年。

卻離村莊越來越遠了。

那少年的雪夜裡,一個人在星光下踩著雪走,咯吱咯吱,路燈滅了,村莊裡幾乎沒有燈光,偶爾有犬吠、孩子哭聲,偶爾有門吱呀一聲開了……一個人呆久了,會出現幻覺,那樣的村莊,我有過麼?

去村莊,最好一個人。

最好選擇初冬或深秋。

最好選定那個靈隱路上叫法雲的古村。

總是這樣挑剔,甚至路的名字或村的名字。靈,隱,法,雲。一想心裡就跳了一下。又驚,又喜了。

隱去了什麼?只有隱去了,才有最美的靈動麼?法界無邊,有雲知道。只有雲知道嗎?

一個人,選擇在深秋去了法雲古村。

這是我的村莊。

沿靈隱路一直前行,球鞋發出蕭條的聲音,一個人的山路。耳麥裡有程硯秋先生的蕭蕭之聲。一步,又一步,走向那個老村落。

錯節,有的纏繞在一起,像生生世世的戀人。

這些樹,因了時光,有了靈性,所有的樹們已經豐厚得不能再豐厚,下一步是傾情地凋落了。整個的貯備已經十分滿足,它們紅的紅黃的黃紫的紫,一片纖手破新橙的姿態,又露出老薑的辛辣之味。只有秋天,才能把這蒼老的天真演繹得天衣無縫。你可以說它故意,也可以說它本來就這樣一脈天真。

秋天的光線鋪張浪費地潑在它們身上,近乎奢侈了。

這些樹成了村莊最好的鄰居,它們高低不一,參差錯落,遠遠近近地在房前屋後,大多是自然野生,有的盤根它們成了村莊的靈魂。我試著叫出每個院子裡的樹的名字,卻發現它們的名字如此動人、芬芳。

桂樹、掛滿了黃橙的柳丁樹、晚櫻、鵝掌楸、烏桕、楓香、欒樹……最喜歡那些老松樹、懸鈴木、銀杏。它們把這個村莊的院落襯托得更加低調、內斂、豐盈。

還喜歡那些溪水。

房間屋後,繞屋而行,流水潺潺,是從靈隱飛來峰流下來的。水是靈性的女子,每到一處,必有幽微之素光。

而這些高低錯落的小院子,塗著厚厚黃土的牆,低矮的木門。有女子在晾曬衣服,再遠處,溪水邊,幾隻鵝臥於銀杏樹下,一個男子水邊發呆。突然想起《蘭亭序》,那陽春三月裡溪水邊的聚會,原來就是一個雅集,原來就是在這樣的村莊裡喝些薄薄歡酒,用水墨丹青和詩書畫來表達心意的一個刹那。只有這樣的村莊才配得上那個雅集吧?——又空遠,又幽靜。

淨,突然想起這一個字。不是安靜的靜,而是乾淨的淨。相比較而言,這個“淨”形容這個村落更隆重更妥貼。

淨,是生活的純度,過濾掉那些塵世中的浮躁。淨,是純粹,只剩下這簡單扼要的心,搭救那漸行漸遠的純真。淨,還是不染。不染心,不染塵,素色地活在自己的村莊裡——心裡的村莊更重要。那是一個人最好的歸宿,把所有一切清掃乾淨,等待風再起時,一朵叫雪的花隆重綻放。這樣的村莊不許外人打擾,如果有,只讓一個人來,那個叫做愛人的人,你來吧,你來,與我同居。

有時候愛看一些畫,沉在古人山水畫中不願意醒來,以為那是畫他們自己的夢。比如沈周,比如石濤,更一層,八大山人的孤潔與靜孤。

那畫中,總是遠山,溪水。總是有屋一間。總是低矮的房子有簡樸的門窗,但窗是開著的。屋中坐著那孤獨的人,像在修行,但更願意他們是在修心。他們像聽遠山的禪聲,而桌上有棋,一個人,在和時間下棋麼?而這個村莊,第一次讓我有了畫中游的感覺。

一定是在宋代,或者漢代。有這樣素樸的老村莊,古樹環繞,一脈溪水環繞,錯落有致的院落,青石板的小徑……空寂到有些稚真。有時疑心這本身是一張宋人的畫,貼在靈隱寺的山下,不過是大地間的一張素描而已,恰到好處的孤寂,連麻雀或喜鵲的叫聲都有了遠意和空靈之味。

一個人,在路邊的茶樓要了一杯鳳凰單樅,聽靈隱寺鐘聲。

隱約,含蓄,幽遠。

人到了一定年齡,會往回收,會喜歡這些深厚低調沉穩的東西,會把一切張揚全隱藏起來,會把反光線調得低些,再低些。

此時,可以什麼都不想。

此時,可以想念一個人。

看金農的畫,他畫上題字:忽有斯人可想。獨喜這一句。最驚喜的時刻,是驚得此時原來你也在這裡,喜的是沒有早一步沒有晚一步的遇見。這村莊,這深秋的午後。

最喜那有些金屬的沉厚的陽光鋪下來。打在厚重而低調的黃土牆上,有發了黃的枝葉倒映在牆上。剛剛好。寂寞也剛剛好,孤獨也剛剛好。

那低矮的木門,忽然開了。

出來一女子,一身白衣,疏忽一閃,進了叢林。更疑心這是聊齋中的村莊。陶淵明曾寫《桃花源記》,故意一路留下記號,想再去,可是,居然再也沒有找到。

而法雲是可再找到的。K7路到靈隱站,再步行20分鐘,穿過那紅色的雞爪槭、金黃的銀杏、綠色的蒼松,會看到法雲了,一個村莊的名字怎麼可以這樣美。然而,就這樣美了。

村莊裡遇見幾個僧人,低著眉走路,著黃色僧袍,於深秋是一道神秘的風景,遠遠看他們走遠。天空中飛過很多鳥兒,擦過那些樹的發梢。我們也會漸行漸遠,擦過時光的發梢。

一個人,找到自己的村莊不容易。而一個人,心裡也有這要一個村莊修心修身,偶爾去打掃一下,偶爾去放鬆一下。一定要最本質的東西:土牆,木門,原木的床和窗……最本色的東西最能打動人。把那些不必要的裝飾都去掉吧,把那些有光澤、刺眼的東西都去掉吧。再低調些,再低溫些,再內斂些。像這個素樸的村莊,不需要任何裝飾了,天然去雕飾,這些風聲,這些老樹,這些低矮的院落,這些溪水,青石小徑,這些不多不少的孤獨,恰恰好。

“草在結它的種子,風在搖它的葉子,我們站著,不說話就十分美好。”

萬物靜籟,我在其中。

站在村莊的角落裡,我,發出一聲最美的歎息。

公眾號:禪園聽雪

龍應台:一個人的山路

五萬人湧進了台中的露天劇場;有風,天上的雲在遊走,使得月光忽隱忽現,你注意到,當晚的月亮,不特別明亮,不特別油黃,也不特別圓滿,像一個用手掰開的大半邊葡萄柚,隨意被擱在一張桌子上,仿佛尋常家用品的一部分。一走進劇場,卻突然撲面而來密密麻麻一片人海,令人屏息震撼:五萬人同時坐下,即使無聲也是一個隆重的宣示。

歌聲像一條柔軟絲帶,伸進黑洞裡一點一點誘出深藏的記憶;群眾跟著音樂打拍,和著歌曲哼唱,哼唱時陶醉,鼓掌時動容,但沒有尖叫跳躍,也沒有激情推擠,這,是四五十歲的一代人。

老朋友蔡琴出場時,掌聲雷動,我坐在第二排正中,安靜地注視她,想看看──又是好久不見,她瘦了還是胖了?第一排兩個討厭的人頭擋住了視線,我稍稍挪動椅子,插在這兩個人頭的中間,才能把她看個清楚。今晚蔡琴一襲青衣,衣袂在風裡翩翩蝶動,顯得飄逸有致。

媒體湧向舞臺前,鎂光燈爍爍閃個不停。她笑說,媒體不是為了她的“歌”而來的,是為了另一件“事”。然後音樂靜下,她開口清唱:“是誰在敲打我窗/是誰在撩動琴弦——”蔡琴的聲音,有大河的深沉,黃昏的惆悵,又有宿醉難醒的纏綿。她低低地唱著,餘音繚繞然後戛然而止時,人們報以狂熱的掌聲。她說,你們知道的是我的歌,你們不知道的是我的人生,而我的人生對你們並不重要。

在海浪一樣的掌聲中,我沒有鼓掌,我仍舊深深地注視她。她說的“事”,是五十九歲的導演楊德昌的死。她說的“人生”,是她自己的人生;但是人生,除了自己,誰可能知道?一個曾經愛得不能自拔的人死了;蔡琴,你的哪一首歌,是在追悼,哪一首歌,是在告別,哪一首歌,是在重新許諾,哪一首歌,是在為自己作永恆的準備?

擋了我視線的兩個人頭,一個是胡志強的。一年前中風,他走路時有些微跛,使得他的背影看起來特別憨厚。他的身邊緊挨著自己大難不死的妻,少了一條手臂。胡志強拾起妻的一隻纖弱的手,迎以自己一隻粗壯的手,兩人的手掌合起來鼓掌,是患難情深,更是歲月滄桑。

另一個頭,是馬英九的。能說他在跟五萬個人一起欣賞民歌嗎?還是說,他的坐著,其實是奔波,他的熱鬧,其實是孤獨,他,和他的政治對手們,所開的車,沒有“R”擋,更缺空擋。

坐在我旁邊的,是香港的榮念曾和黃英琦。左手創實驗劇場,右手畫漫畫、寫文章的榮念曾,安安靜靜地坐著。剛剛動過心臟大手術,他放慢了腳步。英琦,辦創意學院、推社區運動,有點倦,仍然棱角分明。

我們這一代人,錯錯落落走在歷史的山路上,前後拉得很長。同齡人推推擠擠走在一塊,或相濡以沫,或怒目相視。年長一點的默默走在前頭,或遲疑徘徊,或漠然而果決。前後雖隔數裡,聲氣婉轉相通,我們是同一條路上的同代人。

蔡琴開始唱《恰似你的溫柔》,歌聲低回流蕩,人們開始和聲而唱:

某年某月的某一天

就像一張破碎的臉

難以開口道再見

就讓一切走遠

這不是件容易的事

我們卻都沒有哭泣

讓它淡淡的來

讓它好好的去

我壓低帽檐,眼淚,實在忍不住了。今天是7月7日的晚上,前行者沈君山三度中風陷入昏迷的第二晚。這裡有五萬人幸福地歡唱,掌聲、笑聲、歌聲,混雜著城市的燈火騰躍,照亮了粉紅色的天空。此刻,一輩子被稱為“才子”的沈君山,一個人在加護病房裡,一個人。

才子當然心裡冰雪般地透徹: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

2007-07-11 陽明山

公眾號:收穫

我就停在路邊歇息一會兒。這時不斷會有路人打趣地問我:“小孩兒,上哪兒去啊?”我就甕聲甕氣地回答:“上俺姥家!”

當我怯生生地走進姥姥家的院子,大黃狗率先認出了我,朝我直搖尾巴;然後是灶台前忙碌的姥姥喜出望外地喊道:“哎喲媽呀,這不是外甥狗麼?!”之後就開始數落:“喃媽也真放心,這麼小一個孩子,走丟了可怎麼辦啊!”不苟言笑的姥爺則露出難得的笑容:“期末考了多少分?”我說:“雙百!”姥爺點點頭:“這個小熊兒,將來是塊料兒。”

年三十到來之前,姥爺是最忙的:寫對聯。念過私塾的姥爺是屯子裡為數不多會寫墨筆字(毛筆字)的,我給姥爺打下手:裁紅紙,按照字數多少折疊紅紙。這裡有著小小的數學學問,幾次折疊疊出多少字,字間距又大致相當,我在8歲的時候已經掌握。

等我上初中的時候,姥爺不幸早逝。這時,已略知世事滄桑的我痛悔不迭:姥爺那麼多精闢的對聯,我只記得一句“勸告世人三件事,戒酒除煙莫賭錢”。其它的,我幾乎都沒有記下來,它們像姥姥家的炊煙一樣,飄上屋頂,就無影無蹤了。

故鄉有一句諺語:外甥狗,外甥狗,吃完了就走。

如今,姥姥已年邁。又要過年了,我可否再次沿著童年的山路走到姥姥家,吃飽喝足,然後頭也不回地離開,就像外甥狗一樣沒心沒肺。

棉花灰

小時候,我能在第一時間感知春天的到來,因為,我手上的凍瘡開始化膿了。

那些年的冬天格外寒冷。每到冬天,我和妹妹的小手就凍得像小饅頭似的,紅紅的,一摁,就是一個發白的小坑。

媽媽為此想了很多招兒,比如說將棉襖的袖子再縫上一截兒,蓋過五指;比如說用辣椒秸稈燒水清洗,那火辣辣的滋味兒簡直像受刑;比如說用兔子或者狗的毛皮做一個袖筒,兩手插在裡面;比如說……不知為什麼,在我那個四壁透風的冰窖子一樣的家裡,凍瘡,在我的童年時代,沒有一年能夠倖免。

“七九河開,八九雁來。”當我每天上學經過的那條河裡的冰開始變成嘩嘩的流水,我的圓滾滾的小手也跟著“解凍”。現在想來,那流出的膿血觸目驚心,但是媽媽只將一團棉花燒成灰,敷到凍瘡的創面上,然後隨便撕下一塊布條包紮一下,便置之不理了。

也許是我才疏學淺,迄今為止,我只知道棉花有著很高的醫用價值,但棉花灰能祛除膿血、讓瘡口結痂還真沒有見諸文字。

童年的春天最是難耐的,凍瘡正在痊癒的手奇癢無比,媽媽越是不讓我去撓,我越是無法控制自己。撓破了,媽媽不得不再一次為我敷棉花灰,媽媽嘟噥著、嗔怪著,內心的疼惜想來是不願意表現出來吧。

也許真的是“土辦法,治大病”,不知不覺中,我的凍瘡就好了。

那年早春陪友人去普陀山,真是江南春來早:桃花開了,油菜花也有幾處,儘管不成規模,但讓人心生暖意。沒有了凍瘡的襲擾,我對春天的到來也變得遲鈍了。

許是全球變暖,現在已很少見人得凍瘡,或者醫術的高明,棉花灰這種土得掉渣的老辦法,早已派不上用場。或者說,這只是我的個人記憶,我的家庭文化?

一位軍旅作家說過:一個家庭的文化叫做教養,一個民族的教養叫做文化。

我家的教養不見得都有普遍意義,但我覺得從苦難中走來的人們,至少有最起碼的感恩、悲憫和敬畏。

瘡癤的癒合,必須讓膿鼓出來,輔以必要的療法。土辦法也好,新辦法也好,能解決問題都是好辦法。

春雨驚春清穀天。隨著中國夢的漸行漸近,讓每一個中國人精神振奮。就像每一個春天,總給我們帶來無限的希望。儘管時有霧霾,但霧散了,都是晴天。春天裡,讓我們每一個人,都做個充滿詩意的好夢。

本文原載2015年04月11日《人民日報》第12 版《大地》副刊頭題,2016年6月18日獲得第七屆“冰心散文獎”。

雪小禪:一個人的村莊

天空中飛過很多鳥兒,擦過那些樹的發梢。我們也會漸行漸遠,擦過時光的發梢。

“草在結它的種子,風在搖它的葉子,我們站著,不說話就十分美好。”

這是我和一個村莊說的話。

村莊,多麼動聽的一個詞語。有很長時間,它消失在時光的隧道裡,我們追隨那些明亮、光澤、奢華而去,那些低調的樹、河流、犬吠、適當的黑暗都已經離我們而去。很長時間,我們懷念一段情緒,仿佛懷念這個有著古舊色彩的名字。就像懷念那久未吃過的醃鹹菜——秋天,把白蘿蔔切成條曬乾,它們軟軟地躺在席子上,等待冬天被下到鍋裡,然後灑上鹽和香油,整個冬天,它們席捲著我們的味蕾,在多年後想起時,悲欣交集。

村莊,是咬在舌尖上的溫暖,它曾經霸佔過我的少年。

卻離村莊越來越遠了。

那少年的雪夜裡,一個人在星光下踩著雪走,咯吱咯吱,路燈滅了,村莊裡幾乎沒有燈光,偶爾有犬吠、孩子哭聲,偶爾有門吱呀一聲開了……一個人呆久了,會出現幻覺,那樣的村莊,我有過麼?

去村莊,最好一個人。

最好選擇初冬或深秋。

最好選定那個靈隱路上叫法雲的古村。

總是這樣挑剔,甚至路的名字或村的名字。靈,隱,法,雲。一想心裡就跳了一下。又驚,又喜了。

隱去了什麼?只有隱去了,才有最美的靈動麼?法界無邊,有雲知道。只有雲知道嗎?

一個人,選擇在深秋去了法雲古村。

這是我的村莊。

沿靈隱路一直前行,球鞋發出蕭條的聲音,一個人的山路。耳麥裡有程硯秋先生的蕭蕭之聲。一步,又一步,走向那個老村落。

錯節,有的纏繞在一起,像生生世世的戀人。

這些樹,因了時光,有了靈性,所有的樹們已經豐厚得不能再豐厚,下一步是傾情地凋落了。整個的貯備已經十分滿足,它們紅的紅黃的黃紫的紫,一片纖手破新橙的姿態,又露出老薑的辛辣之味。只有秋天,才能把這蒼老的天真演繹得天衣無縫。你可以說它故意,也可以說它本來就這樣一脈天真。

秋天的光線鋪張浪費地潑在它們身上,近乎奢侈了。

這些樹成了村莊最好的鄰居,它們高低不一,參差錯落,遠遠近近地在房前屋後,大多是自然野生,有的盤根它們成了村莊的靈魂。我試著叫出每個院子裡的樹的名字,卻發現它們的名字如此動人、芬芳。

桂樹、掛滿了黃橙的柳丁樹、晚櫻、鵝掌楸、烏桕、楓香、欒樹……最喜歡那些老松樹、懸鈴木、銀杏。它們把這個村莊的院落襯托得更加低調、內斂、豐盈。

還喜歡那些溪水。

房間屋後,繞屋而行,流水潺潺,是從靈隱飛來峰流下來的。水是靈性的女子,每到一處,必有幽微之素光。

而這些高低錯落的小院子,塗著厚厚黃土的牆,低矮的木門。有女子在晾曬衣服,再遠處,溪水邊,幾隻鵝臥於銀杏樹下,一個男子水邊發呆。突然想起《蘭亭序》,那陽春三月裡溪水邊的聚會,原來就是一個雅集,原來就是在這樣的村莊裡喝些薄薄歡酒,用水墨丹青和詩書畫來表達心意的一個刹那。只有這樣的村莊才配得上那個雅集吧?——又空遠,又幽靜。

淨,突然想起這一個字。不是安靜的靜,而是乾淨的淨。相比較而言,這個“淨”形容這個村落更隆重更妥貼。

淨,是生活的純度,過濾掉那些塵世中的浮躁。淨,是純粹,只剩下這簡單扼要的心,搭救那漸行漸遠的純真。淨,還是不染。不染心,不染塵,素色地活在自己的村莊裡——心裡的村莊更重要。那是一個人最好的歸宿,把所有一切清掃乾淨,等待風再起時,一朵叫雪的花隆重綻放。這樣的村莊不許外人打擾,如果有,只讓一個人來,那個叫做愛人的人,你來吧,你來,與我同居。

有時候愛看一些畫,沉在古人山水畫中不願意醒來,以為那是畫他們自己的夢。比如沈周,比如石濤,更一層,八大山人的孤潔與靜孤。

那畫中,總是遠山,溪水。總是有屋一間。總是低矮的房子有簡樸的門窗,但窗是開著的。屋中坐著那孤獨的人,像在修行,但更願意他們是在修心。他們像聽遠山的禪聲,而桌上有棋,一個人,在和時間下棋麼?而這個村莊,第一次讓我有了畫中游的感覺。

一定是在宋代,或者漢代。有這樣素樸的老村莊,古樹環繞,一脈溪水環繞,錯落有致的院落,青石板的小徑……空寂到有些稚真。有時疑心這本身是一張宋人的畫,貼在靈隱寺的山下,不過是大地間的一張素描而已,恰到好處的孤寂,連麻雀或喜鵲的叫聲都有了遠意和空靈之味。

一個人,在路邊的茶樓要了一杯鳳凰單樅,聽靈隱寺鐘聲。

隱約,含蓄,幽遠。

人到了一定年齡,會往回收,會喜歡這些深厚低調沉穩的東西,會把一切張揚全隱藏起來,會把反光線調得低些,再低些。

此時,可以什麼都不想。

此時,可以想念一個人。

看金農的畫,他畫上題字:忽有斯人可想。獨喜這一句。最驚喜的時刻,是驚得此時原來你也在這裡,喜的是沒有早一步沒有晚一步的遇見。這村莊,這深秋的午後。

最喜那有些金屬的沉厚的陽光鋪下來。打在厚重而低調的黃土牆上,有發了黃的枝葉倒映在牆上。剛剛好。寂寞也剛剛好,孤獨也剛剛好。

那低矮的木門,忽然開了。

出來一女子,一身白衣,疏忽一閃,進了叢林。更疑心這是聊齋中的村莊。陶淵明曾寫《桃花源記》,故意一路留下記號,想再去,可是,居然再也沒有找到。

而法雲是可再找到的。K7路到靈隱站,再步行20分鐘,穿過那紅色的雞爪槭、金黃的銀杏、綠色的蒼松,會看到法雲了,一個村莊的名字怎麼可以這樣美。然而,就這樣美了。

村莊裡遇見幾個僧人,低著眉走路,著黃色僧袍,於深秋是一道神秘的風景,遠遠看他們走遠。天空中飛過很多鳥兒,擦過那些樹的發梢。我們也會漸行漸遠,擦過時光的發梢。

一個人,找到自己的村莊不容易。而一個人,心裡也有這要一個村莊修心修身,偶爾去打掃一下,偶爾去放鬆一下。一定要最本質的東西:土牆,木門,原木的床和窗……最本色的東西最能打動人。把那些不必要的裝飾都去掉吧,把那些有光澤、刺眼的東西都去掉吧。再低調些,再低溫些,再內斂些。像這個素樸的村莊,不需要任何裝飾了,天然去雕飾,這些風聲,這些老樹,這些低矮的院落,這些溪水,青石小徑,這些不多不少的孤獨,恰恰好。

“草在結它的種子,風在搖它的葉子,我們站著,不說話就十分美好。”

萬物靜籟,我在其中。

站在村莊的角落裡,我,發出一聲最美的歎息。

公眾號:禪園聽雪

龍應台:一個人的山路

五萬人湧進了台中的露天劇場;有風,天上的雲在遊走,使得月光忽隱忽現,你注意到,當晚的月亮,不特別明亮,不特別油黃,也不特別圓滿,像一個用手掰開的大半邊葡萄柚,隨意被擱在一張桌子上,仿佛尋常家用品的一部分。一走進劇場,卻突然撲面而來密密麻麻一片人海,令人屏息震撼:五萬人同時坐下,即使無聲也是一個隆重的宣示。

歌聲像一條柔軟絲帶,伸進黑洞裡一點一點誘出深藏的記憶;群眾跟著音樂打拍,和著歌曲哼唱,哼唱時陶醉,鼓掌時動容,但沒有尖叫跳躍,也沒有激情推擠,這,是四五十歲的一代人。

老朋友蔡琴出場時,掌聲雷動,我坐在第二排正中,安靜地注視她,想看看──又是好久不見,她瘦了還是胖了?第一排兩個討厭的人頭擋住了視線,我稍稍挪動椅子,插在這兩個人頭的中間,才能把她看個清楚。今晚蔡琴一襲青衣,衣袂在風裡翩翩蝶動,顯得飄逸有致。

媒體湧向舞臺前,鎂光燈爍爍閃個不停。她笑說,媒體不是為了她的“歌”而來的,是為了另一件“事”。然後音樂靜下,她開口清唱:“是誰在敲打我窗/是誰在撩動琴弦——”蔡琴的聲音,有大河的深沉,黃昏的惆悵,又有宿醉難醒的纏綿。她低低地唱著,餘音繚繞然後戛然而止時,人們報以狂熱的掌聲。她說,你們知道的是我的歌,你們不知道的是我的人生,而我的人生對你們並不重要。

在海浪一樣的掌聲中,我沒有鼓掌,我仍舊深深地注視她。她說的“事”,是五十九歲的導演楊德昌的死。她說的“人生”,是她自己的人生;但是人生,除了自己,誰可能知道?一個曾經愛得不能自拔的人死了;蔡琴,你的哪一首歌,是在追悼,哪一首歌,是在告別,哪一首歌,是在重新許諾,哪一首歌,是在為自己作永恆的準備?

擋了我視線的兩個人頭,一個是胡志強的。一年前中風,他走路時有些微跛,使得他的背影看起來特別憨厚。他的身邊緊挨著自己大難不死的妻,少了一條手臂。胡志強拾起妻的一隻纖弱的手,迎以自己一隻粗壯的手,兩人的手掌合起來鼓掌,是患難情深,更是歲月滄桑。

另一個頭,是馬英九的。能說他在跟五萬個人一起欣賞民歌嗎?還是說,他的坐著,其實是奔波,他的熱鬧,其實是孤獨,他,和他的政治對手們,所開的車,沒有“R”擋,更缺空擋。

坐在我旁邊的,是香港的榮念曾和黃英琦。左手創實驗劇場,右手畫漫畫、寫文章的榮念曾,安安靜靜地坐著。剛剛動過心臟大手術,他放慢了腳步。英琦,辦創意學院、推社區運動,有點倦,仍然棱角分明。

我們這一代人,錯錯落落走在歷史的山路上,前後拉得很長。同齡人推推擠擠走在一塊,或相濡以沫,或怒目相視。年長一點的默默走在前頭,或遲疑徘徊,或漠然而果決。前後雖隔數裡,聲氣婉轉相通,我們是同一條路上的同代人。

蔡琴開始唱《恰似你的溫柔》,歌聲低回流蕩,人們開始和聲而唱:

某年某月的某一天

就像一張破碎的臉

難以開口道再見

就讓一切走遠

這不是件容易的事

我們卻都沒有哭泣

讓它淡淡的來

讓它好好的去

我壓低帽檐,眼淚,實在忍不住了。今天是7月7日的晚上,前行者沈君山三度中風陷入昏迷的第二晚。這裡有五萬人幸福地歡唱,掌聲、笑聲、歌聲,混雜著城市的燈火騰躍,照亮了粉紅色的天空。此刻,一輩子被稱為“才子”的沈君山,一個人在加護病房裡,一個人。

才子當然心裡冰雪般地透徹: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

2007-07-11 陽明山

公眾號:收穫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