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新想像學習:互聯社會的學習變革》 (英)格雷厄姆•布朗-馬丁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管 理
近代英國成為大航海時代的最終贏家。
沒有霸權是可以長久, 但英國的強盛的確維繫了很長一段時期, 這背後的奧秘就在於英國為適應工業革命的需要, 改善和再造了教育。
迄今為止, 世界多數地區的學校教育, 仍然是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遺產。 近年來, 經濟和社會轉型的態勢越來越明顯, 傳統的學校教育體系越來越難以適應知識經濟、資訊社會的要求。 重新想像學習的口號,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最近引進出版了世界教育創新峰會組織主編的“WISE叢書”, 介紹全球各地為適應新科技革命, 所開展的教育教學創新實踐。 這套叢書中的《重新想像學習:互聯社會的學習變革》由教育設計實驗室和“學習無邊界”組織創始人、英國教育學家格雷厄姆·布朗-馬丁所著, 全書分別尋訪了英國、迦納、阿聯酋、美國、卡達、巴西等國的教育創新實踐個案, 專訪了麻省理工學院社會和政治理論家諾姆·喬姆斯基、麻省理工學院教授米奇·雷斯尼克等專家, 不僅有益於我國的教育創新改革, 而且對於活躍在教育研究、改革、實踐一線的研究者、教師、家長也具有重要的啟發價值。
書中談到, 地球正面臨著資源與環境危機, 許多國家又將面臨老齡化壓力, 這種情況下, 應當讓孩子懂得什麼、掌握什麼。 而在教育創新實踐者、樹莓派基金會教育發展部主任克萊夫·比爾看來, 程式設計應當進入課堂, 其重要性並不亞于傳統學科, 只有這樣, 才能讓孩子掌握計算思維以及適應數字時代理解、分析、解決問題的邏輯。
在英國博爾頓的艾薩學院, 學校為師生配備了iPad和iPod Touch, 教學環節被設計成支援互動式學習的模式, 一系列資料、視頻和IP網路語音傳送服務強化了學習環境的支援能力。 艾薩學院是英國首批以蘋果iTunes U作為免費學習管理軟體, 並將所有課程發佈到網上的學校之一, 學生學習更為靈活, 教師可以尋找用來豐富課程的播客、視頻及其他資源。
值得一提的是, 書作者還尋訪了迦納等國家, 介紹了基於數位技術的教育創新給這些國家帶來的變化。 迦納經驗顯示, 通過援建學校及配套的平板電腦、電子書, 雖然不足以幫助當地的孩子彌合與發達國家同齡人之間的差距, 還不能夠教會其程式設計, 卻可以提供基本的教育服務, 培養其讀寫能力, 減輕了平民家庭教育支出的負擔。 通過電子書形式提供的文學、科普等類別的書籍, 更是開闊了迦納孩子的視野。 而在迦納首都及其他一些城市, 具備條件的學校還利用數位技術, 為具有天賦的當地孩子從事時裝設計等職業方向提供機會。
書中提出, 標準化考試事實上為很多孩子融入社會製造了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