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金豬祭祖 “紅皮赤壯”

在公園裡玩耍的孩子們。

清明前後, 正是外出踏青的好時節。

白雲山思園樹葬。

艾糍

每年4月5日前後, 清明節如期而至, 此時草木回青, 萬物萌發。 古往今來, 清明時節, 人們都會祭祖, 也相約踏青, 更適時開展農事春耕。 在嶺南地區, 廣府人家也在清明時節祭祖思親、踏青插柳,

並形成以乳豬、清明蕎、甘蔗和艾糍為主的“清明四味”飲食文化。 隨著時代的變遷, “清明不出遊”的觀念被逐漸革新, 喪葬與祭奠方式也逐漸變得綠色環保。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葉碧君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陳憂子 統籌、策劃/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嵇沈玲

傳統:

從唐朝起 清明成為民間傳統節日

清明節起源歷史悠久, 相傳由春秋晉文公和忠臣介子推的故事演變而來。 廣東省民俗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潘劍明介紹, 春秋時期, 晉國發生內亂, 太子申生被晉獻公的寵妃驪姬陷害致死, 公子重耳逃亡。 有次餓暈過去, 跟隨的忠臣介子推割下自己的大腿肉, 混合野菜煮成湯, 給重耳充饑。

十多年後, 重耳回到晉國,

成為春秋五霸中的晉文公, 履行賞賜忠臣的承諾時, 卻唯獨忘了介子推。 後來, 經人提醒的晉文公心中有愧, 帶隊到山林尋人, 搜尋無果後聽取了燒山的建議, 誰知介子推仍不願下山, 母子一同抱著柳樹被燒死。 得知忠臣身亡的晉文公悲痛萬分, 下令當天禁火寒食。 後來, 晉文公領著群臣上山祭奠, 寄託哀思。 行至墳前, 發現老柳樹重新發芽, 晉文公便把柳枝編成頭圈戴在頭上。

在傳統時節中, 清明因其既是節氣又是節日, 加上擁有2500多年歷史, 在人們心中擁有獨特地位。 古往今來, 清明與特定的物候變化、時令順序密切相關。 西漢時期《淮南子·天文訓》說:“春分後十五日, 鬥指乙, 則清明風至。 ” 而《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記述:“三月節,

物至此時, 皆以潔齊而清明矣。 ”說的都是陽春三月期間, 春光明媚, 草木青青, 清風徐來, 因此在漢代形成“三月節”的節令。

同時, 又因該時節氣溫變暖, 降雨增多, 適合春耕春種, 被列為入春後的重要節氣之一, 指導古人適時安排農事。 民間有農諺呼應曰:“清明穀雨兩相連, 浸種耕田莫遲延”“清明前後, 點瓜種豆”“植樹造林, 莫過清明”等。

從唐朝開始, 清明成為民間傳統節日, 先後形成了掃墓、踏青、插柳、蹴鞠、拔河、鬥雞、放風箏、打秋千等民間風俗, 並流傳下相關詩句。 高翥述詩:“南北山頭多墓田, 清明祭掃各紛然。 ”吳惟信在《蘇堤清明即事》記述:“梨花風起正清明, 遊子尋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 萬株楊柳屬流鶯。 ”而王維的《寒食城東即事》寫有:“蹴鞠屢過飛鳥上, 秋千競出垂楊裡。”說的正是清明時節,梨花盛開,楊柳飄絮,遊人或爭相出城賞春,或登山祭祖、玩蹴鞠、秋千等歡度節日。

如今,清明被稱為我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祭祖、踏青習俗仍十分盛行。

祭祖:慎終追遠是主調 文化內核推陳出新

在廣府地區,人們極其重視清明節,過往的清明祭祖一般分為上山掃墓和祠堂祭拜兩種形式。此外,廣州人亦有“行正清”的習慣,即選擇在清明節當天上山掃墓,與有郊遊含義的“踏青”相區分。

一般而言,傳統的清明祭品有“四大件”:燒豬或燒肉、甘蔗等水果、發糕麵點和紙錢元寶,以及一定量的茶酒等。據《南漵風情——海珠民間風俗》記述,每樣祭品都有特別的象徵含義,如外皮酥脆金黃的燒豬寓意“紅皮赤壯”、身體健康;甘蔗外形有“節”,節節相連則寓意漸入佳境;發糕麵點在發酵過程中不斷膨脹,有大展宏圖的意頭。

傳統的上山掃墓也有較為考究的步驟:掃墓當天,人們攜帶酒食果品到祖先墓地,若祭拜的祖先不止一位,應按照長幼之序依次拜祭;其次,由於過去採用山林土葬,山崗植物生長茂盛,祭拜前必須修剪墓前野草;清理後,再將祭品供奉在墓前,挖出新草皮將紙寶壓在墓頂,然後點燭燃香,對先人行跪拜或鞠躬禮,並分食甘蔗、發糕等,最後按參與祭拜的家庭戶數分配豬肉。

家住白雲區近郊的文叔回憶說,20世紀70年代前後,清明節被視作極其重要的節日,大多數人選擇“正清”上山掃墓,祭祖後才能正式開始春耕春種。在文叔的記憶中,清明一周前,家家戶戶便開始準備清明祭品,大戶人家購置70至80斤重的中豬,用黃泥包裹,再用炭火薪柴燒至赤紅;而一般人家會準備燒肉,再加上甘蔗、甜包子等作祭品。

文叔介紹,午飯後,祭品被逐一盛好打包,放進竹籮,再由家族新婚的男丁負責挑上山,其他男丁則帶鋤頭鐮刀清理墳前野草,再挖出3塊草皮分別放在墓頂、墓旁和墓後,稱為“打草皮”。“‘草皮’其實是連著新土的綠植,過去我們用墓上有無新土來判斷墓主有無子孫。”

“從土葬到火葬,到現在興起的樹葬,殯葬觀念越來越綠色環保了。”文叔說,自他懂事以來,先後經歷親人土葬和火葬,從上墳拜山,到現在的墓園祭拜,喪葬活動逐漸從簡節約。部分市民已開始用鮮花、水果和簡單的葷菜代替傳統的祭祀“四大件”。

民俗:踏青出遊 門前插柳

踏青,又名“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自唐朝起,人們在清明掃墓的同時,也不忘到明媚春光中馳馬遠足,感受草木回青的蓬勃生機。如杜甫曾揮筆“江邊踏青罷,回首見旌旗。”孟浩然寫有“歲歲春草生,踏青二三月。”

如今,清明祭祖與踏青相結合的做法依舊盛行。不少“60後”“70後”的市民認為,過去清明掃墓往往需要“攀山越嶺”,相當於在郊外踏青。“90後”的小蘇自小跟著家人在清明期間登山踏青。“一般選擇週末踏青,和家人朋友登白雲山或大夫山。”在小蘇看來,清明時節正是萬物生長的階段,在山林遠足既能呼吸新鮮空氣,也能鍛煉身體。

有趣的是,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老一輩人還有著“清明不出遊”的觀念,與年青一代也趁著清明假期出遊的態度截然不同。

對此,廣東省民俗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潘劍明認為,清明法定假期的初衷是提醒和鼓勵人們回鄉祭祖,在特定節日裡敬畏祖先、緬懷先烈,弘揚飲水思源、不忘初心的優良民族傳統。因此,他建議人們優先利用清明假期開展祭祖活動,其次才是出遊放鬆,避免本末倒置。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唐朝,我國便有清明插柳、折柳、戴柳的習俗。相傳唐高宗於三月三日游春渭陽,“賜群臣柳圈各一,謂戴之可免蠆毒”。後來,老百姓將戴柳圈演化為插柳,每逢清明,家家戶戶將柳枝插在井邊和門楣上,認為能趨吉避災。此外,關於插柳、戴柳的來源,也有說法是為了紀念農事祖師神農氏或春秋忠臣介子推。

古人認為把柳枝插在屋簷下,可以預報天氣,農諺有“柳條青雨濛濛,柳條幹晴了天”的說法。八旬的曹婆婆回憶說,自她懂事以來,每逢清明前數天,家家戶戶都會到河邊或魚塘邊採摘柳枝,也有的農民摘自家種植的柳枝到集市上售賣。“插在門窗上,等到柳枝凋謝才會取下來。”“90後”小楊也遵循著清明插柳的習俗。她說,清明節前她都要去市場買一捆柳枝,分別插在門、窗和防盜網上,一個月後才取下。

飲食

廣府地區愛吃“清明四味”

據書籍《南漵風情——海珠民間風俗》記述,清明自古以來就蘊含著寒食文化,雖然寒食節日漸遠去,但精華仍保留在廣府的民間清明食俗中。其中,乳豬、清明蕎、甘蔗和艾糍四種傳統食品在清明節最為常吃,被稱為“清明四味”。

乳豬

在廣府地區,豬是清明節的祭祖重頭戲和應節食物。廣東人喜歡用烤乳豬祭拜先人,祭祖後再以家庭為單位分適量的豬肉,剩餘部分則用作當晚的聚餐菜肴,古時有“太公分豬肉”的說法,指的是古時家族祭祖結束後,用作祭品的中豬會分發給每位上山祭祖的男丁,寓意應祖先之命,蔭及子孫。

清明蕎

在很多廣州人看來,完成祭拜並分了豬肉後,仍不算完成清明祭祖的“任務”,市民會將豬肉帶回家或帶到酒樓,配上清明時蔬製作“燒肉炒蕎菜”或“乳豬炒蕎菜”。

其實,清明食用蕎菜也符合廣州人“不時不食”的飲食習慣。蕎菜分為菜蕎和頭蕎,菜蕎鱗莖嫩細,又名為清明蕎,常用來炒叉燒或雞蛋;頭蕎鱗莖粗大,專門用來製作酸酸甜甜的餐前小吃。而清明時節出產的蕎菜,莖白脆爽無渣,纖維細嫩,經常食用可起到延緩衰老的作用。

海珠區的湯女士告訴記者,她家不僅吃蕎菜應節,還會用蕎菜祭拜祖先。“‘蕎’粵語諧音‘轎’,聽老人家提及是寓意祖先能吃好住好,坐八人大轎出入,進而福蔭後人。”

甘蔗

清明節吃甘蔗,寓意歡歡喜喜,甜甜蜜蜜,又因為甘蔗有“頭尾”之分,且節節相連,寄託著家族不斷開枝散葉,繁衍生息的期盼。凡參與“行清”的家庭成員,祭拜結束後都會吃上一節爽甜的清明甘蔗。“從頭吃到尾,沒吃完是不能扔掉的。” 95後的小陳說,從小她爸媽就這樣教導,據說把甘蔗吃好,以後做事情才會有頭有尾,善始善終。

“老廣”文叔介紹,用作拜祭的甘蔗需要經過特別處理,斜切成段,並保留蔗頭蔗尾,“過去有在墳地種甘蔗的習慣,保留的蔗頭蔗尾會在祭拜後插進泥中,讓其自由發芽生長。”

艾糍

《話說我們的節日》一書提及,清明時節,艾草生長旺盛,分佈各地的客家人會利用鮮嫩的艾草製作艾團或艾飯等特色小吃,據說有趨吉辟邪、活血去風,健脾消滯等功效。

住在白雲區太和鎮的芳姐是客家人,祖上三輩早年間從梅州來到廣州謀生。芳姐雖已紮根廣州,但依舊保留客家習俗。每年清明,芳姐都用艾草做糍粑。“加入花生、黃豆或紅糖作餡料,蒸煮時在艾糍下麵鋪上橄欖葉,讓艾糍混合欖葉和艾草的甘香味。”芳姐介紹,由於用料和做法不同,每家的艾糍風味也各有千秋。

秋千競出垂楊裡。”說的正是清明時節,梨花盛開,楊柳飄絮,遊人或爭相出城賞春,或登山祭祖、玩蹴鞠、秋千等歡度節日。

如今,清明被稱為我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祭祖、踏青習俗仍十分盛行。

祭祖:慎終追遠是主調 文化內核推陳出新

在廣府地區,人們極其重視清明節,過往的清明祭祖一般分為上山掃墓和祠堂祭拜兩種形式。此外,廣州人亦有“行正清”的習慣,即選擇在清明節當天上山掃墓,與有郊遊含義的“踏青”相區分。

一般而言,傳統的清明祭品有“四大件”:燒豬或燒肉、甘蔗等水果、發糕麵點和紙錢元寶,以及一定量的茶酒等。據《南漵風情——海珠民間風俗》記述,每樣祭品都有特別的象徵含義,如外皮酥脆金黃的燒豬寓意“紅皮赤壯”、身體健康;甘蔗外形有“節”,節節相連則寓意漸入佳境;發糕麵點在發酵過程中不斷膨脹,有大展宏圖的意頭。

傳統的上山掃墓也有較為考究的步驟:掃墓當天,人們攜帶酒食果品到祖先墓地,若祭拜的祖先不止一位,應按照長幼之序依次拜祭;其次,由於過去採用山林土葬,山崗植物生長茂盛,祭拜前必須修剪墓前野草;清理後,再將祭品供奉在墓前,挖出新草皮將紙寶壓在墓頂,然後點燭燃香,對先人行跪拜或鞠躬禮,並分食甘蔗、發糕等,最後按參與祭拜的家庭戶數分配豬肉。

家住白雲區近郊的文叔回憶說,20世紀70年代前後,清明節被視作極其重要的節日,大多數人選擇“正清”上山掃墓,祭祖後才能正式開始春耕春種。在文叔的記憶中,清明一周前,家家戶戶便開始準備清明祭品,大戶人家購置70至80斤重的中豬,用黃泥包裹,再用炭火薪柴燒至赤紅;而一般人家會準備燒肉,再加上甘蔗、甜包子等作祭品。

文叔介紹,午飯後,祭品被逐一盛好打包,放進竹籮,再由家族新婚的男丁負責挑上山,其他男丁則帶鋤頭鐮刀清理墳前野草,再挖出3塊草皮分別放在墓頂、墓旁和墓後,稱為“打草皮”。“‘草皮’其實是連著新土的綠植,過去我們用墓上有無新土來判斷墓主有無子孫。”

“從土葬到火葬,到現在興起的樹葬,殯葬觀念越來越綠色環保了。”文叔說,自他懂事以來,先後經歷親人土葬和火葬,從上墳拜山,到現在的墓園祭拜,喪葬活動逐漸從簡節約。部分市民已開始用鮮花、水果和簡單的葷菜代替傳統的祭祀“四大件”。

民俗:踏青出遊 門前插柳

踏青,又名“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自唐朝起,人們在清明掃墓的同時,也不忘到明媚春光中馳馬遠足,感受草木回青的蓬勃生機。如杜甫曾揮筆“江邊踏青罷,回首見旌旗。”孟浩然寫有“歲歲春草生,踏青二三月。”

如今,清明祭祖與踏青相結合的做法依舊盛行。不少“60後”“70後”的市民認為,過去清明掃墓往往需要“攀山越嶺”,相當於在郊外踏青。“90後”的小蘇自小跟著家人在清明期間登山踏青。“一般選擇週末踏青,和家人朋友登白雲山或大夫山。”在小蘇看來,清明時節正是萬物生長的階段,在山林遠足既能呼吸新鮮空氣,也能鍛煉身體。

有趣的是,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老一輩人還有著“清明不出遊”的觀念,與年青一代也趁著清明假期出遊的態度截然不同。

對此,廣東省民俗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潘劍明認為,清明法定假期的初衷是提醒和鼓勵人們回鄉祭祖,在特定節日裡敬畏祖先、緬懷先烈,弘揚飲水思源、不忘初心的優良民族傳統。因此,他建議人們優先利用清明假期開展祭祖活動,其次才是出遊放鬆,避免本末倒置。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唐朝,我國便有清明插柳、折柳、戴柳的習俗。相傳唐高宗於三月三日游春渭陽,“賜群臣柳圈各一,謂戴之可免蠆毒”。後來,老百姓將戴柳圈演化為插柳,每逢清明,家家戶戶將柳枝插在井邊和門楣上,認為能趨吉避災。此外,關於插柳、戴柳的來源,也有說法是為了紀念農事祖師神農氏或春秋忠臣介子推。

古人認為把柳枝插在屋簷下,可以預報天氣,農諺有“柳條青雨濛濛,柳條幹晴了天”的說法。八旬的曹婆婆回憶說,自她懂事以來,每逢清明前數天,家家戶戶都會到河邊或魚塘邊採摘柳枝,也有的農民摘自家種植的柳枝到集市上售賣。“插在門窗上,等到柳枝凋謝才會取下來。”“90後”小楊也遵循著清明插柳的習俗。她說,清明節前她都要去市場買一捆柳枝,分別插在門、窗和防盜網上,一個月後才取下。

飲食

廣府地區愛吃“清明四味”

據書籍《南漵風情——海珠民間風俗》記述,清明自古以來就蘊含著寒食文化,雖然寒食節日漸遠去,但精華仍保留在廣府的民間清明食俗中。其中,乳豬、清明蕎、甘蔗和艾糍四種傳統食品在清明節最為常吃,被稱為“清明四味”。

乳豬

在廣府地區,豬是清明節的祭祖重頭戲和應節食物。廣東人喜歡用烤乳豬祭拜先人,祭祖後再以家庭為單位分適量的豬肉,剩餘部分則用作當晚的聚餐菜肴,古時有“太公分豬肉”的說法,指的是古時家族祭祖結束後,用作祭品的中豬會分發給每位上山祭祖的男丁,寓意應祖先之命,蔭及子孫。

清明蕎

在很多廣州人看來,完成祭拜並分了豬肉後,仍不算完成清明祭祖的“任務”,市民會將豬肉帶回家或帶到酒樓,配上清明時蔬製作“燒肉炒蕎菜”或“乳豬炒蕎菜”。

其實,清明食用蕎菜也符合廣州人“不時不食”的飲食習慣。蕎菜分為菜蕎和頭蕎,菜蕎鱗莖嫩細,又名為清明蕎,常用來炒叉燒或雞蛋;頭蕎鱗莖粗大,專門用來製作酸酸甜甜的餐前小吃。而清明時節出產的蕎菜,莖白脆爽無渣,纖維細嫩,經常食用可起到延緩衰老的作用。

海珠區的湯女士告訴記者,她家不僅吃蕎菜應節,還會用蕎菜祭拜祖先。“‘蕎’粵語諧音‘轎’,聽老人家提及是寓意祖先能吃好住好,坐八人大轎出入,進而福蔭後人。”

甘蔗

清明節吃甘蔗,寓意歡歡喜喜,甜甜蜜蜜,又因為甘蔗有“頭尾”之分,且節節相連,寄託著家族不斷開枝散葉,繁衍生息的期盼。凡參與“行清”的家庭成員,祭拜結束後都會吃上一節爽甜的清明甘蔗。“從頭吃到尾,沒吃完是不能扔掉的。” 95後的小陳說,從小她爸媽就這樣教導,據說把甘蔗吃好,以後做事情才會有頭有尾,善始善終。

“老廣”文叔介紹,用作拜祭的甘蔗需要經過特別處理,斜切成段,並保留蔗頭蔗尾,“過去有在墳地種甘蔗的習慣,保留的蔗頭蔗尾會在祭拜後插進泥中,讓其自由發芽生長。”

艾糍

《話說我們的節日》一書提及,清明時節,艾草生長旺盛,分佈各地的客家人會利用鮮嫩的艾草製作艾團或艾飯等特色小吃,據說有趨吉辟邪、活血去風,健脾消滯等功效。

住在白雲區太和鎮的芳姐是客家人,祖上三輩早年間從梅州來到廣州謀生。芳姐雖已紮根廣州,但依舊保留客家習俗。每年清明,芳姐都用艾草做糍粑。“加入花生、黃豆或紅糖作餡料,蒸煮時在艾糍下麵鋪上橄欖葉,讓艾糍混合欖葉和艾草的甘香味。”芳姐介紹,由於用料和做法不同,每家的艾糍風味也各有千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