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滴滴司機打人”背後的網約車終極命題

這場“打人”事件, 揭示了網約車行業長久未能解決的一個問題——如何管理司機、協調乘客, 在保證好雙方利益的同時再讓平臺賺到錢。

本文共計3264字, 閱讀時間7分鐘。

圖 / 視覺中國

記者 | 薛星星

編輯 | 趙力

“滴滴投資人被滴滴司機打了”, 成了五一小長假各大新聞媒體的頭條。 這是一出頗具戲劇化的事件, 因為乘客張桓自曝其是滴滴的投資人, 一時之間引爆了整個社交媒體。

張桓婉拒了尋找中國創客(ID:xjbmaker)的採訪請求,

表示等待警方公佈結果後再說。

但無論結局如何, “打人”事件都影響了滴滴的公眾形象。 而這場“打人”事件, 也揭示了網約車行業長久以來未能解決的一個問題——如何管理司機、協調乘客, 在保證好雙方利益的同時再讓平臺賺到錢, 這是網約車最終極的命題, 可能也將是行業最大的壁壘。

“滴滴司機打人”

這場“打人”事件始於一場失誤。 據張桓在其公眾號“老張愛女人”上的文章中稱, 自己在28日晚間打了一輛滴滴快車, 等待20多分鐘司機仍未到達。 司機長時間未能達到的原因是接錯了人, 雙方在“取消訂單”的問題上溝通未果, 之後滴滴司機返回叫車點, 動手打了張桓, 導致張桓眼眶軟組織挫傷,

“左眼眶都是麻的”, “眼已經睜不開”。

張桓公眾號文章截圖, 以及張桓照片

司機打人後逃離現場, 張桓報警, 並撥打了滴滴客服電話。

張桓稱, 在派出所做筆錄期間, 滴滴客服打來電話, 詢問事件經過, 並表示會很快找到司機。 但4個小時後仍無音信。

張桓在公眾號發出的被打傷照片

因為司機未能找到, 警方無法立案。 張桓在文中質疑“滴滴出行平臺司機管控不力, 處理問題拖泥帶水, 遮遮掩掩想小事化了。 ”

張桓公眾號文章截圖

滴滴公告

隨後,事件開始陷入雙方各執一詞的爭論之中。雙方爭論的焦點在於“取消訂單”及乘客帶有侮辱性詞彙。

張桓的文章中稱,“對方說對不起,他拉錯了人,讓我等一下他回來”。他希望可以取消訂單,再叫第二部車,但司機“就是不取消訂單”。

滴滴方面的說法是,司機曾主動要求取消訂單:“接錯人後,司乘雙方在21:53到22:01通過號碼保護進行5次聯繫,在22:01最後一通號碼保護錄音中,司機說’我給你取消訂單吧,不收你費用’,乘客表示要舉報司機,並帶有侮辱性詞彙,衝突升級。”

張桓公眾號文章截圖

此外,滴滴公佈的事件經過中,司機曾線上投訴乘客醉酒。張桓稱自己喝了酒,“但沒醉酒”。

張桓認為,這是一場滴滴司機“打人事件”,他對滴滴方面在公開信中的“衝突事件”的說法感到不滿。

“滴滴的投資人”

這是這場事件中最具戲劇化的環節。張桓在文章中自曝自己是滴滴的投資人,“2014年通過深圳某家財富管理公司我投了滴滴D輪估值125億美金時的100萬美金,2017年還投了滴滴某個汽車後服務的業務公司。”

打人事件發生後,他決定“賤賣滴滴的所有投資”。但事件發酵後,張桓的滴滴投資人的身份受到公眾質疑。

花100萬通過財富管理公司賣給散戶的股權投資產品投了滴滴(中間不知道幾層結構),竟然寫文章稱自己是滴滴投資人(雖然嚴格意義上來說也沒錯),這就跟花幾百塊買了上證50ETF說自己是四大國有銀行、多家央企、大型國有企業和股份制銀行股東一個樣的,典型屬於裝X。

某股權投資方面律師向尋找中國創客(ID:xjbmaker)分析,“他應該是先把錢交給財富管理公司,財富公司作為一個基金的LP,再將錢給到股權投資基金,之後基金對滴滴進行投資,或者是通過其他的一些代持的方式。”但這些都只是猜測,“沒有看到檔,不好下判斷。”

“這種投資行為確實存在,但不能說是普遍。”該律師表示,這種投資行為一般多適用於一些有實力的散戶,他們通過間接代持的方式去對一些未上市的獨角獸公司進行投資,“一般都是比較搶手的公司,雖然沒上市,但有上市計畫。”

公開資料顯示,張桓是瘋蜜創始人兼CEO,尚道董事長,曾投資多個女性項目。百度百科上對其的描述是“知名女性行銷專家”,坊間號稱“老張愛女人,好色行銷家”。

張桓百度百科

查詢工商資訊發現,瘋蜜的主體公司“上海她商信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為張勇,張勇同時擔任上海裝妝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廣州尚道廣告有限公司等8家公司的法人代表。

根據早年間多家媒體對張桓的報導,可以證實其多年來根植女性消費市場。2006年,張桓成立尚道,專攻女性行銷市場,“曾投資過醜女無敵衍生產品、哎呀呀飾品、仟佰惠彩妝連鎖超市等品牌。”

2012年的一篇採訪中,張桓表達了他對女性市場的看好:“在中國做女性生意基本沒有風險,廣告是最好打動女人的利器。”

張桓在2014年創辦了主打O2O模式的女性社群公司瘋蜜FM。根據36氪在2015年的一篇報導,瘋蜜主要面向高端女性群體,通過在各地建立的“瘋窩”,為會員提供商品推薦、組織各式線下活動等服務,盈利來自于會員費、項目眾籌及商品收益等。

該公司在2014年6月獲得豐厚資本及黑馬基金投資的數百萬人民幣天使輪融資。

4月28日下午,他出席創業家的一場活動並做了演講。他在演講中調侃自己的的項目:“瘋蜜是帶著一群富婆來選項目、做投資。”

網約車的必修課

這並不是有關滴滴司機的第一起負面新聞。自從網約車誕生開始,關於司機與乘客糾紛、司機侵害乘客的報導就屢見不鮮。這也是網約車行業負面新聞的主要來源。

經過幾年的發展,以滴滴為代表的網約車企業已經形成了一套自己管理司機的體系。線上上,通常是通過評價分來衡量一個司機工作的優劣程度,並通過種種獎懲措施來提高評分的重要性。

評分越高的司機會被平臺優先派單,而評分較低的司機則會被滯後。評價分的增減決定於每一訂單顧客對司機的評價。

圖 / 視覺中國

但這套體系很難滿足所有人,尤其是獲得司機群體的認同。部分司機認為,平臺有時過於偏袒乘客,因為乘客一旦給出差評或者投訴,都將會直接影響到司機的評分,而司機端的申訴則要大費周折,結果也往往不盡如人意。事實上,按照張桓文章的說法,司機動手打人的原因之一便在於其對司機進行了投訴。

“有的乘客打車時定位的地點不允許停車,你跟他說勞駕向前走兩步,怎麼著都不願意,必須要我去定位的地點。”這是大多數網約車司機都有的抱怨。

糾紛時有發生。網約車司機高進遠記得,在一個拼車的訂單中,他接到了一位醉酒的男乘客,該乘客對車上的另一位女乘客有言語騷擾,女乘客請求司機幫助,司機制止男乘客後,又遭到男乘客的辱駡。事後,兩名乘客都對高進遠進行了投訴。

圖 / 視覺中國

而在乘客端,這套評價體系顯得十分脆弱。當糾紛發生之時,評價體系並不能有效規勸司機的行為,它只是一個事後的補救措施。甚至有時乘客差評後,會遭到司機的惡意報復。

終於,這個網約車行業中長久存在的矛盾在一次“打人”事件中被放大到極至。

對打車服務提供者來說,管車、派車的服務本質上是管理司機、協調乘客,最終達成良好、高效的出行體驗。而當面臨突發情況後,如何恰當處置,同時保證司乘兩段的利益,並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顯然也是網約車服務商們的必修課和競爭力。

本文為尋找中國創客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滴滴公告

隨後,事件開始陷入雙方各執一詞的爭論之中。雙方爭論的焦點在於“取消訂單”及乘客帶有侮辱性詞彙。

張桓的文章中稱,“對方說對不起,他拉錯了人,讓我等一下他回來”。他希望可以取消訂單,再叫第二部車,但司機“就是不取消訂單”。

滴滴方面的說法是,司機曾主動要求取消訂單:“接錯人後,司乘雙方在21:53到22:01通過號碼保護進行5次聯繫,在22:01最後一通號碼保護錄音中,司機說’我給你取消訂單吧,不收你費用’,乘客表示要舉報司機,並帶有侮辱性詞彙,衝突升級。”

張桓公眾號文章截圖

此外,滴滴公佈的事件經過中,司機曾線上投訴乘客醉酒。張桓稱自己喝了酒,“但沒醉酒”。

張桓認為,這是一場滴滴司機“打人事件”,他對滴滴方面在公開信中的“衝突事件”的說法感到不滿。

“滴滴的投資人”

這是這場事件中最具戲劇化的環節。張桓在文章中自曝自己是滴滴的投資人,“2014年通過深圳某家財富管理公司我投了滴滴D輪估值125億美金時的100萬美金,2017年還投了滴滴某個汽車後服務的業務公司。”

打人事件發生後,他決定“賤賣滴滴的所有投資”。但事件發酵後,張桓的滴滴投資人的身份受到公眾質疑。

花100萬通過財富管理公司賣給散戶的股權投資產品投了滴滴(中間不知道幾層結構),竟然寫文章稱自己是滴滴投資人(雖然嚴格意義上來說也沒錯),這就跟花幾百塊買了上證50ETF說自己是四大國有銀行、多家央企、大型國有企業和股份制銀行股東一個樣的,典型屬於裝X。

某股權投資方面律師向尋找中國創客(ID:xjbmaker)分析,“他應該是先把錢交給財富管理公司,財富公司作為一個基金的LP,再將錢給到股權投資基金,之後基金對滴滴進行投資,或者是通過其他的一些代持的方式。”但這些都只是猜測,“沒有看到檔,不好下判斷。”

“這種投資行為確實存在,但不能說是普遍。”該律師表示,這種投資行為一般多適用於一些有實力的散戶,他們通過間接代持的方式去對一些未上市的獨角獸公司進行投資,“一般都是比較搶手的公司,雖然沒上市,但有上市計畫。”

公開資料顯示,張桓是瘋蜜創始人兼CEO,尚道董事長,曾投資多個女性項目。百度百科上對其的描述是“知名女性行銷專家”,坊間號稱“老張愛女人,好色行銷家”。

張桓百度百科

查詢工商資訊發現,瘋蜜的主體公司“上海她商信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為張勇,張勇同時擔任上海裝妝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廣州尚道廣告有限公司等8家公司的法人代表。

根據早年間多家媒體對張桓的報導,可以證實其多年來根植女性消費市場。2006年,張桓成立尚道,專攻女性行銷市場,“曾投資過醜女無敵衍生產品、哎呀呀飾品、仟佰惠彩妝連鎖超市等品牌。”

2012年的一篇採訪中,張桓表達了他對女性市場的看好:“在中國做女性生意基本沒有風險,廣告是最好打動女人的利器。”

張桓在2014年創辦了主打O2O模式的女性社群公司瘋蜜FM。根據36氪在2015年的一篇報導,瘋蜜主要面向高端女性群體,通過在各地建立的“瘋窩”,為會員提供商品推薦、組織各式線下活動等服務,盈利來自于會員費、項目眾籌及商品收益等。

該公司在2014年6月獲得豐厚資本及黑馬基金投資的數百萬人民幣天使輪融資。

4月28日下午,他出席創業家的一場活動並做了演講。他在演講中調侃自己的的項目:“瘋蜜是帶著一群富婆來選項目、做投資。”

網約車的必修課

這並不是有關滴滴司機的第一起負面新聞。自從網約車誕生開始,關於司機與乘客糾紛、司機侵害乘客的報導就屢見不鮮。這也是網約車行業負面新聞的主要來源。

經過幾年的發展,以滴滴為代表的網約車企業已經形成了一套自己管理司機的體系。線上上,通常是通過評價分來衡量一個司機工作的優劣程度,並通過種種獎懲措施來提高評分的重要性。

評分越高的司機會被平臺優先派單,而評分較低的司機則會被滯後。評價分的增減決定於每一訂單顧客對司機的評價。

圖 / 視覺中國

但這套體系很難滿足所有人,尤其是獲得司機群體的認同。部分司機認為,平臺有時過於偏袒乘客,因為乘客一旦給出差評或者投訴,都將會直接影響到司機的評分,而司機端的申訴則要大費周折,結果也往往不盡如人意。事實上,按照張桓文章的說法,司機動手打人的原因之一便在於其對司機進行了投訴。

“有的乘客打車時定位的地點不允許停車,你跟他說勞駕向前走兩步,怎麼著都不願意,必須要我去定位的地點。”這是大多數網約車司機都有的抱怨。

糾紛時有發生。網約車司機高進遠記得,在一個拼車的訂單中,他接到了一位醉酒的男乘客,該乘客對車上的另一位女乘客有言語騷擾,女乘客請求司機幫助,司機制止男乘客後,又遭到男乘客的辱駡。事後,兩名乘客都對高進遠進行了投訴。

圖 / 視覺中國

而在乘客端,這套評價體系顯得十分脆弱。當糾紛發生之時,評價體系並不能有效規勸司機的行為,它只是一個事後的補救措施。甚至有時乘客差評後,會遭到司機的惡意報復。

終於,這個網約車行業中長久存在的矛盾在一次“打人”事件中被放大到極至。

對打車服務提供者來說,管車、派車的服務本質上是管理司機、協調乘客,最終達成良好、高效的出行體驗。而當面臨突發情況後,如何恰當處置,同時保證司乘兩段的利益,並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顯然也是網約車服務商們的必修課和競爭力。

本文為尋找中國創客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