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光東隧道施工現場在五一期間仍熱火朝天。

勞動者的笑容最美
一年多前人來車往的番禺區新造鎮曾邊大街, 如今已變成一片片平整的黃土地,
42歲的楊樂全是金光東隧道工程項目經理部党工委書記, 39歲的鐘玉明是專案施工現場負責人。 去年年底, 他們帶領專案管理技術人員和300多名一線作業工人在這裡安營紮寨。 “公司從人才庫選拔了經驗豐富、技術優秀的人員參與此項目, 我們從四面八方而來, 奔著早日打通隧道的同一目標而去。 ”
楊樂全是青島膠南人, 鐘玉明是內蒙古赤峰人, 兩人大學畢業後先後到了位於韶關的中鐵隧道局工作, 在那裡安家落戶。
“我們還都是老隧道人的女婿呢!”說起兩人的經歷,
說起隧道穿珠江, 鐘玉明最熟悉不過了, 這已是他第三次“過珠江”了。 “第一次是2003年左右廣州地鐵四號線新造段建設, 那時候我是一名技術員, 在這裡待了一年。 第二次是大學城供熱供冷管道越江隧道工程施工, 從南村市頭橫穿珠江到大學城, 項目位址距離本次金光東隧道項目只有2公里。 ”鐘玉明說, 自己正是因為熟悉這裡的地質條件, 隧道施工經驗豐富才被選入該專案部。
工程項目部總是漂泊在外, 對於專案部人員來說, 回家是件奢侈的事。
一根沉管重量相當於
1/3艘遼寧號航母
“金光東隧道是國內首座採用組合工法修建的過江隧道, 同樣還是國內第二條借助半潛駁船預製管節的過江隧道。 ”42歲的歐智勇是金光東隧道專案部技術負責人, 一見面, 他就向記者普及起金光東隧道建造技術原理。 他說, 隧道線路全長2.7公里, 江中段採用沉管法施工, 兩岸採用明挖法、暗挖法兩種施工方式。 其中, 江中沉管段施工難度最大, 要借助大型半潛駁船預製管節, 江面寬45.8米左右, 需要6根預製管節, 最長的一根85米, 每根管節約有13000噸重, 相當於1/3艘遼寧號航空母艦重量。
工人飲食合口味
宿舍不擠有空調
楊樂全向記者介紹說,
楊樂全說, 為了讓員工和工人在相對偏僻的施工場內不至於太悶, 專案部設置了籃球場、健身場等運動場所, “專案部工會會定期按照每人300元的標準撥發活動經費, 組織一些趣味運動會等活動。 ”
在工人食宿方面, 專案部也盡力照顧一線工人。 楊樂全說, 因為一線施工工人大多來自四川、貴州、湖南等地, 食堂口味便以川湘黔為主。 “專案部大部分管理技術人員來自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