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動漫>正文

如果真的有奧特曼和怪獸,你能活到第幾集?

從1933年的《金剛》開始, 怪獸電影越來越成為各枚吃瓜群眾喜聞樂見的電影類型,

不得不承認, 戴著3D眼鏡, 親眼目睹碩大無比的怪獸跟各種超級英雄打來打去還是蠻爽的。

咳咳, 尤其是好不容易脫單的各位心機boy還可以享受傻白甜女朋友被怪獸嚇到撲進懷裡的趕腳, 那一刻, 仿佛自己就是第2018代奧特曼的傳人。

最近, 電影院裡怪獸題材的電影特別多, 這不, 巨石強森主演的《狂暴巨獸》又帶來了幾位新成員。

怪獸也算是各種科幻電影的特邀主演了, 比如大家非常熟悉的《異形》《哥斯拉》,

還有“環太平洋”和“奧特曼”系列中的怪獸。

電影裡的它們到底有多大呢?小編必須要上幾個圖給大家漲漲姿勢了。

初代奧特曼的身高和體重:

身高40米, 體重3萬5千噸。

《狂暴巨獸》裡3個怪獸的身高和體重:

細心的八卦群眾一定發現了,它們的大小是在同一量級的,但是體重卻有著天壤之別。

究竟是誰在這份“體檢數據”上作了假?誰的設定才是不科學的呢?

其實,像這樣的科學bug在科幻電影裡還有很多,今天,我們特別邀請到了中國傳媒大學教師金宇軒,跟我們一起來扒一扒科學中的那些“不科學”。

空想科學派

實際上,怪獸電影基本上可以分為兩個門派,一個是“空想科學派”,也就是由想像出的設定和道具支撐的“科學”;

另外一派被我們稱之為“走近科學派”,也就是依照現實科學規律和常識構建的“硬科學”。

首先,我們來吐槽一下聽起來像做白日夢一樣的“空想科學派”。

比如在電影《哥斯拉》裡,哥斯拉這種怪獸在嚴格意義上是不應該存在於我們認知的這個物理體系中的。

哥斯拉的體重有9萬噸,但是如果把他的體重結合他的身高和體積換算來看,他比地球上現存已知的重量最沉、密度最高的物質“鋨”還要再沉n倍。

也就是說,它打架的時候根本不用動手,往地上一站,這個地表就會慢慢陷下去。

比如最近火到刷屏的《頭號玩家》,影迷們強烈希望能再次看到奧特曼的身影,雖然影片沒能拿到奧特曼的版權,最後讓鋼鐵巨人大戰機械哥斯拉。

但是大家都在幻想,如果是奧特曼大戰哥斯拉會怎樣?

呃,小編決定言簡意賅、長話短說、身臨其境地形容一下。

(《今日影評》聲優團,出擊!)

來自帥氣男主播的現場解說來自今日影評Mtalk00:0000:19

CV:布穀魯

第一步(中國功夫):奧特曼抓起一隻4萬噸的哥斯拉表演了一個過肩摔。

第二步(日本相撲):奧特曼瀟灑轉身回眸一笑,把哥斯拉摔在地上。

第三步(天氣預報):地震了。

沒錯,就是這麼做作的一摔,至少會引起3.5級以上的地震,不但會地震,它形成的衝擊力還相當於一次核爆的衝擊力。

第四步(全都得死):你+我+他+她+它……所有物種狗die。

只要我們這些八卦群眾在方圓一公里內觀戰,就不可能存活下來,簡直用繩命在圍觀啊!

不過就像金宇軒在《今日影評》中所說的:

無論是《奧特曼》,還是《哥斯拉》也好,它們出現的年代比較早,那個時候的創作者和觀眾,可能對於走近科學的要求沒那麼高,對於科學本身的知識儲備,也不夠豐厚。不過現如今看來,這些科幻片中的不科學成分,也成為了觀看電影時的一種樂趣。

硬科幻派

吐槽完空想科學派,我們來聊一下另一個派:走近科學派,它基本上跟科學資料和物理定律比較接近,也約等於硬科幻派。

觀眾們一般認為,硬科幻是非常注重邏輯嚴密性的,而且在科學上也應該很嚴謹。

但是金宇軒卻在《今日影評》中告訴我們:不是這樣的!

比如雷德利·斯科特的《火星救援》中,馬特·達蒙留在火星上的原因,是遇到了火星暴風,

但是從現實中的科學角度來說,火星上的空氣密度非常小,它根本形不成這種暴風。

所以馬特·達蒙最開始留在火星上的理由是不成立的,然而觀眾並不care……

因為當暴風出現之後,影片給了我們一個它適合留下的理由,也就是對火星惡劣環境的直觀表現。

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會接受“火星上也許有暴風”的設定,其實是強行用空想科學來替換硬科學而造成的。

那麼,為什麼主創在創作時會容忍這些漏洞呢?

對於這種質疑,金宇軒在《今日影評》中解釋道,他們首先是為了電影本身能呈現出情節上的東西,所以才強行地加以漏洞,其次,為了觀眾接受度,他們也會避免一些太過複雜的東西。

但是,也有反例,比如在《獨立日》中,威爾·史密斯拯救地球的過程就比較複雜……

科幻電影的正確打開方式

當然,不要因為這些bug就怒髮衝冠地發誓再也不看科幻電影了。

對於劇情片來說,為了配合故事的講述,我們反而可以適當地在這個世界觀的情境之內來設計一些不科學的東西。

所以,一個真正有趣的科幻電影,是能夠讓觀眾自己在回家之後再進行研究的,其實這個時候它起到的作用會大於這部電影。

無論是科幻電影中的“空想科學派”還是“走近科學派”,都要在講述的世界觀情境之內,自圓其說。

最後,小編帶大家看一下這些“不科學”的奧特曼大戰怪獸的n種神技能吧~

體重3萬5千噸。

《狂暴巨獸》裡3個怪獸的身高和體重:

細心的八卦群眾一定發現了,它們的大小是在同一量級的,但是體重卻有著天壤之別。

究竟是誰在這份“體檢數據”上作了假?誰的設定才是不科學的呢?

其實,像這樣的科學bug在科幻電影裡還有很多,今天,我們特別邀請到了中國傳媒大學教師金宇軒,跟我們一起來扒一扒科學中的那些“不科學”。

空想科學派

實際上,怪獸電影基本上可以分為兩個門派,一個是“空想科學派”,也就是由想像出的設定和道具支撐的“科學”;

另外一派被我們稱之為“走近科學派”,也就是依照現實科學規律和常識構建的“硬科學”。

首先,我們來吐槽一下聽起來像做白日夢一樣的“空想科學派”。

比如在電影《哥斯拉》裡,哥斯拉這種怪獸在嚴格意義上是不應該存在於我們認知的這個物理體系中的。

哥斯拉的體重有9萬噸,但是如果把他的體重結合他的身高和體積換算來看,他比地球上現存已知的重量最沉、密度最高的物質“鋨”還要再沉n倍。

也就是說,它打架的時候根本不用動手,往地上一站,這個地表就會慢慢陷下去。

比如最近火到刷屏的《頭號玩家》,影迷們強烈希望能再次看到奧特曼的身影,雖然影片沒能拿到奧特曼的版權,最後讓鋼鐵巨人大戰機械哥斯拉。

但是大家都在幻想,如果是奧特曼大戰哥斯拉會怎樣?

呃,小編決定言簡意賅、長話短說、身臨其境地形容一下。

(《今日影評》聲優團,出擊!)

來自帥氣男主播的現場解說來自今日影評Mtalk00:0000:19

CV:布穀魯

第一步(中國功夫):奧特曼抓起一隻4萬噸的哥斯拉表演了一個過肩摔。

第二步(日本相撲):奧特曼瀟灑轉身回眸一笑,把哥斯拉摔在地上。

第三步(天氣預報):地震了。

沒錯,就是這麼做作的一摔,至少會引起3.5級以上的地震,不但會地震,它形成的衝擊力還相當於一次核爆的衝擊力。

第四步(全都得死):你+我+他+她+它……所有物種狗die。

只要我們這些八卦群眾在方圓一公里內觀戰,就不可能存活下來,簡直用繩命在圍觀啊!

不過就像金宇軒在《今日影評》中所說的:

無論是《奧特曼》,還是《哥斯拉》也好,它們出現的年代比較早,那個時候的創作者和觀眾,可能對於走近科學的要求沒那麼高,對於科學本身的知識儲備,也不夠豐厚。不過現如今看來,這些科幻片中的不科學成分,也成為了觀看電影時的一種樂趣。

硬科幻派

吐槽完空想科學派,我們來聊一下另一個派:走近科學派,它基本上跟科學資料和物理定律比較接近,也約等於硬科幻派。

觀眾們一般認為,硬科幻是非常注重邏輯嚴密性的,而且在科學上也應該很嚴謹。

但是金宇軒卻在《今日影評》中告訴我們:不是這樣的!

比如雷德利·斯科特的《火星救援》中,馬特·達蒙留在火星上的原因,是遇到了火星暴風,

但是從現實中的科學角度來說,火星上的空氣密度非常小,它根本形不成這種暴風。

所以馬特·達蒙最開始留在火星上的理由是不成立的,然而觀眾並不care……

因為當暴風出現之後,影片給了我們一個它適合留下的理由,也就是對火星惡劣環境的直觀表現。

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會接受“火星上也許有暴風”的設定,其實是強行用空想科學來替換硬科學而造成的。

那麼,為什麼主創在創作時會容忍這些漏洞呢?

對於這種質疑,金宇軒在《今日影評》中解釋道,他們首先是為了電影本身能呈現出情節上的東西,所以才強行地加以漏洞,其次,為了觀眾接受度,他們也會避免一些太過複雜的東西。

但是,也有反例,比如在《獨立日》中,威爾·史密斯拯救地球的過程就比較複雜……

科幻電影的正確打開方式

當然,不要因為這些bug就怒髮衝冠地發誓再也不看科幻電影了。

對於劇情片來說,為了配合故事的講述,我們反而可以適當地在這個世界觀的情境之內來設計一些不科學的東西。

所以,一個真正有趣的科幻電影,是能夠讓觀眾自己在回家之後再進行研究的,其實這個時候它起到的作用會大於這部電影。

無論是科幻電影中的“空想科學派”還是“走近科學派”,都要在講述的世界觀情境之內,自圓其說。

最後,小編帶大家看一下這些“不科學”的奧特曼大戰怪獸的n種神技能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